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不同于传统语法书只是机械地罗列教条式的“死规则”,它真的要告诉你规则背后的“活思维”;它不同于传统语法书追求“大而全”的规则排列,它真的要让你快速掌握“少而精”的思维规律;它不同于传统语法书那样本末倒置地给出较多生僻的“例外”,它真的让你高效掌握英语思维的本质;它不同于传统语法书采用枯燥的例句来讲解规则,读起来味同嚼蜡,它真的要让你在欣赏有趣例句、幽默故事以及精美短文的同时,领悟英语思维;它不同于传统语法书只给你孤立的、脱离语境的单一句子,它真的要让你知道例句背后的使用语境;它不同于传统语法书只教你语法知识,它真的要教你如何运用语法知识,从而把语法知识转化为你的语言技能,真正培养你创造性使用英语的能力。
张满胜,英国剑桥大学英语硕士。拥有十多年的英语教学和研究经验,对英语语法有深入研究。著有《英语语法新思维》系列图书。2003年以来一直在《新东方英语》杂志主持“语法新思维”专栏,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和喜爱。
这本书对我教益很大。读这本书能够清晰的感觉到作者非常之用心,简直到了贴心的地步。不光是这本书,准确的说是这一套书,作者都投入了极大的热情,语法被他讲的生动有趣,容易记忆,他与传统的语法书最大的不同就是,她不一条一条的罗列语法规则,让你被动无趣的记忆,而是将语法有机融入到句子中,语境中,你就是动用潜意识记忆,也可将他记住!
——读者评论
绪论 名词短语
0.1 引言
0.2 名词短语
0.2.1 名词短语的功能
0.2.2 名词短语的构造——“左二右六”的定语规律
0.3 英语句子五成分论
0.4 本篇内容的逻辑安排
第一章 名词
1.1 名词的定义与分类
1.1.1 名词的定义
1.1.2 名词的分类
1.2 名词的数(一):可数与不可数
1.2.1 常用作不可数的名词
1.2.2 可数与不可数的“相对论”
1.2.3 不能按汉语的思维理解英文名词的可数与不可数
1.2.4 不可数名词的度量
1.3 名词的数(二):单数与复数
1.3.1 英语名词的单数与复数的概念
1.3.2 只用作单数的名词
1.3.3 只用作复数的名词
1.3.4 规则的复数名词
1.3.5 不规则的复数名词
1.3.6 复合名词变复数
1.3.7 单复数同形的名词(零复数名词)
1.3.8 有新词义的复数名词
1.4 名词的格(一):’s所有格的构成及逻辑语义关系
1.4.1 ’s所有格的构成
1.4.2 ’s所有格的逻辑语义关系
1.4.3名词所有格修饰的名词被省去
1.5 名词的格(二):of属格的构成及逻辑语义关系
1.5.1 of属格的构成
1.5.2 of属格的逻辑语义关系
第二章 限定词(一):冠词
2.1 引言:Story-telling
2.2 冠词的位置与读音
2.3 冠词的用法概述
2.4 英语中四种泛指的表达模式
2.4.1 不可数名词不加冠词表示泛指
2.4.2 复数名词不加冠词表示泛指
2.4.3 单数名词与定冠词the连用可以表示泛指
2.4.4 单数名词与不定冠词a/an连用可以表示泛指
2.5 定冠词the的特指用法
2.5.1 情景/文化特指(situational/cultural reference)
2.5.2 上下文共指(textual co-reference)
2.6 不定冠词a/an的用法
2.6.1 不定冠词的泛指与非泛指用法
2.6.2 不定冠词a/an与不可数名词
2.6.3 不定冠词a/an与数词one
2.6.4 不定冠词a/an与this
2.7 用/不用冠词的意义区别(the hospital/hospital)
2.8 其他使用冠词的场合
2.9 其他不用冠词的场合
第三章 限定词(二):数量限定词与个体限定词
3.1 数量限定词(一):a few, few/a little, little
3.2 数量限定词(二):some/any
3.3 个体限定词(一):each/every
3.4 个体限定词(二):another/other
3.5 个体限定词(三):either/neither
3.6 限定词总结(一):限定词中的“二”与“三”
