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著名评书艺术大家田连元对成语知识与历史故事的最完美结合,2008年最受教师家长欢迎传统文化电视栏目,“考试在线”视频网站、土豆网等点播率最高的教育娱乐节目,正通过“考试在线”频道在全国20个省、近200个城市热播,2009年还将登陆全国40余家广播电视媒休全年连播。
说评书,讲典故,学成语,看评书大师拍案,眉飞色舞,身临其境;听成语故事,学以致用,乐在其中。
大话成语,寓教于乐,指点成语出处、纠正成语误用、活学古代历史、增加汉语知识。
内容简介
《田连元大话成语3》一书中,田连元先生选取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却一知半解的成语,讲述来历典故、讲解释义用法,用评书演绎出中国成语的独特魅力,表现出民族传统艺术与华夏经典文化的融合。不仅普及了汉语知识、介绍了古代历史,更让观众在赏心悦目的阅读享受中,充分领略了评书艺术的独特神韵,更能使人们对中国成语有更深刻的认识、更牢固的记忆,真正的达到寓教于乐,雅俗共赏。
《田连元大话成语3》是一套集娱乐教学为一体的读物,突出了知识性、娱乐性、趣味性,全书以成语故事为主要内容,展现了评书演绎成语的魅力,听评书学成语,在娱乐中学习,在领悟中回味,学习娱乐两不误。田连元先生对各个成语典故娓娓道来、详细辨析成语涵义、纠正生活中对成语的误用,诙谐幽默,妙趣横生,老少皆宜。
2009年,《田连元大话成语》视频节目将在全国五十余家省市电视台播出,主要面向对象是大众读者和广大青少年观众,节目图文并茂,突出现代感。
2009年,《田连元大话成语》视频节目还将在北京所有移动媒体(地铁,公交以及公共场所)通过北广传媒进行播出。
作者简介
田连元,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辽宁省曲艺家协会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华说唱艺术中心常务理事,第一位将评书引入电视的表演艺术家。1985年他率先尝试把评书《杨家将》搬上电视屏幕并取得巨大成功。近年来成为各地电视评书主要播讲人之一,先后播出《杨家将》、《刘秀传》、《水浒人物传》、《小八义》等多部评书。他有意打破传统评书的表现模式和程式化语言,加强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和生活化,并加大表演幅度,丰富表现技巧,增强视觉美感,其幽默的表演风格被人称为“田氏风格”。这次他用评书的艺术风格讲成语故事,相信一定能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一直很喜欢田连元的评书,也很喜欢我们中国的传统语言文化!两者结合,简直就是“天作之合”!
——三界掌门,中国传统文化爱好者
我一直在孩子睡觉前给他听上几段田老师的成语故事,孩子喜欢极了,有时候都不愿意睡觉,而要一直听下去,对不喜欢的语文课和作文也都有了很强的兴趣。
——亮金金,外企IT行业工作者
虽然从小学就开始学习成语,却感觉从没有真正理解过成语的个中三昧,这次的《大话成语》绝对是接受再教育的好东西,我一直是和自己的孩子一起看过来的,最后连孩子他爷爷也加入了。
