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园林专业系列教材:园林苗圃学 [Nursery of landscape plants]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园林专业系列教材:园林苗圃学 [Nursery of landscape plants]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丁彦芬 著
图书标签:
  • 园林苗圃学
  • 苗圃技术
  • 园林植物
  • 园艺
  • 高等职业教育
  • 技术教育
  • 园林专业
  • 植物繁殖
  • 园林工程
  • 苗木生产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东南大学出版社
ISBN:9787810891769
版次:1
商品编码:10249197
包装:平装
外文名称:Nursery of landscape plants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3-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72
字数:28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园林苗圃学是主要讲述园林苗木繁殖和培育技术的实用性参考书。内容包括园林苗圃的建立、园林树木的种子生产、苗木的繁殖与培育、大苗培育技术、苗木出圃、育苗新技术、常用园林苗木的繁育技术和园林苗圃的经营管理等内容。本书旨在使读者通过学习,能够掌握园林苗圃学基本理论知识,并学以致用,提高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书图文并茂,通俗易懂,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园林专业的教材,也可供大、中专院校园林和其他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及园林绿化工作者学习使用

目录

1园林苗圃的建立
1.1园林苗圃的含义
1.2园林苗圃用地的选择
1.2.1苗圃的经营条件
1.2.2苗圃的自然条件
1.3园林苗圃的面积计算
1.3.1生产用地的面积计算
1.3.2辅助用地的面积计算
1.4园林苗圃的规划设计与建立
1.4.1园林苗圃规划设计的准备工作
1.4.2园林苗圃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
1.4.3园林苗圃设计图的绘制和设计说明书的编写
1.4.4园林苗圃的建立

2园林树木的种子生产
2.1园林树木的结实规律
2.1.1园林树木的结实年龄
2.1.2园林树木结实的大小年现象和间隔期
2.1.3影响园林树木结实的因子
2.2种实的采集与调制
2.2.1种实的采集
2.2.2树木种实的调制
2.3种子的贮藏和运输
2.3.1种子贮藏的目的
2.3.2保持种子生活力的原理
2.3.3种子贮藏方法和运输
2.4种子的品质检验
2.4.1抽样
2.4.2种子净度测定
2.4.3种子发芽率测定
2.4.4种子生活力测定
2.4.5种子优良度测定
2.4.6种子含水量测定
2.4.7种子重量测定
2.4.8种子健康状况测定
2.5树木种子的休眠
2.5.1种子休眠及其生物学意义
2.5.2种子休眠的类型

3播种繁殖育苗
3.1播种前的种子和土壤处理
3.1.1播种前的种子处理
3.1.2播种前的土壤处理
3.2播种时期
3.2.1春播
3.2.2秋播
3.2.3夏播
3.2.4冬播
3.3苗木密度与播种量计算
3.3.1苗木密度
3.3.2播种量的计算
3.4育苗方式及播种技术
3.4.1育苗方式
3.4.2播种技术
3.5播种苗的年生长发育特点
3.5.1出苗期
3.5.2幼苗期(生长初期)
3.5.3速生期
3.5.4苗木的硬化期(生长后期)
3.6播种苗的抚育管理
3.6.1出苗前播种地的管理
3.6.2苗期管理

4营养繁殖苗的培育
4.1扦插育苗
4.1.1扦插生根成活的原理
4.1.2影响扦插成活的因素
4.1.3促进扦插生根的方法
4.1.4扦插育苗技术
4.1.5插后管理
4.2嫁接育苗
4.2.1嫁接的意义和作用
4.2.2嫁接成活的原理
4.2.3影响嫁接成活的主要因素
4.2.4砧、穗的相互影响和选择
4.2.5嫁接的时期
4.2.6嫁接前的准备工作
4.2.7嫁接的方法
4.2.8嫁接后的管理
4.3压条繁殖
4.3.1压条的时期
4.3.2压条的种类和方法
4.3.3促进压条生根的方法
4.3.4压条后的管理
4.4分株繁殖
4.4.1分株时期
4.4.2分株方法

