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突围——国门初开的岁月
原价:78.00元
作者:李岚清
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1-01
ISBN:9787507326642
字数:330000
页码:38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722kg
编辑推荐
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及所见、所知,并运用大量珍贵的档案资料和历史图片,回顾了对外开放初期的有关重大事件,对创办经济特区、引进先进技术、兴办合资企业、利用国外贷款、改革外贸体制、引进国外智力等重大决策产生的背景和过程,作了详细的叙述。在揭示重要史实的同时,梳理和总结了对外开放初期的一些重要的实践和理论问题,生动地反映了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解放思想,冲破重重阻力,进行对外开放的探索和实践。
内容提要
本书是李岚清同志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而作。作者以自己的所知、所为、所见为素材,回顾了对外开放初期的有关重大事件,再现了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国人民进行对外开放的探索和实践。本书以故事叙事,图文并茂,采用了大量文献、档案、领导人手迹和照片,很多史料属首次披露。特别是对一些重要事件,作者都画龙点睛地加以评述,有的则用印章加以映衬,把历史还原得生动活泼。
目录
作者与编辑的对话(代序)
引语
破冰启航,确立对外开放基本国策
弓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反封锁
极左思潮下的自我封闭
关门搞建设,经济走进死胡同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邓小平再复出
解放思想,真理标准大讨论
审时度势,拨乱反正
投石问路,了解外部世界
的历史转折
杀出一条血路,创办经济特区
蛇口响起炮
广东福建先行先试
设立前沿“参谋部”
从出口特区到经济特区
特区“特”在哪里
“摸着石头过河”,特区风雨前行
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构建沿海开放格局
实施大政策,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
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进步
排除干扰,洋为中用
引进技术是一个大政策
广开门路,拓宽引进渠道
不能满足于追赶,要立足于创新超越
开辟新途,闯出利用外资一片天
合资经营可以办
部外资法顺势而生
春鸭试水,首批中外合资企业创立
跨越艰难,走向成功
借鸡下蛋,利用外国政府优惠贷款
结束“既无内债,又无外债”时代
借用日元贷款,尝试举债发展
恢复我国在世界银行的席位
从一国到多国,拓展贷款合作关系
艰辛起步,开始外贸体制改革
打破外贸垄断体制
改革改出活力
从拒绝“富人俱乐部”到申请“复关”
开创伟业,在对外开放中学习提高
在游泳中学习游泳
加快培养对外开放人才
恢复大规模派遣留学生
借用外脑,引进智力
学习现代管理是一场革命
历史的答卷,开放中确立市场经济
编者后记
作者介绍
李岚清,男,汉族,1932年5月生,江苏镇江人,1952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工作,复旦大学企业管理系毕业,大学文化。 1952年至1956年任长春汽车制造厂计划科计划员、副科长。1956年至1957年赴苏联莫斯科利哈乔夫汽车厂、高尔基汽车厂实习。1957年至1959年任长春
文摘
序言
这部作品,以一种极其细腻和沉浸式的笔触,带领读者穿越回那个充满变革气息的时代。阅读过程,更像是一次深度的田野调查,作者仿佛深入到了历史的肌理之中,挖掘出了那些不为人熟知的细节和情感。我尤其被书中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所吸引。那些在国门初开之际,肩负重任的先行者们,他们的纠结、他们的喜悦、他们的疲惫,都被描绘得淋漓尽致。这些不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个体。你会在某个瞬间,为他们的每一次成功而拍手叫好,也会为他们的每一次碰壁而感到惋惜。这种情感上的共鸣,使得阅读体验异常深刻。同时,书中对当时国际环境的描绘也相当到位,那种既开放又谨慎,既渴望学习又充满警惕的心态,被巧妙地展现出来。它不仅仅讲述了“走出去”的故事,也讲述了“被看见”的故事。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独特的视角,让我们从一个更微观、更人性的层面去理解“国门初开”这一宏大命题。它让我意识到,每一个重大的历史转折,都离不开无数个体的努力和付出,离不开他们在这个过程中的挣扎与成长。