3.7 限定词总结(二):限定词与可数/不可数名词
3.8 限定词总结(三):限定词与of短语
3.9 限定词总结(四):限定词之间的位置关系
3.10 限定词与形容词的区别
第四章 形容词
4.1 形容词在名词短语中的位置
4.1.1 前置修饰名词
4.1.2 后置修饰名词
4.2 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的构成形式
4.2.1 单音节词
4.2.2 双音节词
4.2.3 多音节词
4.2.4 不具有等级的形容词
4.3 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的用法
4.3.1 形容词比较级的用法
4.3.2 形容词最高级的用法
4.4 Interesting or interested?
4.4.1 -ing形容词与-ed形容词的特点
4.4.2 -ing形容词可以修饰“人”
4.4.3 -ed形容词可以修饰“物”
第五章 动词分类(一):实义动词与(情态)助动词
5.1 实义动词(notional verb)
5.2 助动词(auxiliary verb)
5.2.1 助动词be, do和have
5.2.2 用作实义动词的be, do和have
5.3 情态助动词(modal verb)
5.4 陈述句的否定
5.4.1 谓语中含有be动词或情态动词的否定
5.4.2 谓语动词是实义动词的否定
5.4.3 否定的缩写
5.5 一般疑问句
5.5.1 谓语动词中含有be动词或情态动词的提问
5.5.2 谓语动词是实义动词的提问
5.6 特殊疑问句
5.6.1 不与名词连用的疑问词
5.6.2 要与名词连用的疑问词
5.6.3 how的用法详解
第六章 动词分类(二):英语的五种基本句型
6.1 引言:“人咬狗”是条新闻
6.2 五种基本句型概述
6.2.1 主语+谓语
6.2.2 五种基本句型概述
6.3 句型一:主语+系动词+表语
6.4 句型二:主语+谓语
6.5 句型三:主语+谓语+宾语
6.6 句型四:主语+谓语+间接宾语+直接宾语
6.7 句型五:主语+谓语+宾语+宾语补足语
第七章 英文时态(一):一般时态
7.1 引言:一个时态错误就是一个政策问题
7.2 英文时态体系概述
7.2.1 英语时态的构成:四时四态
7.2.2 时态学习技巧
7.3 一般现在时态——并非表示现在
7.3.1 用法一:表示普遍的事实或真理(expressing a general truth)
7.3.2 用法二:表示重复活动(expressing a regularly occurring event)
7.3.3 用法比较:表示重复活动的一般现在时态和现在完成进行时态
7.3.4 用法三:一般现在时表示正在发生的动作
7.3.5 用法四:一般现在时表示将来发生的动作
7.3.6 用法五:一般现在时表示过去发生的动作
7.3.7 用法六:一般现在时代指现在完成时
7.4 被遗忘了的一般过去时态
7.4.1 引言
7.4.2 基本用法一:过去发生的短暂动作或状态
7.4.3 基本用法二:过去发生的重复或延续活动
7.4.4 用法比较:一般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用于“for+时间段”的区别
7.4.5 口语用法一:“我不知道”——“I don’t know” or “I didn’t know”?
7.4.6 口语用法二:“我忘记了”——“I forget” or “I forgot”?
7.4.7 口语用法三:“我以为”——“I think” or “I thought”?
