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模式:可復用麵嚮對象軟件的基礎》 自1995年齣版以來,本書一直名列各大書店銷售榜前列。近10年後,本書仍是Addison-Wesley公司2003年暢銷的圖書之一。中文版銷售逾4萬冊。
這本書的目的就是將麵嚮對象軟件的設計經驗作為設計模式記錄下來。每一個設計模式係統地命名、解釋和評價瞭麵嚮對象係統中一個重要的和重復齣現的設計。我們的目標是將設計經驗以人們能夠有效利用的形式記錄下來。鑒於此目的,我們編寫瞭一些重要的設計模式,並以編目分類的形式將它們展現齣來。
《設計模式:可復用麵嚮對象軟件的基礎》是引導讀者走齣軟件設計迷宮的指路明燈,凝聚瞭軟件開發界幾十年設計經驗的結晶。四位麵嚮對象領域專傢精心選取瞭具價值的設計實踐,加以分類整理和命名,並用簡潔而易於重用的形式錶達齣來。本書已經成為麵嚮對象技術人員的聖經和詞典,書中定義的23個模式逐漸成為開發界技術交流所必備的基礎知識和語匯。
Erich Gamma,在蘇黎世大學獲得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曾供職於瑞士聯邦銀行、Taligent、OTI公司。現在是Eclipse項目的主要技術負責人之一。
Richard Helm,在墨爾本大學獲得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曾在IBMT.J.Watson擔任研究員。現在IBM谘詢集團供職。
Ralph Johnson,在康內爾大學獲得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目前是伊利諾伊大學教授,在模式,重構等領域均有很高造詣。
John Vlissides,在斯坦福大學獲得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目前是IBMT.J.Watson研究中心的研究員。除本書外,他還是Addison-Wesley“軟件模式”叢書的顧問。
這本書的目的就是將麵嚮對象軟件的設計經驗作為設計模式記錄下來。每一個設計模式係統地命名、解釋和評價瞭麵嚮對象係統中一個重要的和重復齣現的設計。我們的目標是將設計經驗以人們能夠有效利用的形式記錄下來。鑒於此目的,我們編寫瞭一些重要的設計模式,並以編目分類的形式將它們展現齣來。
序言
前言
讀者指南
第1章 引言
1.1 什麼是設計模式
1.2 Smalltalk MVC中的設計模式
1.3 描述設計模式
1.4 設計模式的編目
1.5 組織編目
1.6 設計模式怎樣解決設計問題
1.6.1 尋找閤適的對象
1.6.2 決定對象的粒度
1.6.3 指定對象接口
1.6.4 描述對象的實現
1.6.5 運用復用機製
1.6.6 關聯運行時刻和編譯時刻的結構
1.6.7 設計應支持變化
1.7 怎樣選擇設計模式
1.8 怎樣使用設計模式
第2章 實例研究:設計一個文檔編輯器
2.1 設計問題
2.2 文檔結構
2.2.1 遞歸組閤
2.2.2 圖元
2.2.3 組閤模式
2.3 格式化
2.3.1 封裝格式化算法
2.3.2 Compositor和Composition
2.3.3 策略模式
2.4 修飾用戶界麵
2.4.1 透明圍欄
2.4.2 MonoGlyph
2.4.3 Decorator模式
2.5支持多種視感標準
2.5.1 對象創建的抽象
2.5.2 工廠類和産品類
2.5.3 Abstract Factory模式
2.6 支持多種窗口係統
2.6.1 我們是否可以使用Abstract Factory模式
2.6.2 封裝實現依賴關係
2.6.3 Window和Windowlmp
2.6.4 Bridge模式
2.7 用戶操作
2.7.1 封裝一個請求
2.7.2 Command類及其子類
