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經譯注:詩經譯注

十三經譯注:詩經譯注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程俊英 著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上海古籍齣版社
ISBN:9787532537181
版次:1
商品編碼:10012493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04-07-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571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嚮來被認為是中國古典文學之源,其現實主義的創作手法和多樣式的文學風格,對後世文學影響極大。《詩經譯注》的作者博采古今《詩經》注傢之長,融會貫通,篩汰選煉,解題和注釋寫得簡明而精當,本書收入《十三經譯注叢書》,是當今古典文學愛好者不可不備的基本讀本。

內容簡介

  本書是《詩經》的全譯本。每首詩下有題解,闡明背景、詩旨。注釋博采眾長,簡明精當。譯文在信、達的基礎上力求其雅,以全體民歌譯古代民歌,每句對譯,便於讀者比照對讀本。是當今古典文學愛好者不可不備的基本讀本。
  

作者簡介

  程俊英(女,1901.6~1993),古典文學研究傢、教授,曾任職於華東師大古籍研究所。福建福州人。著有《詩經譯注》、《〈詩經〉漫話》、《中國大教育傢》、《詩經注析》、《論語集釋》等。

目錄

齣版說明
前言
國風
周南
召南
邶風
庸風
衛風
王風
鄭風
齊風
魏風
唐風
秦風
陳風
檜風
曹風
幽風
二雅
小雅
大雅
周頌
魯傾
商頌

精彩書摘

這首詩可能就是周的遺民寫的。詩用含蓄的語句嚮統治者問道:你將是我們的君主嗎?你永遠不要忘記這是周的土地和人民呀。
[原文]
終南何有①?
有條有梅②。
君子至止,
錦衣狐裘③。
顔如渥丹④,
其君也哉⑤?
終南何有?
有紀有堂⑥。
君子至止,
黻衣綉裳⑦。
佩玉將將⑧,
壽考不忘⑦!
[譯文]
終南山有什麼來?
又有山楸又有梅。
公爺封爵到此地,
錦衣狐裘好氣派。
臉色紅潤像塗丹,
他做君主好是壞?
終南山有什麼來?
叢叢杞樹棠梨開。
公爺封爵到此地,
綉花衣裙閃五彩。
身上佩玉鏘鏘響,
永記我們彆忘懷!
[注釋]
①終南:山名,亦名南山。它的主峰在陝西西安城南。
②條:即楸樹。梅:舊注為楠木。按下章有棠,指棠梨樹,這章可能指梅樹。
③錦衣狐裘:當時諸侯的禮服。
④渥:塗。丹:赤石製的紅料。
⑤其君也哉:嚴粲《詩緝》:“‘其’者,將然之辭。‘哉’者,疑而未定之意。”
⑥紀:杞的假藉字,杞柳。堂:棠的假藉字,棠梨。三傢詩作杞、棠。
⑦黻(fú):衣,黑色和青色花紋相間的上衣。綉裳:用五彩綉成的下
裳。都是古代貴族穿的衣服。《毛傳》:“黑與青謂之黻,五色備謂之綉。”
⑧將將:同“鏘鏘”,佩玉相擊的聲音。
⑨壽考不忘:意指秦君到老不可忘記他的一切是從哪裏來的。
黃鳥
[題解]
這是一首秦國人民挽“三良”的詩。《左傳》魯文公六年:“秦伯任好卒(公元前621年),以子車氏之三子奄息、仲行、铖虎為殉,皆秦之良也。國人哀之,為之賦《黃鳥》。”《史記·秦本紀》:“武公卒,……初以人從死,從死者六十六人。……繆(通”穆“)公卒,……從死者百七十七人,秦之良臣子輿氏三人名日奄息、仲行、铖虎,亦在從死之中。秦人哀之,為作歌《黃鳥》之詩。”據此記載,可以瞭解詩的産生年代與背景。全詩在悲慘無告的氣氛中,反映瞭人民對統治者暴虐行為的強烈憎恨,對被害者高度的同情。它是古代挽歌之祖。
[原文]
交交黃鳥,
止於棘。
誰從穆公?
子車奄息。
維此奄息,
百夫之特。
臨其穴,
惴惴其栗。
彼蒼者天,
殲我良人!
如可贖兮,
人百其身!
交交黃鳥,
止於桑。
誰從穆公?
子車仲行。
維此仲行,
百夫之防。
臨其穴,
惴惴其栗。
彼蒼者天,
殲我良人!
如可贖兮,
人百其身!
交交黃鳥,
止於楚。
誰從穆公?
子車緘虎。
維此鍼虎,
百夫之禦。
臨其穴,
惴惴其栗。
彼蒼者天,
殲我良人!
如可贖兮,
人百其身!
[譯文]
黃雀咬咬聲淒涼,
飛來落在棗樹上。
誰從穆公去殉葬?
子車奄息有名望。
說起這位奄息郎,
纔德百人比不上。
走近墓穴要活埋,
渾身戰栗心發慌。
叫聲蒼天睜眼看,
殺我好人不應當!
如果可以贖他命,
願死百次來抵償。
黃雀咬咬聲淒涼,
飛來落在桑樹上。
誰從穆公去殉葬?
子車仲行有名望。
說起這位仲行郎,
百人纔德難比量。
走到墓穴要活埋,
渾身哆嗦魂魄喪。
叫聲蒼天睜眼看,
殺我好人你不響!
如果可以贖他命,
願死百次來抵償!
黃鳥咬咬聲淒涼,
飛來落在荊樹上。
誰從穆公去殉葬?
子車鍼虎有名望。
說起這位鍼虎郎,
百人纔德沒他強。
走到墓穴要活埋,
渾身發抖心驚惶。
叫聲蒼天睜眼看,
殺我好人你不幫!
如果可以贖他命,
願死百次來抵償!
……

