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日本畅销不衰的英语语法读本,符合亚洲英语学习者的学习习惯。
全面!多样习题覆盖书中所有知识点,滴水不漏
精炼!针对语法重点、难点精讲精练,步步提高
系统!条理清晰地阐述各类语法现象,各个击破
内容简介
《新东方·英文语法有规则:151个一学就会的语法规则(练习册)》是《英文语法有规则:151个一学就会的语法规则》的配套练习册。《新东方·英文语法有规则:151个一学就会的语法规则(练习册)》共分为两篇:"精讲热身篇"精心提炼《英文语法有规则:151个一学就会的语法规则》中的所有基础语法点,先讲后练,夯实基础;"高手晋级篇"深入考查精讲热身篇中涉及的知识点,循序渐进,灵活训练。
内页插图
目录
精讲热身篇
句子的构成
序章
第1章 动词与时态(1)
A 一般现在时
B 现在进行时
第2章 动词与时态(2)
A 一般过去时
B 过去进行时
第3章 动词与时态(3)
A 一般将来时
B 将来进行时
C 用一般现在时表将来
第4章 完成时(1)
A 现在完成时[表完成,结果]
B 现在完成时[表经验]
C 现在完成时[表持续]/现在完成进行时
Plus完成时
A 现在完成时表达的意思
B 一般过去时与现在完成时的比较
C 现在完成时与表示时间的副词
第5章 完成时(2)
A 过去完成时/过去完成进行时
B 表达两件事情在时间上先后承接关系的过去完成时
C 将来完成时
第6章 情态动词(1)
A 情态动词的作用
B 能力,可能
C 义务,必要
第7章 情态动词(2)
A 可能性,推测
B 肯定推测
C 意志,请求
D 征求对方的意见
Plus情态动词
A useD to的用法
B 情态动词+hA ve+过去分词
C 包含情态动词的固定搭配
第8章 被动语态(1)
A 使用被动语态的情况
B 被动语态的基本形式
C 包含情态动词的被动语态
第9章 被动语态(2)
A 进行时的被动语态
B 完成时的被动语态
C SVOO句型的被动语态
D SVOC 句型的被动语态
Plus被动语态
A 特殊疑问句的被动语态
B 动词短语的被动语态
C sA y,B elieve等的被动语态
D 需要注意的被动语态的形式
第10章 动词不定式(1)
A 动词不定式
B 作名词的用法
C 作形容词的用法
第11章 动词不定式(2)
A 作副词的用法[表目的]
B 作副词的用法[表感情的原因,判断的根据]
C 作副词的用法[表结果]
D SVO+动词不定式
第12章 动词不定式(3)
A 动词不定式的逻辑主语
B 否定词的位置
C 使役动词/感官动词+O+动词原形
Plus动词不定式(1)
A seem+动词不定式与完成时的不定式
B 进行时的不定式
C 被动语态的不定式
Plus动词不定式(2)
A 不及物动词+动词不定式
B 需要注意的动词不定式的用法
第13章 动名词
A 动名词
B 动名词的作用
C 动名词的逻辑主语
D 否定词的位置
Plus动名词(1)
A 用于被动语态的动名词
B 用于完成时的动名词
C 动名词的重要固定搭配
Plus动名词(2)
A 与谓语动词相对应的动名词所表达的“时间点”的变化
B 把动名词作宾语用的动词
C 动名词与动词不定式作宾语时,意思发生改变的动词
第14章 分词(1)
A 现在分词与过去分词
B 修饰名词的分词
C SV+分词
第15章 分词(2)
A SVO+分词
B 使役动词+O+过去分词
C 感官动词+O+分词
第16章 分词(3)
A 分词(短语)作状语的形式与作用
B 分词(短语)作状语表达的意义
C 分词(短语)作状语中否定词的位置
Plus分词72
A 完成时的分词(短语)作状语
B 分词的逻辑主语明确的情况(独立主格结构)
C 分词(短语)作状语的固定搭配
第17章 比较用法(1)
A 原级、比较级、最高级
B 原级的比较用法
C 比较级的用法
第18章 比较用法(2)
A 最高级
B 最高级的比较用法
C 用原级和比较级表达最高级的意思
Plus比较用法
A 表示“尽可能”
B 表示“不如”
C 表示“最不”
D 原级、比较级的固定搭配
第19章 关系词(1)
A 主格与宾格
B 所有格
第20章 关系词(2)
A 介词与关系代词
B whA t
C 限定用法和承接用法
第21章 关系词(3)
A 关系副词where/when
B 关系副词why/how
C 关系副词的承接用法
Plus复合关系词
A 复合关系词
B 表让步的复合关系词
第22章 虚拟语气(1)
A 假设与虚拟
B 虚拟语气的一般过去时
C 虚拟语气的过去完成时
第23章 虚拟语气(2)
A wish引导的虚拟语气
B A sif引导的虚拟语气
C 表示将来的虚拟语气
Plus虚拟语气
A 省略if
B “如果没有……,就”的固定说法
C 虚拟语气的固定用法
第24章 否定句
A not/no/never
B 否定词的位置
C 其他否定词
D 部分否定
第25章 连词
A 并列连词的用法
B 引导名词短语的连词的用法
C 引导状语从句的连词的用法
Option(一)句子的要素
(二)句型
(三)各种句型
(四)代词
(五)介词
(六)时态一致
(七)引语
ChAllenge!
