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日本人無處不在的宗教行為源自於怎樣的信仰傳承?這部日本民俗宗教研究讀物既充滿瞭學術氣息又通俗易懂,在此基礎上闡明瞭日本人的民俗宗教的世界觀,他對民俗宗教的定位和至為重要的死與祖靈化問題的論述有其學術獨特性。
內容簡介
眾所周知,宗教是一種救助行為,當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遭遇到無法用閤理的方式來解決的挫摺以及苦惱時便依靠宗教。宗教更是賦予瞭人生活的根本——人生以意義。毋庸置疑,對於人類而言,最大的不安和苦惱來自於死——它意味著生命的消亡。因此,自古以來,“死”始終是宗教的核心問題,並由此誕生瞭對死者的禮儀、對死的超自然性式的解釋、有關死後世界的觀念等等。另一方麵,對於原始的人類而言,生命的開始——即生育,既是一件危險之事,同時又是一件神秘之事。他們不僅創造瞭與生育有關的禮儀,還對諸如新生兒是怎麼來的、是從哪裏來的等問題嘗試瞭各式各樣的解釋。其中,既有人論及前世與靈魂,也有人關注性的問題。
本書在對日本的民俗宗教的研究方法,以及對日本的原風景——這是係統地理解日本民俗宗教的關鍵所在——民俗宗教的曆史、禮儀、故事、圖像、宗教的世界觀等進行解說的基礎上,在對民俗宗教加以定位的同時,以討論民俗宗教中至為重要的死與祖靈化問題為形式使本書成為一本入門的基礎性讀物。
內頁插圖
目錄
前 言
第一章 關於民俗宗教
1 宗教的種類
2 民俗宗教的視點
3 民俗宗教的結構與研究方法
第二章 日本人的原風景
1 日本的風土與日本人
2 何謂原風景
3 國土的原風景——國土、大和
4 鄉土的原風景
5 尋求原風景
第三章 民俗宗教的曆史
1 原始時代——繩文、彌生、古墳時代
2 古代——飛鳥、奈良、平安時代
3 中世——鐮倉、室町時代
4 近世——江戶時代
5 近代、現代
第四章 民俗宗教的禮儀
1 禮儀的特徵與種類
2 祈禱與祭祀
3 曆法與年中慣例活動
4 通過禮儀(人生禮儀)
5 救助禮儀
第五章 民俗宗教與民間故事
1 民間故事的特性與種類
2 神話
3 寓言
4 傳說與社會傳聞
5 說唱與緣起
第六章 民俗宗教的圖像
1 圖像的特徵與種類
2 宗教建築
3 宗教雕塑
4 宗教工藝品
5 宗教繪畫
第七章 民俗宗教的宗教性世界觀
1 宗教性世界觀
2 他界觀
3 人觀
4 神觀
5 災因論
6 宇宙觀
第八章 祖靈化與佛教——人與神之間
1 民俗宗教與祖先祭祀
2 盂蘭盆會的由來
3 地獄和極樂圖——讀《觀心十界曼荼羅》
4 京都的盂蘭盆會
附錄 民俗宗教的研究史
1 初期的民間信仰研究
2 民俗學傢的民間信仰研究
3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民間信仰研究
4 現代的民間信仰研究
5 本書的特色
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第三章 民俗宗教的曆史
1 原始時代——繩文、彌生、古墳時代
自然宗教的産生
民俗宗教是日本古代自然宗教以及外來薩滿教、道教、儒教、佛教等等在遠離瞭宗教傢們的手之後,在民間得以留存、調和,作為民間的生活習俗所實施的活動。下麵我想從這一視點齣發,畫齣民俗宗教形成的簡單曆史軌跡。我將重點放在以下幾點:禮儀、崇拜對象、民間故事、支撐民俗宗教的集團等方麵。
日本古代的自然宗教可以說始於繩文時代(10000年以前-公元前3世紀)。那個時期原本和陸地連在一起的朝鮮半島與日本分離開來,經過中國東北部從東南亞移居至此地的日本人成為孤立的人群,他們以狩獵、燒荒為主創造齣自己獨特的生存方式。
他們的宗教生活錶現在,突齣乳房、性器、妊娠的女性陶俑;通過石柱錶現的生殖器崇拜;胎盤的埋葬;以及使人聯想到成人儀式的拔齒習俗。人死後,人們將遺體的下肢從膝蓋部彎麯,以懷抱石塊的屈葬形式直接埋入地洞墳墓(鞦田縣大湯萬座、北海道周堤墓群)中,墓地在村落的中央,用石頭以及泥土堆積起來排列成環狀。也能見到經洗骨之後重葬的情況。女性陶俑與祈求豐作聯係在一起。除此之外,人們還在村落裏將泥土堆成環狀(櫟木縣寺野東),或堆積石塊(青森縣小牧野)用以設立祭祀的場地。
前言/序言
日本的民俗宗教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日本的民俗宗教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
評分
☆☆☆☆☆
評分
☆☆☆☆☆
評分
☆☆☆☆☆
在,民俗宗教作為大部分日本人的看不見的宗教而存在,在政治、社會、經濟等各種領域中被人們有機地加以利用。不過,大部分日本人並沒有意識到他們生活在這樣的民俗宗教中。
評分
☆☆☆☆☆
5 近代、現代
評分
☆☆☆☆☆
地域社會的共同生活中自然孕育齣來的,因此一般被稱為自
評分
☆☆☆☆☆
評分
☆☆☆☆☆
提到宗教,人們一般想到的是諸如基督教、佛教、伊斯蘭
評分
☆☆☆☆☆
然而,我們對於這種精神生活中的民俗宗教,尤其是對於存在於民俗宗教中的“死”和“性”的問題,很容易錶現齣下麵這些態度:或橫加指責、或視為禁忌而王顧左右、或進行無關痛癢的探討。盡管當事者真切地盼望獲得真實的答案或者有關這方麵內容的富有體係性的知識,而周圍的人卻從不給予正麵的迴應,而使之變成一種茶餘飯後的餘興之談。
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