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社會單位消防安全技術指南》一書,是為順應黨和政府保民生、保穩定、促增長的新任務,順應人民群眾對消防安全工作的新期待,順應新的曆史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新需求,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的通俗易懂、簡單實用的消防教育培訓資料。該書內容豐富,針對性強,既適閤不同消防崗位、不同知識結構的消防培訓對象,又可作為跨行業、跨係統的消防培訓教材。願該書齣版發行後,成為全社會學習消防的良書益友,成為消防從業者的精神食糧,成為提升全社會消防安全管理水平的有效載體。
內頁插圖
目錄
上篇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人類與火
第二節 火的兩重性——火利與火事、火災
第三節 消防事業,曆史悠久,任重道遠
第二章 燃燒、火災、滅火基礎知識
第一節 燃燒和爆炸
第二節 火災過程及其基本規律
第三節 滅火基本原理和常用滅火劑
第三章 消防法規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消防工作職責
第三節 單位和公民消防安全責任
第四節 違反消防法律法規的行政責任
第五節 違反消防法律法規的刑事責任
第六節 消防行政強製
第七節 消防行政復議和訴訟
第四章 消防産品與滅火器
第一節 消防産品
第二節 滅火器
第五章 建築防火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總平麵布局和平麵布置防火技術
第三節 防火分區與防火分隔
第四節 防煙分區
第五節 安全疏散
第六節 裝修防火
第六章 電氣防火
第一節 電氣火災原因
第二節 建築電氣火災特點及防火措施
第三節 電熱器具火災的主要原因及防火措施
第四節 傢用電器的火災危險性及防火措施
第五節 靜電火災危險性及防範措施
第六節 爆炸火災危險性場所電氣防爆
第七章 火災撲救與火場逃生
第一節 火災撲救
第二節 火場逃生
下篇
第八章 單位消防安全管理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單位消防組織
第三節 單位消防安全管理的主要工作
第四節 人員密集場所
第五節 易燃易爆危險物品
第九章 消防控製室運行和管理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火災自動報警係統
第三節 固定滅火係統
第四節 消防聯動控製係統
第五節 消防設施日常檢查和維護
第六節 基本術語
第十章 特殊工種人員消防安全知識與消防行業特有工種職業技能鑒定
第一節 特殊工種人員消防安全知識
第二節 消防行業特有工種職業技能鑒定
附錄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
二、《中國消防安全標誌》圖例
主要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在“北京人”生活時代,周口店一帶的地理環境,除瞭距離海邊比現在近得多外,氣候也比現在溫和、濕潤,其他都和現在差不多。在周口店南邊和東南邊,有一片廣闊的平原,北邊和西邊是重疊的高山和蜿蜒起伏的丘陵。那時候,成群的野馬、羚羊和鹿在平原上奔馳,犀牛和大象也常來尋食。在高山和丘陵上,鬆、柏、樺樹繁茂成林,還有結著小肉果的樸樹和開著小紫花的紫荊雜生於叢林之中,成群的獼猴往來攀躍,進行遊樂和尋找果實,好一片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色。然而,凶猛的劍齒虎和熊、狼、豹等野獸也齣沒於山野之間,嚴重地威脅著“北京人”的生存。形勢所迫,“北京人”必須同險惡的環境作鬥爭。在這個過程中,也就逐漸創造瞭同自然界作鬥爭的武器,突齣錶現就是製造工具和用火。
當時的工具,主要是用石頭打製的,不經過磨光加工的石器,史稱“舊石器”。這類工具在今天看來是十分粗笨的,然而,在那個時候,我們的祖先能夠製作齣來,卻是瞭不起的成就。因為人類勞動是從製造工具開始的,能夠製造工具,人類的勞動實踐開始瞭,人也就完全從單純的動物狀態分離齣來。
火,是“北京人”同自然界作鬥爭的另一項重要武器。火能用來禦寒、照明、驅逐野獸和防禦野獸的侵襲,增強瞭人類徵服自然的能力。火的使用,使人類能夠吃到熟食,縮短瞭消化過程,也促進瞭腦和體質的發展,在“北京人”居住的山洞裏,留下瞭很厚的灰燼堆,還有被火燒過的石塊、獸骨和樹木炭塊。從灰燼的成堆來看,他們還不會人工取火,而是趁著森林自然著火(森林自然火源,一般有雷電火,枯枝落葉發酵生熱的自燃火和亂風使枝葉摩擦生熱所引起的森林火)時把火種保存下來加以利用的。
猿人經過瞭許多萬年的艱苦奮鬥,到瞭距今約20萬年前進化成為“古人”。“古人”在體質形態上比猿人有瞭很大的進步,但比現代人還要原始一些,因此被稱為“古人”。我國廣大地區都曾發現過“古人”的遺跡,如廣東的馬壩人、湖北的長陽人、山西的丁村人和許傢窯人。其中,丁村人遺跡是1954年在山西省汾河流域的襄汾縣丁村附近發現的。其化石有屬於同一個體的門齒2枚,齒的結構仍具有原始特徵,但齒冠和齒根則較北京猿人的細小。
前言/序言
我們一直在研究探索編寫一本適閤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有關人員、公民的通俗實用的消防讀物,《社會單位消防安全技術指南》今天問世瞭,願該指南像一枝齣牆的紅杏,伸展到韆傢萬戶、機關單位,開放在你我身旁,送來芬芳,帶來平安吉祥!
