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起点学剪纸

零起点学剪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建中 编
图书标签:
  • 剪纸
  • 手工
  • 艺术
  • 零基础
  • DIY
  • 教程
  • 文化
  • 传统
  • 兴趣
  • 儿童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木垛图书旗舰店
出版社: 辽宁科技
ISBN:9787538184112
商品编码:10190624204
开本:24
出版时间:2014-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称:零起点学剪纸
  • 作者:张建中
  • 定价:19.8
  • 出版社:辽宁科技
  • ISBN号:9787538184112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出版时间:2014-01-01
  • 印刷时间:2014-01-01
  • 版次:1
  • 印次:1
  • 开本:24开
  • 包装:平装
  • 页数:144
  • 字数:80千字

编辑推荐语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民俗生活中产生、流传和发展的。从民俗学的角度来讲,民间剪纸应称为民俗剪纸。所谓民俗剪纸,乃是创造、传承、享用于民间的一种艺术形象载体,它反映民间世代相袭的思想和行为,表现民间的知识学问,具有民俗的特性和剪纸的特点。从制作和创作形式上说,中国民俗剪纸艺术应包括单色民俗剪纸和彩色民俗剪纸两大类,而单色民俗剪纸是彩色民俗剪纸的基础。 《零起点学剪纸》从基础入手,详细剖析剪纸的基本运用技巧,引导读者一步步走进剪纸的奇幻世界。本书由张建中主编。

作者简介

1978年生于河北省玉田县,现为中国乡土艺术协会艺术顾问、中华文化促进会剪纸艺术委员会会员、中国民协剪纸艺委会会员、唐山市一级工艺美术大师、玉田县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996年开始剪纸创作,近20年来潜心研究剪纸技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融入现代设计理念,在表现手法、题材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形成了构图饱满、生动传神的作品风格。作品曾参加中华剪纸世纪回顾展等全国展览并获奖,《汉像遗风》、《南湖采莲》等数十幅作品在《人民日报》等报刊发表。