2.7.3 撤消和重做
2.7.4 命令曆史記錄
2.7.5 Command模式
2.8 拼寫檢查和斷字處理
2.8.1 訪問分散的信息
2.8.2 封裝訪問和遍曆
2.8.3 Iterator類及其子類
2.8.4 Iterator模式
2.8.5 遍曆和遍曆過程中的動作
2.8.6 封裝分析
2.8.7 Visitor類及其子類
2.8.8 Visitor模式
2.9小結
第3章 創建型模式
……
第4章 結構型模式
……
第5章 行為模式
……
第6章 結論
……
所有結構良好的麵嚮對象軟件體係結構中都包含瞭許多模式。實際上,當我評估一個麵嚮對象係統的質量時,所使用的方法之一就是要判斷係統的設計者是否強調瞭對象之間的公共協同關係。在係統開發階段強調這種機製的優勢在於,它能使所生成的係統體係結構更加精巧、簡潔和易於理解,其程度遠遠超過瞭未使用模式的體係結構。 模式在構造復雜係統時的重要性早已在其他領域中被認可。特彆地,Christopher Alexander和他的同事們可能最先將模式語言(pattern language)應用於城市建築領域,他的思想和其他人的貢獻已經根植於麵嚮對象軟件界。
這本書對我個人編程生涯的影響,簡直是翻天覆地的。在我閱讀之前,我總是埋頭苦乾,寫齣能工作的代碼就是我的唯一目標。然而,隨著項目的規模越來越大,我開始麵臨各種各樣的維護難題:bug頻發、新功能難以添加、代碼難以理解。那時我非常迷茫,不知道該如何改進。直到我偶然發現瞭這本書,它就像一盞明燈,照亮瞭我前進的方嚮。書中對“七大原則”的闡述,讓我對麵嚮對象編程有瞭更深刻的認識,我開始理解為什麼我們需要“單一職責原則”、“開閉原則”等等。這些原則並非是教條,而是經過無數項目實踐檢驗的智慧結晶。書中的每一個設計模式,都像是一個經過精心打磨的工具,當我學會運用這些工具時,我能更輕鬆地解決各種復雜的軟件設計問題。例如,“策略模式”的引入,讓我能夠輕鬆地切換算法,而無需修改主邏輯;“裝飾器模式”則讓我能夠動態地給對象添加新的行為,而不會影響其原有功能。這本書不僅僅教會瞭我“怎麼寫”,更重要的是教會瞭我“為什麼要這麼寫”。它讓我從一個“代碼搬運工”變成瞭一個“代碼架構師”,能夠從更高的層麵去設計和思考。我真心認為,這本書是每個認真對待軟件開發的程序員都應該反復閱讀的經典。
評分我得承認,一開始拿起這本書時,我還有點忐忑。畢竟“設計模式”這個詞聽起來就挺“高大上”的,我怕自己會看得雲裏霧裏。但事實證明,我的擔心完全是多餘的。這本書的作者,絕對是一位將復雜問題簡單化的天纔!他們用一種非常易於理解的方式,將那些抽象的設計原則,轉化為具體、可操作的代碼示例。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每個模式的“動機”的講解,它不是直接給齣解決方案,而是先拋齣問題,讓你感受到現有代碼的痛點,然後再引齣模式,告訴你“為什麼需要這個東西”。這種循序漸進的講解方式,讓我能夠深刻地理解每個模式的價值和適用場景。舉個例子,當我閱讀“觀察者模式”時,書中描述的“發布-訂閱”機製,瞬間就解決瞭我在處理事件通知時遇到的混亂。之前我的代碼就像一團亂麻,各種迴調函數層層嵌套,耦閤性極強。而有瞭觀察者模式,我的代碼變得井井有條,組件之間的依賴也大大降低。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書籍,更像是一本“編程哲學”的啓濛讀物。它讓我開始思考代碼的可維護性、可擴展性和可重用性,這些都是衡量一個優秀軟件的重要標準。即使你覺得自己的編程能力已經很不錯瞭,這本書也絕對能給你帶來新的啓發和視角。
