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载机操作工培训教程

装载机操作工培训教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宠 编
图书标签:
  • 装载机
  • 工程机械
  • 操作技能
  • 培训教程
  • 机械工程
  • 职业教育
  • 施工机械
  • 安全操作
  • 技术培训
  • 行业技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032164
版次:1
商品编码:10068232
包装:平装
开本:大32开
出版时间:2008-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45
字数:255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本书可作为职业院校装载机驾驶教学和社会培训的教材。
  全书从工程施工需要出发,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在施工现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内容包括操作技术和维护保养两大部分。操作技术部分主要讲述装载机基本常识、各大工作装置以及操作与施工;维护保养部分主要讲述发动机、液压系统、电气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的基本知识,以及常见的一些故障及维修技术等。
  本书内容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形式新颖活泼,突出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体现了科学性和实用性。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装载机的安全操作
1.1 轮式装载机的总体结构/2
1.2装载机安全操作技术/3
1.2.1装载机的行驶原理/3
1.2.2开动装载机的注意事项/4
1.2.3起步、变速转向与停车/5
1.2.4作业/6
1.2.5安全守则/7

第2章装载机操作使用技术
2.1技术性能参数/10
2.2装载机安全驾驶技术/12
2.2.1操纵机构和仪表/12
2.2.2安全注意事项/12
2.2.3机器铭牌/2l
2.3驾驶装置的使用/24
2.4安全驾驶/36
2.4.1操作前的检查调整/36
2.4.2驾驶操作/46
2.4.3运输/70
2.4.4冷天作业/72
2.4.5长期存放/76

第3章动力系统
3.1装载机的基本结构/78
3.2动力系统一…一柴油发动机/78
3.2.1柴油机型号编码/78
3.2.2柴油机简单工作原理/80
3.2.3 多缸柴油机的工作过程/81
3.2.4柴油机的组成/83

第4章装载机的传动系统
4.1装载机传动系统种类/104
4.2装载机的变速器/106
4.3 变速器液压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113
4.4装载机的驱动桥/117
4.5 zL50型轮式装载机电液换挡定轴式变速器/124

第5章装载机的转向系统
5.1 转向系统的类型及特点/129
5.2几种常见的转向系统/130

第6章 装载机的制动系统
6.1 制动系统的几种型式/163
6.2 几种常见的制动系统/164
6.3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及主要部件/167

第7章 装载机的电气系统
7.1 装载机电气系统的特点/186
7.2装载机的主电路/187
7.2.1 蓄电池/188
7.2.2 发电机/193
7.2.3启动电机/196
7.2.4 典型主电路工作原理与故障判断/201
7.3仪表系统/2ll
7.3.1 动磁式仪表原理/2ll
7.3.2 主要部件说明/212
7.3.3 动磁式仪表故障判定/215
7.4 电气维修时的注意事项/216

第8章 装载机维护保养与故障排除
8.1装载机的维护保养/219
8.2 装载机维护保养及周期/219
8.3 装载机常见故障与排除/221
8.3.1 柴油机的常见故障与排除/22l
8.3.2 装载机传动系统故障与排除/228
8.3.3 装载机工作液压系统故障与排除/236
8.3.4装载机转向系统故障与排除/236
8.3.5 装载机制动系统故障与排除/236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第1章 装载机的安全操作
  装载机自20世纪20年代作为土方施工机械出现至今,经过机械传动、液力机械传动、全液压传动和电传动等几个阶段的发展,形成了不同的结构类型。目前,我们经常见到的、通常使用的装载机一般为轮式的,履带式的装载机较少。为此,我们主要讲述轮式装载机的操作技术和维护保养。
  轮式装载机是工程机械的主要机种之一,它广泛应用于建筑、矿山、水电、铁路、公路等的施工现场和料场。它主要用来装卸散状物料,清理场地和物料的短距离搬运,也可进行轻度的土方挖掘工作,更换作业装置,还可用来吊装、叉装物体和装卸圆木等。目前随着轮式装载机向大型化的发展,已开始越来越多地与自卸汽车相配合,用于装卸爆破后的矿石等,具有机动、灵活和高效的优点。
  轮式装载机作为企业内运输作业的主要机种之一,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在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装载机具有运转灵活、使用方便、适应性好、载重量可大可小、速度可快可慢,且多数车辆体积较小,并可直接到达运输目的地等特点。因此,企业内拥有韵数量也在逐年增加。操作装载机的驾驶人员也随之增多。同时对操作装载机的驾驶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掌握装载机基本结构和性能,熟知装载机各项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并能在实际驾驶中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掌握安全行车、安全作业的客观规律。