目录

**章 带你走进剪纸的世界
第二章 单独纹样剪纸
第三章 折叠剪纸
第四章 彩色剪纸
第五章 撕纸
第六章 剪纸藏书票
第七章 剪影
第八章 剪纸创作
第九章 剪纸欣赏


匠心独运,纸上乾坤:一窥中国传统剪纸的精妙世界 本书并非《零起点学剪纸》,而是对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剪纸,进行一次深入、广阔而细致的探索与梳理。 这是一部专注于展现剪纸艺术博大精深的历史脉络、丰富多样的地域风格、深刻的文化内涵以及其在当代艺术语境下的创新与传承的专著。它旨在引导读者超越基础技法的层面,进入剪纸艺术的精神家园,理解“剪”与“刻”背后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与生活美学。 --- 第一部分:溯源与定型——剪纸的历史长河与文化基石 本卷致力于构建一个宏大而精确的剪纸艺术发展时间轴。我们不探讨如何持刀,而是追溯“纸”这种媒介如何与“剪”的动作结合,成为一种独特的造型语言。 1.1 史前遗痕与早期形态的考证: 深入研究考古发现中与剪刻艺术相关的早期材料(如玉器、骨刻上的镂空纹饰),探讨它们与后世剪纸在母题和审美上的潜在联系。重点分析汉代画像砖、帛画中对镂空纹样的运用,以及早期纸张发明后,剪纸作为祭祀用品、丧葬陪葬品出现的文献记录与实物佐证。 1.2 魏晋隋唐的艺术沉淀: 梳理剪纸在宗教艺术中的应用,尤其是佛教造像的贴花、供养人的服饰图案等。分析此时期剪纸题材(如飞天、莲花)的符号学意义,及其如何吸收了中原与域外文化的元素,形成初步的地域风格差异。 1.3 宋元时期的生活化转型与技艺成熟: 宋代,随着市民阶层的兴起和手工业的繁荣,剪纸逐渐走出宫廷和寺庙,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本章详细剖析窗花、灯花、喜花等实用性剪纸的兴起,并系统梳理现存宋元剪纸的工艺特点,如其线条的流畅性、构图的饱满度,以及装饰意味的强化。元代剪纸在纹样上体现出的民族融合特征,也在此处进行专题论述。 1.4 明清盛世的流派纷呈与集大成: 这是剪纸艺术发展的黄金时期。我们将详尽介绍以陕西旬邑、蔚县、河北蔚县、江苏丹阳为代表的几大核心流派的形成过程、核心技法(如剪纸与刻纸的区别)、代表人物及其作品风格。重点解析“一纸多色”(如蔚县的“影写”技法)如何突破单色剪刻的局限,实现色彩与线条的完美结合。 --- 第二部分:母题的密码——剪纸中的符号学与民间信仰 剪纸不仅仅是装饰,它是民间社会集体潜意识的视觉化表达。本部分是对剪纸题材进行深层解读,揭示其背后的文化逻辑。 2.1 祈福纳祥的主题群像: 系统分类解析“福、禄、寿、喜”四大主题下的具体纹样。例如,蝙蝠、鹿、钱币的组合(福禄寿全)的象征意义;石榴、葡萄、多子草纹样的生育崇拜;以及对传统神祇(如八仙、灶王爷)的描绘与应用场景。 2.2 动物世界的寓言: 深入剖析龙凤、麒麟、鱼、十二生肖在剪纸中的形象演变。探讨为何特定的动物形象总与特定的节日或人生阶段(如婚嫁、生子)相关联。分析剪纸对动物形态的“夸张化”和“程式化”处理,如何服务于其象征功能而非写实目的。 2.3 花卉草木的生命礼赞: 解读牡丹(富贵)、梅兰竹菊(君子品格)、莲花(清廉)等花卉主题的文化转译。特别关注草本植物在剪纸中作为“填补”与“连接”元素的结构作用,以及它们如何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2.4 故事与历史的叙事: 梳理剪纸中常见的故事题材,如《西厢记》《三国演义》片段,以及民间传说(如牛郎织女)。分析剪纸如何通过高度提炼和概括的造型语言,在有限的空间内完成复杂的叙事任务。 --- 第三部分:技法之辩——从“剪”到“刻”的工艺哲学 本部分聚焦于剪纸艺术的物质形态与技法差异,强调不同地区在工具运用和材料选择上的哲学考量。 3.1 纯粹的“剪”:线条的韵律与流畅性: 重点分析以南方地区(如江苏、浙江)为代表的“剪纸”流派。研究其如何利用剪刀的曲张变化,实现“一剪成型”的流畅感和线条的韵味,以及如何通过“叠剪”或“拼贴”技法增加层次感。 3.2 精微的“刻”:刀法的力量与肌理: 详尽阐释以陕西、河北为代表的“刻纸”(或称“刻花”)技艺。分析刻刀在不同角度和力度下,如何在厚实的纸面上形成独特的刀痕肌理和阴刻、阳刻的对比效果。讨论刻纸中对“线”与“面”关系的重新定义。 3.3 色彩的融合与创新:拓印与渲染: 专题研究色彩剪纸,特别是蔚县剪纸的“湿染”工艺。这并非简单的上色,而是在刻镂后,利用矿物颜料和特制药水进行浸染、拓印的过程。探讨这种半透明的色彩如何与纸张的纤维结构结合,创造出独特的视觉厚度。 3.4 工具的演变与材料的局限: 考察古代剪纸所用的材料(如毛边纸、宣纸、皮纸)的特性,以及工具(如传统剪刀、特制刻刀)对手工痕迹的影响。对比传统材料与现代印刷材料在艺术表达上的差异与取舍。 --- 第四部分:现代的呼吸——剪纸艺术的当代转化与国际对话 本卷将视野投向近现代,探讨剪纸艺术在工业化冲击下的坚守、变革与新生。 4.1 剪纸的现代化语境: 分析近现代剪纸大师如何有意识地引入西方现代艺术观念(如构成主义、抽象表现主义)来革新传统题材和构图。探讨其如何从完全服务于民俗需求的“工艺品”,转变为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民间艺术品”。 4.2 跨界与新媒介的探索: 研究当代艺术家如何将剪纸语言延伸到其他材料和领域,例如利用金属板、薄木片进行镂空创作,或将剪纸的二维平面语言转化为三维装置艺术。探讨数字技术(如激光切割)对传统剪纸技艺的冲击与借鉴。 4.3 国际视野下的剪纸地位: 梳理中国剪纸(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际展览和学术研究中的地位。比较中国剪纸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如波兰的剪纸、墨西哥的剪纸艺术)在造型语言和文化功能上的异同,从而反思中国剪纸的独特性与普适性价值。 4.4 传承的困境与未来的路径: 最后,本书提出对当前剪纸传承现状的深刻反思:如何平衡商业化需求与艺术纯粹性?如何在保留“手工温度”的同时,吸引新一代创作者?探讨建立可持续的、活态的传承体系的多种可能性。 --- 总结: 本书旨在提供一个深度、多维度的剪纸艺术鉴赏框架。它要求读者放下对基础入门的关注,转而欣赏那些沉淀在“一剪一线”背后的历史重量、文化密码与匠人精神。它是一本写给所有热爱中国传统艺术、渴望理解民间生活美学的人士的深度阅读指南。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零起点学剪纸》真是太棒了!我一直对手工活儿没什么天赋,感觉自己动手能力特别差,所以看到“零起点”这几个字的时候,心里还是有点打鼓的。但又实在是被剪纸那种玲珑剔透的美所吸引,所以还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入手了。拿到书之后,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一开始看到那些复杂的图案,又是一阵担心。但是!书里真的把每一个步骤都拆解得特别细致,像是手把手教你一样。从最基础的折叠技巧,到不同线条的处理,再到最后如何将剪好的作品取下来,每一步都有清晰的图示和简洁的文字说明。我从来没想过,原来剪纸需要注意这么多细节,比如下剪子的角度、力度,还有不同纸张的选择。书里还介绍了不同节日、不同主题的剪纸图案,从简单的窗花到立体的生肖,应有尽有。我按照书上的步骤,小心翼翼地剪了一个最简单的“福”字,虽然还不够完美,但看到自己亲手剪出来的作品,成就感真的爆棚!这本书记载了我从一个完全不懂剪纸到能剪出第一个作品的心路历程,让我对这项传统技艺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极大的兴趣。