TArget例句译文
附表
答案·题目译文
高手晋级篇
序章
反复练习动词活用
第1章 动词与时态(1)
第2章 动词与时态(2)
第3章 动词与时态(3)
第4章 完成时(1)
第5章 完成时(2)
Plus完成时
小结时态--完成时
第6章 情态动词(1)
第7章 情态动词(2)
Plus情态动词
小结情态动词
第8章 被动语态(1)
第9章 被动语态(2)
Plus被动语态
小结被动语态
第10章 动词不定式(1)
第11章 动词不定式(2)
第12章 动词不定式(3)
Plus动词不定式(1)
Plus动词不定式(2)
第13章 动名词
Plus动名词(1)
Plus动名词(2)
第14章 分词(1)
第15章 分词(2)
第16章 分词(3)
Plus分词
小结非谓语动词
反复练习比较用法
第17章 比较用法(1)
第18章 比较用法(2)
Plus比较用法
小结比较用法
第19章 关系词(1)
第20章 关系词(2)
第21章 关系词(3)
Plus复合关系词
小结关系词
第22章 虚拟语气(1)
第23章 虚拟语气(2)
Plus虚拟语气
小结虚拟语气
第24章 否定句
第25章 连词
Option
(一)句子的要素
(二)句型
(三)各种句型
(四)代词
(五)介词
(六)时态一致
(七)引语
重要短语及固定搭配表
答案·题目译文
前言/序言
同学们,你们喜欢学习英文语法吗?在众多英语学习者当中,喜欢背单词的人似乎比喜欢学习语法的人要多。大概是因为觉得单词很短,背起来没有负担,容易让人产生“我正在学习”、“我背会了50个单词”这样的成就感。
然而,如果仔细想一下,你有没有过明知该用哪些单词,却无法串成完整句子的尴尬?有没有听英文时听懂很多词,却最终还是误解对方意思的情况发生呢?事实表明,仅仅把单词堆砌起来并不能达到交流的目的。只有知道词汇的正确排列方法,才能让别人理解你想说的话,你也才可以真正明白别人要传达的意思。而英文语法正是词汇排列的“规则”。
我们在学习这些“规则”的时候,也许会问自己“为什么非要学规则不可”。这是人的本性,只有在我们明白了做某件事情的必要性和意义之后,我们才能衷心地接受并将其付诸行动。学习英文语法也是一样,如果抱着“只要把语法全背下来就可以了”的态度,我们是不能很好地掌握语法的。
《英文语法有规则:151个一学就会的语法规则》是一本以“为什么要学习英语语法”这个问题为出发点编写的语法书。从“理解为什么”到“夯实基本概念”再到“深入学习”,通过这一过程使同学们顺利地掌握语法知识。
本书则是《英文语法有规则:151个一学就会的语法规则》的配套练习册,但它不是一本简单的练习册,而是将语法书中的重点要项提炼出来,进行举例说明,然后再配上由易到难的递进习题,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透彻地掌握全部基本知识点。
本书分为两大篇。
第一篇为精讲热身篇。其中提炼了《英文语法有规则:151个一学就会的语法规则》中的所有基础语法点,用少而精的例句加以说明,然后辅以简单的习题帮助巩固;将“完成时”、“虚拟语气”等难点放在[Plus]部分进行重点讲解;至于其他在语法书中未细讲的语法要点,将整理收录在篇末的[Option]中;该篇的最后部分为[Challenge!],它将所有语法点进行了总结,并设计了72道问题,给学生提供再次巩固和提高的机会。
第二篇为高手晋级篇。该部分是对上一篇各章知识点的深入考查,加大了难度,检测学生的掌握程度。每章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Check是在开始各章的练习之前用来检验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的,Step1是与第一篇各知识点相对应的题目,Step2则为综合运用各个知识点的难度题。本书还在题目的右栏中归纳了各语法点的重点与解答问题的注意事项,如有不明白的,学生还可根据所在篇章到《英文语法有规则:151个一学就会的语法规则》中进行查找,这样可进一步加深对语法点的理解。
