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一种系统地安排的关于人的知识的学说(人类学),可以要么是生理学方面的,要么是实用方面的。——生理学的人类知识关涉大自然使人成为什么的研究,实用的人类知识则关涉人作为自由行动的存在者使自己成为或者能够并且应当使自己成为什么的研究。——谁对于例如记忆能力可能以之为基础的自然原因作出深思,他就可能对所获得的感觉留下的印象在大脑中存留的痕迹反复(据笛卡尔)玄想;但他在这时必须承认,他在自己的表象的这种活动中是纯然的旁观者,而且必须听任自然,因为他既不认识脑神经和纤维,也不善于把它们用于自己的意图,因而对此的一切理论玄想都是纯粹的白费力气。——但是,如果他把对被认为妨碍或者促进记忆的东西的知觉用于扩展记忆或者使之敏捷,并且为此运用人的知识,那么,这就会构成实用人类学的一个部分,而这正是我们在这里要讨论的人类学。
作者简介
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启蒙运动时期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天文学家。
其前期的自然科学研究成果主要是《一般自然史与天体理论》(1755),其中提出了著名的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后期的哲学研究成果主要是《纯粹理性批判》(1781)、《实践理性批判》(1788)和《判断力批判》(1790)。“三大批判”构成了一个完整而严密的先验唯心论体系,给哲学界带来了一场天翻地覆的“哥白尼革命”(又称“开普勒改革”)。
李秋零,河南唐河人,1957年生,哲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专职研究员,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特邀研究员等。
主要研究领域为基督教哲学、德国古典哲学。著有《上帝·宇宙·人》、《德国哲人视野中的历史》、《神光沐浴下的文化再生》等多部专著。译有《康德著作全集》(9卷本),《康德书信百封》、《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社会科学方法论》、《从黑格尔到尼采》、《不合时宜的沉思》、《神学与哲学》等三十余部西方学术名著。在中外学刊发表《中世纪神秘主义神学的难题与出路》、《基督教神秘主义哲学与中国老庄哲学》、《康德论人性根本恶及人的改恶向善》、《康德何以步安瑟尔谟的后尘?》、《神学与文化的互动》、《古希腊哲学解神话的过程及其结果》、《基督教理论化的起因及其结果》、《汉语神学的历史反思》等数十篇论文。
内页插图
目录
科学院版编者导言
前言
第一部分 人类学的教学法——论既认识人的内心又认识其外表的方式
第一卷 论认识能力
论对自己的意识
论自我主义
附释:关于自我主义语言的格式
论对自己表象的自主意识
论对自己的观察
论我们没有意识到就拥有的表象
论对自己表象的意识中的清晰和不清晰
论与知性相反的感性
为感性辩护
针对第一条控告为感性辩护
针对第二条控告为感性辩护
针对第三条控告为感性辩护
论一般认识能力方面的能
论用感官幻相所做的人为游戏
论所允许的道德外表
论五种感官
论触觉感官
论听觉感官
论视觉感官
论味觉和嗅觉的感官
关于外部感官的总附释
问题
论内部感官
论感官感觉在程度上增强或者减弱的原因
一、对比
二、新颖
三、变换
四、直到饱和的提高
论感官能力的受阻、削弱和完全丧失
论想象力
论不同种类的感性创作能力
一、论造型的感性创作能力
二、论联想的感性创作能力
三、论亲缘关系的感性创作能力
论通过想象力使过去和未来成为现在的能力
一、论记忆
二、论预见能力
三、论预卜能力
论健康状态中不自主的创作,亦即论做梦
第二部分 人类学的个性法——论从外表认识人的内心的方式
精彩书摘
第1节 人能够在其表象中具有自我,这把他无限地提升到其他一切生活在地球上的存在者之上。由此,他是一个人格,并且凭借在其可能遇到的所有变化时的意识统一性而是同一个人格,也就是说,是一个由于等级和尊严而与人们能够随意处置和支配的、诸如无理性的动物这样的事物截然不同的存在者,哪怕他还不能说“我”,因为他毕竟在思想中有“我”;一切语言在用第一人称说话时都毕竟必须想到“我”,尽管它们并不用一个特别的词来表达这种“我性”。因为这种能力(亦即思维的能力)就是知性。
但值得注意的是:已经能够相当流利地说话的孩子却相当迟(也许要到1年之后)才开始用“我”说话,在这么久的时间里他却用第三人称来说自己(卡尔要吃,卡尔要走,等等),而当他开始用“我”来说话时,对于他来说就仿佛是升起了一道光明,从这一天起他就再也不退回以前那种说话方式了。——之前他只是感觉到自己,现在他是在思维自己了。——对这种现象的解释会使人类学家感到相当困难。