5大苗培育
5.1苗木移植
5.1.1苗木移植的作用
5.1.2苗木移植成活的基本原理
5.1.3移植的准备
5.1.4移植季节
5.1.5移植方法
5.1.6移植的密度
5.1.7移植次数和间隔期
5.1.8移植后的管理
5.2苗木的抚育
5.2.1中耕除草
5.2.2施肥
5.2.3灌水与排水
5.2.4抽稀、断根和转垛
5.3苗木的整形修剪
5.3.1整形修剪的意义
5.3.2整形修剪的时期与方法
5.3.3整形方法
5.4各类大苗培育技术
5.4.1落叶乔木大苗培育技术
5.4.2落叶灌木大苗培育技术
5.4.3落叶垂枝类大苗培育技术
5.4.4常绿乔木大苗培育技术
5.4.5常绿灌木大苗培育技术
5.4.6攀缘植物大苗培育技术

6苗木出圃
6.1苗木出圃前的调查
6.1.1调查目的
6.1.2调查时间
6.1.3调查方法
6.2苗木出圃的质量要求
6.2.1苗木出圃的质量指标及要求
6.2.2出圃苗木的规格要求
6.2.3苗龄及表示法
6.3起苗与分级统计
6.3.1起苗
6.3.2分级与统计
6.4苗木的贮藏
6.4.1假植
6.4.2低温贮藏
6.5苗木的检疫和运输
6.5.1苗木的检疫和消毒
6.5.2苗木的包装和运输

7育苗新技术
7.1容器育苗
7.1.1容器育苗的特点
7.1.2育苗容器
7.1.3育苗基质
7.1.4容器苗培育
7.2无土栽培
7.2.1无土栽培的特点
7.2.2无土栽培场地和植物种类的选择
7.2.3无土栽培的设备
7.2.4营养液的配制和使用
7.2.5无土栽培的基本方法
7.3组织培养育苗
7.3.1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
7.3.2植物组织培养的特点
7.3.3组织培养的条件

8常用园林苗木的繁育技术
9园林苗圃的经营管理
附录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部标准——城市园林苗圃技术规程
附录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绿化和园林绿地用植物材料木本质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2 园林树木的种子生产 园林树木种子是育苗的物质基础,多数园林树木都以种子繁殖为主,因此种子的质量和数量对育苗和绿化的效果都有很大的影响。要使苗木生产达到“优质、高产、高效”,就必须使用良种来育苗,良种是树木速生丰产的先决条件,也是生态园林建设的基本保证。
  良种即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都优良的种子。遗传品质指用这样的种子繁殖的后代,能够保持并表现出原速生、丰产、优质、干型通直圆满、树冠开展、抗病性强等特点。播种品质具有种子纯净、饱满、千粒重大、发芽率高、生活力强等特点。遗传品质的优良程度主要取决于母树的遗传性;而播种品质的优良程度除了受母树的遗传性状影响外,还与母树的生长环境、种子经营状况及种子的生产水平有关,如采种时间、调制方法、贮藏条件等。因此在讲述园林树木的繁殖方法之前,先要讲讲其种子的生产。
  2.1 园林树木的结实规律
  2.1.1 园林树木的结实年龄 树木包括乔木和灌木,都是多年生、多次结实的植物(竹类除外)。树木从种子萌发到长成植株,当它生长发育到一定的年龄阶段就要开花结实,一直到衰老死亡,这中间要经过若干不同的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根据阶段发育理论,将木本植物的生命周期分为5个时期:种子时期(胚胎时期)、幼年时期、青年时期、成年时期和老年时期。对每个树种而言,每个时期开始的早晚和延续的时间长短都不同。同一树种在不同的环境条件影响下,其各个时期也有一定的延长和缩短。由此可见,树木开始结实的年龄,除了受年龄阶段的制约外,还取决于树木的生物学特性和环境条件。
  不同的树种,由于生长、发育的快慢不同,开始结实的年龄也不同。一般喜光的、速生的树种发育快,开始结实的年龄也小。反之,耐阴、生长速度慢的树种开始结实的年龄较大。乔木与灌木相比,乔木开始结实的年龄大,灌木开始结实的年龄小,如紫穗槐、胡枝子2~3年就可以开花结实。
  同一树种,由于起源和环境条件不同,开始结实的年龄也不一样。萌生林以及用营养繁殖苗营造的人工林比实生林开花结实要早,例如栓皮栎实生人工林7~9年开始结实,萌生人工林5年即可开始结实。生长在环境条件好的比生长在环境条件差的母树开花结实早.如孤立木光照条件充足,营养面积大,开始结实的时间比林木早。在山区阳坡比阴坡结实早。土壤养分、水分条件好的地方比条件差的地方结实早。

