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是“博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系列”之一,全书共分20个章节,主要对社会医学的基础知识作了介绍,具体内容包括医学模式、社会经济发展与健康、心理社会因素与健康、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社会卫生状况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内容简介
《社会医学(第3版)》全书共分四个部分20章:一部分介绍社会医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有绪论、医学模式、社会医学研究方法和国际卫生保健;第二部分介绍社会、生物、心理因素与健康,有健康社会决定因素、社会经济与健康、社会文化与健康、社会心理与健康、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和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第三部分介绍社会卫生状况,有社会卫生状况、生命质量评价、生殖健康和弱势人群健康状况;第四部分介绍改善社会卫生的策略与措施,有社会卫生策略、卫生服务研究、社区卫生服务、健康促进以及社会病防治。
《社会医学(第3版)》是供预防医学专业、卫生管理专业及护理专业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使用的教材,也可供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参考使用。
作者简介
龚幼龙,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统计与社会医学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华预防医学会社会医学学会主任委员,现任中华预防医学会社会医学学会名誉主任委员。长期从事社会医学教学及卫生服务研究工作,主持多项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如卫生服务公平与效率研究、妇幼卫生服务与经费、卫生人力开发及结核病社会学评价等。主编《卫生服务研究》、《社会医学》等10余部教材及参考:小其中卫牛部规划教材《社会医学》曾获教育部优秀教材二等奖和上海市教委优秀教材三等奖。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50余篇。
严非,博士,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统计与社会医学教研室教授、副主任、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华预防医学会社会医学分会青年理事,国家结核病控制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卫生专业学会委员。1985年本科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留校任教。1994-1995年、1997-1998年分别赴美国EMORY大学和哈佛大学访问。多年来从事社会医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和参与了卫生服务公平性、社区卫生、老年临终关怀、结核病控制、卫生人力和医疗保健制度研究等多项卫生部及与美、英、德、瑞典等国合作的研究项目。参加编写与翻译著作10部,主编4部,发表论文约50篇。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社会医学的性质与任务
第二节 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第三节 社会医学的发展
第四节 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
第五节 社会医学的相关学科
第二章 医学模式
第一节 医学模式的概念
第二节 医学模式的演变
第三节 现代医学模式产生的背景
第四节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第五节 现代医学模式的意义及其影响
第六节 现代医学模式与健康观
第三章 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的发展史
第三节 WHO的行动策略
第四节 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的基本内容
第四章 社会经济发展与健康
第一节 社会经济因素与健康
第二节 衡量社会经济与健康的指标
第三节 社会经济因素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第四节 社会经济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第五节 社会经济对卫生事业发展的影响
第五章 社会文化与健康
第一节 社会生活与健康
第二节 文化的内涵
第三节 文化对健康的影响
第六章 心理社会因素与健康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心理社会应激与健康
第三节 社会支持与健康
第四节 情绪与健康
第五节 个性与健康
第七章 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
第一节 行为生活方式的概念与分类
第二节 行为生活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不良生活方式影响健康的途径
第四节 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的原则与方法
第八章 法律与健康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我国健康权的法律保护
第三节 预防保健法律制度
第四节 医疗机构管理法律制度
第五节 卫生技术人员管理法律规定
第六节 健康相关产品管理法律制度
第九章 社会卫生状况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社会卫生状况评价指标与方法
第三节 世界卫生状况
第四节 我国卫生状况
第十章 社会医学研究方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社会调查研究
第三节 问卷设计
第四节 定性研究
第五节 德尔菲法
第六节 评价
第十一章 生命质量评价
第一节 生命质量的概念和内容
第二节 生命质量的评价内容与方法
第三节 生命质量的测量工具
第四节 生命质量评价的应用
第十二章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健康危险因素
第三节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方法
第四节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应用
