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有机合成化学及工艺学(第2版)

精细有机合成化学及工艺学(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唐培堃 编
图书标签:
  • 有机合成
  • 精细化工
  • 工艺学
  • 化学工程
  • 药物合成
  • 农药合成
  • 染料合成
  • 有机化学
  • 合成路线
  • 工业应用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天津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1805176
版次:2
商品编码:10218884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2-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61
字数:59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精细化工包括医药、兽药、农药、染料、有机颜料、香料、助剂、添加剂等约40个行业,其中绝大部分行业都与精细有机合成有关。
  本教材第一版曾获化工部优秀教材一等奖。第二版仍保持原来的体系,共分16章。作者在阐明理论基础和技术基础之后,介绍了主要单元反应的历程、影响因素和实际应用,并论述了具体产品的多种合成路线与单元反应之间的关系。
  本书可作普通高校、电视大学、高职精细化工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有机合成专业的选修或必修教材及从事精细化工、有机合成工作的科技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配套参考书《精细有机合成化学及工艺学学习指导》于2003年由天津大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精细化工的范畴
1.2 精细化工的特点
1.3 精细化工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1.4 本书的讨论范围
1.5 精细有机合成的单元反应
1.6 精细有机合成的原料资源
第2章 精细有机合成的理论基础
2.1 反应试剂的分类
2.2 亲电取代反应
2.3 亲核取代反应
2.4 消除反应
2.5 自由基反应
2.6 加成反应
2.7 重排反应
第3章 精细有机合成的工艺学基础
3.1 概述
3.2 化学反应的计量学
3.3 化学反应器
3.4 精细有机合成中的溶剂效应
3.5 气固相接触催化
3.6 相转移催化
3.7 均相配位催化
3.8 光有机合成
3.9 电解有机合成
第4章 卤化
4.1 概述
4.2 芳环上的取代卤化
4.3 脂烃及芳环侧链的取代卤化
4.4 加成卤化
4.5 置换卤化
第5章 磺化和硫酸化
5.1 磺化概述
5.2 芳香族磺化
5.3 脂肪族的磺化
5.4 醇和烯烃的硫酸化
第6章 硝化及亚硝化
……
第7章 氢化和还原
第8章 重氮化和重氮基的转化
第9章 氨解和胺化
第10章 烃化
第11章 酰化
第12章 氧化
第13章 水解
第14章 缩合
第15章 环合
第16章 聚合