前言/序言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装载机操作工培训教程》以外的其他主题的图书简介,内容详尽,旨在提供丰富信息。 --- 图书名称:高精度数控机床的编程与调试实战指南 作者:张卫国,李明远 出版社:精工科技出版社 页数:680页 装帧:精装 定价:168.00元 --- 图书简介 在现代制造业的浪潮中,数控(CNC)技术已成为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核心驱动力。本《高精度数控机床的编程与调试实战指南》并非侧重于基础的机械操作,而是深入探讨了如何驾驭和优化最先进的数控系统,实现复杂零件的精确加工。本书旨在为拥有一定机械基础,并希望在数控编程、系统集成与故障排除方面取得突破的工程师、技术人员及高级技工提供一本全面、实用的工具书。 核心内容与结构: 本书共分为七个主要部分,系统地覆盖了从理论基础到高级应用的全过程。 第一部分:现代数控系统架构与原理剖析 本部分首先概述了当今主流数控系统(如西门子 840D sl、FANUC 31i-B5 等)的硬件和软件架构。重点解析了高性能伺服驱动、编码器反馈机制以及工业以太网通信协议(如 PROFINET、EtherCAT)在确保高精度运动控制中的作用。我们详细阐述了运动控制算法,包括前馈控制、滑移补偿和周期性误差校正,这些是实现微米级加工精度的关键技术基础。 第二部分:高级几何编程与刀具路径优化 不同于简单的直线和圆弧插补,本部分聚焦于复杂曲面和自由曲面的编程。我们深入讲解了基于 G 代码和 M 代码的宏程序编程(Macro Programming),并通过大量实际案例演示如何编写高效、可重用的参数化程序。尤其强调了刀具路径的优化策略,如等量划加工(Equidistant Material Removal, EMR)算法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程序控制,有效减少刀具磨损和表面粗糙度。内容涵盖了五轴联动编程中的万向节锁定(Gimbal Lock)现象的规避方法。 第三部分:CAM 集成与后处理技术 现代数控编程高度依赖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软件。本章详细剖析了主流 CAM 软件(如 Mastercam、CATIA V5/V6、Siemens NX)的工作流程,重点在于如何从三维模型准确提取加工特征。更重要的是,本书提供了关于后处理器(Post Processor)定制与调试的详尽指南。我们将逐步指导读者理解和修改后处理器的逻辑,确保生成的 G 代码能够完美匹配特定机床的运动学模型和特定控制器的功能集,避免因后处理错误导致的碰撞或程序运行异常。 第四部分:机床设置与精密对刀技术 高精度加工始于精确的设置。本章详述了机床坐标系、工件坐标系的建立与转换,并重点介绍了各种高精度测量工具(如激光跟踪仪、接触式和非接触式对刀仪)的使用规范。我们提供了针对不同材料(如航空级钛合金、高强度钢)的预热程序和热漂移补偿方法的实例分析,确保机床在长时间运行后仍能保持初始设定的精度。 第五部分:复杂加工工艺与特殊功能应用 本部分涉及一些专业领域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 1. 