——夏学节,机关公务员
田连元这“老头儿”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详细讲解中国成语的典故和使用,真是不可多得的口头文化财富。我想大多数的朋友对这些成语中有多一半都不熟悉,更别提怎么用了,国学永远是学不尽的。别歇着。
——部落格,知名网络写手
我记得当年新东方学校宣传的一个观点,是让我们的后代们不必学外语,而让别人来学我们的中文。虽然口号很大,但我一直很认可,我近来向自己学生们推荐的好的语文学习教材,就是田连元老师的评书小段《大话成语》。
——吴青,北京某私立学校语文教师
目录
尽锐出战
扣盘扪烛
灭此朝食
旷日持久
犬牙交错
百感交集
抱残守缺
不甘雌伏
釜底游鱼
步步莲花
从善如流
除恶务尽
壶中天地
莫余毒也
动心忍性
多难兴邦
祸福无门
铜驼荆棘
一傅众咻
尾大不掉
三年之艾
高阳酒徒
泰山压卵
家鸡野雉
家徒四壁
尔虞我诈
藏污纳垢
才高八斗
不寒而粟
及瓜而代
金迷纸醉
渐入佳境
捉襟见肘
金城汤池
望洋兴叹
贻笑大方
大方之家
南柯一梦
同心同德
一心一德
离心离德
驴鸣犬吠
披星戴月
交浅言深
廉泉让水
穷酸恶醋
乐不思蜀
卖剑买牛
曲突徙薪
曲高和寡
贫贱骄人
全无心肝
一鸣惊人
肉袒牵羊
率兽食人
始作俑者
势如破竹
窒如悬磬
人心如面
守望相助
蜀犬吠日
同室操戈
束之高阁
甚嚣尘上
隋珠弹雀
舍本逐末
青钱万选
推心置腹
贪天之功
吐哺握发
一馈十起
危如累卵
瓮里醯鸡
剜肉医疮
一字之师
山中宰相
水晶灯笼
燕巢于幕
一木难支
芝兰玉树
载酒问字
缘木求鱼
遇事生风
债台高筑
有征无战
异军突起
画虎类犬
害群之马
裹足不前
急来抱佛脚
骇人听闻
尸位素餐
虎狼之国
狗尾续貂
甘棠遗爱
高山流水
腹心之疾
风声鹤唳
草木皆兵
宠辱不惊
车载斗量
假仁纵敌
披肝沥胆
班门弄斧
白龙鱼服
暗箭伤人
覆水难收
河东狮吼
华而不实
怀刺不适
己饥己溺
揭竿而起
锦囊佳句
量体裁衣
临危不惧
明目张胆
模棱两可
目无全牛
骑虎难下
铜琶铁板
螳臂当车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桃源乐土
不识之无
不学无术
抱瓮灌畦
杯弓蛇影
别开生面
伯仁由我而死
开天辟地
虎踞龙盘
造化小儿
铁面御史
未雨绸缪
养虎遗患
冰消瓦解
嫉贤妒能
怙恶不悛
罚不当罪
顾曲周郎
老妪能解
间不容发
贪多务得
锦字回文
拔山举鼎
谈言微中
涸辙之鲋
不辨菽麦
绿衣使者
解衣推食
城狐社鼠
假道灭虢
民无噍类
金谷酒数
罗雀掘鼠
青蝇吊客
南山有鸟,北山张罗
卜昼卜夜
狐死首丘
于思于思
鹅行鸭步
白驹过隙
白云苍狗
日薄西山
以暴易暴
蜚短流长
倚马可待
大话成语全套书索引
精彩书摘
尽锐出战
东晋时,北方有一个国家叫前秦,曾经出过一位叫苻生的皇帝,先天残疾,自幼瞎了一只眼睛。史书上记载,说他幼而无赖,怎么无赖呢?他爷爷苻洪做酋长的时候,有一天带着他在宫苑里玩耍,苻洪跟旁边的侍臣开玩笑说:“你别看我这孙子只有一只眼睛,但他哭的时候与众不同,他决不会流出两行泪来。”侍臣连忙奉承:“对对对,肯定是只流一行泪。”苻生却说:“谁说仅流一行泪?是两行!”大家都愣住了,只看到苻生从侍臣手里夺过一把刀来,“噌”的一下把胳膊刺了个口子,血流了出来,“你们看见没有,这不是两行吗?”
