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 靜香的花道生活:日式小原流花道技藝入門 插花專業技法 插花技能 傢居 傢庭園藝書籍

正版 靜香的花道生活:日式小原流花道技藝入門 插花專業技法 插花技能 傢居 傢庭園藝書籍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靜香 著
圖書標籤:
  • 花道
  • 插花
  • 日式花道
  • 小原流
  • 靜香花道
  • 傢居生活
  • 園藝
  • 技藝入門
  • 專業技法
  • 書籍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蔚藍書店
齣版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2246936
商品編碼:10165575545
包裝:平裝
開本:16
齣版時間:2015-09-01
用紙:銅版紙
頁數:135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花藝設計師,對花道、插花有興趣的大眾
  花道有很深的文化內涵,追求靜、雅、美、真、和的意境,講究人花一體,更像一種修行。跟隨靜香,與花相約,共赴一場美的盛宴。

內容簡介

  花道起源於中國,而今在日本發揚光大。小原流花道是日本花道中流傳很廣,技法簡單,親民,適閤應用在日常生活中流派。本書教授日本小原流花道的技法和在生活中的應用。內容包括小原流花道的起源、曆史、學習花道的意義,鮮花購買、養護、人花內在交流,以及插花工具介紹和人氣花材知識。並配閤50多個精彩案例,分為基礎案例和應用案例兩部分,案例配有詳細的製作過程、設計構思,以及在生活中的應用場閤介紹。本書並不僅是插花技法書,還是將插花與生活文化結閤,在插花中感悟生活的滋養生活、陶冶性情的讀物。

作者簡介

  靜香,2007年師從日本小原流花道,2010年在杭州創立小原流靜香花藝館,開設插花課堂至今,纍計教授學員260餘名。2013年7月,被日本小原流總部批準授權為小原流中國一傢支部杭州學會(Hangzhoustudygroup)負責人。同時還是小原流東京支部會員,小原流專門教授者研究會會員,小原流傢元教授二級?,2009年獲得小原流東京支部研究會年度技術優秀奬。曾多次帶領學員獲得浙江省、杭州市插花協會比賽,並多次獲得金奬、銀奬、銅奬等不同奬項。

內頁插圖

目錄

章 基礎篇
002 一、如何選花?
003 二、花材的吸水處理方法
004 三、花道器具
006 四、花材處理方法
007 五、劍山使用方法
008 六、瓶花的基本固定方法
010 七、標準尺寸
011 八、花型圖
第二章 人氣花材30種
第三章 初學者課程: 小原流基礎花型
028 花意匠基礎?立式基本型
034 花意匠基礎?立式應用型
040 花意匠基礎?傾斜式基本型
046 花意匠基礎?傾斜式應用型
050 花意匠基礎?立式瓶插
052 花意匠基礎?傾斜式瓶插
054 花意匠展開?開放式(正麵)
056 花意匠展開?排列式(正麵)
060 花意匠展開?鏇轉式
066 花意匠展開?開放式(多麵)
070 花意匠展開?排列式(多麵)
076 花意匠展開?復閤式
082 花意匠展開?開放式瓶插
086 花奏
090 花舞
第四章 應用作品: 特彆日子的插花&傢居插花
094 茶席花Ⅰ 
096 茶席花Ⅱ 
098 生日派對花
100 下午茶Ⅰ 
102 下午茶Ⅱ
104 聖誕花
106 新年花Ⅰ
108 新年花Ⅱ
110 餐桌花Ⅰ
112 餐桌花Ⅱ
114 茶幾花Ⅰ
116 茶幾花Ⅱ
118 電視櫃瓶花
120 牆邊櫃小品花
122 書房瓶插Ⅰ
124 書房瓶插Ⅱ
126 書桌花Ⅰ
128 書桌花Ⅱ
130 臥室插花Ⅰ
132 臥室插花Ⅱ
133 臥室插花Ⅲ
134 玄關插花
135 參考文獻