高速高光加工(HSC): 讨论了如何利用高频脉冲、超快进给速率,以及先进的平滑控制算法,实现镜面级的表面光洁度。 2. 磨削与珩磨编程: 专门针对精密模具和轴承套圈等零件,讲解了如何精确控制进给量、修整量和补偿值。 3. 多任务复合加工: 探讨了车铣复合、铣车复合等复杂机床上,刀库管理、转塔同步控制以及工件自动装夹/翻转的编程策略。 第六部分:系统诊断与高级故障排除 这是本书最具实战价值的部分之一。我们不再局限于简单的报警代码查找,而是深入到系统内部诊断层面。内容包括:伺服回路的响应曲线分析、参数文件的备份与恢复策略、实时系统监控数据的解读,以及如何通过诊断端口进行底层通信调试。针对常见的精度漂移、周期性误差和插补延迟问题,提供了系统化的排查流程和解决方案。 第七部分:人机交互界面(HMI)的定制与优化 对于追求极致效率的车间而言,标准的人机界面往往不够灵活。本部分介绍了如何利用 PLC 编程接口(如梯形图、SCL)或专门的 HMI 开发工具,定制符合操作习惯的屏幕界面、快速数据输入模板和故障预警系统,从而缩短操作员的准备时间并提升操作安全性。 本书特色: 案例驱动: 涵盖航空、医疗器械、高端模具制造等行业超过五十个真实加工案例的程序片段和调试记录。 深度解析: 对复杂数控指令(如 G700 系列、各种坐标系变换指令)的底层逻辑进行了深入剖析。 面向未来: 包含了对工业 4.0 背景下,机床联网、远程诊断与数据采集的探讨。 通过研读本书,读者将能够从一名合格的数控操作员,成长为能够独立解决复杂数控编程难题、优化机床性能的高级技术专家。它不仅是操作手册的替代品,更是提升数控技术硬实力的必备参考书。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对这本书的章节组织结构感到极其困惑,它似乎遵循着一种完全随机的内部逻辑,知识点的推进毫无章法可言。前几章还在讲安全操作规程,下一章突然就跳到了发动机的冷却系统维护,接着又回到了装载机的日常点检清单。这种跳跃式的叙述方式,完全打乱了学习的节奏感和连贯性。对于需要循序渐进建立知识体系的学习者来说,这简直是灾难。我花费了大量时间试图在不同章节间建立联系,但最终放弃了,因为它们之间似乎并没有作者预设的清晰路径。一本好的教程应该像一条铺设平整的道路,引导读者稳步前行,而这本书更像是一片布满荆棘的丛林,让人迷失方向,根本不知道下一步该关注什么,效率极低。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简直是灾难性的,纸张薄得像蝉翼,油墨味儿重得让人头晕,拿到手里就感觉这不是一本正经的教材,更像是什么廉价的印刷品匆匆忙忙赶出来的。更要命的是,里面的图例和实物操作流程之间完全没有对应性,插图模糊不清,线条粗糙得像是小学生涂鸦,完全看不出重点在哪里。我试着按照书里描述的步骤去想象装载机的工作流程,结果脑子里一团乱麻,根本抓不住要领。这种低劣的制作质量,让人对内容本身的专业性产生了极大的怀疑。如果不是工作需要,我真想直接把它扔进回收站,它连当作垫桌脚的材料都嫌弃。阅读体验极差,简直是一种折磨,完全无法集中注意力去理解那些本应清晰明了的知识点。我强烈建议出版社重新审视一下他们的质控标准,出版物首先得具备让人愿意阅读下去的基本条件吧。

