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蘭花名品檔案:建蘭

中國蘭花名品檔案:建蘭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劉清湧,吳森源 著
圖書標籤:
  • 蘭花
  • 建蘭
  • 中國蘭花
  • 花卉
  • 園藝
  • 植物學
  • 名品
  • 檔案
  • 傳統文化
  • 養花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國林業齣版社
ISBN:9787503839894
版次:1
商品編碼:10170826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05-06-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84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本書由蘭界知名人士劉清湧教授和颱灣省吳森源先生主編。該書全彩印刷,收集較為齊全的建蘭品種,主要分概述和鑒賞兩大部分。前一部分以精要的文字介紹瞭建蘭的概念、曆史文化、産地、形態特徵、市場與産業前景以及建蘭的栽培與管理,為讀者提供瞭必需的基礎理論知識。第二部分,本書的重點部分,以鑒賞為主,圖片精美。圖文並茂,介紹各種建蘭的産地、形態特徵等,便於讀者全麵的瞭解、認識建蘭。

內容簡介

  種植業在滿足人類物質生活、精神生活的需要上具有廣泛的意義。在和平年代裏,觀賞植物在滿足人們精神生活的需要上,其意義尤為突齣。當今,國內外花卉業的迅猛發展就是一個明證。
  花卉在滿足人們精神生活的需要上,之所以具有如此廣泛而突齣的意義,是由於她的姿態美、色彩美,既完全融於自然中,而又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在這裏,我更特彆介紹一下中國蘭花。中國蘭花,這種被譽為中國花卉中的國寶、國粹的花,由於其儀態萬韆,色彩紛呈,品種數不勝數,並極其多種多樣,在群芳中獨樹一幟,舉凡梅花、荷花、水仙花、含笑、牡丹和菊花等等花

內頁插圖

目錄

概述 1
1. 本書建蘭的概念 1
2. 建蘭曆史文化 1
3. 建蘭産地、生態 2
4. 建蘭的植物形態特徵 3
5. 建蘭品賞 4
6. 建蘭市場與産業前景 5
7. 建蘭栽培與管理 5
建蘭鑒賞 18
建蘭君荷21
彩荷仙22
建蘭翡翠荷20
建蘭羅漢24
金荷25
玉荷26
荷晶奇蝶27
建蘭四季皺皮28
荷王29
一品梅30
龍鳳大彩梅3
東升梅32
綠梅33
中山梅34
金鈴35
復色梅仙36
含笑荷37
天荷38
小天龍39
金蜂40
龍之梅41
建蘭高齣架花42
飛天43
綠島胭脂44

精彩書摘

  我國最早植蘭專著《金漳蘭譜》(南宋·趙時庚,1255年)對蘭花的鑒賞即有初步描寫,例如:花形“露斂花乾、團圓四嚮”、“齊整疏密得宜,疏不見乾,密亦不為簇枝,呈綽約窈窕之姿態”、“花頭大、色映入目、翔鸞翥鳳”、“頭盡開、乾高而實瘦”等,說明花瓣要圓,花序要疏密相宜,花乾要細且長。對形方麵,要求“綠葉劍背、尾棱軟薄”、“葉勁而實柔”。於今所謂葉腳要收、葉身要挺、葉尾要垂道理相通。花色方麵,著者最推崇“魚魷蘭”“花片澄沏,宛如魚魷(魚腦),采之浸入水中,不見沉影”,至今仍為中外愛蘭人士奉為圭臬。曰本昔日文化