前言/序言


好的,这是一份针对其他主题的、详细且富有专业气息的图书简介,旨在避开《精细有机合成化学及工艺学(第2版)》的具体内容。 《现代药物设计与生物活性筛选前沿进展》 导言:跨越化学、生物学与信息科学的桥梁 在当代生命科学与医药研发领域,新药发现的效率与成功率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传统的“试错法”高通量筛选已逐渐让位于基于结构、机制和预测的理性药物设计策略。本书《现代药物设计与生物活性筛选前沿进展》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它系统地整合了计算化学、结构生物学、分子药理学以及人工智能(AI)在新药研发全周期中的最新应用与突破。本书旨在为药物化学家、药理学家、生物信息学研究人员以及相关领域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提供一个全面、深入且具有前瞻性的学习平台,帮助他们掌握从靶点识别到先导化合物优化的一整套现代化工具与方法论。 第一部分:药物设计的基础理论与计算化学新范式 第一章:分子靶点识别与验证的计算策略 本章深入探讨了疾病相关生物大分子的结构解析、功能分析及其在药物设计中的重要性。重点介绍了冷冻电镜(Cryo-EM)、高场核磁共振(NMR)和同步辐射结构生物学等前沿技术如何为药物设计提供精确的结构基础。此外,还详细阐述了通过序列比对、同源建模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来预测和验证潜在药物靶点的计算方法。 第二章: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SBDD)的深化 SBDD是现代药物设计的核心支柱。本章聚焦于配体-蛋白质对接(Docking)技术的最新发展,包括力场参数的改进、采样算法的优化(如蒙特卡洛模拟、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应用)。特别关注柔性对接、多构象对接以及如何将结合自由能计算(如MM/PBSA和MM/GBSA)精确地融入到筛选流程中,以提高预测准确性。 第三章:基于片段的药物设计(FBDD)与化学空间探索 FBDD因其能更有效地探索化学空间而受到青睐。本章详细介绍了FBDD的实验技术(如SPR、NMR谱学)与计算策略的结合。重点讨论了如何通过片段连接、片段增长等策略,将低亲和力片段转化为高活性先导化合物,并引入了“骨架跳跃”(Scaffold Hopping)的计算方法,以规避专利壁垒并优化药代动力学性质。 第二部分:高通量筛选与生物活性评估的智能化 第四章:虚拟筛选(VS)技术的集成与优化 虚拟筛选是加速先导化合物发现的关键环节。本章系统梳理了基于构象和基于密度的VS策略。内容涵盖了大型化合物库的管理、高精度过滤技术(如拓扑滤波、描述符选择)以及如何利用多目标优化算法(如NSGA-II)在速度和准确性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本章还探讨了如何构建适用于特定靶点家族的定制化数据库。 第五章:ADMET预测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药物的成药性(Absorption, Distribution, Metabolism, Excretion, Toxicity, ADMET)是决定候选药物能否进入临床的关键因素。本章详细介绍了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SAR)和定量结构-性质关系(QSPR)模型的最新进展,包括描述符选择、模型验证(如使用Y-scrambling和external validation sets)以及新兴的3D-QSAR技术(如CoMFA, CoMSIA)。此外,对近年来兴起的基于深度学习的ADMET预测方法进行了详尽的案例分析。 第六章:生物活性测定与表型筛选的自动化 本部分将视角从计算领域转向湿实验。本章重点介绍了新一代高内涵筛选(HCS)技术在细胞表型分析中的应用,如何利用先进的图像分析算法对细胞形态、亚细胞结构和分子通路激活进行定量评估。同时,探讨了基于细胞的生物活性(Cell-based Assay)的建立、优化与自动化移液系统在确保数据可重复性方面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前沿交叉领域:AI与新一代疗法设计 第七章:深度学习在分子生成与优化中的革命 人工智能,特别是深度学习,正在重塑药物化学的流程。本章深入讲解了生成模型(如GANs, VAEs)在从头设计(De Novo Design)中的应用。内容包括如何定义有效的损失函数以同时优化活性和成药性,以及如何利用强化学习指导分子结构向预设的目标空间演化。通过具体案例展示AI如何处理复杂的化学空间约束。 第八章:PROTACs与其他新型靶向蛋白降解剂的设计原理 靶向蛋白降解剂(TPD)如PROTACs是当前药物研究中最热门的方向之一。本章系统阐述了PROTACs的基本结构组成(配体、连接子、E3连接酶配体)及其作用机制。重点讨论了连接子长度和构象对泛素化效率的影响,以及如何运用计算化学工具预测PROTACs的构象柔性和对E3连接酶的选择性。 第九章:寡核苷酸与多肽药物的计算设计 随着核酸药物和多肽类生物药的兴起,针对这类大分子药物的设计方法也日益成熟。本章涵盖了寡核苷酸药物(如siRNA, ASO)的序列设计、靶点结合预测以及与RNA相互作用的结构模拟。对于多肽药物,则探讨了如何利用构象采样和肽-靶标相互作用模型来增强口服生物利用度和稳定性。 结语:未来药物研发的集成化蓝图 本书的最终目标是描绘出一幅清晰的未来药物研发蓝图。通过将计算预测的精度、高通量实验的广度以及新兴疗法的设计深度有机结合,读者将能够理解并实践如何构建一个高效、低成本、高成功率的药物发现平台。本书对理论的阐述严谨,对技术的描述细致入微,是追求卓越的科研人员不可或缺的参考手册。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买这本书主要是为了给我的研究生做课程参考,他们需要建立一个扎实的理论基础,才能在未来的研究中走得更远。从教学的角度来看,《精细有机合成化学及工艺学(第2版)》的逻辑性非常强,章节之间的衔接自然流畅。它没有过度强调那些已经被广泛应用、创新性不大的老技术,而是将笔墨重点放在了那些需要精妙设计和复杂控制的新型合成技术上。比如,在构建复杂分子骨架时,书中对“正交保护基团策略”的讲解极其透彻,区分了不同保护基在酸性、碱性、催化氢化等环境下的稳定性差异,这对于多步合成中的步骤顺序设计至关重要。我的学生反馈说,通过学习这本书,他们对“合成路线的健壮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即路线不仅要有效,更要稳定可靠。唯一的遗憾可能是插图数量相对有限,一些复杂的立体结构或者反应机理的动态过程,如果能配上更多高质量的动态图示或更清晰的三维模型图,对理解会更加直观和迅速。

