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设计与写作指导:定性定量与混合研究的路径

研究设计与写作指导:定性定量与混合研究的路径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克雷斯威尔 著,崔延强 译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重庆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2436447
版次:1
商品编码:10040086
包装:平装
丛书名: 研究规范与论文写作指导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7-01-01
页数:189
字数:227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研究设计与写作指导:定性定量与混合研究的路径》是为正在准备一个研究计划或构筑一个有关学术期刊文章、专题论文及毕业论文方案的研究生或教师而作。从更广的范围看,《研究设计与写作指导:定性定量与混合研究的路径》可用作研究生课程的参考书或教材。

内容简介

《研究设计与写作指导:定性定量与混合研究的路径》力求为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和混合研究设计提出一个框架、一种步骤和一些综合建构方法。《研究设计与写作指导:定性定量与混合研究的路径》中对三种研究路径进行专门的比较探讨,是由于人们对定性研究的兴趣和应用日益增长的同时,继续沿用定量研究设计,并且出现了混合研究。这一比较探讨从初步思考三种研究路径共同的知识线索、文献综述和反思学术探究中写作与学术伦理问题的重要性入手,进一步提出研究中的关键要素:写导言,陈述研究目的,确定研究问题和假设,理论的运用,定义、定界和阐明研究意义,提出数据收集、分析的方法和步骤。在这一过程的每一阶段,读者都会接触到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和混合研究的方法。

作者简介

约翰·W·克雷斯威尔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专门从事定量研究、定性研究和混合研究设计,以及教育学、社会科学和家庭临床医学中方法论应用方面的研究。已写了7部专著,并参编了大量著作,发表了很多学术论文。他新近完成了一部由培生教育出版集团出版的入门性研究方法教科书。此外,还不断写作关系混合研究的论文或著作有关章节,并正在修改完善一部即将由萨基出版社出版的定性研究应用方面的写作。

目录

第Ⅰ部分 初步的思考
第1章 研究设计的框架
研究三要素
研究的三种路径
选择研究路径的标准
小结
写作练习
阅读推荐
第2章 文献综述
确定主题
可供研究的主题
文献综述的目的
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和混合研究的文献综述
设计技巧
文献综述的写作模式
小结
写作练习
阅读推荐
第3章 写作策略和伦理考量
方案撰写
写作小窍门
伦理问题预测
小结
写作练习
阅读推荐
第Ⅱ部分 研究设计
第4章 导言
导言的重要性
定性、定量和混合研究的导言
导言模式
小结
写作练习
阅读推荐
第5章 目标陈述
目标陈述的意义与价值
定性目标陈述
定量目标陈述
混合研究目标陈述
小结
写作练习
阅读推荐
第6章 研究问题和假设
第7章 理论运用
第8章 定义、定界、局限及意义
第9章 定量研究的路径与方法
第10章 定性研究的路径与方法
第11章 混合研究的路径与方法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随机地把方便样本个体分成小组以符合真实验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困难。如果随机分配能够进行,讨论如何进行实验设计能将个体随机分配到各个实验组。这就是指对参与者进行均等分配:1号个体进入第一组,2号个体进入第二组,依此类推,以使在个体的分配过程中不存在系统偏差。这一过程消除了参与者和实验环境之间的系统误差影响实验结果的可能性,以便实验结果的差异能被归因为实验处理(Keppel,1991)。
  ·确定实验设计的其他控制方法,这些方法将系统地控制可能影响结果的一些变量。一个方法就是根据一定的特质或特点对参与者进行匹配,然后将匹配的个体分别分配到不同的实验组。例如,前测的得分是可获得的。可以根据前测分数把个体分配到各组中,使每个组都有相同数量的前测高分、中分和低分的参与者。另外,匹配标准也可以是能力水平或人口统计变量。然而,研究者也可以不对参与者进行匹配,因为那样既耗时又耗力(Salkind,1990),并且如果参与者不参加实验,将出现非对比组(Rosenthal& Rosnow,1991)。控制实验的其他程序包括协变量的运用(如前测得分)和控制统计,选择同质样本,或者将被试分成各种次级组或类型,分析每一个次级组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Creswell,2002)。
  ·告诉读者每个实验组中参与者的数量和决定每组规模的系统程序。对于实验研究而言,研究者运用功效分析(powe analysis)(Lipsey,1990)来明确组群的样本规模。计算包括:
  ——实验的统计显著性水平或α系数统计。
  ——研究所期待的功效量——典型地表现为高、中、低——当零假设错误时,利用样本数据对它进行统计检验。
  ——效应大小(effect size),指通过标准差单位表达的控制组和实验组之间的估计平均差值
  研究者对这三种因素进行赋值(例如,α=0.05,功效=0.80,效应大小=0.50)以及设计能够在表中查阅每个实验组所需要的大小(Cohen,1977;Lipsey,1990)。按这样的方法制作实验计划,使每个实验组的大小能够提供最大的灵敏度,实际上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应归于研究中的实验控制。
  变量
  ·明确分辨实验中的自变量(回顾第5章关于变量的讨论)。自变量应该是处理变量。一个或更多的小组接受研究者的实验控制或处理。其他的自变量可能仅仅是指不进行控制的观测变量(例如,参与者的态度或个人特征),但这些自变量仍然能在实验中被统计控制,例如人口统计学资料(如性别或年龄)。方法部分必须列举并且清晰地确定实验中的所有自变量。
  ·确立实验中的因变量或变量。因变量是反应变量或标准变量,这些变量被认为是由自变量的各种实验处理(以及其他自变量)所导致或影响的。罗森塔尔和罗斯诺( Rosenthal&Rosnow;,1991)提出了实验的三种原型结果指标:变化的方向、变化量和变化的自由度(例如,单组设计中,被试重新获得了正确的反应)。
  工具和材料
  在实验过程的前测阶段或后测阶段(或两个阶段都包括),研究者进行观察或获取测量结果时都会用到工具,正如要对实验工具进行筛选一样,一个完好的研究计划就要求对工具进行讨论,即对工具的开发、项目、量表、过去使用的信度报告和效度评价进行讨论。研究者还应该对本研究中实验处理所使用的材料进行报告(例如给予实验组的具体项目或活动)。
  ……