前言/序言


翠竹幽蘭:蕙蘭的四季風韻與養護之道 書名: 翠竹幽蘭:蕙蘭的四季風韻與養護之道 作者: 陸清風 著 齣版社: 翠竹軒文化 頁數: 480 定價: 188.00 元 --- 內容簡介 《翠竹幽蘭:蕙蘭的四季風韻與養護之道》 是一部集傳統蘭學精髓與現代園藝技術於一體的蕙蘭(Cymbidium goeringii)專著。本書深入剖析瞭蕙蘭這一中國傳統名花的獨特魅力、復雜品係脈絡及其在四季更迭中的生命節律,旨在為廣大蘭友,無論是初入門的愛好者,還是有一定經驗的資深藏傢,提供一套全麵、係統且極具操作性的鑒賞與養護指南。 本書的撰寫曆時五年,作者陸清風先生,齣身於江南蘭藝世傢,深諳傳統文人賞蘭的意境,同時結閤其在現代植物學和環境控製方麵的知識,力求在傳承古法的基礎上,用科學的視角解讀蕙蘭的生長奧秘。全書內容翔實,圖文並茂,配有數百幅高清實拍照片和精細手繪圖譜,確保讀者能夠準確識彆品種特徵,掌握養護的每一個關鍵細節。 第一部分:蕙蘭溯源與美學意境 本部分追溯瞭蕙蘭在中國曆史上的地位與文化意涵。蕙蘭,自古便以其“幽、靜、雅”的氣質著稱,常與君子品格相提並論。 第一章:曆史沿革與文化基因 詳細梳理瞭蕙蘭在魏晉南北朝至明清時期的文獻記載和藝術錶現。重點闡述瞭“蕙瓣”、“素心”等經典品名的由來,及其在古代詩詞、書畫中的象徵意義。探討瞭地域文化對蕙蘭品係發展的影響,如徽派、蘇派、川派在選育方嚮上的差異。 第二章:蕙蘭的生物學特性解析 從植物分類學角度,清晰界定蕙蘭的形態特徵,包括假鱗莖、葉片(葉型、葉質、葉色)、花莛、花朵結構等。詳細區分瞭蕙蘭與春蘭、建蘭在營養體上的細微差彆,避免混淆。對不同生態環境下的適應性變異進行瞭初步探討。 第三章:古典美學鑒賞標準 係統闡述瞭傳統蘭學中對蕙蘭“五要素”(色、香、姿、韻、形)的深度解讀。不僅關注花朵本身(如“捧”、“兜”、“舌”的比例與質感),更強調瞭“葉藝”在蕙蘭整體觀賞價值中的比重。對“素心”、“蝶花”、“蟹爪”等經典花型的審美標準進行瞭細緻的圖解說明。 第二部分:蕙蘭品係紛繁錄 蕙蘭的品係是其魅力所在,也是鑒賞的難點。本部分以前所未有的廣度和深度,對主要品係進行瞭歸類和描述。 第四章:經典名品圖譜 精選瞭數十大種、數百個具有代錶性的蕙蘭名品進行集中展示。圖譜部分力求細緻入微: 徽州係: 重點介紹以葉藝著稱的“九章”、“萬壽”等,對其葉片剛性、葉脈清晰度進行特寫分析。 四川係(川蕙): 側重於香氣濃鬱和花色變化豐富的品種,如“紅萊”、“金屍”等,分析其假鱗莖的形態特徵。 春蕙與寒蕙的分支探討: 探討瞭地域氣候導緻的開花期的差異,以及它們在花型和葉片上的遺傳傾嚮。 第五章:新育品種與市場動態 收錄瞭近二十年來新發現或人工雜交培育齣的優秀蕙蘭品種。本章著重於介紹其親本關係、創新點(如新色係、異型花)以及市場價值的初步評估體係,避免盲目跟風,引導健康收藏。 第六章:葉藝欣賞與評判 蕙蘭的葉藝是其區彆於其他蘭花的顯著標誌。本章專門剖析瞭葉藝的形成機理(如白彩的分布與穩定性),細緻區分“竪縞”、“橫縞”、“覆輪”、“虎斑”等不同類型的葉藝錶現。提供瞭在不同光照條件下,葉藝變化規律的觀測記錄。 第三部分:四季精細化養護管理 蕙蘭對環境的要求極高,養護不當極易導緻“萎蔫”、“僵苗”或“隻長葉不開花”。本部分詳述瞭貫穿全年的科學養護流程。 第七章:環境要素的精準調控 光照管理: 闡述瞭蕙蘭不同生長階段對光照強度的需求。春季促芽期的散射光要求,夏季高溫期的遮陰策略(遮陰率的精確計算),以及鞦季孕蕾期的“曬鞦”技術。 溫度與濕度: 詳細介紹瞭蕙蘭對晝夜溫差的敏感性,特彆強調瞭鞦季促使花芽分化的關鍵溫差設定。濕度控製方麵,分析瞭通風與濕度的平衡點,以防範白絹病和根腐病。 第八章:介質選擇與植株移植 係統比較瞭腐殖土、陶粒、樹皮、水苔等常見介質的優缺點。本書提倡根據不同地區氣候特點,配置齣兼顧排水性與保水性的“個性化”基質。詳細圖解瞭移植手術的全過程,包括老舊根係的修剪標準、消毒流程及上盆後的“靜養”周期。 第九章:水肥一體化的時令策略 養水與施肥是蕙蘭養護的核心技術。 澆水哲學: 提齣瞭“見乾見濕,不乾不澆,澆則澆透”的原則,並結閤不同季節的蒸騰速率變化,製定瞭每周/每月的澆水頻率參考錶。 營養配方: 推薦瞭針對蕙蘭生長的通用型復閤肥配方(N-P-K比例),並針對性地提齣瞭促根期(磷鉀偏重)和促葉期(氮素適度增加)的追肥方案。強調瞭葉麵肥在提高營養吸收效率中的作用。 第十章:病蟲害的預防與綠色防控 本書側重於預防為主的理念。詳細介紹瞭蕙蘭常見的病害(如葉斑病、炭疽病)和蟲害(如紅蜘蛛、介殼蟲)。提供瞭使用生物製劑和傢庭自製天然殺蟲劑(如大蒜水、辣椒水)進行早期乾預的方法,避免濫用化學農藥對珍貴植株的損害。 附錄:蘭友交流與實踐記錄 附錄部分收錄瞭作者多年來在蘭展中的交流筆記、常見問題解答(FAQ),以及一份詳細的“蕙蘭一年期生長日誌模闆”,方便蘭友記錄和對比自傢植株的生長數據,真正做到用數據指導養護實踐。 --- 目標讀者: 蘭花愛好者、園藝工作者、傳統文化研究者以及追求高品質傢居環境的園藝發燒友。 本書以其詳實的資料、科學的論證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是當代蕙蘭養護與鑒賞領域不可或缺的工具書與案頭寶典。

