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傳承與新變:明中葉至辛亥革命的物質文明》是北京大學國學研究院袁行霈、嚴文明,張傳璽、樓字烈主編的四捲本《中華文明史》的普及本,分彆敘述先秦、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至明中葉、明中葉至辛亥革命四個曆史時期的政治文明、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的成就,共12分冊。在原書綜閤性、學術性的基礎上,突齣通俗性,以適應大眾閱讀的需要。
明代中葉至清末是我國傳統農業文明的最後發展階段。本冊主要講述明清時期中國傳統農業、手工業、科學技術的繼承發展與商品經濟的進步,以及在西方工業文明衝擊之下,中國近代工業的起步與傳統社會觀念的變革,展示瞭中華文明從農業文明走嚮工業文明的艱難曆程。
作者簡介
劉玉纔,北京大學中文係、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古典文獻學和中國古代文化史,著有《清代書院與學術變遷研究》、《中國古代文化史》(閤著)、《古典文獻學基礎》(颱著)等。
目錄
小引
第一章 立國之本
一 人口、移民、開發、耕地
二 新作物的引進與傳播
三 農業的精耕細作
四 農學總結:((農政全書》
第二章 匠作巧思
一 絲棉紡織
二 采煤、冶煉、製鹽、製糖
三 陶瓷燒製
四 技術百科:《天工開物》
第三章 商貿金融
一 江南市鎮
二 商幫會館
三 銅錢白銀
四 金融票號
第四章 科學曙光
一 傳統科技與西學的交匯
二 曆算與天文之學
三 腳踏實地:《徐霞客遊記》
四 醫藥淵海:《本草綱目》
五 寂寞音律:《樂律全書》
六 樹碑立傳:《疇人傳》
第五章 營造法式
一 規劃首都
二 都市管理
三 漕運治水
四 宮殿、壇廟、陵墓、苑囿
五 住宅園林
第六章 師夷製器
一 船堅炮利的震撼
二 兵器工業的先行
三 洋務運動的成就
四 近代城市化
第七章 百姓日用
一 消費觀念的更張
二 社會風尚的變遷
三 洋化的生活方式
結語:落後就要挨打
後記
精彩書摘
第一章 立國之本
一、人口、移民、開發、耕地
明清兩代,中國人口開始瞭較為迅速的增長。明萬曆二十八年(1600),中國人口已經達到1.5億。明朝滅亡前後,由於長時期的自然災害、社會動亂和戰爭等原因,人口數量有所減少。但是等到社會穩定下來,由於清代前期社會經濟發展迅速,中國人口開始急劇增長。康熙三十九年(1700),人口數量大緻恢復到1600年的1.5億。經曆瞭康乾盛世,乾隆四十四年(1779),人口可能已經達到瞭2.75億;乾隆五十九年(1794),人口則已經突破瞭3億,比康熙中期增加瞭一倍。到瞭道光三十年(1850),據官方統計,人口已達到瞭4.3億,這被認為是20世紀以前中國人口的最高紀錄。其後,隨著中國陷入瞭內憂外患之中,人口數量又有所減少,到清朝滅亡時,中國人口大緻維持在4億左右。
曆史上,中國人口還從來沒齣現過如此急劇的增長。在經濟繁榮、社會相對安定的北宋王朝,人口數量第一次突破瞭1億,此後,人口數量一直在5000萬和41億之間波動。明朝建立時,人口不過6500萬。然而,在隨後的不到400年的時間裏,這個數字竟然翻瞭兩番。因而乾隆時期的學者洪亮吉,已經開始憂心忡忡地思考人口給社會經濟帶來的壓力瞭。
人口的增長和經濟的發展是分不開的,而增長的人口必將反作用於經濟。人口的增長與有限的耕地發生瞭矛盾,為瞭謀求生存與發展,明清時代,中國齣現瞭大批的移民。其實移民現象古已有之,中國的統治者很早就注意到瞭不同地區間人口分布不均的問題,因此有意識地強製人口密集地區的人民遷徙到人煙稀少的地區。但是,明清時代的移民現象,往往不是齣於政府的強製,而是人口密集地區的人民為生活所迫,自己決定到異鄉去尋找生存的空間。和以往受到政府強製的移民相比,他們被稱為“自發性移民”。建立在農耕文明基礎上的中國文化,具有“安土重遷”的特徵,對傳統的中國人來說,“背井離鄉”是一種悲慘的遭遇。所謂的“自發性移民”,實際上也往往是十分無奈的選擇。明清的移民現象,雖然客觀上有利於邊遠地區的發展,但也從根源上反映齣急劇增加的人口給社會帶來的巨大壓力。
前言/序言
傳承與新變—明中葉至辛亥革命的物質文明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傳承與新變—明中葉至辛亥革命的物質文明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