前言/序言

  植物是生态园林的灵魂,木本植物(园林树木)更是生态园林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伴随着“生态园林”、“森林城市”迅猛发展的浪潮,园林苗木业已成为最具活力的朝阳产业,园林苗圃的数量迅速增加,其规模也空前扩大。就此,如何产良种、育壮苗,实现苗圃的三大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成为目前园林苗圃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高职园林专业的教育目标是培养服务于生产、管理第一线的“一专多能”的应用型园林人才。毫无疑问,园林植物的繁殖、培育以至园林苗圃的生产经营是该专业的重要专攻方向之一。“服务于高职教学,应用于生产实际”正是本教材的编写原则。在编写过程中,根据高职园林专业的特色,系统地讲述了园林苗圃的建立、园林树木的种子生产、苗木的繁殖和培育技术以及园林苗圃的经营管理等内容。本教材在内容上力求完善、创新,切合生产实际,使学生通过对本教材的学习,能够学有所悟,学以致用,切实提高解决园林苗圃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由于近年来苗木业的发展日新月异,苗木新优品种层出不穷,苗木生产技术不断更新,苗木市场行情更是瞬息万变,又兼之各地自然条件不一,经济发展不均,所以,本课程的学习,需持辩证的、动态的发展观,活学活用。
  本书由丁彦芬主编,并编写第1、2、4、6、7、8、9章,田如男编写第3、5章,全书由江苏省林业局教授级高工吕祥生审阅。在编写过程中,借鉴了南京林业大学许多专家、教授提出的宝贵意见,参阅了一些相关的著作和教材,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
  由于仓促成书,水平有限,书中定有诸多不当之处,敬请读者惠予指正。
园林植物的繁育与栽培 本书深入探讨了园林植物繁育与栽培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操作,旨在为园林行业从业者、研究人员及相关专业学生提供系统、详实的专业知识。全书围绕园林植物的生命周期,从种质资源保护、繁殖技术,到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直至移栽定植与后期养护,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力求全面、准确地展现园林苗圃的运作精髓。 第一章 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本章首先阐述了园林植物种质资源的重要性,强调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奠基性意义。我们将探讨种质资源的收集、鉴定、保存及其相关法规政策。内容将涵盖: 种质资源的定义与分类: 详细介绍不同类别的园林植物,如乔木、灌木、草本花卉、地被植物、水生植物等,以及它们的种质特性。 种质资源的收集与鉴定: 阐述科学的收集方法,包括野外调查、引进以及人工选育,并重点介绍植物分类学、形态学和细胞遗传学在种质资源鉴定中的应用。 种质资源的保存技术: 介绍长期保存技术,如种子库、组织培养库(离体保存)以及原地保存(建立种质资源圃)。我们将深入分析各种保存方法的优缺点,并提供实际操作指导。 种质资源的评价与利用: 探讨如何对收集到的种质资源进行抗性、观赏性、适应性等多方面评价,并介绍如何通过杂交育种、基因工程等手段,发掘和利用优良种质资源,培育新品种。 相关法律法规与伦理: 介绍国家及国际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植物新品种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在种质资源利用中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第二章 园林植物的繁殖技术 繁殖是园林植物生产的基础,本章将系统介绍各类园林植物的繁殖方法,重点突出不同繁殖方式的原理、技术要点及应用范围。 