评分

我不得不说,这本书的理论深度简直像是蜻蜓点水,浅得让人发指。它似乎只是将一些基础的工程机械维护手册里的零散概念堆砌在一起,缺乏系统的逻辑性和深入的剖析。比如,对于液压系统故障排查那一章节,它仅仅罗列了几种常见现象,却完全没有解释背后的原理,更别提提供一套可操作、可验证的诊断流程。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装载机的理解依然停留在“能开动”的初级阶段,对于如何优化燃油效率、如何处理复杂工况下的负载分配等高阶技能,这本书更是避而不谈,仿佛这些都不存在一样。对于一个想成为熟练操作工的人来说,这样的内容无疑是远远不够的,它更像是一本给完全零基础人士做的、聊胜于无的入门介绍,而不是一本“培训教程”。这种敷衍了事的态度,对得起读者付出的金钱和时间吗?

评分

这本书在案例分析和实际场景模拟方面做得极其匮乏,简直是让人摸不着头脑。教程里充斥着大量的理论模型和抽象的公式,但这些知识点如何对应到真实的建筑工地、矿山或者港口作业中去,书里却只字未提。例如,讲到转弯半径控制时,它给了一个复杂的几何公式,却没能提供“在狭窄的货场如何预判侧向距离”这类实战技巧。阅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就像是一个在实验室里学会了物理定律,却不知道如何在真实世界里建造桥梁的工程师。真正的培训,重点在于“做中学”,这本书却把学习的重点全部放在了死记硬背那些脱离实际的文字描述上,导致学到的知识点都是“悬浮的”,无法落地生根。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实在是太生硬、太书面化了,读起来感觉像是在啃一本被遗忘了二十年的老旧俄语教材。大量的长难句充斥其中,专业术语的使用也极其随意,很多地方的解释甚至自相矛盾,让人不得不反复阅读同一段落好几遍,才能勉强揣测出作者想表达的那个意思。我理解技术书籍需要严谨,但严谨不等于晦涩难懂。一个好的教程应该擅长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用最直白的语言引导学习者进入状态,这本书完全反其道而行之。更让我抓狂的是,它似乎完全没有考虑到不同学习者之间的差异,上来就是一堆既有的行业黑话,对于初学者来说,简直就是一道无法逾越的知识鸿沟。我真希望作者能放下自己的“高深”架子,试着用一个刚踏入工地的学徒能听懂的方式来编写。

评分

印刷很精美,正版书籍,价格有折扣惠,送货快,

评分

主要部M件说明/2M12

评分

其实应该感谢柴静的记性不好,于是她会随时随地地记,一句话、一个人、一本书、一个想法、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个瞬间,边边角角,密密麻麻,她用书写完成自己十年的备忘与纪录。但仔细想来,这二十多万字的记述,不过是她生活的沉淀,就像发布会上柴静所说,我们要创造自己的生活,并在其中安顿自己,真正的生活才是她的大事,真正完成自我,才算值得这一场的生命过往。于是,她一路观察自己、琢磨自己、评论自己、研究自己,她分享这些,是希望每个人能在自己身上履践这些,而不是关注她本人。

评分

②民主平等是指在学术面前人人平等,在知识面前人人平等。不因家庭背景、地区差异而歧视,不因成绩落后、学习困难遭冷落。民主的核心是遵照大多数人的意志而行事,教学民主的核心就是发展、提高多数人。可是总有人把眼睛盯在几个尖子学生身上,有意无意地忽视多数学生的存在。“抓两头带中间”就是典型的做法。但结果往往是抓“两头”变成抓“一头”,“带中间”变成“丢中间”。教学民主最好的体现是以能者为师,教学相长。信息时代的特征,能者未必一定是教师,未必一定是“好”学生。在特定领域,特定环节上,有兴趣占有知识高地的学生可以为同学“师”,甚至为教师“师”。在教学中发现不足,补充知识、改善教法、

评分

可以更加了解

评分

2. 省发动机维修费;因清理频繁,保证了滤清器的通透性,可以缩小滤清器的过滤孔径,挡住了更多粉尘,提高了发动机的进气纯度,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可达20%以上。

评分

还好还好还好还好还好还好

评分

质的要求,对教育规律的把握,对教学艺术的领悟,对教学特色的追求。

评分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试指导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配套辅导练习:公共q营养师(q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