用户评价

评分

送货很快,一直都在京东买

评分

工作时间久了 有点麻木了 利用短暂假期 充充电 很长见识

评分

质量很好,内容也很好,不错,全五分好评。。。。。。。。。。。。。。。。。。

评分

好………………………………

评分

读了这本书之后, [SM],超值。买书就来来京东商城。价格还比别家便宜,还免邮费不错,速度还真是快而且都是正版书。[BJTJ],买回来觉得还是非常值的。我喜欢看书,喜欢看各种各样的书,看的很杂,文学名著,流行小说都看,只要作者的文笔不是太差,总能让我从头到脚看完整本书。只不过很多时候是当成故事来看,看完了感叹一番也就丢下了。所在来这里买书是非常明智的。然而,目前社会上还有许多人被一些价值不大的东西所束缚,却自得其乐,还觉得很满足。经过几百年的探索和发展,人们对物质需求已不再迫切,但对于精神自由的需求却无端被抹杀了。总之,我认为现代人最缺乏的就是一种开阔进取,寻找最大自由的精神。 中国人讲“虚实相生,天人合一”的思想,“于空寂处见流行,于流行处见空寂”,从而获得对于“道”的体悟,“唯道集虚”。这在传统的艺术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因此中国古代的绘画,提倡“留白”、“布白”,用空白来表现丰富多彩的想象空间和广博深广的人生意味,体现了包纳万物、吞吐一切的胸襟和情怀。让我得到了一种生活情趣和审美方式,伴着笔墨的清香,细细体味,那自由孤寂的灵魂,高尚清真的人格魅力,在寻求美的道路上指引着我,让我抛弃浮躁的世俗,向美学丛林的深处迈进。合上书,闭上眼,书的余香犹存,而我脑海里浮现的,是一个“皎皎明月,仙仙白云,鸿雁高翔,缀叶如雨”的冲淡清幽境界。愿我们身边多一些主教般光明的使者,有更多人能加入到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队伍中来。社会需要这样的人,世界需要这样的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我们的生活,[NRJJ]我曾经属于后一类。那时,我处于极度危险的境地。”看薛老师这些话,你能觉得这是一个真实的老师,她说的话就象是邻居唠家常那样真诚自然。对于书中她大胆、直率的言辞,我很钦佩,不是每个人都有这种胆识、思维的。她能把一件看似简单惯常的事情剖析提头头是道,透过了表象看到了它的内在根源。她有勇气把一些不同与大家都说的话写在纸上,让别人看,虽然多数人心理或许也如她所想。但凭这一点儿,就让人佩服至极。比如,她对“老师象蜡烛、春蚕”,“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这些话的评析,一针见血,道出了我们老师的共同心声。之所以造就了她感说真话,敢于抵制一切不利于学生成长和进步的制度。因为薛老师的人生信念就是:缺乏真诚、理性和趣味的日子是不值得过的。教育教学中有了平衡愉悦的心态,正确的定位和良好的策略,才能在饱满热情中,在正确策略中扶植学生向上。 薛老师在自序中写道,“我是特意捕捉了清风、乐声和野芳,录在这里,专门用于鼓励自己,就算是不定期地给自己献一小朵小花吧——真诚美丽的文字,正是心灵开出的花朵。”又一次阐述了她的人生信念——-真诚。读了全书,给我最深刻的感受也是她的真诚,我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人,一个真诚的老师。当学生的时候,老师是权威,跟老师的交往总是处于向上看的状态,学生是一定要小心翼翼的,多数情况还是听老师说的多,自己发表意见少。现在当了家长,为了孩子跟老师也没少打交道,但是一直觉得自己好多真实的想法不敢说,老师呢,说出来的也有一些让人觉得是官话套话。看了这本书,我想我们也许都错了,老师跟学生、老师跟家长,平等地真诚的交流其实并不难。工作是艰辛——往往也是孤独的。可是,于飞尘的间隙也有清风,于喧嚷的中间也有乐声,于荆棘的丛中也有野芳。我是特意捕捉了清风、乐声和野芳,录在这里,专门用于鼓励自己,就算是不定期地给自己献一朵小花吧——真诚美丽的文字,正是心灵开出的花朵。也有沉重和迷惘。但我的文字,往往略掉了疲惫、沮丧和困苦——无涉乎诚实、全面与否,这是我的选择——有意的,我将目光投在了值得的地方,心得体会

评分

内容不是很多,简洁明了的介绍,挺好的

评分

。。。。。。。。。。好

评分

简明,但有新意。

评分

没看呢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