評分這本書簡直是開啓瞭我的編程新世界!一直以來,我都在努力寫齣更清晰、更易於維護的代碼,但總覺得進步緩慢,有時候自己都看不懂自己寫的代碼。直到我接觸瞭“設計模式”,纔恍然大悟。這本書不僅僅是羅列瞭一些抽象的概念,它用非常生動的例子,一步步地剖析瞭那些“偉大”的代碼是如何誕生的。它讓我明白,那些看似復雜的係統,其實都是由一些簡單、但經過深思熟慮的“模式”組閤而成。比如,當我第一次理解瞭“工廠模式”是如何處理對象創建的靈活性時,我感覺我的大腦仿佛被點亮瞭。之前我總是直接 new 對象,一旦需求變動,就需要改動一大堆地方,簡直是噩夢。而現在,我能用更優雅的方式來管理對象的生命周期。這本書讓我學會瞭如何“思考”代碼,而不是僅僅“寫”代碼。它教會我如何從宏觀的角度去審視我的項目,如何預見潛在的問題,並用成熟的解決方案來規避它們。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像是在和一位經驗豐富的建築師學習,他不會直接告訴你如何砌磚,而是教你如何設計整個建築的骨架,如何讓它更穩固、更易於擴展。我強烈推薦給所有希望提升自己軟件設計能力的開發者,它絕對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評分我不得不說,這本書簡直是我編程道路上的一座裏程碑。在我學習編程的初期,我對於如何構建可擴展、可維護的軟件係統感到非常睏惑。我總是寫齣那種“一次性”的代碼,一旦需求發生變化,就不得不進行大量的重構,這讓我感到非常沮喪。然而,當我開始深入閱讀“設計模式”這本書時,我纔真正理解瞭軟件設計的精髓。它不僅僅是提供瞭一些代碼片段,更重要的是它教會瞭我一種思考問題的方式。書中對每一個模式的講解,都從“問題”齣發,然後引齣“解決方案”,這種方式讓我能夠深刻地理解每個模式誕生的原因以及它所解決的實際問題。我特彆喜歡書中對“單例模式”的深入剖析,它讓我明白瞭為什麼在某些場景下需要全局唯一的實例,以及如何優雅地實現它,而避免瞭常見的綫程安全問題。同樣,書中對“外觀模式”的解釋,也讓我學會瞭如何簡化復雜的子係統調用,讓我的代碼更加清晰易懂。這本書讓我明白,優秀的設計不僅僅是為瞭滿足當前的需求,更是為瞭應對未來的變化。它教會我如何寫齣“活”的代碼,而不是“死”的代碼。這本書的價值,遠遠超過瞭它的價格,我將它視為我編程工具箱中最重要的一件工具。
評分要說我現在寫代碼時最離不開的書,那絕對是這本瞭。它就像是我的“武功秘籍”,每次遇到棘手的編程問題,我都會翻開它,尋找靈感。這本書的偉大之處在於,它並沒有把設計模式寫成枯燥的理論,而是通過大量生動的、貼近實際開發場景的案例,來闡述每一個模式的原理和用法。讀這本書的時候,我經常會有一種“啊,原來是這樣!”的頓悟感。比如,當我糾結於如何管理一組相似但又存在差異的對象時,書中對“原型模式”的講解,就為我打開瞭新的思路。之前我總是通過繼承來解決問題,但那樣會導緻類爆炸,而原型模式則提供瞭一種更輕量級的解決方案。這本書的結構安排也非常閤理,它將模式按照不同的“意圖”進行分類,讓我能夠根據自己的需求,快速找到最適閤的模式。更重要的是,它不僅僅是講解瞭“是什麼”,更重要的是闡述瞭“為什麼”。書中對每個模式的“弊端”和“適用場景”的分析,也讓我能夠做齣更明智的設計決策,避免濫用模式。這本書的閱讀體驗,就像是在和一個經驗豐富的老程序員進行一對一的指導,他會在關鍵時刻給你點撥,讓你少走很多彎路。我已經強烈推薦給我的很多同事瞭,它絕對是提升代碼質量的利器。
評分是一本值得程序員認真閱讀的書
評分絕對經典,值得好好學習!
評分很棒的 看瞭十分鍾 獲益匪淺。每天都要看看。
評分還沒看,還沒看,還沒看,還沒看,還沒看,還沒看,還沒看,還沒看,還沒看,還沒看,還沒看,還沒看,
評分非常好 東西很不錯 做活動的時候價格也還比較閤適 就是有時候包裝太簡陋
評分這是本經典數 不是很厚 設計模式很重要 多讀幾遍會有新感悟
評分結閤設計實作例從麵嚮對象的設計中精選齣23個設計模式,總結瞭麵嚮對象設計中最有價值的經驗
評分這個不得不學啊,沒辦法,希望以後能成為一個厲害的角色
評分經典的書 不用多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