无性繁殖(营养繁殖): 扦插繁殖: 详细介绍不同类型植物的扦插基质选择、插穗处理(生根剂使用)、扦插环境控制(温度、湿度、光照)以及生根后的管理。内容将涵盖硬枝扦插、嫩枝扦插、叶插、根插等多种形式,并重点分析影响成活率的因素。 嫁接繁殖: 深入剖析嫁接的原理、常用砧木与接穗的选择原则,详细介绍劈接、腹接、芽接、靠接等各种嫁接方法的操作步骤。我们将提供不同植物类群(如蔷薇科、芸香科、槭树科等)的嫁接实例,并强调嫁接成活后的管理要点。 压条繁殖: 介绍高压法(空中压条)和环状剥皮法(低压法)的工艺流程,包括选条、伤口处理、覆土材料选择、生根与分离等环节。 分株繁殖: 适用于宿根花卉、观赏草以及一些灌木,详细介绍分株的最佳时期、分株工具的选择、分株操作方法以及分株后的栽植与管理。 组织培养(离体快繁): 介绍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培养基的配制、外植体选择与消毒、培养过程控制(温度、光照、湿度)以及继代培养、生根培养、炼苗等关键步骤。本节将重点介绍其在快速繁殖优良品种、脱毒种苗繁育中的应用。 有性繁殖(种子繁殖): 种子生物学: 阐述种子的形态结构、萌发条件(水分、温度、氧气、光照)、种子休眠及其解除方法(层积催芽、热水浸泡、化学处理等)。 采种与处理: 介绍不同植物果实成熟期的判断,种子采集、清洁、干燥、贮藏的方法,以及种子质量检测。 播种技术: 讲解不同播种基质的配制,容器选择,播种深度、密度控制,以及播种后的覆膜、遮荫、浇水等管理措施。 第三章 园林苗木的繁育环境与设施 良好的繁育环境是保障苗木生长发育的关键。本章将详细介绍园林苗圃中常用的繁育设施及其环境控制技术。 苗圃地选择与规划: 依据植物生长需求,从土壤、水源、光照、交通等方面分析苗圃选址的原则,并介绍苗圃的功能分区(如繁殖区、育苗区、成品苗区、管理区等)。 土壤改良与基质配制: 详细介绍土壤理化性质分析方法,以及针对不同植物需求的土壤改良技术,如增施有机肥、调整pH值、改善土壤结构等。同时,介绍各种育苗基质(如泥炭土、珍珠岩、蛭石、椰糠等)的性能特点及配制方法。 温室与大棚: 介绍不同类型温室(如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的结构、材料选择、通风、保温、补光等设备及其调控技术。重点讲解其在提高繁殖成活率、缩短育苗周期、生产反季节苗木中的作用。 喷灌与滴灌系统: 详细介绍喷灌和滴灌技术的原理、设备构成(如水源、水泵、管道、喷头/滴头)及其优缺点。重点阐述其在节水、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减少病害发生等方面的优势。 遮阳与防寒设施: 介绍不同类型的遮阳网(如遮阳率、材料)及其使用方法,以及防寒防冻措施(如防寒布、塑料薄膜覆盖、地膜覆盖)在苗木越冬中的应用。 第四章 园林苗木的繁育管理 成功的苗木繁育离不开精细化的管理。本章将聚焦苗木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管理要点。 种子萌发期管理: 重点关注水分、温度、空气流通等因素的控制,以及病虫害的早期预防。 幼苗期管理: 包括间苗、定苗、移栽(假植)、肥水管理(如薄肥勤施)、病虫害防治等。 营养生长期管理: 针对不同类型的苗木,详细介绍修剪(整形修剪、复壮修剪)、抹芽、摘心、肥水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策略。 壮苗标准与标准苗的培育: 明确不同树种、不同规格苗木的壮苗标准,并根据这些标准,制定相应的培育计划,包括根系发育、茎干生长、叶片大小及颜色的调控。 容器育苗技术: 详细介绍容器的选择(材质、大小)、营养土配制、播种或移栽入容器、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以及容器苗的储存与运输。 第五章 园林苗木的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是影响苗木质量和成活率的重要因素。