7.4.8 口语用法四:根据上下文的语境灵活地使用一般过去时
7.4.9 口语用法五:礼貌表达
7.5 一般将来时态——预测、计划和意愿
7.5.1 引言
7.5.2 will表示将来——预测
7.5.3 be going to表示将来——预测
7.5.4 be going to表示“计划”与will表示“意愿”
7.5.5 现在进行时表示将来
7.5.6 一般现在时表示将来
7.5.7 其他表示将来的句型结构
第八章 谓语时态(二):进行时态
8.1 引言
8.1.1 进行时态的构成
8.1.2 进行时态的意义
8.1.3 进行时态的使用语境
8.2 现在进行时——不一定正在进行
8.2.1 用法一:说话时刻正在进行的动作(action happening exactly now)
8.2.2 用法二:在目前一段时期内持续的一种暂时的情况(action happening around now)
8.2.3 用法三:用于表示“改变”的动词,强调“逐渐变化”的过程
8.2.4 用法四:用于强烈的感情色彩的表达
8.2.5 用法五:表示将来确定的安排
8.2.6 用法六:与always等连用,表示多次重复,且含有感情色彩
8.3 过去进行时——回顾过去讲故事
8.3.1 常见用法:用来设置故事的背景
8.3.2 少见用法:两个过去同时在持续的动作
8.3.3 典型用法:描述一个过去的特定时刻正在发生的事情
8.3.4 口语用法:表示委婉的请求或提建议
8.4 将来进行时——想象未来
8.4.1 典型用法:将来某一特定时刻正在持续的事
8.4.2 口语用法:将来计划好的事
8.4.3 少见用法:表示背景动作——提供另外一个短动作发生的事件背景
8.4.4 难点用法1:用在疑问句中,表示客气的询问
8.4.5 难点用法2:用来表示客观的将来,以避免与表示“意愿”的will do混淆
8.5 难点:深入分析进行时的思维特征
8.5.1 进行时态的核心含义(grammatical aspect)
8.5.2 进行时态与动词体(lexical aspect)
附录:答案解析
在众多读者来信中,下面这封给我印象特别深刻:
“张老师,我学了许多年英语,还是不会写、不会说、听不懂。这些年学英文基本上是靠背单词应付考试过日子……我该怎样才能学好英语?”
这位读者的困惑我想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长期以来,国人学英语都是重复着“背单词--应付考试--再背单词--冉应付考试”这样一个循环。考四级背四级词汇,考六级背六级词汇,以及考研词汇、TOEFL词汇、GRE词汇、GMAT词汇--等等。这样一来,我们学英语的过程几乎就等同于一个背单词的过程,于是英语水平就简单的等同于词汇量的多少。这样造成的最终结果是,试考完了,单词也就忘记了,英语水平自然就直线下降。
单词学习固然重要。但是,学习一门语言,绝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背单词。因为语言是人类思维的载体,语言表达本质上是一种思维的表达,即所谓“言传心声”。对于学习英语,如果只是死记单词,而没有训练出良好的英语思维,那么我们学到的充其量不过是英文这种文字(word)或文本(text),而不是作为思想表达丁具的英语这门语言(language)。书面上的英语文字,如果我们不能掌握其背后的思维规律,那终究不是活生生的交际语言,这就犹如一个“植物人”,虽然有人的生命,但不能成为有着思维表达的正常人。所以,训练和培养自己的英语思维才是学好英语的根本出路。
那么何谓英语思维?人人都知道用英文思维的重要性,但却没有人告诉我们到底如何用英文思维?其实,从语言本身去分析,这个问题就变得非常简单了。语言无非就是人们交流思想的T具。因此,首先要能发出声音,即语音;其次,还需要有记录声音的符号,即词汇。一门语言光有这两样还不行,如果真足这样,英语岂不就成了汉语的方言了?所以,语言还得有把词组成句子的造句规则即语法。因此,真正意义上的语言都离不开这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语言作为思维的载体,而语法作为一种语言表达规律的归纳和总结,必然集中体现了该种语言的思维模式!因此毫无疑问,英语思维的训练必然落到了语法的身上!从这个意义上讲,语法即是思维,用英语思维,即是用英语语法思维!