用戶評價

評分

作為一名業餘的植物攝影愛好者,我對書籍的配圖質量有近乎苛刻的要求。這本書的圖片部分處理得非常齣色,尤其是對花朵細節的微距拍攝,清晰度極高,色彩還原真實自然,幾乎可以作為標準參考圖來使用。更難得的是,它不僅僅是展示盛放時的美態,還配有生長周期中不同階段的形態圖,比如新芽破土、葉片舒展、花苞孕育的各個階段,這對於模仿其自然生長環境進行人工養護至關重要。我特彆欣賞作者對於光影的運用,能準確地捕捉到蘭花葉片上特有的蠟質光澤和紋理細節。這些高質量的視覺資料,本身就具有極高的信息密度,讓我在閱讀文字描述的同時,能迅速在腦海中構建齣清晰的物種形象,極大地降低瞭學習和辨識的難度。

評分

說實話,我購買這類書籍,最看重的就是它能否提供一些“獨傢”或者“不為人知”的信息。我翻閱瞭關於“蘭花香氣”那一節的內容,簡直是茅塞頓開。作者沒有泛泛而談,而是深入到影響蘭花香型、濃淡的化學成分層麵進行瞭解析,甚至提到瞭不同授粉媒介對氣味演變的影響。這對我這種喜歡聞香的愛好者來說,提供瞭全新的視角。此外,書中還穿插瞭一些蘭花種植的曆史軼事,比如某個名品是如何被發現、如何流傳到今天的,這些故事性元素讓原本偏嚮硬核的知識變得生動有趣起來。我發現,這本書的處理方式非常高明,它平衡瞭學術的深度和大眾的可讀性。它不是那種隻羅列數據的冰冷手冊,而是融入瞭人文關懷和曆史傳承的精品。這種多維度的信息呈現,極大地提升瞭閱讀的愉悅感和知識的吸收率。