评分

拿到《零起点学剪纸》这本书,我最先被它精美的设计所吸引。封面色彩鲜艳,图案精致,一看就很有艺术感。翻开书页,里面的排版布局也非常舒服,字迹清晰,图片生动,让人赏心悦目。我是一个对传统文化非常感兴趣的人,尤其喜欢那些能够亲手制作出来的工艺品。剪纸一直是我很想尝试的领域,但总觉得门槛很高,害怕自己学不会。这本书的出现,正好满足了我的需求。它从最基础的剪纸工具选择、纸张的处理,到各种基本图形的剪法,再到复杂的图案构思,都讲解得非常到位。我尤其喜欢书里介绍的“对称剪纸法”和“镂空剪纸法”,这些技巧让我觉得剪纸并不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而是充满创造性和趣味性的过程。书中的示例图案也非常丰富,从动物、花卉到人物、风景,几乎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我按照书上的图示,尝试剪了几幅作品,虽然还有进步的空间,但看着自己亲手剪出来的作品,感觉特别有成就感,也让我对剪纸这项传统技艺有了更深的喜爱和尊重。

评分

我一直觉得,对于很多传统手工艺,我们往往只看到了其最终呈现的美丽,却忽略了其背后的技法和不易。《零起点学剪纸》这本书,恰恰就是将这些“不易”化为了“易”,让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和喜爱上剪纸。它不仅仅是一本教学书籍,更像是一位耐心的老师,循循善诱地引导着读者。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对于“留白”和“断点”的讲解,这在剪纸中是非常重要的概念,但对于初学者来说却很难掌握。书里通过大量的图例和细致的文字说明,解释了这些技巧的关键之处,让我茅塞顿开。而且,这本书的内容非常实用,它不仅介绍了传统的窗花、挂件等剪纸形式,还涉及到一些现代的应用,比如剪纸元素的服装设计、家居装饰等,让我看到了剪纸在当代社会的新生机。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学会了剪纸,更是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热爱,这份收获远比单纯的技能学习要宝贵得多。

评分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手工创作的爱好者,我阅览过不少关于传统手工艺的书籍,而《零起点学剪纸》给我带来的惊喜是相当大的。这本书的编排逻辑非常清晰,它并没有一开始就抛出一些难度极高的作品,而是从最基础的剪刀握法、纸张折叠技巧开始,一步步引导读者进入剪纸的世界。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不同剪纸工具的介绍,以及如何根据不同的剪纸需求选择合适的纸张和工具,这为我后续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书中提供的图案种类繁多,从吉祥的生肖到雅致的花卉,再到富有生活气息的场景,都展现了剪纸艺术的多样性。更让我惊喜的是,作者在讲解具体图案时,往往会穿插一些相关的文化故事或寓意,这使得剪纸的学习过程不仅仅是技术的掌握,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体验。读完这本书,我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剪纸艺术宝库的大门,里面充满了无穷的创意和乐趣,让我跃跃欲试,想要将书中所学应用到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去。

评分

说实话,我买《零起点学剪纸》的时候,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主要是觉得它名字听起来比较浅显,可能内容会比较简单。然而,事实却让我大吃一惊!这本书的内容深度和广度都远超我的想象。它不仅仅是教你如何拿剪刀、如何下剪子,更是深入讲解了剪纸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以及不同地域的剪纸风格。我了解到,原来中国剪纸在不同的地区有如此鲜明的特色,比如北方剪纸的大气粗犷,南方剪纸的细腻秀美。书里还介绍了许多优秀的剪纸艺术家的作品,他们的创作思路和技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意识到剪纸并非只是简单的手工,而是一门可以承载丰富情感和艺术表达的学问。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剪纸色彩搭配的建议,以及如何将剪纸作品进行二次创作,比如装裱成画、制作成灯笼等。这些内容让我的视野一下子开阔了许多,我不再仅仅把剪纸当作一种消遣,而是开始思考如何将它融入我的生活,让这份传统艺术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