第十三章 社会卫生策略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全球卫生策略
第三节 中国卫生政策
第四节 健康保障制度
第十四章 卫生服务研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卫生服务需要、需求与利用
第三节 卫生服务资源
第四节 卫生服务综合评价
第十五章 社区卫生服务
第一节 社区与社区卫生服务概述
第二节 社区卫生服务发展
第三节 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方式与组织机构
第四节 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
第五节 社区卫生服务的管理模式
第十六章 健康促进
第一节 健康促进的理念
第二节 健康促进的意义、目的和任务
第三节 健康促进的发展
第四节 健康促进规划设计与评价
第五节 健康促进的策略与方法
第十七章 弱势人群健康与卫生服务
第一节 妇女儿童健康与卫生服务
第二节 老年人健康与卫生服务
第三节 残疾人健康与卫生服务
第四节 流动人口健康与卫生服务
第十八章 社会病及其防治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自杀
第三节 吸毒
第四节 伤害
第五节 性传播疾病
第六节 精神障碍
第十九章 生殖健康
第一节 生殖健康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生殖健康概念的内涵
第三节 计划生育与生殖健康
第四节 生殖健康的影响因素
第五节 生殖健康的测量指标
第六节 优质生殖健康服务
第七节 生殖健康服务的基本原则
第八节 生殖健康发展的方向
第二十章 国际卫生保健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国际卫生组织
第三节 国际卫生保健制度
第四节 国际卫生保健的热点问题
第五节 国际卫生保健的教学和研究
附录 社会医学常用调查表
中英文名词对照
主要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社会医学(social medicine)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卫生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它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制订相应的社会措施,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充分发挥健康的社会功能,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在现代社会,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学科发展呈现出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两个特点。学科分化是适应科学探索、发展和创新的需要,许多经典学科不断分化并产生分支学科。另一方面,为了解决学科发展中的实际问題,需要促进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知识的交叉和融合。正如钱学森指出的“交叉学科的发展是历史的必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社会医学是医学与社会科学相互融合的一门交叉学科,它的知识基础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方面是医学科学,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另一方面是社会科学,包括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伦理学和管理科学等。因此,社会医学是从医学的角度研究医学的社会问题,它连接着生物医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领域,将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社会医学主要研究人类健康和疾病的现象,研究社会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探讨提高人群健康水平采取的社会策略。因此,社会医学是从医学领域中分化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但是,在社会医学研究中采用的理论与方法,又是移植了许多社会科学的学科成就,提出的研究结果和改善健康采取的策略,又需要通过社会突破的途径,即公众参与和社会发动的途径宋实现。因此,社会医学具有社会科学的特征,又属于管理科学范畴的一门应用学科。
医学发展是向微观和宏观相结合的两个方向发展的。微观方向是指从人体组织结构向细胞分子生物学发展。例如,人类疾病既可以从反应器官的功能或生理生化指标上发现异常,又可以从分子生物学水平上找到结构缺陷。
前言/序言
社会医学的发展与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同步。从1978年《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分册》出版以来,我国社会医学学科经历了30余年的发展历史。前10年为学科诞生创始时期;中间10年为成长壮大时期;近10年为发展成熟时期。人生三十而立,一门学科经历了30年的耕耘后也成熟了,已经形成了一门体系完整、理论框架严谨、研究方法科学、学术成果累累的社会科学与医学的交叉学科,在预防医学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0世纪90年代,由顾杏元教授主编的《社会医学》(第一版)对我国社会医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2005年,由龚幼龙教授和严非教授主编的《社会医学》(第二版)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编者力求能反映社会医学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技术和学科的发展。但是学科发展一日千里,社会发展永不停步,《社会医学》(第二版)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客观需要,许多新鲜知识有待补充。我们在修订的《社会医学》(第三版)中吸纳了近年来社会医学学科发展的一些新鲜经验,增加了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法律与健康、生殖健康以及健康促进等主题,将2l世纪在该学科领域內比较成熟的经验吸收到教材中来。《社会医学》(第三版)的作者以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教研室的教师为主体。
社会医学(第3版)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社会医学(第3版)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