苻生的举动把苻洪给镇住了,苻洪心想,这小子真野性。苻生长大以后更淘气粗野,他爷爷拿棍子打他,他说:“爷爷,我真怕您拿棍子打我,但我不怕您拿刀砍我,不信您拿刀砍我一回得了。”苻洪想这小子长大估计要害人,便跟儿子苻健说:“苻生这孩子你可不能留他,干脆想个法子要了他的命得了。不然,这孩子长大成人,要败坏咱苻家的门庭,会祸国殃民的。”可苻健毕竟是亲眼看着苻生长大的,当然舍不得。后来,苻洪死了,苻健相继也死了,苻生长大成人。他体力过入,一身好功夫,作战时能单人独骑闯进敌军阵营内连杀敌方十几员上将,还能完好地退回来。苻生接替了前秦的王位,做了前秦的皇帝,这时候他才21岁。
苻生当了皇帝以后,前秦上至朝臣下到百姓全都倒了霉,他不但脾气暴戾,还贪图享乐,喜怒无常。尤其因为他天生残疾,只有一只眼睛,所以避讳的字眼很多,“独”字不许说,“无”字不许说,“残”啊,“缺”啊等也不许说,谁要说出来就砍头!因为这忌讳,不知杀了多少人。有大臣看苻生嗜杀成性,进谏说:“您对前秦确实功劳很大,但您也应该像周公一样,多修德政。”意思是劝他不应该如此残忍。苻生一听,多修德政?
前言/序言
《成语世界:智慧的闪光》 简介 在这浩瀚的中华文明长河中,成语如同璀璨的星辰,以其精炼的语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蕴含的深刻哲理,照亮了我们理解世界、表达思想的道路。它们是祖先智慧的结晶,是历史沉淀的精华,是中华民族语言艺术的瑰宝。《成语世界:智慧的闪光》正是这样一本致力于带领读者走进成语的奇妙世界,探索其背后故事,品味其深刻内涵的读物。本书不拘泥于单纯的成语释义,而是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将每一个成语鲜活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让您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汲取知识,启迪智慧,提升修养。 内容详述 本书的核心在于“讲故事”,通过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揭示成语的来龙去脉,让读者在听闻历史典故、人物传奇、社会风俗中,深刻理解成语的含义及其适用场景。我们相信,故事是最好的老师,它们能够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鲜活的画面,将枯燥的知识转化为生动的体验。 一、 源远流长:成语的诞生与演变 本书将从成语的起源追溯,介绍成语是如何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形成并丰富起来的。我们将探讨那些源自古代神话传说、历史事件、文学作品、哲学思想的成语,例如: 神话传说类: 如“精卫填海”的坚韧不拔,“愚公移山”的持之以恒,“女娲补天”的无私奉献。这些成语不仅是语言的表达,更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勤劳善良精神的象征。我们会详细讲述这些神话故事的来龙去脉,分析它们如何演变成如今耳熟能详的成语,以及这些成语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具有的生命力。 历史事件类: 如“卧薪尝胆”的忍辱负重,“三顾茅庐”的求贤若渴,“围魏救赵”的策略智慧。这些成语承载着重大的历史信息,它们不仅仅是词语,更是历史的缩影,是前人经验教训的总结。本书将深入剖析这些历史事件的背景,还原当时的场景,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历史的波澜壮阔,理解成语背后蕴含的深刻教训。 文学作品类: 如“胸有成竹”的自信从容(源自《画竹》),“望梅止渴”的心理暗示(源自《三国志》)。许多经典文学作品为成语的产生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我们将摘录相关的文学片段,赏析其语言魅力,解释成语如何从文学的海洋中脱颖而出,成为大家喜爱的表达方式。 哲学思想类: 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辩证思想,“祸不单行”的规律性认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成语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我们将解读这些成语背后的哲学道理,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无常与智慧,体会古人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深刻洞察。 二、 妙趣横生:成语故事的深度解读 本书最引人入胜的部分,莫过于对每一个成语背后故事的深度挖掘和生动讲述。我们不满足于简单的故事复述,而是力求从更深层次去解读,让读者看得更明白,感受更深刻。 