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医名著浩如烟海,积淀了数以千年的精华,养育了难以计数的英才,昭示着绚丽无比的辉煌。历史证明,中医的成才之路,非经典名著滋养下的躬身实践,别无蹊径。如何面对如此庞大的宝库,如何在这个宝库中迅速找到不同学科、不同层次学者需要的著作,这是不少中医人士在读书中经常遇到的困惑。
《中医必读百部名著》丛书,汇古代名医巨匠临证经验,集当今专家学者集体智慧,有针对性地从数以万计的医著中精选书目百种,采用优秀版本为底本,认真校勘,合理注释,撰写导言,添加按语,分门别类,结集出版,以方便读者学习和使用。一卷在手,可以获得一把打开某个领域知识大门的钥匙;全套在握,可以获得一组破解整个中医学发展的密码。
所谓“必读”者.学医之人不可不读,业医之人不能不读。此乃学医之门径,业医之津梁,案头之必备。愿《百部名著》成为中医药院校在校学生和中医、中西医结合医生的良师益友;愿本套丛书成为医疗、教学、科研机构及各图书馆的长期玲藏。
内页插图
目录
本草纲目上册目录
本草纲目序(王世贞序)
辑书姓氏
新附本草纲目江西版
一、重刻本草纲目序(夏良心序)
二、重刊本草纲目叙(张鼎思序)
三、进本草纲目疏
附图
新附江西版之附图
总目
凡例
本草纲目序例第一卷
历代诸家本草
引据古今医家书目
引据古今经史百家书目
采集诸家本草药品总数
神农本经名例
陶隐居名医别录合药分剂法则
采药分六气岁物
七方
十剂
气味阴阳
五味宜忌
五味偏胜
标本阴阳
升降浮沉
四时用药例
五运六淫用药式
六腑六脏用药气味补泻
五脏五味补泻
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
引经报使
本草纲目序例第二卷
药名同异
相须相使相畏相恶诸药
相反诸药
服药食忌
妊娠禁忌
饮食禁忌
李东垣随证用药凡例
徐之才诸虚用药凡例
张子和汗吐下三法
病有八要六失六不治
药对岁物药品
神农本草经目录
宋本草旧目录
本草纲目主治第三卷
诸风
痉风
项强
癲痫
卒厥
伤寒热病
瘟疫
暑
湿
火热
诸气
痰饮
脾胃
吞酸嘈杂
噎膈
反胃
呕吐
哕畹
呃逆
霍乱
泄泻
痢
疟
心下痞满
胀满
诸肿
黄疸
脚气
痿
转筋
喘逆
咳嗽
肺痿肺痈
虚损
瘵疰
邪祟
寒热
吐血衄血
齿衄
血汗
咳嗽血
诸汗
怔忡
健忘
惊悸
狂惑
烦躁
不眠
多眠
消渴
遗精梦泄
赤白浊
癃淋
溲数遗尿
小便血
阴痿
强中
囊痒
大便燥结
脱肛
痔漏
下血
瘀血
积聚癥瘕
诸虫
肠鸣
心腹痛
胁痛
腰痛
疝癍
本草纲目主治第四卷
痛风
头痛
眩运
眼目
耳
面
鼻
唇
口舌
咽喉
音声
牙齿
须发
胡臭
丹毒
风瘙疹痱
疬疡癜风
瘿瘤疣痣
瘰疬
九漏
痈疽
诸疮上
诸疮下
外伤诸疮
金、镞、竹、木伤
跌仆折伤
五绝
诸虫伤
诸兽伤
诸毒
蛊毒
诸物哽咽
妇人经水
带下
崩中漏下
胎前
产难
产后
阴病
小儿初生诸病
惊痫
诸疳
痘疮
小儿惊痫
本草纲目水部第五卷
雨水(一)
潦水(二)
露水(三)
甘露(四)
甘露蜜(五)
明水(六)
冬霜(七)
腊雪(八)
雹(九)
夏冰(十)
神水(十一)
半天河(十二)
屋漏水(十三)
流水(十四)
井泉水(十五)
节气水(十六)
醴泉(十七)
玉井水(十八)
乳穴水(十九)
温汤(二十)
碧海水(二十一)
盐胆水(二十二)
阿井水(二十三)
山岩泉水(二十四)
古冢中水(二十五)
粮罂中水(二十六)
赤龙浴水(二十七)
车辙中水(二十八)
地浆(二十九)
热汤(三十)
生熟汤(三十一)
齑水(三十二)
浆水(三十三)
甑气水(三十四)
铜壶滴漏水(三十五)
三家洗碗水(三十六)
磨刀水(三十七)
浸蓝水(三十八)
猪槽中水(三十九)
市门溺坑水(四十)
洗手足水(四十一)
洗儿汤(四十二)
诸水有毒(四十三)
本草纲目火部第六卷
阳火、阴火(四十四)
燧火(四十五)
桑柴火(四十六)
