司汤达(1783年-1842年)是十九世纪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一生并不长,不到六十年,而且他在文学上起步很晚,三十几岁才开始发表作品。然而,他却给人类留下了巨大的精神遗产,包括数部长篇,数十个短篇或故事,数百万字的文论、随笔和散文,游记。 他以准确的人物心理分析和凝练的笔法而闻名。他被认为是最重要和最早的现实主义的实践者之一。最有名的作品是《红与黑》(1830)和《巴马修道院》(1839)。
出身平民的青年于连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毅力。为了实现自己巨大的野心而在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里奋斗。正当他自以为踏上了飞黄腾达的埋途和得到了超越阶级的爱情之时,社会却无情地把他送上了断头台。
##老外们的神逻辑有时候我真的是不懂。。。
评分##于连只是一个野心膨胀的“凤凰男”吗?在他身上,至少有一种对生活的体验和感受,能唤起我无限的共鸣:当你无可选择地被抛入了一个肮脏卑鄙的时代,你对它感到恶心,也知道世界完全有可能,也应该是另一种样子,但在面对那可耻的世界时,要么羞辱和作践自己去适应它,要么起身反对它然后被它消灭,除此之外你似乎完全没有别选择。多么恐怖!于连临刑前在监狱里度过的那一个月,司汤达写出了一种文学史上从未有过的绝望和空虚,一种连最纯真的爱情/有力的情感都无法抚慰的绝望和空虚。一个时代堕落到彻底不知廉耻之时,为了活下去可能要熄灭自己内心最后一点良知。还记得yjj老师某次课上偶然提到此书,眼神忧郁又带悲悯地看着我们说,“你们,也包括我,其实都是于连”。我觉得这句话不仅是所谓“个人的奋斗”,也关照了“历史的进程”与时代的精神。
评分 评分 评分##《红与黑》是我非常喜欢读的一部外国文学名著,迄今已经收集了5种译本,这一西方的红学,内涵深厚,可做时代的镜鉴。 我觉得我就像是于连,所处的时代背景,与当年的法国几乎一样,也是没有巨人、没有权威,社会转型进入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全民信仰崩溃、道德沦丧的混乱时代,...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我在Auerbach的鼓舞之下时隔二十多年又看了一遍。说于连是凤凰男真是太容易了,但这种容易不就是于连和司汤达曾经拼死要反抗的?在今天这个阶级固化的世界,美丽的于连,聪明的于连,野心勃勃的于连,更让人唏嘘。 上周我终于下定决心重新阅读这本曾让我的心灵如此激动,其情节却几乎被我彻底遗忘的作品。由于自小有写日记的习惯,所以我知道自己初读《红与黑》时不满14周岁。我在1997年7月31日的日记中写道:“这几天,我在看司汤达的《红与黑》。我在此书中最欣赏的人倒是行为颇为狂热的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