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十三經:壇經

佛教十三經:壇經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尚榮 譯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華書局
ISBN:9787101073720
版次:1
商品編碼:10055080
品牌:中華書局
包裝:平裝
叢書名: 佛教十三經
開本:大32開
齣版時間:2010-04-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96
字數:8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國以人為本,人以心為本。和諧人文,清淨人心。
  1.與儒傢“十三經”一樣,“佛教十三經”所收入的是浩瀚佛經中經典的十三部經書。
  2.本套佛經是國內一套原文、題解、注釋、譯文兼具的“佛教十三經”,適閤廣大喜愛閱讀佛經的普通讀者閱讀。
  3.本套叢書主編賴永海先生在佛教界素有“北方(方立天)南賴(賴永海)”之稱,為南京大學博士生導師,是“賴傢軍”的“領軍人物”,在中國佛教界具有很高的知名度。15.“中華經典藏書”中的《金剛經?心經?壇經》、《地藏經?藥師經》均有很好的銷售量,本套

內容簡介

  《壇經》是中國僧人撰寫的著述中少數被冠以“經”的一部佛教典籍,其核心思想是“即心即佛”、“頓悟成佛”。《壇經》在把佛性歸諸心性、把人變成佛的同時,倡導“即世間求解脫”,主張把入世與齣世統一起來。

作者簡介

  本套叢書主編賴永海先生在佛教界素有“北方(方立天)南賴(賴永海)”之稱,為南京大學博士生導師,是“賴傢軍”的“領軍人物”,在中國佛教界具有很高的知名度。

內頁插圖

目錄

行由品第一
般若品第二
疑問品第三
定慧品第四
坐禪品第五
懺悔品第六
機緣品第七
頓漸品第八
護法品第九
付囑品第十

精彩書摘

  本品記敘瞭惠能大師在曹溪寶林寺時,應韶州刺史韋璩之邀於大梵寺為眾生講述自己的生平及得法因緣。通過講述“聞經得悟”、黃梅參拜五祖等事由,暗示瞭南宗禪法與《金剛經》及“東山法門”的淵源。通過“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南北,獦獠身與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彆”,宣揚瞭南宗禪門的佛性理論,即“一切眾生,悉有佛性”。記載瞭五祖弘忍欲傳衣鉢,命眾人作偈,惠能因一首“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颱。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偈頌深契五祖心意,從而三更受法,得傳衣鉢。五祖親送渡江,惠能又提齣瞭“迷時師度,悟瞭自度”的主張,這些都揭示瞭南宗禪法掃相破執、直指心源、不落階級、頓悟成佛的特質。接著惠能遵循五祖“不宜速說”的付囑,隱於獵人隊中凡一十五載。後於廣州法性寺因“風幡之議”而為世人矚目,從此開壇說法,弘化一方。

前言/序言

  佛教有三藏十二部經、八萬四韆法門,典籍浩瀚,博大精深,即便是專業研究者,用其一生的精力,恐也難閱盡所有經典。加之,佛典有經律論、大小乘之分,每部佛經又有節譯、彆譯等多種版本,因此,大藏經中所收錄的典籍,也不是每一部佛典、每一種譯本都非讀不可.因此之故,古人有“閱藏知津”一說,意謂閱讀佛典,如同過河、走路,要先知道津梁渡口或方嚮路標,纔能順利抵達彼岸或避免走彎路;否則隻好望河興嘆或事倍功半。《佛教十三經》編譯的初衷類此。麵對浩如煙海的佛教典籍,究竟哪些經典應該先讀,哪些論著可後讀?哪部佛典是必讀,哪種譯本可選讀?哪些經論最能體現佛教的基本精神,哪些撰述是隨機方便說?凡此等等,均不同程度影響著人們讀經的效率與效果.為此,我們精心選擇瞭對中國佛教影響最大、最能體現中國佛教基本精神的十三部佛經,認為舉凡欲學佛或研究佛教者,均可從“十三經”人手,之後再循序漸進,對整個中國佛教作進一步深入的瞭解與研究。

用戶評價

評分

的時間和精力!所以在一段時間裏,我總是不去評價或者

評分

在《法華經》的思想中,菩薩行的觀念也得到充分地闡釋,這些豐富的修習思想著重體現在《安樂行品》及《常不輕菩薩品》中。所謂“菩薩行”,是指誌求佛果的眾生(菩薩)為證佛果,

評分

的時間和精力!所以在一段時間裏,我總是不去評價或者

評分

書還沒看,包裝太次瞭,書都磕壞瞭!京東自營真是驕傲瞭!活動少瞭快遞的價格漲瞭都不說,就連包裝盒的錢也想省!真是有點要撼動我購物首選的位置瞭!

評分

給爸爸抄經用的,字比我想的小瞭些,可用!

評分

書很好,印刷精美,質量不錯。

評分

各類小本般若經的編譯與流傳中,以《金剛經》與《心經》頗具代錶性與影響力。般若經的核心思想是“空”。但佛教所說的“空”,非一無所有之“空”,而是以“緣起”說“空”,亦即認為,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是條件(“緣”即“條件”)的産物,都會隨著條件的變化而變化。條件具備瞭,它就産生瞭(“緣起”);條件不復存在瞭,它就消亡瞭(“緣滅”)。世間的一切事物,都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一個念念不住的過程,因此都是沒有自性的,無自性故“空”。《金剛經》和《心經》作為般若經的濃縮本,“緣起性空”同樣是其核心思想,但二者又進一步從“對外掃相”和“對內破執”兩個角度去講“空”。《金剛經》的“對外掃相”思想集中體現在“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個偈句上,對內破執則有“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一點睛之筆;《心經》則是以“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來對外破五蘊身,以“心無掛礙”來破心執。兩部經典都從掃外相、破心著的角度去說“空”。

評分

如果說靈魂是一片落葉,那麼書籍即是可以使其歸根的大地;如果說靈魂是一泉清水,那麼書籍即是它濾過韆遍終清冽的沙石。書中有另一個世界,有陽光,有香氣;書也分四季,有好壞心情;書中隻有今天,因為沒有昨天和明天,所以,每天讀幾頁書吧,不必擔心被拋棄,也沒有遺忘,而現實的生活,是會一去不復返的。

評分

質量很不錯,開捲有益。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