前言/序言


用戶評價

評分

權威版本

評分

不錯,挺好的,值得收藏

評分

《水滸傳》是我國人民最喜愛的古典長篇白話小說之一。它産生於明代,是在宋、元以來有關水滸的故事、話本、戲麯的基礎上,由作者加工整理、創作而成的。全書以宋江領導的農民起義為主要題材,藝術地再現瞭中國古代人民反抗壓迫、英勇鬥爭的悲壯畫捲。作品充分暴露瞭封建統治階級的腐朽和殘暴,揭露瞭當時尖銳對立的社會矛盾和“官逼民反”的殘酷現實,成功地塑造瞭魯智深、李逵、武鬆、林衝、阮小七等一批英雄人物。小說故事情節麯摺,語言生動,人物性格鮮明,具有高度的藝術成就。但作品歌頌、美化宋江,鼓吹“忠義”和“替天行道”,錶現齣嚴重的思想局限。

評分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收集瞭自西周初年至春鞦中葉五百多年的詩歌305篇。先秦稱《詩經》為《詩》,或取其整數稱《詩三百》、《三百篇》。西漢時被尊為儒傢經典,纔稱為《詩經》,並沿用至今。 《詩經》約成書於春鞦時期,漢代傳授《詩經》的有齊、魯、韓、毛四傢。東漢以後,齊、魯、韓三傢先後亡失,僅存《毛詩外傳》。毛詩盛行於東漢以後,並流傳至今。

評分

據說春鞦時流傳下來的詩,有三韆首之多,後來隻剩下三百一十一首(其中有六首笙詩:南陔、白華、華黍、由庚、崇丘、由儀),後來為方便,就稱作“詩三百”。孔門弟子中,子夏對詩的領悟力最強,所以由他傳詩。到漢初,說詩的有魯人申培公,齊人轅固生和燕人韓嬰,閤稱三傢詩。齊詩亡於魏,魯詩亡於西晉,韓詩到唐時還在,而如今世上隻剩外傳10捲。至於當今世上流傳的詩經,則是毛公(大毛公:毛亨,小毛公:毛萇)所傳的毛詩。

評分

《蒹葭》稍加改動,再配上麯調,成為一首流行歌麯,一度非常流行。這個例子證明,《詩經》雖然古奧,但是,它經過瞭兩三韆年以來人們的誦讀、詮釋和流傳,已經成為中國文化不可分割的一個部分,和我們中國人有著天然的聯係,每一個有一定文化修養的中國人都應該對它有一個大略認識。通過《詩經譯注》這本書,大傢一定能夠更全麵地瞭解它、喜愛它。

評分

可以

評分

好!

評分

讀史使人明智,好書永遠不嫌多。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