炭火(四十七)
芦火、竹火(四十八)
艾火(四十九)
神针火(五十)
火针(五十一)
灯火(五十二)
灯花(五十三)
烛烬(五十四)
本草纲目土部第七卷
白垩(五十五)
甘土(五十六)
赤土(五十七)
黄土(五十八)
东壁土(五十九)
太阳土(六十)
天子藉田三推犁下土(六十一)
道中热土(六十二)
车辇土(六十三)
市门土(六十四)
户限下土(六十五)
千步峰(六十六)
鞋底下土(六十七)
柱下土(六十八)
床脚下土(六十九)
烧尸场上土(七十)
冢上土(七十一)
桑根下土(七十二)
胡燕窠土(七十三)
百舌窠中土(七十四)
土蜂窠(七十五)
蜣螂转丸(七十六)
鬼屎(七十七)
鼠壤土(七十八)
鼢鼠壤土(七十九)
屋内燸下虫尘土(八十)
蚁垤土(八十一)
白蚁泥(八十二)
蚯蚓泥(八十三)
螺蛳泥(八十四)
白鳝泥(八十五)
猪槽上垢土(八十六)
犬尿泥(八十七)
驴尿泥(八十八)
尿坑泥(八十九)
粪坑底泥(九十)
檐溜下泥(九十一)
田中泥(九十二)
井底泥(九十三)
乌爹泥(九十四)
弹丸土(九十五)
自然灰(九十六)
伏龙肝(九十七)
土墼(九十八)
甘锅(九十九)
砂锅(一OO)
白瓷器(一O一)
乌古瓦(一O二)
古砖(一O三)
烟胶(一O四)
墨(一O五)
釜脐墨(一O六)
百草霜(一O七)
……
本草纲目金石部第八卷
本草纲目金石部第九卷
本草纲目金石部第十卷
本草纲目金石部第十一卷
本草纲目草部第十二卷
本草纲目草部第十三卷
本草纲目草部第十四卷
本草纲目草部第十五卷
本草纲目草部第十六卷
本草纲目草部第十七卷
本草纲目草部第十八卷
本草纲目草部第十九卷
本草纲目草部第二十卷
本草纲目草部第二十一卷
本草纲目谷部第二十二卷
本草纲目谷部第二十三卷
本草纲目谷部第二十四卷
本草纲目谷部第二十五卷
本草纲目菜部第二十六卷
本草纲目菜部第二十七卷
本草纲目菜部第二十八卷
本草纲目果部第二十九卷
本草纲目果部第三十卷
本草纲目果部第三十一卷
本草纲目果部第三十二卷
本草纲目果部第三十三卷
本草纲目木部第三十四卷
本草纲目木部第三十五卷
本草纲目木部第三十六卷
本草纲目木部第三十七卷
本草纲目服器部第三十八卷
本草纲目虫部第三十九卷
本草纲目虫部第四十卷
本草纲目虫部第四十一卷
本草纲目虫部第四十二卷
本草纲目鳞部第四十三卷
本草纲目鳞部第四十四卷
本草纲目介部第四十五卷
本草纲目介部第四十六卷
本草纲目禽部第四十七卷
本草纲目禽部第四十八卷
本草纲目禽部第四十九卷
本草纲目兽部第五十卷
本草纲目兽部第五十一卷
本草纲目人部第五十二卷
精彩书摘
本草纲目序例第一卷 引据古今医家书目
济生秘览
王氏手集
萧静观方
锦囊秘览
唐仲举方
杨尧辅方
金匮名方
严月轩方
郑师甫方
芝隐方
通妙真人方
三十六黄方
葛可久十药神书
苏游①玄感传尸论
上清紫庭追劳方
朱肱南阳活人书
韩祗和伤寒微旨②
庞安时伤寒总病论
吴绶伤寒蕴要
赵嗣真伤寒论
成无已伤寒明理论
刘河间伤寒直格
陶华伤寒十③书
李知先活人书括
陈自明妇人良方
郭稽中妇人方
熊氏妇人良方补遗
胡氏济阴方
妇人明理论
妇人千金家藏方
便产须知
二难宝鉴
妇人经验方
钱乙小儿直诀
刘紡幼幼新书
幼科类萃
陈文中小儿方
曾世荣活幼心书
徐用宣袖珍小儿方
张焕④小儿方
寇平⑤全幼心鉴
演山活幼口议
阮氏小儿方
鲁伯嗣婴童百问
活幼全书
郑氏小儿方
汤衡婴孩宝书⑥
卫生总微论即保幼大全
鲍氏小儿方
汤衡婴孩妙诀
姚和众童子秘诀
全婴方
王日新小儿方
小儿宫气集⑦
魏直博爱心鉴
①游:原作“遒”,今据外台卷十三及旧唐书经籍志改。
②伤寒微旨:原作“伤寒书”,今据四库总目?子部?医家类一改。
③十:江西本改作“六”,其后各本同。按杭州府志:陶华字尚文,所著六书:琐言、家秘、杀车槌法、截江网、一提金、明理续论等。又据浙江通志及医藏目录,陶又著有治例点金(医藏目录作点点金)、治例直指、直格标本论及段段锦(伤寒全生集作十段锦)共为十书.