評分

從收藏價值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無疑是近年來中國蘭文化齣版物中的佼佼者。我注意到它在“保護與傳承”方麵也投入瞭大量的篇幅,詳細介紹瞭當前一些珍稀建蘭品種麵臨的挑戰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工作。這種將學術研究與社會責任感緊密結閤的寫作態度,讓人非常敬佩。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如何養花”的指南,更像是一部關於“如何敬畏自然與文化”的宣言。書中的參考文獻和索引做得非常詳盡,這為後續研究人員或深度愛好者提供瞭極大的便利,可以看齣編輯和作者團隊在學術規範上是下瞭大功夫的。這本書的齣現,填補瞭市場上同類主題的空白,它的分量感和權威性,注定它會成為未來相關研究和愛好者圈子裏繞不開的重要參考資料。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封麵那種素雅的墨綠色調,配上燙金的字體,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眼球。我本身對傳統文化和園藝類書籍就有種莫名的偏愛,拿到手的時候,那種厚實的紙張質感,拿在手裏沉甸甸的,感覺就像捧著一個珍寶。我特意翻閱瞭目錄和前言部分,作者的行文風格非常嚴謹,引經據典,看得齣來他對蘭花文化有著非常深厚的底蘊。比如,他談到宋代文人對蘭花的審美情趣時,引用瞭好多當時著名的詩詞和畫作,讓我這個業餘愛好者都聽得津津有味。雖然我還沒有深入閱讀內文,但光是這些開篇的文字,就已經構建瞭一個非常宏大而精緻的文化背景,讓我對接下來要探索的蘭花知識充滿瞭期待。這本書的排版也很講究,字距和行距都拿捏得恰到好處,閱讀起來非常舒適,即使長時間盯著看也不會覺得眼睛疲勞。總而言之,從一個純粹的“顔值”和初步“印象分”來看,這本書絕對是值得收藏的藝術品級彆的工具書。

評分

我是一個資深的園藝發燒友,對各種植物都有所涉獵,但唯獨在蘭科植物這塊兒,總感覺隔著一層紗。這次入手這本《中國蘭花名品檔案:建蘭》純粹是衝著它的專業性去的。我尤其關注它在品種分類和特徵描述上的嚴謹程度。在瀏覽瞭幾個章節的側重點後,我發現作者似乎采用瞭非常科學的鑒定方法,不僅僅停留在外觀描述,還涉及到瞭一些遺傳學和生態環境對蘭花形態影響的探討。例如,書中對不同産地建蘭在葉型、花葶高度上的細微差異,做瞭大量的對比分析,這一點對於我們這些想要精準識彆和培育特定品種的人來說,簡直是太重要瞭。我以前買過一些地方性的蘭花圖冊,內容比較零散,缺乏係統性,而這本書明顯是從一個更高的維度去構建蘭花的知識體係。光是看那些詳細的圖錶和數據對比,我就能感受到作者付齣的巨大心血,這本書的資料庫價值,遠超一般科普讀物。

評分

這本書幫朋友買的,朋友送人的,說還不錯的。

評分

書不錯,書中圖片較多

評分

這本書幫朋友買的,朋友送人的,說還不錯的。

評分

還不錯,最便宜的一傢店瞭

評分

書不錯,書中圖片較多

評分

很不錯的一本書,值得推薦。

評分

圖文並茂,隻是書裏麵齣現不少錯彆字,正版書的話就不應該瞭

評分

圖文並茂,隻是書裏麵齣現不少錯彆字,正版書的話就不應該瞭

評分

這本書幫朋友買的,朋友送人的,說還不錯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