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信息 | |
| 书名: | 规范场论 |
| 作者: | 周邦融 |
| ISBN: | 9787118100587 |
| 出版社: | 国防工业出版社 |
| 定价: | 45.00元 |
| 其他信息( 仅供参考,以实物为准) | |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 出版时间:2015-11-01 | 版次:1 |
| 页码:194 | 字数: |
| 内容简介 |
| 《规范场论》通过路径积分量子化的形式,系统阐述了规范场及其相关理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规范场论》首先讲述了非阿贝尔规范场的引人、对称性的自发破缺、Higgs机制和电弱统一模型;然后重点阐述了路径积分量子化方法,依次讨论量子力学、实标量场和非阿贝尔规范场,对于后者,给出了Feynman规则,讨论了规范场论中的BRS不变性和ward Takahashi恒等式;详细论述了微扰计算中的时空维数正规化方法(包括时空维数延拓的合理性)以及Yang-Mills理论的单圈图重整化;系统讨论了一般场论中的重整化群方程并应用于非阿贝尔规范理论中的渐进自由性质的导出;对于纯Yang-Mills理论作了专门的详细论述,包括具有有限作用量的拓扑解,欧氏空间中的瞬子,受约束系统路径积分的一般推导,θ作用量和θ真空;后系统讨论了在规范理论中十分重要的手征反常问题及其物理意义。 《规范场论》可作为物理学科的研究生学习规范场论和路径积分量子化的入门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供理论物理研究工作者参考。 |
| 图书目录 |
| 章 规范不变性和规范场 1.1 整体SU(N)对称性 1.2 SU(N)对称性的定域化(规范化) 第2章 对称性的自发破缺、Higgs机制 2.1 对称性的自发破缺 2.2 Higgs机制 2.3 弱电统一模型 第3章 路径积分量子化 3.1 量子力学 3.2 量子场论 3.3 等效作用量和等效势 3.4 路径积分的鞍点计算和圈图展开 3.5 含费密场的路径积分 第4章 非阿贝尔规范场的量子化和Feynman规则 4.1 非阿贝尔规范场的量子化 4.2 Fevnman规则 第5章 BRS不变性和Ward-Jakahashi恒等式 5.1 QED中的ward-Takahashi恒等式 5.2 Yang-Mills理论中的Warei-Takalashi恒等式-S1avnov-Faylor恒等 第6章 维数正规化和规范场的单圈图重整化 6.1 Fevnman积分的时空维数正规化 6.2 Yang-Mills理论的单圈图结构 第7章 重整化群方程和渐进自由 7.1 重整化群方程 7.2 规范理论中的跑动耦合常数 第8章 纯Yang-Mills理论 8.1 经典Yang-Mills方程和协变守恒流 8.2 欧氏空间无源Yang——Mills方程的瞬子解(赝粒子解) 8.3 θ角和θ作用量 8.4 臼真空 第9章 手征反常 9.1 群单态费密子轴矢流反常 9.2 非阿贝尔规范反常和反常相消 9.3 反常的物理结果 附录 附录A 闵氏与欧氏空间中一些基本量的相互关系 附录B 任意时空维数的积分公式 附录C 任意2w维时空y矩阵的低维表示 参考文献 |
| 文摘|序言 |
| 暂无内容 |
| 作者介绍 |
| 暂无内容 |
老实说,这本书的难度确实不小,但正是这种挑战性,让我体会到了知识的深度和力量。作者在内容的处理上,可以说做到了极致的严谨,每一个细节都经过深思熟虑,每一个推导都力求完美。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物理图像的描绘,虽然涉及的是抽象的场论概念,作者却能用一些生动的比喻和类比,帮助读者在大脑中构建出具体的物理场景。这对于理解那些难以直观感受的理论至关重要。在阅读某些章节时,我会感到一种“烧脑”的感觉,仿佛大脑正在进行一场高强度的运动,但当克服困难,理解了其中的精髓时,那种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这本书并不是那种可以快速翻阅的书籍,它需要耐心,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消化和吸收。但正因为如此,它所带来的收获也是巨大的。我开始能够从更宏观、更本质的角度去审视一些物理问题,对物质世界的构成和相互作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传授了知识,更培养了读者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评分一本好书,不在于它有多么容易读懂,而在于它能否在读者的心中激起涟漪,能否引导读者走向更广阔的知识海洋。而这本《规范场论》,无疑就是这样一本杰出的作品。作者在语言的运用上,既保持了科学的严谨性,又不失其优雅和流畅。他善于将那些令人望而生畏的数学公式,转化为具有物理意义的表述,使得理论的理解不再仅仅是冷冰冰的符号游戏。