相信《英文语法有规则:151个一学就会的语法规则》配上这本练习册,能让大家在学习语法的道路上有更多的发现和新的体验。衷心祝愿大家学习更上一层楼。
编者
英语语法精讲精练:掌握地道表达的进阶指南 本书定位与受众 本书并非针对初学者的入门读物,而是旨在为已经具备一定英语基础,希望系统性梳理和深化语法知识的读者提供一套全面、深入的学习方案。我们的目标读者是那些希望从“会用”向“用对、用好”迈进的学习者,包括: 1. 中级及以上水平的学习者: 已经通过基础语法学习,但在实际写作、口语交流中仍常犯结构性错误,对复杂句式和细微语义差异感到困惑的群体。 2. 备考人员: 准备各类标准化英语考试(如雅思、托福、考研英语、BEC等)的考生,他们需要精准掌握考试大纲要求的高级语法点和长难句分析能力。 3. 英语专业学生及教师: 寻求一本权威、系统化的参考书,用以巩固理论基础、精进教学技巧的专业人士。 4. 有志于提升写作质量的职场人士: 需要确保商务邮件、报告、专业文献中的英文表达准确、逻辑清晰的专业人士。 内容架构与核心特色 本书的结构设计遵循“理论深度解析—应用场景剖析—高阶错误辨析—强化训练”的递进模式,旨在打破传统语法书“规则罗列”的弊端,强调语法的“功能性”和“语境性”。全书共分为六大模块,共计约五十个核心专题,远超基础语法的范畴。 --- 第一部分:动词时态与语态的深度探究 (Advanced Tense & Voice Analysis) 本部分不满足于介绍简单的现在完成时或过去完成进行时,而是深入探讨时间维度在英语思维中的复杂构建: 1. 动词的“时间观”与“视角”: 细致区分不同完成时态在“时间点”与“持续性”上的语义侧重。 探讨非线性时间叙事(如闪回、预叙)中时态的灵活运用。 2. 被动语态的语境选择与弊端: 功能性被动: 在科学、法律和新闻语体中,被动语态如何实现客观化、焦点转移。 “不自然”被动的规避: 分析口语和非正式写作中过度使用被动语态导致的表达迟钝问题,并提供主动句式的优化方案。 3. 虚拟语气与情态动词的融合: 深入解析不同情态动词(must, should, might, would)与虚拟语气结构(If only, Were it not for)的层级关系,特别是它们在表达推测、遗憾、假设和建议时的细微差异。 --- 第二部分:主谓一致与句子结构的精修 (Subject-Verb Agreement & Structural Integrity) 本部分聚焦于复杂结构中的主语识别和句子骨架的稳定性: 1. 远距离主谓一致与插入语的干扰: 识别被介词短语、非限制性定语从句、插入语等元素分隔的主语和谓语,确保核心逻辑的统一。 掌握集合名词、不定代词(each, every, none of)在不同语境下的主谓一致处理规则。 2. 倒装句的逻辑功能: 详述全部倒装、部分倒装(如否定副词、地点状语引导的倒装)在增强语气、保持句子平衡方面的修辞作用。 探讨文学作品中倒装的运用技巧,并警示非正式语境下的滥用风险。 3. 避免句子片段与连写句: 专业的句子结构划分训练,识别不完整的句子片段(Fragments)和由逗号连接的松散句(Comma Splices),并提供使用从属连词、分号或句号的精确修正方法。 --- 第三部分:复杂从句的驾驭与指代清晰度 (Complex Clauses & Reference Clarity) 这是提升长难句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关键部分: 1. 定语从句的限制性与非限制性: 深入辨析 which 与 that 的选择原则,并扩展到 where, when, whose 等关系代词在从句引导中的精确用法。 讲解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如何对先行词进行补充说明,及其与独立句的关系。 2. 名词性从句的结构优化: 探讨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的语序变化,特别是陈述句与疑问句语序的转换规则。 