评分

作为一名有着多年一线生产经验的资深化学工作者,我对合成工艺的关注点往往落在成本、安全和环保这“三驾马车”上。这本书在工艺学方面的探讨,确实体现了“精细”二字的内涵。它不仅仅是告诉你“怎么做”,更重要的是告诉你“为什么选择这种方式”。比如,在选择合适的催化剂时,书中会对比不同金属催化剂的周转数(TON)和流失率,并结合实际的金属残留控制标准,来指导选择。这才是真正的工艺思维。我注意到,它对溶剂的选择也进行了深入的讨论,详细分析了常用有机溶剂的毒性、回收难度和对反应选择性的影响,并推荐了一些替代性的绿色溶剂体系。这套体系化的思考方式,对于我们这些需要对现有工艺进行持续改进以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法规的团队来说,提供了非常坚实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方向。这本书在我办公室的书架上,被翻阅的频率非常高,尤其是在进行新项目可行性评估时,我总会先翻阅相关章节,来校验我们的初步设计是否遗漏了关键的工艺考量点。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和结构设计,说实话,一开始让我有点头疼,因为它实在太“满”了。内容非常详实,几乎没有一句废话,但这也意味着你需要保持高度的专注力去阅读。我是一名从事特种化学品定制合成的工程师,对那些“拿来就能用”的成熟工艺流程特别感兴趣。这本书在这方面表现得十分均衡,它既有基础理论的夯实,也有针对特定官能团转化的系统性总结。比如,在氮杂环的构建部分,作者不仅对比了传统的环化方法,还引入了C-H键活化策略,这展示了编者紧跟时代步伐的能力。不过,我个人希望能有更多的“失败案例分析”。理论上完美的反应路线在放大生产中往往会遇到意想不到的障碍,如果书中能增加一些“为什么这个实验室方法在工业上行不通”的剖析,可能会更有启发性。总体来说,它更像是一本可以随时翻阅的“工具箱”,而不是一本需要从头读到尾的“小说”。每次遇到合成难题,我总能从中找到一些关于反应条件微调的蛛丝马迹。

评分

拿到这本《精细有机合成化学及工艺学(第2版)》,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的“新”和“广”。作为第二版,它显然吸纳了近年来有机合成领域不少前沿进展。我主要关注的是绿色化学和流动化学在精细化工中的应用。这本书在这方面着墨不少,比如对于一些高危反应,它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微通道反应器实现安全、高效的连续化生产,这对于我们工厂的技术改造项目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我特别欣赏它在“工艺放大”这一块的处理方式。很多教科书在讲完实验室合成后就戛然而止,但这本书却花了好大篇幅讨论了溶剂回收、副产物处理、能耗控制等实际生产中的核心问题。这让它不仅仅是一本学术著作,更是一本实用的工程指导手册。我记得我们部门最近在尝试优化一个农药中间体的合成,遇到了收率平台期的问题,翻阅这本书时,恰好看到一章专门讨论了反应温度梯度对副反应抑制的影响,给我们的工艺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效果立竿见影。这种理论指导实践的深度和广度,确实是很多同类书籍难以比拟的。