评分《突围——国门初开的岁月》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感受是多层次的。首先,它在叙事上采取了一种非常有力的结构,将宏大的时代背景与个体命运巧妙地结合起来。阅读过程中,我被一种强烈的现场感所包围,仿佛置身于那个年代的某个重要时刻。书中所描绘的那些谈判桌上的唇枪舌剑,那些海外考察中的新奇体验,那些在国内引发的关于新思想的激烈讨论,都生动得仿佛就在眼前。作者对于细节的把握堪称精准,无论是当时人们的衣着、言谈,还是所接触到的技术、理念,都充满了那个时代的烙印。更重要的是,这本书不仅仅是历史的回顾,更是一种精神的传递。它展现了在那个充满挑战的年代,一代人是如何凭借着开放的心态、务实的作风和坚韧的毅力,为国家的发展开辟道路。这种“突围”的精神,是一种勇于探索未知,敢于挑战现状的决心。它让我们看到,每一次进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甚至承受巨大的风险。读完这本书,我对中国走向世界的这段历程有了更立体、更深刻的认识,也对那个时代赋予我们的宝贵财富有了更真切的感悟。
评分《突围——国门初开的岁月》这本书,给我带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历史事件的书,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作者的叙事方式非常独特,他似乎拥有穿越时空的能力,能够将我们带回到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让我们亲身感受那个时代的脉搏。书中对于那个时期中国人在国际舞台上的一系列活动,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描绘。我能感受到他们身上那种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他们肩负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在陌生的环境中,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中国争取空间,争取机会。这种“突围”的过程,充满了艰辛和挑战,但也正是这份艰辛,才显得尤为可贵。书中关于不同领域、不同层面的人物故事,共同勾勒出了一个时代的群像。我仿佛看到了他们在不同场合的努力,他们的思考,他们的决策,以及这些决策所带来的深远影响。这本书让我深刻认识到,任何一个国家的崛起,都不是偶然的,它背后蕴含着无数人的奋斗、牺牲和智慧。读完之后,我心中充满了对那个时代的敬意,也对我们今天所拥有的和平与发展,有了更深的珍惜。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颇有些“拨云见日”的感觉。在阅读之前,我对“国门初开”的时代,更多的是一种概念性的了解,然而通过这本书,我仿佛获得了一把钥匙,打开了通往那个真实年代的大门。作者以一种抽丝剥茧的方式,将那个时代的面貌一点点呈现在读者面前。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并没有刻意去拔高或者神化某些人物,而是将他们放在历史的语境下,展现了他们作为普通人的那一面,他们的困惑、他们的挣扎,以及他们最终的选择。这种真实感,是这本书最大的魅力所在。你能够感受到,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每一次对外开放的尝试,都可能伴随着巨大的争议和阻力,而每一次学习和引进,都需要克服无数的困难。这本书让我看到了“突围”并非易事,它需要的是一种超越时代的眼光和魄力。读罢全书,我仿佛经历了一次与那个时代的对话,对那个年代的复杂性、矛盾性以及最终取得的成就,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它是一份珍贵的历史记忆,也是一次关于勇气与远见的生动注解。
评分《突围——国门初开的岁月》这本书,读下来感觉像是推开了一扇尘封已久的窗户,让我得以窥见那个刚刚开始走向世界的时代。翻开书页,扑面而来的并非冰冷的史实堆砌,而是鲜活的人物群像和生动的故事。那些在历史洪流中默默前行,却又注定要被铭记的名字,在作者的笔下似乎有了温度,有了呼吸。我仿佛能看到他们当年在陌生的土地上,带着几分忐忑,几分憧憬,是如何一点点探索、学习、交流。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没有回避那个年代的复杂性和挑战性。改革开放初期,一切都还是摸着石头过河,充满了未知和不确定。然而,正是这种“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才显得尤为可贵。书中那些关于引进技术、学习管理、寻求合作的细节,让我对前辈们的智慧和勇气有了更深的理解。他们不仅要面对外部世界的巨大差异,还要克服内部的思维定式和惯性。这种“突围”的精神,贯穿始终,令人振奋。读完后,你会不由自主地去思考,我们今天所拥有的一切,是怎样一点一滴奠定下来的。这本书就像一个时代的缩影,让我们看到了一群普通人如何在时代的洪流中,书写了不平凡的篇章。它不仅仅是历史的记录,更是对奋斗精神的一种致敬。
评分好
评分内容可历史重新了解
评分好
评分内容可历史重新了解
评分很不错,了解了很多历史事件!
评分非常棒!!!
评分客服问半天话没人搭理,开的票还少一位,公司不给报,给公家买书的千万别在这买!第一次给差评,呵呵!
评分很不错,了解了很多历史事件!
评分!!#^_^#×_×!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