重点分析名词性从句在作主语时,如何通过“It is… that/who…”结构进行前置或后置,以优化信息流。 3. 指代一致性与模糊指代: 解决 it, they, this, which 等指代词在指代不清时导致的歧义。 强调“one-to-one”的指代原则,确保读者能够毫不费力地追踪到被指代的对象。 --- 第四部分:非谓语动词的灵活应用与衔接 (Non-Finite Verbs & Cohesion) 本模块关注动词形式的多样化,以及它们在构建紧凑、流畅表达中的作用: 1. 分词短语的逻辑关系: 详述现在分词(-ing)和过去分词(-ed)作状语时,表达的伴随、原因、结果等逻辑关系。 分词的逻辑主语识别: 确保分词短语修饰的主体与主句主语一致,避免“悬垂分词”(Dangling Participles)。 2. 不定式与动名词的语义差异: 深入分析在不同动词(如 remember, try, stop)后的不定式和动名词所带来的时间或意义上的根本转变,提供大量辨析实例。 3. 动词不定式作目的和结果状语的优化: 探讨如何使用不定式结构替代 so that 从句,使表达更简洁有力。 --- 第五部分:平行结构与语体风格的统一 (Parallelism & Stylistic Consistency) 本部分着重于提升表达的“美感”和逻辑上的对称性: 1. 复杂并列结构中的一致性要求: 训练读者识别和修正由连词(and, or, but)连接的词、短语和从句之间的结构、词性、时态上的不一致性。 2. 排比和递进的修辞语法: 分析如何通过精确的语法结构变化,实现修辞上的层层递进和气势增强。 3. 语体转换的语法标记: 探讨在正式、学术语体中应偏向使用的语法结构(如复杂的名词化、被动语态、正式连接词),以及在非正式交流中应避免的过度复杂的语法堆砌。 --- 第六部分:习语、限定词与高级词汇的语法制约 (Usage, Determiners, and Collocations) 本书的收尾部分侧重于将语法知识落地到实际词汇和短语的使用层面: 1. 限定词的精确选择: 区分 few/a few, little/a little 等数量限定词在表达肯定或否定含义上的细微差异。 探讨 all, most, none 等限定词在修饰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时的变体规则。 2. 介词的“搭配性”与“功能性”: 侧重于动词、形容词与特定介词的固定搭配(adapt to, responsible for, interested in),并讲解这些搭配背后的逻辑联系。 3. 习语中的“语法陷阱”: 分析固定短语中易被误用的时态、语态或语序,如某些短语中的虚拟语气保留或特殊的主谓结构。 --- 学习资源与练习设计 本书的练习册部分设计了超过800道精心编排的题目,它们不包含任何基础的“填空补全动词形式”或“选择正确介词”的基础题型。取而代之的是: 错误识别与订正(Error Correction): 提供包含多个细微语法错误的复杂句子,要求学习者准确指出并修正所有错误。 语境重构(Contextual Reconstruction): 提供一组分散的语法点,要求学习者将其整合为一个逻辑连贯、语法无懈可击的段落或篇章。 风格改写(Stylistic Transformation): 要求将一段文字从正式语体转换为非正式语体(或反之),同时保持核心信息不变,考验对不同语法结构的驾驭能力。 长难句拆解(Sentence Deconstruction): 针对源自学术期刊或高级阅读材料的复杂句子,要求学习者精确划分句子成分,识别中心句和修饰成分。 通过这套系统化的学习和高强度的训练,读者将能够构建起一个结构严谨、应用灵活的英语语法体系,真正实现从“掌握规则”到“自由运用”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