评分

这本《精细有机合成化学及工艺学(第2版)》着实是本厚重的家伙,我刚拿到手的时候,光是掂量分量就觉得里面的知识得够我啃一阵子的了。我个人比较侧重于药物化学领域的研究,所以对合成路线的设计和工艺条件的优化总是特别关注。这本书给我的初印象是,它在理论深度上把握得相当到位,不像有些教材那样只停留在概念的介绍,而是深入到反应机理的层面,特别是对一些经典反应的过渡态、能垒以及立体选择性的调控,都有比较细致的阐述。比如说,在手性催化部分,作者并没有简单罗列出几种催化剂,而是结合具体的案例,分析了配体结构如何影响催化活性和对映选择性,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设计新型手性合成路线的人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参考。不过,说实话,对于初学者来说,前半部分的机理推导可能稍显密集,需要一定的有机化学基础才能顺畅阅读。我记得有一次为了搞清楚一个Suzuki偶联反应的催化循环,我反复对照书里的图示和文字描述,才算真正理清了氧化加成、转金属化和还原消除这几个关键步骤的内在逻辑。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提供了一个从微观机理到宏观工艺的完整视角,非常适合作为进阶参考书。

评分

可以。

评分

还行吧,不错

评分

没货,还说有货,老人家我等不起

评分

[QY]"

评分

[QY]"

评分

没货,还说有货,老人家我等不起

评分

"[SM]在书店看上了这本书一直想买可惜太贵又不打折,回家决定上京东看看,果然有折扣。毫不犹豫的买下了,京东速度果然非常快的,从配货到送货也很具体,快递非常好,很快收到书了。书的包装非常好,没有拆开过,非常新,可以说无论自己阅读家人阅读,收藏还是送人都特别有面子的说,特别精美;各种十分美好虽然看着书本看着相对简单,但也不遑多让,塑封都很完整封面和封底的设计、绘图都十分好画让我觉得十分细腻具有收藏价值。书的封套非常精致推荐大家购买。 打开书本,书装帧精美,纸张很干净,文字排版看起来非常舒服非常的惊喜,让人看得欲罢不能,每每捧起这本书的时候 似乎能够感觉到作者毫无保留的把作品呈现在我面前。 作业深入浅出的写作手法能让本人犹如身临其境一般,好似一杯美式咖啡,看似快餐,其实值得回味 无论男女老少,第一印象最重要。”从你留给别人的第一印象中,就可以让别人看出你是什么样的人。所以多读书可以让人感觉你知书答礼,颇有风度。 多读书,可以让你多增加一些课外知识。培根先生说过:“知识就是力量。”不错,多读书,增长了课外知识,可以让你感到浑身充满了一股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激励着你不断地前进,不断地成长。从书中,你往往可以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使你不断地改正错误,摆正自己前进的方向。所以,书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多读书,可以让你变聪明,变得有智慧去战胜对手。书让你变得更聪明,你就可以勇敢地面对困难。让你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样,你又向你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迈出了一步。 多读书,也能使你的心情便得快乐。读书也是一种休闲,一种娱乐的方式。读书可以调节身体的血管流动,使你身心健康。所以在书的海洋里遨游也是一种无限快乐的事情。用读书来为自己放松心情也是一种十分明智的。 读书能陶冶人的情操,给人知识和智慧。所以,我们应该多读书,为我们以后的人生道路打下好的、扎实的基础!读书养性,读书可以陶冶自己的性情,使自己温文尔雅,具有书卷气;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书可以提高写作能力,写文章就才思敏捷;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书可以提高理解能力,只要熟读深思,你就可以知道其中的道理了;读书可以使自己的知识得到积累,君子学以聚之。总之,爱好读书是好事。让我们都来读书吧。 其实读书有很多好处,就等有心人去慢慢发现. 最大的好处是可以让你有属于自己的本领靠自己生存。 最后在好评一下京东客服服务态度好,送货相当快,包装仔细!这个也值得赞美下 希望京东这样保持下去,越做越好

评分

这本书包装很好,纸质也很不错,当然书本身很好。

评分

[QY]"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