前言/序言

  花道的起源(代前言)因為四季的微妙變化,東方大地孕育的花材,與歐美花草相比,品種極其豐富。花道不是單純的構圖、插花技術,除瞭對色彩和形狀的追求,還包含豐富多彩的人文情懷。當然,東方插花也不局限於東方傳統花材,現如今從國外進口的各種花草,也巧妙地運用到花道世界,現代花道沿用東方人的自然觀,以開放的姿態接受各種花材。東方插花的基礎是我們熱愛自然、尊重自然的理念。即便用東方特色花材,如果花的姿態不對,單純拘泥於花的顔色和形狀,與歐式插花也不會有什麼區彆。花道不是單純的形式,花道的本質是我們對花的態度,獨一二的,能引起人們共鳴的東西。東方插花起源於中國,自隋唐年間隨著佛教文化傳到日本,在日本已有五百多年的曆史,幾經變遷,現在已進入尋常百姓的生活。花道作品是插花人的心情寫照,是一種情感錶達方式,這也是歐美人也喜歡東方插花的原因。東方插花起源於佛前供花,其實眾多藝術的起源不外乎祭祀、占蔔之類的宗教活動,隨著時光推移,不斷演變發展成各種藝術門類。花道文化與茶道、建築、園藝、手工藝等藝術的發展息息相關。在日本室町時代(公元1336年~1573年),“書院造”建築樣式包含瞭床之間(又稱壁龕,由禪宗僧房佛龕發展而來,擺設書畫、捲軸與藝術品)、書櫃、付書院(凸窗空間)等空間形式,為插花的發展提供瞭環境條件。從此插花藝術開始用於裝飾生活空間,變得實用起來。當時日本與中國明朝的貿易往來及其興盛。從中國傳過去的書畫和器物被貴族及文人雅士推崇,雖然當時作為坐席裝飾的插花還未擺脫佛前供花的莊嚴感,但是瓶插技術有瞭明顯的進步。
  日本初期的立花和茶席花奠定瞭花道的基礎,隨著江戶時代(公元1603年~1868年)平民生活水準的提高,一般大眾有條件將插花用於生活空間的裝飾,比起立花,人們希望插花能夠更加自由簡單,因而齣現從立花簡化而來的生花,插花技藝也成為女子教育的一個環節。在生花全盛時期,受中國文化影響,文人花登場,日本煎茶道積極導入文人花和南畫(此處指起源於中國南宋畫的日本畫),中國文人的灑脫俊逸、喜歡奇趣、打破固有造型、自由奔放的風格,給投入花吹來一陣新風。日本明治時代(公元1868年~1912年),受西洋文化影響,小原流創始人小原雲心把戶外的自然景觀濃縮到水盆,用闊而淺的水盆來描寫風景,創造瞭盛花的錶現形式。之後。各流派相繼推齣盛花、瓶花、自由花等錶現形式。迴顧東方插花的發展曆史,每個時期的變遷都打上瞭時代的烙印。我們要遵循古典花的本質,纔能創作更加優秀的作品。論是現代插花,還是傳統古典插花,迴歸到古典精神,抓住本質,從古書古畫中學習,在傳統文化中尋找靈感,纔能提高藝術性。另外,花道是錶現自然和季節的藝術,所以還要走嚮大自然,去瞭解花花草草自然狀態下的生長方式。後,不是用瞭高級、稀有的花就是好的作品,花材之間的匹配度,花材與花器的吻閤度,這些都關係到插花作品的好壞,當然還有與裝飾環境的調和也是需要考慮的環節。所以我們插花時,以一期一會的心情,用心觀察花,錶現花的特徵,除瞭精湛的技藝,更要有嚴謹的態度,藉此來提升我們的修養和品位。


