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立公,一代诗伯,坐榻论道,声气四海;凭轼建功,欲摧颓城。公大幸乎青紫之贵,不幸乎青紫之贵。楚材未用,公干何辜。铜梁负米,幕中吐卑,陆绩怀橘,江东忆尊。
评分颈铃俨若印悬肘,恃宠骄人两眼方”。对鸡鸣狗盗、仗势欺人之徒骂得痛快淋漓。其风俗人物画被称为中国最早期的现代漫画。多描绘劳苦大众生活,或揭露黑暗社会的现实。如《墙有耳》一画,以茶馆为背景,厅内正面赫现“闲谈莫论国事”几个大字;厅外墙边有入耳贴墙壁,探听厅内饮茶者的言谈,深刻讽刺了当时军阀统治镇压舆论的用心。他主张“以国画为主体,汇通西法,发展国画”。并极重视向国内外举办画展,以宣传中国画,繁荣国画艺术。民国11年,师曾应日本画家渡边晨亩之邀,赴日本举行画展,其画被争购一空。同时,还首次对外推荐展出齐白石之《杏花》,深受海外艺林赞赏。他的篆刻导源于缶翁。且于汉铜、鼎彝、砖瓦、陶文、泉布等博征广求。其章法古拙朴厚,刀法平实稳健,姚华先生誉为近代印人之最者。书法极得鲁迅推崇,早在宣统元年(1909),即为鲁迅翻译的《域外小说集》及《会稽郡故书杂集》题写封面,还多次为鲁迅篆刻“俟堂”、“会稽周氏”等印章。鲁迅极为珍视。鲁迅编印《北平笺谱》时,曾选入陈衡恪所作多幅,并在序中给予极高评价。文坛名宿乔大壮,对陈衡恪的治印有“方寸之间,气象万千”之誉。
评分还行还行还行还行还行还行
评分活动购入,价格相对比较便宜
评分还可以还可以还可以还可以还可以还可以还可以还可以还可以还可以还可以还可以还可以
评分一般般,书有点久了。
评分陈衡恪(1876-1923)字师曾,号槐堂,又号朽道人。生于湖南其祖父府衙署中,祖籍今江西修水县义宁镇桃里竹圾村人。陈三立长子。近代著名画家、全才艺术家。幼慧,6岁即自学绘画;10岁能作诗文。19岁从周大烈学文学,从范镇霖学汉隶、魏碑,从范肯堂学行书。光绪二十八年(1902)十一月赴日本留学,初入弘文学院,光绪三十三年(1907)二月入东京高师范博物科,宣统二年(1910)四月毕业归国后,先后在江苏南通师范、湖南第一师范任教员;民国3年(1914)赴京任教育部编审兼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及女子师范博物教员,5年兼任北京高等师范手工图画专科国画教员,8年任北京美术学校及美术专门学校国画教授。艺博功深。绘画、篆刻、诗文、书法兼长。曾得吴昌硕亲授。其山水画参合沈周、石涛笔法,喜作园林小景。写意花果取法陈道复、徐渭等人。聚诸家之长而别具新格,富创造性。常以“虚实相生”手法,大胆省略,以空衬实,画意深远开旷。且常与金石文字之情趣相融,别有风格。对文人画极为重视,曾泽日本大村西崖所著《文人画之复兴》,自撰《文人画之价值》。归结文人画有人品、学问、才情、思想四要素。每以诗文状所画之意蕴,褒贬鲜明,意气昂扬。如所画败荷枯苇和—枝挺立的莲蓬,题以“晓荷枯苇战秋风”。把本来易引人悲观失意之景,转为昂扬向上的刚强气概。又对《犬》画题诗云:“不信而今无孟堂,吠声吠影技偏长;
评分画上蝴蝶多妩媚,如何眼内更逡巡?
评分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