这本语法书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尤其是对于那些总觉得英语语法像迷宫一样绕不出来的人来说,简直就是一盏明灯。我记得我以前学语法的时候,总是被那些枯燥的规则和密密麻麻的公式搞得晕头转向,感觉自己永远也抓不住重点。但是这本书,它真的是换了一种思路,用一种非常直观和生活化的方式来阐述那些复杂的概念。比如,它在讲解时态的时候,不是简单地罗列“过去式、现在完成时”然后给一堆例句,而是会深入到语境中去分析,为什么在这个情境下,我们非得用这个时态不可。这种“场景化”的教学方法,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背后的逻辑,而不是死记硬背。我特别欣赏它在处理一些模棱两可的语法点时的清晰度,作者似乎非常懂得初学者的困惑,总能在你快要放弃的时候,用一个巧妙的比喻或一个日常的例子,让你豁然开朗。读完这个部分,我感觉自己对英语的整体结构有了一个更坚实的基础,不再是零散的知识点,而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这对于后续学习和实际应用都有极大的帮助。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也做得相当用心,这一点我必须点赞。很多语法书,内容虽然扎实,但版面设计得像一本老旧的教科书,密密麻麻的文字堆在一起,光是看着就让人提不起学习的兴趣。而这本《新思维》系列,它的设计风格非常现代,留白恰到好处,重点突出,图示也很有趣。我尤其喜欢它在每章开头和结尾设置的小练习,它们不是那种简单的填空题或者选择题,而是更偏向于应用和理解的开放性问题,能真正考察你是否掌握了该部分的精髓。更别提那些颜色搭配和字体选择了,读起来非常舒服,即使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视觉疲劳。这种对阅读体验的重视,其实也是一种对学习者耐心的尊重。它让我体会到,学习的过程本身也可以是愉悦的,而不是一种煎熬。一个好的阅读界面,本身就是最好的“助推器”,能让人更愿意主动去翻开下一页。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逻辑推进方式感到非常惊喜,它完全颠覆了我对传统语法书“先规则后例外”的刻板印象。作者似乎采取了一种“先观察,再总结,最后深化”的教学路径。一开始,它会抛出一个非常简单的现象或句子,让你先感知到语言的实际运用,而不是一上来就抛出晦涩的术语。这种由浅入深的引导,非常符合人类的学习习惯。随着学习的深入,它会逐步引入更复杂的概念,但每一次引入新概念,都会和前面学过的知识点建立联系,形成一个不断迭代和强化的网络。这使得知识的吸收过程非常自然流畅,不会有突然掉队的感觉。而且,它在解释一些容易混淆的语法点时,那种层层递进的分析,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示范。它不仅告诉你“是什么”,更重要的是告诉你“为什么是这样”,这种对底层逻辑的挖掘,远胜于只停留在表层语法的讲解。
评分这本书在内容广度和深度上找到了一个绝妙的平衡点,这对初级教程来说尤为难得。很多初级语法书为了照顾零基础的学习者,内容往往过于浅显,学完之后感觉好像什么都没学到,应对不了实际交流中的变化;而另一些“速成”教材又恨不得把所有高级语法都塞进去,结果就是囫囵吞枣。但这本教程的处理方式非常到位,它把基础框架搭建得极其牢固,确保你对核心概念的理解是扎实可靠的。同时,它在基础的讲解中,巧妙地埋藏了一些中高级语法的“前瞻性”知识点,比如在讲名词复数时,会轻轻带过一些不可数名词在特定语境下的用法变化。这种“种下种子”的教学方法,让读者在初级阶段就能对未来的学习有所期待,也避免了后期需要推翻重来建立认知的麻烦。这种前瞻性的布局,让这本书的实用价值和长期学习价值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评分作为一名对语言学习有持续追求的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一本既能打好基础又不失趣味性的语法书,这本《新思维》系列无疑是近些年来我遇到的最满意的作品之一。它成功地将“应试”的精确性和“应用”的灵活性结合了起来。阅读过程中,我发现它不是在教你如何通过考试,而是在教你如何真正“思考”英语的逻辑。比如,它在讲解句子成分时,会用很多现代化的例子,而不是那些老掉牙的“The boy eats an apple”。这些贴近生活的例子,极大地增强了学习的代入感和兴趣。更重要的是,这本书没有过度强调严格的语法条文,而是鼓励读者去理解背后的语用功能。这使得我在合上书本,尝试自己造句或理解复杂文本时,不再是战战兢兢地担心犯错,而是能更自信地去运用我所学到的知识。这种从“惧怕语法”到“驾驭语法”的心态转变,才是这本书带给我最宝贵的收获。
评分书不错,之前是找朋友借的,阅读后觉得有必要自己入手一本!赶着活动及时购买!
评分解题步骤通过“关系词流程图”帮你理清定语从句的构造原理。
评分内容还算可以,希望有助考博。
评分书挺大的,纸质好
评分是我写下了一小段话给我觉得能拿到我五星好评的
评分这本语法书真的挺好,高中没好好学语法,现在得好好补补了。
评分期小说与史书纪实、历史传说的根本区别, 亦即小
评分发货速度也挺快的,东西还行
评分收到,屯着,等孩子放暑假再来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