好的,這是一本關於自然觀察與手繪記錄的圖書簡介,側重於探索微觀世界的細節,以及如何將觀察轉化為生動的視覺筆記。 --- 書名:《微觀世界的素描本:植物、昆蟲與地質的觀察筆記》 內容簡介 在這個飛速運轉的時代,我們常常忽略瞭腳下和身邊的細微之處。一本好的觀察記錄,不僅是簡單的復製,更是一種深入的對話——與自然界最精妙的結構、最短暫的生命周期進行沉浸式的交流。《微觀世界的素描本》是一本引導讀者迴歸自然,用畫筆和文字捕捉生命瞬間的指南,它摒棄瞭復雜的理論框架,專注於最直接、最觸動人心的觀察方法。 本書旨在喚醒你內心深處的“博物學傢”精神,將日常散步、公園休憩、乃至窗颱上的盆栽,都變成一個等待被探索的微型生態係統。它不是一本教你如何精確描繪藝術品的教程,而是一本教你如何“看”的工具書——如何真正地觀察一葉脈絡的走嚮、一粒種子的形態,或是一塊岩石的結晶紋理。 第一部分:建立你的觀察基站——工具與心態的準備 在開始描繪之前,我們需要一個舒適且專注的環境。本章首先介紹瞭進行自然觀察所需的“輕裝上陣”工具包:從最基礎的HB鉛筆、橡皮、速寫本,到進階的放大鏡、小型微距鏡頭,以及便攜式水彩套裝。關鍵不在於工具的昂貴,而在於它們如何服務於你的觀察意圖。 更重要的是心態的調整。我們探討瞭“慢觀察”的哲學,如何對抗急躁,如何學會等待光影的變化,以及如何記錄觀察過程中的不確定性——比如,當昆蟲飛走時,你該如何記錄它的動態印象,而不是追求一張完美的定格照片。我們鼓勵讀者接受“不完美”的草圖,因為它們記錄瞭你與自然互動的真實路徑。 第二部分:生命的精微結構——植物的解構與重組 植物是自然的建築師,它們的形態充滿瞭邏輯與美感。本書將植物的觀察細化為幾個核心模塊: 葉片的幾何學: 詳細解析瞭葉脈的放射狀、平行狀和網狀結構。通過素描練習,讀者將學習如何捕捉葉片邊緣的鋸齒或光滑,以及葉柄連接處的微妙角度。我們不僅僅是畫齣葉子的形狀,而是理解這種形狀如何影響光閤作用和水分蒸發。 花朵的層次: 探究花瓣的重疊方式、雄蕊和雌蕊的排列秩序。從鬱金香的對稱性到嚮日葵的螺鏇計數,本書提供瞭一套係統的觀察方法,幫助你理解植物繁衍的精妙設計。 果實的紋理與內部: 剖開一個成熟的果實,是觀察生命周期的重要一步。我們將指導讀者如何記錄果肉的縴維質地、種子的排列方式,以及外皮的蠟質或絨毛感。 樹木的骨骼: 觀察樹皮的粗糙程度、分支的生長角度以及樹冠的整體形態。這部分強調瞭在不同季節對同一棵樹進行持續記錄的價值。 第三部分:移動的微觀宇宙——昆蟲的動態捕捉 昆蟲的觀察難度在於其快速的移動性。本章側重於“預測性觀察”和“特徵速寫”。 翅膀的藝術: 昆蟲的翅膀是自然界中最精美的透明結構之一。我們教授如何使用綫條的疏密來錶現翅膀上的鱗片、脈絡和反光,而不是試圖描繪每一個細節。關鍵在於捕捉其輕盈感和脆弱性。 身體的分段與附肢: 如何準確區分昆蟲的頭、胸、腹,以及腿和觸角的連接點。通過對蝴蝶、甲蟲和蜻蜓等不同類群的案例分析,讀者可以掌握記錄不同身體結構的關鍵點。 環境與行為的記錄: 素描的重點不應隻放在昆蟲本身,還應包括它們所處的環境——它們停留在哪種葉子上?它們正在如何移動?這些環境信息是理解其生存策略的關鍵。 第四部分:時間的印記——地質與礦物的素描 自然界的時間尺度遠超生物生命。岩石和礦物的觀察則要求我們學會“閱讀”時間留下的痕跡。 沉積與層理: 觀察帶有明顯層次的岩石,學習如何用深淺不同的鉛筆色調來區分不同年代沉積物的密度和顆粒大小。 晶體與斷口: 礦物質的內部結構是其最迷人的部分。本書提供瞭一套繪製晶體結構(如石英或方解石)的方法,強調光綫如何穿透或反射於晶體錶麵,産生的光澤和陰影。我們練習如何用精確的幾何綫條來捕捉這些排列規律。 地錶的紋理: 記錄風化、侵蝕和水流對岩石錶麵造成的刻痕。這部分鼓勵讀者使用濕畫法或乾擦法來模擬不同岩石錶麵的粗糙或光滑感。 結語:編織你的觀察敘事 本書的最終目標是鼓勵讀者將這些零散的觀察匯集成一本有機的、具有個人印記的“自然素描本”。每一個頁麵都是一次發現、一次思考的記錄。通過這種深入的互動,讀者不僅能提升觀察和繪畫的技能,更能在日常生活中建立起與自然世界深刻而持久的聯結。這本書,是獻給所有渴望慢下來,用心去看世界的人的一份邀請函。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關於日式插花的入門書籍,從扉頁的墨香就能感受到一股清雅的東方韻味。我本身對花藝隻是略知皮毛,一直想找本能係統引導我的書,這本書的結構設計得非常貼心。它沒有一開始就堆砌那些高深的理論,而是從最基礎的“花材的認識與處理”講起,像一位和藹的老師在身邊手把手教導。我特彆喜歡它對不同花材季節性變化的講解,比如春天的鬱金香和晚鞦的芒草,在書中被賦予瞭不同的情感和處理手法,讓我明白瞭插花不僅僅是把花插在瓶子裏那麼簡單,更是一種對時令的敬畏和錶達。書中的插圖清晰細膩,即便是色彩敏感度不高的我,也能分辨齣不同枝條的形態美感。它強調的“留白”哲學,在圖例中體現得淋灕盡緻,那份寜靜和剋製,讓人在喧囂的生活中找到瞭一個可以沉澱心靈的角落。讀著讀著,我開始嘗試用傢裏的普通花瓶去復刻書中的作品,雖然技藝生疏,但那種專注和心流體驗,已經遠超瞭一本工具書的範疇,更像是一次精神的洗禮。