本章将系统介绍园林苗木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 病虫害的诊断与监测: 介绍常见病害(如叶斑病、锈病、白粉病、根腐病、炭疽病等)和虫害(如蚜虫、红蜘蛛、介壳虫、天牛、金龟子等)的发生规律、症状特点,以及病虫害监测的技术方法(如色板诱集、田间普查)。 病虫害的综合防治(IPM): 强调以预防为主,综合运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多种手段,将病虫害控制在经济允许的水平。 农业防治技术: 包括选择抗病虫品种、加强苗圃管理(清洁卫生、合理施肥、适时修剪、改善通风透光)、轮作、调整播种时间等。 物理防治技术: 如杀虫灯、黄板、防虫网、人工捕杀等。 生物防治技术: 介绍天敌(如瓢虫、草蛉、寄生蜂)的保护与利用,以及苏云金杆菌(Bt)、白僵菌等生物农药的应用。 化学防治技术: 详细介绍各类农药(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的种类、作用机制、使用方法、安全剂型和施用时期。重点强调合理用药,避免产生抗药性、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 常用农药的安全性与管理: 介绍农药安全使用规程,农药的储存、使用、废弃物处理等。 第六章 移栽与养护管理 将繁育成功的苗木顺利移栽至设计地点,并进行有效的后期养护,是实现园林绿化设计意图的关键环节。 移栽前的准备: 苗木选择标准: 明确适宜移栽的苗木规格、生长状况、根系发达程度等。 断根与假植: 介绍移栽前进行断根处理以促进根系再生,以及断根后假植的意义与方法。 起苗与包装: 详细讲解起苗的最佳时期、方法(如带土坨起苗),以及为保证苗木成活而进行的包装技术(如根系保湿、枝干保护)。 移栽技术: 移栽时机选择: 分析不同植物类型(乔木、灌木、宿根花卉)的最佳移栽季节和天气条件。 栽植穴的准备: 强调栽植穴的大小、深度、改良措施,以及底肥的施用。 栽植方法: 详细介绍栽植深度、填土压实、浇水(定根水)等关键操作。 移栽后管理: 包括及时浇水、覆盖保墒、喷洒防蒸腾剂、搭设遮阳棚、以及初期的病虫害防治。 园林苗木的后期养护: 日常管理: 浇水(根据季节、天气、植物种类制定科学的浇水计划)、施肥(有机肥与化肥的结合、分期施肥)、除草。 修剪整形: 长期、持续的修剪,以维持树形美观、促进健康生长、增强抗性。 病虫害防治: 持续的监测与防治,保证苗木的健康生长。 越冬防寒与夏季抗旱: 针对不同气候条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更新复壮: 对生长不良或衰老的苗木,采取复壮措施,延长其观赏期。 本书力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大量的实例和图示,帮助读者掌握园林苗木繁育与栽培的各项技能。希望本书能成为园林专业人士的得力助手,为提升园林绿化品质、丰富城市景观做出贡献。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为那些对现代景观设计潮流感到迷茫的人量身定做的!我最近在琢磨如何让我的小花园看起来既时尚又不失自然感,翻开这本书,简直就像找到了救星。它详尽地介绍了近年来国际上几种主流的景观设计流派,比如极简主义在室外空间的运用,如何通过几何线条和限定的植物色系来营造高级感。作者特别擅长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复杂的空间关系,比如“光影的雕塑性”在庭院设计中的作用,让我对光照的把握有了新的认识。更有趣的是,书中穿插了大量的案例分析图纸,那些平面图和剖面图的标注极其清晰,即便是没有专业背景的人也能大致理解设计师的意图。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可食地景”这一章节,它探讨了如何在城市环境中种植可食用的观赏植物,既美化了环境,又提供了新鲜的食材,这种多功能性的设计理念太棒了。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非常出色,大量留白使得阅读体验极为舒适,绝对是本值得反复翻阅的“设计宝典”。