人物的塑造: 许多成语都与历史人物紧密相连。我们将重点刻画这些人物的性格特征、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他们做出某些行为的原因。例如,在讲述“狡兔三窟”时,我们会深入分析孟尝君为何会拥有如此多的谋士和门客,他又是如何运用这些资源来保障自己的安全的。在讲述“伯乐相马”时,我们会描绘伯乐的慧眼识珠,以及他对千里马的珍爱,从而引申出对人才的重视。 情节的铺陈: 每一个成语故事都有其跌宕起伏的情节。我们将力求将故事讲得绘声绘色,引人入胜。例如,在讲述“纸上谈兵”时,我们会生动地描绘赵括在战前夸夸其谈的场景,与后来战场上的惨败形成鲜明对比,让读者深刻体会“理论脱离实际”的危害。在讲述“画蛇添足”时,我们会还原那个小心翼翼却最终犯下大错的场景,让读者在幽默中反思。 情境的还原: 成语往往诞生于特定的历史情境或社会背景。我们将努力还原这些情境,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成语产生的必然性。例如,在解释“杯弓蛇影”时,我们会细致地描绘古代士大夫的饮宴场景,以及当时人们对于鬼神之说的普遍恐惧,从而理解为何一个人会产生如此离奇的幻觉。 寓意的升华: 每一个成语故事都蕴含着深刻的寓意。我们将在故事讲述的结尾,对成语的寓意进行提炼和升华,将其与现代人的生活、工作、学习联系起来,提供具有启示意义的思考。例如,“滥竽充数”的故事,不仅仅是讲述了对音乐的戏谑,更揭示了弄虚作假、不学无术的危害,以及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三、 智慧的闪光:成语的现代价值 成语并非仅仅是历史的遗迹,它们更是现代社会沟通、思考的宝贵财富。本书将着重探讨成语的现代价值,引导读者如何更好地运用成语。 精准表达: 成语以其高度的概括性和形象性,能够帮助我们更精准、更生动地表达复杂的思想和情感。例如,用“一言难尽”来形容复杂的情形,比冗长的解释更具力量。用“如释重负”来表达轻松的心情,比“松了一口气”更有意境。 提升思维: 许多成语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和人生智慧,学习成语有助于我们培养辩证思维、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例如,“杀鸡儆猴”蕴含着警示教育的策略,“饮水思源”提醒我们感恩。 丰富语言: 恰当运用成语可以使我们的语言更加丰富多彩,富有文采,增强感染力。例如,在写作中加入“锦上添花”或“雪中送炭”,能够让表达更加到位。 理解文化: 成语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学习成语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历史文化。例如,“天人合一”反映了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和对自然的敬畏。 四、 学习的乐趣:趣味盎然的阅读体验 本书在内容呈现上,力求做到既有深度又不失趣味。 生动的语言: 我们将采用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语言风格,避免使用过于专业或晦涩的词汇,让不同年龄段的读者都能轻松阅读。 图文并茂: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本书将配以精美的插图,形象地展现成语故事中的场景和人物,增强阅读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互动性设计: 书中可能穿插一些小问题、小练习,引导读者思考,加深对成语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在讲述完一个成语故事后,可以提问:“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什么样的情况?” 分类编排: 本书将根据成语的意义、来源或使用场景进行分类编排,方便读者查阅和学习。例如,可以分为“形容品德的成语”、“形容态度的成语”、“与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等。 结语 《成语世界:智慧的闪光》不仅是一本书,更是一扇通往中华文化宝库的大门。它将带领您穿越时空的阻隔,与古圣先贤对话,感受历史的温度,品味智慧的甘醇。无论您是学生,希望提升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还是职场人士,希望更加精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亦或是对中华文化充满好奇的读者,本书都将是您不可多得的良伴。让我们一起沉浸在成语的海洋中,汲取知识,启迪智慧,让语言的光芒照亮我们的人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