評分

說實話,市麵上的插花書籍常常伴隨著很多復雜的術語和過於風格化的傾嚮,讓人望而卻步。這本書最讓我欣賞的是它的“可操作性”。它非常注重“實戰技能”的培養。比如,書中對於“花材固定技法”的講解,從最基礎的劍山使用技巧,到進階的“花插”製作與應用,配有大量的分解圖,細緻到連固定枝條時手指施加的力度都有所暗示。我之前總苦惱於花材容易東倒西歪,看瞭這本書後,我纔意識到是自己的“紮”法不夠穩固。它不迴避技術層麵的難點,反而將其視為探索的樂趣。這種詳盡的技法解析,極大地增強瞭初學者的信心,不再是看著圖冊裏的完美作品卻無從下手的尷尬境地。這對於想把插花從“愛好”升級到“技能”的人來說,是份非常實在的工具書。

評分

作為一名業餘園藝愛好者,我關注的重點更多是如何將花道技巧融入到日常傢居環境中,讓傢裏的氛圍更具禪意。這本書在“傢居應用”這一塊的處理非常接地氣,它跳脫瞭傳統展廳裏那些宏大復雜的陳設,而是聚焦於小茶幾、窗颱邊、玄關處的“一器一花”。書裏有一章專門講解瞭如何根據不同材質的花器(陶瓷、玻璃、竹編)來選擇最適閤的花材與花型,這個細節處理得極其到位。比如,在描述如何用一個簡單的陶罐來錶現“侘寂之美”時,書中建議選用帶有枯黃感的葉材和一兩枝形態奇異的乾枝,這種樸素的力量感,立刻讓我傢那個角落變得不一樣瞭。它沒有強迫你購買昂貴的器具,而是啓發你用現有之物去發現美,這纔是真正有生命力的生活美學。它讓我明白,插花不是為瞭炫耀技巧,而是為瞭服務於生活本身,讓每一次抬頭都能感受到片刻的寜靜與秩序。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和紙張質感也讓人愛不釋手,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瞭閱讀體驗。它不是那種為瞭追求“輕薄”而犧牲瞭質感的速成手冊。紙張的選取,使得即便是水彩渲染效果的花朵照片,也能呈現齣豐富的層次感,色彩還原度極高,這對於學習色彩搭配至關重要。更值得一提的是,它的排版設計體現瞭一種高雅的剋製美。大片的留白不僅讓眼睛得到瞭休息,更烘托瞭花材的形態,使得每一個作品都有瞭被鄭重對待的感覺。這種對閱讀環境的用心考量,讓我覺得作者和齣版方對“美”的理解是貫穿始終的,從花材的選擇到書籍的呈現,無不流露著日式審美中對細節的極緻追求。每次翻閱,都像是在進行一次低調而精緻的藝術鑒賞,而不是簡單地學習一門技術。

評分

我一直覺得日式插花,尤其是小原流,那種看似隨性卻處處透著嚴謹的結構美學,是很難通過視頻自學掌握的精髓。這本書的價值恰恰在於它把那種“道”的精神用非常現代且易懂的語言闡述瞭齣來。特彆是關於“水”在花道中的地位,書中用瞭好幾頁篇幅來闡述如何通過調整水麵的高低、水質的清澈度來影響作品的整體氣韻,這是我在其他快餐式的花藝書籍中從未見過的深度。它不僅僅教你“怎麼剪枝”,更教你“為什麼要這樣剪”。書中對“體、用、真、行”這幾個核心概念的解讀,讓我明白瞭小原流的層次遞進,從模仿自然到形成自我風格的漸進路徑。我立刻去嘗試書中介紹的“盛花”基礎造型,發現調整一個傾斜的角度,整個作品的重心和呼吸感立刻就變瞭。對於想要係統性建立花道體係的愛好者來說,這套邏輯構建是無價之寶,它不是教你做幾個漂亮的花束,而是提供瞭一套可以終身探索的審美框架。

評分

實用

評分

實用

評分

評分

挺好

評分

挺好

評分

挺好

評分

評分

挺好

評分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