关于一个孩子在出生后三个月内既不表现出哭泣也不表现出微笑,这种察觉看来同样基于某些受伤害和受委屈的表象的发展,这些表象完全是在预示着理性。——他开始用眼睛跟踪在这段时间里举在他面前的发光对象,这是知觉(对感觉表象的把握)之进步的大致开端,为的是把知觉扩展成为有关感官对象的知识,亦即经验。
……
前言/序言
在人借以形成自己的学术的文化中,一切进步都以把这些获得的知识和技巧用于世界为目标;但在世界上,人能够把那些知识和技巧用于其上的最重要的对象就是人,因为人是他自己的最终目的。——因此,按照人的类,把他作为赋有理性的地上存在者来认识,这是特别值得被称为世界知识的,尽管人只是构成了地上造物的一个部分。
一种系统地安排的关于人的知识的学说(人类学),可以要么是生理学方面的,要么是实用方面的。——生理学的人类知识关涉大自然使人成为什么的研究,实用的人类知识则关涉人作为自由行动的存在者使自己成为或者能够并且应当使自己成为什么的研究。——谁对于例如记忆能力可能以之为基础的自然原因作出深思,他就可能对所获得的感觉留下的印象在大脑中存留的痕迹反复(据笛卡尔)玄想;但他在这时必须承认,他在自己的表象的这种活动中是纯然的旁观者,而且必须听任自然,因为他既不认识脑神经和纤维,也不善于把它们用于自己的意图,因而对此的一切理论玄想都是纯粹的白费力气。——但是,如果他把对被认为妨碍或者促进记忆的东西的知觉用于扩展记忆或者使之敏捷,并且为此运用人的知识,那么,这就会构成实用人类学的一个部分,而这正是我们在这里要讨论的人类学。
实用人类学(外两种)(注释本)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实用人类学(外两种)(注释本)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
评分
☆☆☆☆☆
不错,快递很快
评分
☆☆☆☆☆
——当然,在微博上到达这点,又 迟了一些,直到2012年才意识到。
评分
☆☆☆☆☆
这本书并非一本充满学术语言的“高深”著作。它用通俗、有趣的语言,为现代人解读了“身份”的前世今生,以及我们为什么会为“身份”而焦虑。“身份”这个词在这本书中更多的还是指一种社会地位,一种当代人追求的功名利禄。为什么我们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是什么让我们变得“势利”,对于金钱和时尚的欲望之壑为何总也填不满?我们到底怎样才能克服这种身份的焦虑呢?在阅读这些文本的时候,一方面,你会惊叹于德波顿广博的知识,那信手拈来的典故和风趣的点评,为你从多个视角展现了人类的“身份”观念;另一方面,你会渐渐审视自我,发现许多已经在你脑海里根深蒂固的东西,开始动摇和解体。
评分
☆☆☆☆☆
物流快,东西不错!
评分
☆☆☆☆☆
京东商城的东西太多了,比淘上的东西还要多,而且都是正品~~~~~~~~书很好,我已经快速读一遍了在商店里我们可以看看新出现的商品,不一定要买但可以了解他的用处,可以增加我们的知识广度,扩宽我们的视野,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不断更新,新出现的东西越来越多,日益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精彩,而我们购物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分析,不要买些外表华丽而无实际用处的东西,特别是我们青少年爱对新生的事物好奇,会不惜代价去买,这是我们要注意的!京东商城的东西太多了,比淘上的东西还要多,而且都是正品,我经过朋友的介绍来过一次,就再也没有去过别的购物网站了。书不错 我是说给懂得专业的人听得 毕竟是小范围交流 挺好,粘合部分不是太好,纸质还是不错的,质量好,封装还可以。虽然价格比在书店看到的便宜了很多,质量有预期的好,书挺好!之前老师说要买 但是是自愿的没买 等到后来说要背 找了很多家书店网上书店都没有 就上京东看看 没想到被找到了 好了,我现在来说说这本书的观感吧,一个人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腔调,不论说话还是写字。腔调一旦确立,就好比打架有了块趁手的板砖,怎么使怎么顺手,怎么拍怎么有劲,顺带着身体姿态也挥洒自如,打架简直成了舞蹈,兼有了美感和韵味。要论到写字,腔调甚至先于主题,
评分
☆☆☆☆☆
物流快,东西不错!
评分
☆☆☆☆☆
汉娜·阿伦特:历史、政治与公民身份汉娜·阿伦特:历史、政治与公民身份汉娜·阿伦特:历史、政治与公民身份汉娜·阿伦特:历史、政治与公民身份汉娜·阿伦特:历史、政治与公民身份汉娜·阿伦特:历史、政治与公民身份汉娜·阿伦特:历史、政治与公民身份
评分
☆☆☆☆☆
这位人大教授不仅直译,而且乱译。perceptio翻译成表象,每句话都要去猜原来作者想说什么,我没见过翻译水平差成这样还出书的(●--●)
评分
☆☆☆☆☆
购书在京东 满意有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