我非常欣赏书中对一些基本假设的探讨,作者并没有回避其中的哲学意义,而是引导读者思考这些假设的合理性和局限性。在阅读某些章节时,我常常会产生一些新的想法和疑问,而书中提供的解答和进一步的思考方向,又会促使我进行更深入的探索。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在于,它让我认识到,科学理论的构建是一个不断修正和完善的过程,我们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勇于挑战已有的认知。它是一本能够激发思考,培养独立研究能力的书籍,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对现代物理学有浓厚兴趣的读者。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恰好弥补了我近年来在物理学理论学习中遇到的一个瓶颈。我一直对现代物理学中的一些前沿领域感到好奇,但常常因为缺乏系统性的理论基础而望而却步。这本书的结构设计非常合理,从最基础的概念开始,层层递进,引导读者逐渐掌握核心的理论框架。作者在数学工具的应用上,展现出了极其娴熟的技巧,他能够精确地选择最适合描述特定物理现象的数学语言,并将其巧妙地融入到理论构建中。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书中有一些关于对称性破缺的讨论,作者的阐述让我对这个曾经让我感到困惑的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他通过引入一些关键的物理量和方程,清晰地展现了对称性破缺的内在机制及其对物理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此外,书中关于不同规范群的介绍,也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让我了解到在描述基本粒子相互作用时,数学结构的多样性和重要性。阅读过程中,我不仅是在学习知识,更是在学习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一种严谨的治学态度。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导师,指引我如何在浩瀚的物理海洋中航行。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全新知识殿堂的大门。 初拿到书时,封面设计就散发着一种严谨而深邃的气息,黑白相间的配色,配合简洁的字体,无不预示着内容将是硬核且富有挑战性的。 翻开扉页,印刷质量极佳,纸张的触感也相当舒适,这为后续的阅读体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阅读过程中,我时常被作者深厚的功底所折服,他能将如此抽象的概念,用一种清晰且逻辑严密的语言娓娓道来。 每一个公式的推导,每一个概念的阐释,都像是一环扣一环的精密齿轮,驱动着我不断深入理解。 书中穿插的许多例子,虽然抽象,但作者总能巧妙地将其与一些更易于理解的物理现象联系起来,让我这种初学者也能窥见其精妙之处。 尤其是在讲解某些复杂的数学工具时,作者并没有生硬地给出结果,而是循序渐进地展示了 derivation 的过程,这种严谨的态度是很多同类书籍所缺乏的。 我常常在阅读某个章节时,会停下来反复思考,将书中的内容与我之前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这种“顿悟”的时刻,是学习过程中最美妙的体验之一。 这本书无疑为我打开了物理学研究的一个全新视角,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继续深入探索其中的奥秘。
评分我一直对那些能够揭示宇宙基本规律的理论充满了敬畏,而这本书正是这样一本令人着迷的书籍。作者在内容的呈现上,做到了逻辑清晰、条理分明,使得原本复杂晦涩的理论变得相对易于理解。书中关于规范不变性的讨论,是我一直以来都想要深入了解的,作者通过精妙的数学推导,清晰地展现了这一核心概念在现代物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发现,规范不变性不仅仅是一个数学上的约束,它更是指导我们理解和构建物理理论的 fundamental principle。此外,书中关于拉格朗日量和哈密顿量的推导,也让我对能量守恒等基本物理原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特别喜欢书中提供的一些历史背景信息,这有助于我理解这些理论是如何一步步发展起来的,以及其中的一些关键人物所做出的贡献。阅读这本书,就像是在追溯物理学发展的脉络,感受着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不断深化。它不仅让我掌握了理论知识,更让我对科学探索的精神产生了深深的共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