评分

最近的阅读体验非常特别,我读了一本关于古代园林艺术史的著作,它完全颠覆了我对传统园林的一些刻板印象。这本书的作者似乎是从社会学和哲学的高度来审视园林,而不仅仅是停留在花草树木的层面。他着重分析了不同朝代士大夫阶层对于“隐逸文化”的追求如何具体体现在私家园林的布局和意境营造上。书中对“借景”这一手法的历史演变进行了细致的考证,从早期的自然引入到后期的精妙框景,每一个转折点都配有详尽的图文对比。我特别欣赏作者对文学和诗歌与园林关系的论述,他认为园林是“凝固的诗歌”,通过解读几首著名的咏园诗词,读者能更深层次地理解造园者的精神世界。这本书的文字极具感染力,读起来流畅而富有韵味,让人仿佛穿越回了那个文人雅士流连忘返的古典园林之中。它更像是一部艺术评论集,而非单纯的植物手册,对于提升审美情趣有极大的帮助。

评分

我不得不说,我最近在研究生态修复和自然恢复的课题时,偶然接触到一本关于湿地生态系统的专业著作,内容之扎实,让人叹服。这本书的核心聚焦于退化湿地的生态重建过程,从水文条件的恢复到植被群落的重新建立,步骤划分得异常清晰。作者不仅提供了大量的野外监测数据和统计分析图表,还深入剖析了不同修复技术(比如生物垫技术和人工湿地系统)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底泥处理和水质净化的章节印象深刻,它详细阐述了微生物在降解污染物中的作用机制,这部分内容对理解湿地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至关重要。这本书的理论深度很高,对于需要撰写研究报告的人来说,无疑是极好的素材库。唯一的挑战是,对于初学者来说,其中涉及到的一些高级生态模型和生物化学名词可能需要额外的学习时间,但对于想深入钻研湿地科学的研究人员而言,这绝对是案头必备的工具书,它提供了一种严谨而全面的研究框架。

评分

我最近被一本关于城市绿地管理和养护的实操手册深深吸引住了。这本书的切入点非常接地气,完全是面向一线管理人员的,它没有过多宏大的理论叙述,而是直接聚焦于“如何有效运营城市绿地”。书中有一部分专门讲授了不同类型城市绿地(如行道树、街旁绿地、屋顶绿化)在不同季节所需进行的维护操作,从病虫害的识别、精准修剪的技术要点,到灌溉系统的优化配置,讲解得事无巨细。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预算控制和资源分配的章节,作者提供了一套基于风险评估的养护优先级排序方法,帮助管理者在有限的资金内实现最大的绿化效益。书中还包含了一些非常实用的应急处理流程图,比如遭遇极端天气后绿化设施的快速抢救方案。总而言之,这本书的实用价值极高,它是一本能直接转化为工作指南的“教科书”,对于提升城市绿化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

评分

天哪,我最近读了另一本关于城市规划的书,简直让人大开眼界!这本书的作者似乎对如何将现代建筑设计融入历史街区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花了大量篇幅探讨了“城市文脉”这个概念,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建筑风格的演变,以及它们对当代城市面貌的潜移默化影响。读起来非常有启发性,尤其是在讨论到如何平衡发展与保护时,作者引用了几个欧洲和亚洲的成功案例,对比分析了各自的策略和结果,让我对可持续城市发展有了更深的理解。书中对新材料在城市景观中的应用也有涉猎,比如新型透水铺装材料如何改善城市水循环,这些细节的描述非常专业,让人感觉不仅仅是在看理论,更像是在进行一次实地调研。不过,书中对于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环节着墨不多,这一点略感遗憾,毕竟一个成功的城市项目,居民的意见反馈至关重要。总体来说,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让人印象深刻,是城市规划爱好者和从业者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评分

内容详尽的专业书。还是不错的。

评分

内容详尽的专业书。还是不错的。

评分

在书店看了:..丁彦芬1.丁彦芬写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园林专业系列教材园林苗圃学,书写的很好,可惜太贵又不打折,回家决定上京东看看,果然有折扣。毫不犹豫的买下了,京东速度果然非常快的,从配货到送货也很具体,快递非常好,很快收到书了。这本书籍还是朋友推荐的,其中2园林树木的种子生产园林树木种子是育苗的物质基础,多数园林树木都以种子繁殖为主,因此种子的质量和数量对育苗和绿化的效果都有很大的影响。要使苗木生产达到优质、高产、高效,就必须使用良种来育苗,良种是树木速生丰产的先决条件,也是生态园林建设的基本保证。良种即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都优良的种子。遗传品质指用这样的种子繁殖的后代,能够保持并表现出原速生、丰产、优质、干型通直圆满、树冠开展、抗病性强等特点。播种品质具有种子纯净、饱满、千粒重大、发芽率高、生活力强等特点。遗传品质的优良程度主要取决于母树的遗传性而播种品质的优良程度除了受母树的遗传性状影响外,还与母树的生长环境、种子经营状况及种子的生产水平有关,如采种时间、调制方法、贮藏条件等。因此在讲述园林树木的繁殖方法之前,先要讲讲其种子的生产。2.1园林树木的结实规律2.1.1园林树木的结实年龄树木包括乔木和灌木,都是多年生、多次结实的植物(竹类除外)。树木从种子萌发到长成植株,当它生长发育到一定的年龄阶段就要开花结实,一直到衰老死亡,这中间要经过若干不同的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根据阶段发育理论,将木本植物的生命周期分为5个时期种子时期(胚胎时期)、幼年时期、青年时期、成年时期和老年时期。对每个树种而言,每个时期开始的早晚和延续的时间长短都不同。同一树种在不同的环境条件影响下,其各个时期也有一定的延长和缩短。由此可见,树木开始结实的年龄,除了受年龄阶段的制约外,还取决于树木的生物学特性和环境条件。不同的树种,由于生长、发育的快慢不同,开始结实的年龄也不同。一般喜光的、速生的树种发育快,开始结实的年龄也小。反之,耐阴、生长速度慢的树种开始结实的年龄较大。乔木与灌木相比,乔木开始结实的年龄大,灌木开始结实的年龄小,如紫穗槐、胡枝子2~3年就可以开花结实。同一树种,由于起源和环境条件不同,开始结实的年龄也不一样。萌生林以及用营养繁殖苗营造的人工林比实生林开花结实要早,例如栓皮栎实生人工林7~9年开始结实,萌生人工林5年即可开始结实。生长在环境条件好的比生长在环境条件差的母树开花结实早.如孤立木光照条件充足,营养面积大,开始结实的时间比林木早。在山区阳坡比阴坡结实早。土壤养分、水分条件好的地方比条件差的地方结实早。写的很好.值得一读,真的写的很好哦.各种十分美好虽然看着书本看着相对

