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名義及楚史地
評分 評分薑亮夫(1902-1995),國學大師、著名的楚辭學、敦煌學、語言音韻學、曆史文獻學傢、教育傢。雲南昭通人。原名寅清,字亮夫,以字行。1902年5月19日(農曆四月十二日)齣生。1921年考入成都高等師範學校國文部。1926年,考入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師從王國維、梁啓超、陳寅恪先生。1928年先執教於南通中學、無锡中學,後任大夏大學、濟南大學、復旦大學教授及北新書局編輯,其間師從章太炎先生。1933年任河南大學教授。1935年赴法國巴黎進修,1937年經莫斯科迴國,先後任職東北大學教授、英士大學教授兼文理學院院長,雲南大學教授兼文法學院院長,昆明師範學院教授,雲南省教育廳廳長,
評分1935年,到法國潛心研究中國流失到法國的珍貴文物,進行拍片、拓摹、抄錄共3000多張,1937年帶迴祖國。迴國後先後在東北大學、西北大學任教。1940年任雲南大學文學院院長,昆明師院(後西南聯大、今雲師大)任教,因被特務盯梢,轉到蘇州任英士大學文理院院長。1949年5月任雲南省教育廳廳長。1950~1952年在雲南革命大學高級研究班學習,1952年進雲南博物館工作。1953年起在浙江杭州大學,先後任中文係主古籍研室所所長,博士研究導師。1955年任浙江省政協委員。先後著有《瀛涯敦煌韻輯 》、《敦煌——偉大的文化寶藏》、《陳本禮楚辭精義留真》、《屈原賦校注》、《陸平原年譜》、《楚辭書目五種》、《楚辭今繹講錄》、《楚辭學論文集》、《楚辭通故》、《莫高窟年錶》、《敦煌學概論》、《屈原賦今繹》、《敦煌學論文集》等1000多萬字的研究著作。其中《楚辭通故》一書被海內外專傢譽為“當今研究楚辭最詳盡,最有影響的巨著”。榮獲全國高校首期人文社會科學傢研究一等奬。
評分薑亮夫(1902-1995),國學大師、著名的楚辭學、敦煌學、語言音韻學、曆史文獻學傢、教育傢。雲南昭通人。原名寅清,字亮夫,以字行。1902年5月19日(農曆四月十二日)齣生。1921年考入成都高等師範學校國文部。1926年,考入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師從王國維、梁啓超、陳寅恪先生。1928年先執教於南通中學、無锡中學,後任大夏大學、濟南大學、復旦大學教授及北新書局編輯,其間師從章太炎先生。1933年任河南大學教授。1935年赴法國巴黎進修,1937年經莫斯科迴國,先後任職東北大學教授、英士大學教授兼文理學院院長,雲南大學教授兼文法學院院長,昆明師範學院教授,雲南省教育廳廳長,
評分說高陽
評分 評分荊楚名義及楚史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