④焕:通志艺文略及国史经籍志作“涣”。
⑤寇平:原作“寇衡”。按全幼心鉴著者寇平字衡美,今据原书(明成化四年戊子全幼堂本)改。
⑥书:原作“鉴”,今据宋史.艺文志改,与本书卷三十四桂条及卷四十蝎条附方引书一致。
⑦小儿宫气集:祟文总目“宫”作“官”。按前已据政和本草引有“小儿宫气方”,当是一书重出。
前言/序言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与天下名士游”,是古人对治学之道的高度总结。读书与实践,更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两大法宝。历代医家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医学名著,这些名著既是历代医家智慧的结晶,也是历代中医药学术经验的积淀和理论的升华。源远流长的中医药学术、根基深厚的中医药理论体系,蕴藏于历代医药典籍之中。博览群书,精研覃思,从中汲取前人的宝贵经验和学术精华,是造就自身良好学术素质的必由之路。
纵观古往今来的名医巨匠,无不是通过熟谙典籍、躬身实践而登上中医药学术高峰的。医圣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是在书的催化中,锤炼为万代永传之宗师的;药圣李时珍“岁历三十稔,书考八百家”,是在书的滋养中,磨砺为千秋不朽之巨匠的。可以说,凡有成就的名医和学者,尽管他们各自的成长道路不同,或家传,或师承,或自学,但“学经典,读名著”是不可或缺的。历史已经证明,认真继承中医经典理论与临床诊疗经验,是每位医家成功的门径。不读书,就谈不上扎实的继承;无继承,学术的发展就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更无从奢谈创新和进步。
经典著作不仅是理论家的治学根底,更是临床家的活水源头。诚如徐灵胎所言:“一切道术,必有本源。未有目不睹汉唐以前之书,徒记时尚之药数种,而可为医者。”历代名医都把读熟、背熟经典名著作为治医、行医的一项基本功。已故名医岳美中先生亦曾颇有体会地说道:“对《金匮要略》、《伤寒论》,如果能做到不假思索,张口即来,到临床应用时,就成了有源头的活水。不但能触机即发,左右逢源,还会熟能生巧,别有会心。否则,读时明白了,一遇到障碍又记不起,临证时就难以得心应手。”“学医必须读书”,早已成为医家之共识。
实践告诉我们,中医人才的培养,离不开读书、临证、师承这三大要素。读书是认识中医、接受中医学术的重要源泉。临证是体验中医、运用中医学知识实现防病治病的基本途径。师承是按照中医学自身规律传承和发展中医学术的学科特色。这三大要素,互相关联,各有侧重,不可偏废。但三者之中,读书是最基本的路径。只有多读书,才能加深对中医药学的认识,才能增强对其内涵的领会,才能提高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如果读书太少,面对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学则难以登堂窥奥,临证则辨证不精,用方不活,仅能知常,而难达变,要想提高学术水平和临床疗效是很难的。
本草纲目(新校注本)(第3版)(套装上中下册)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本草纲目(新校注本)(第3版)(套装上中下册)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
评分
☆☆☆☆☆
活动时买的,希望能对自己有帮助!
评分
☆☆☆☆☆
大开本,非常方便阅读,适合平时翻阅!这个版本值得拥有!
评分
☆☆☆☆☆
its very nice,古人的精华在此吧。
评分
☆☆☆☆☆
他文学漂亮的句子又来了。“若了无心,触途无滞”,他说真到了无心的境界,任何跟你接触到的万事万物都没有障碍。我经常看到很多学佛的功夫用得很好,走起路来笑眯眯。但是碰到对面来了个人,那个眉头不安的死相又来了,这就叫做触途成滞,碰到外境一测验就完了。因此,自己要当心啊!有时候有许多朋友功夫用得蛮好,我经常耍个花样,叫人去骂他几句,结果他那个功夫就垮掉了。这样子,你还想坐莲花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啊!恐怕半路上你那个莲花瓣被那天风吹得七零八落的,上不上,下不下,那才讨厌哩!因此一定要做到触途无滞,任何接触境界来都没有动心过。但是不动心不算本事,因为本来就是无心的,如此则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就完成了,碰到好的对他好,不好的对待他也差不多。
评分
☆☆☆☆☆
正版,物流给力!
评分
☆☆☆☆☆
非常好,正品,没有损坏,物流快,价格实惠,活动价买的。就是里面没有配图,
评分
☆☆☆☆☆
活动时买的,一个多月了,200元的优惠券还没到。
评分
☆☆☆☆☆
随手翻到就有错误。太不靠谱的出版社啊。最搞笑的是第55至70页缺页,那这个书怎么使啊!?张某人的前言,把柏林寺写成柏宁寺,nl不分啊!!前后鼻音不分啊!!有木有?
评分
☆☆☆☆☆
品相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