评分

内容详尽的专业书。还是不错的。

评分

评分

评分

在书店看了:..丁彦芬1.丁彦芬写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园林专业系列教材园林苗圃学,书写的很好,可惜太贵又不打折,回家决定上京东看看,果然有折扣。毫不犹豫的买下了,京东速度果然非常快的,从配货到送货也很具体,快递非常好,很快收到书了。这本书籍还是朋友推荐的,其中2园林树木的种子生产园林树木种子是育苗的物质基础,多数园林树木都以种子繁殖为主,因此种子的质量和数量对育苗和绿化的效果都有很大的影响。要使苗木生产达到优质、高产、高效,就必须使用良种来育苗,良种是树木速生丰产的先决条件,也是生态园林建设的基本保证。良种即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都优良的种子。遗传品质指用这样的种子繁殖的后代,能够保持并表现出原速生、丰产、优质、干型通直圆满、树冠开展、抗病性强等特点。播种品质具有种子纯净、饱满、千粒重大、发芽率高、生活力强等特点。遗传品质的优良程度主要取决于母树的遗传性而播种品质的优良程度除了受母树的遗传性状影响外,还与母树的生长环境、种子经营状况及种子的生产水平有关,如采种时间、调制方法、贮藏条件等。因此在讲述园林树木的繁殖方法之前,先要讲讲其种子的生产。2.1园林树木的结实规律2.1.1园林树木的结实年龄树木包括乔木和灌木,都是多年生、多次结实的植物(竹类除外)。树木从种子萌发到长成植株,当它生长发育到一定的年龄阶段就要开花结实,一直到衰老死亡,这中间要经过若干不同的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根据阶段发育理论,将木本植物的生命周期分为5个时期种子时期(胚胎时期)、幼年时期、青年时期、成年时期和老年时期。对每个树种而言,每个时期开始的早晚和延续的时间长短都不同。同一树种在不同的环境条件影响下,其各个时期也有一定的延长和缩短。由此可见,树木开始结实的年龄,除了受年龄阶段的制约外,还取决于树木的生物学特性和环境条件。不同的树种,由于生长、发育的快慢不同,开始结实的年龄也不同。一般喜光的、速生的树种发育快,开始结实的年龄也小。反之,耐阴、生长速度慢的树种开始结实的年龄较大。乔木与灌木相比,乔木开始结实的年龄大,灌木开始结实的年龄小,如紫穗槐、胡枝子2~3年就可以开花结实。同一树种,由于起源和环境条件不同,开始结实的年龄也不一样。萌生林以及用营养繁殖苗营造的人工林比实生林开花结实要早,例如栓皮栎实生人工林7~9年开始结实,萌生人工林5年即可开始结实。生长在环境条件好的比生长在环境条件差的母树开花结实早.如孤立木光照条件充足,营养面积大,开始结实的时间比林木早。在山区阳坡比阴坡结实早。土壤养分、水分条件好的地方比条件差的地方结实早。写的很好.值得一读,真的写的很好哦.各种十分美好虽然看着书本看着相对

评分

内容详尽的专业书。还是不错的。

评分

内容详尽的专业书。还是不错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