該指南分上下兩篇共十章,上篇是消防法規和消防科普基礎理論、技能,下篇是社會單位、工種人員消防專業知識。該指南內容豐富、通俗易懂、重點突齣,知識性、實用性、針對性強,現為河南省消防培訓中心學員學習教材,同時也適閤社會單位有關人員、公民閱讀。
為確保指南質量,河南省消防總隊成立瞭《社會單位消防安全技術指南》編輯委員會,編輯委員會的領導專傢經過反復研究確定瞭編寫大綱,采取領導專傢牽頭,編寫人員共同參與分工編寫,最後領導專傢審定的方法完成。具體分工是:第一、四章由鄧建華同誌編寫,第二章由鄧建華、潘復興、呂衛東同誌編寫,第三章由梅紅秀、範平安、李國棟同誌編寫,第五章由康文安、王金玲同誌編寫,第六章由王東奎、竹為民同誌編寫,第七章由鄧建華、王建剛、白中初、李全貴同誌編寫,第八章由劉國潮、劉新兵、劉誌亮、孫紹玉同誌編寫,第九章由康大生、王新凱同誌編寫,第十章由王天瑞、劉誌亮同誌編寫,鄧建華同誌統編全稿。各位編者在編寫過程中吸收瞭國內外專傢、學者的最新研究學術成果。該指南問世得到瞭河南省消防部隊各級領導、中國人民公安大學齣版社領導的大力支持和幫助,特彆是編委會主任夏夕嵐、李存安同誌在百忙中對該指南進行瞭審定,在此一並緻謝!
《社會單位消防安全技術指南》是一本旨在為各類社會單位提供係統性、操作性強的消防安全指導的專業書籍。本書內容嚴謹、條理清晰,從理論到實踐,全麵覆蓋瞭社會單位在消防安全管理、技術保障、應急處置等各個環節的關鍵要點,旨在提升單位整體的消防安全水平,有效預防和減少火災事故的發生。 第一部分:消防安全管理基礎 本部分深入探討瞭社會單位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體係的核心要素。首先,詳細闡述瞭消防安全責任製的落實,強調瞭單位法定代錶人、主要負責人、消防安全管理人以及各級管理人員在消防安全工作中的具體職責,並提供瞭責任製文本範例,便於單位參考和製定。接著,著重講解瞭消防安全製度的建設,涵蓋瞭防火巡查、火災隱患排查治理、消防設施維護保養、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編製與演練、消防宣傳教育培訓、用火用電管理、危險物品管理等多個方麵,並對各項製度的製定原則、內容要求及執行要點進行瞭細緻解讀。 此外,本書還針對不同類型的社會單位(如商場、市場、賓館、飯店、醫院、學校、養老院、影劇院、體育館、會展中心、工業企業、倉儲物流、高層建築、地下空間等)的特點,分彆提齣瞭差異化的消防安全管理策略。例如,在商場和市場部分,重點關注瞭人流密集場所的安全管理、疏散通道的暢通、消防設施的有效性以及電氣綫路和經營用火的管理。而在工業企業部分,則更加側重於易燃易爆危險品儲存和使用、工藝過程的消防安全控製、機械設備的安全運行以及消防水源的可靠性。 第二部分:消防技術要求與保障 本部分是本書的技術核心,詳細闡述瞭社會單位在消防技術方麵的各項要求和保障措施。 2.1 建築防火 防火分隔與疏散: 詳細講解瞭建築物的防火分區、防火牆、防火門、防火捲簾等防火分隔措施的應用要求,以及保證疏散通道、安全齣口暢通的重要性。提供瞭不同建築類型(如公共聚集場所、辦公建築、住宅建築等)的疏散設計原則、疏散寬度計算、疏散指示標誌設置要求,並結閤圖例說明,使其更具可操作性。 建築材料: 闡述瞭建築裝修、裝飾材料的防火等級要求,強調瞭嚴禁使用未經防火處理或不符閤防火性能要求的材料。列舉瞭常見的裝修材料及其防火性能判定方法。 電氣防火: 深入分析瞭電氣火災的成因,詳細介紹瞭電氣綫路敷設、配電係統、漏電保護器、接地裝置等的安裝和使用要求。強調瞭定期檢查電氣設備、綫路的必要性,並提供瞭電氣隱患的排查方法。 燃氣與采暖: 針對燃氣用戶(如飯店、食堂等),詳細講解瞭燃氣管道安裝、閥門、燃氣報警器、通風排煙等方麵的安全要求,以及液化石油氣鋼瓶的儲存和使用注意事項。對於集中采暖係統,則強調瞭鍋爐房、燃油(氣)燃燒器的安全管理。 有限空間: 針對工業企業、倉儲等單位可能存在的有限空間(如儲罐、下水道、密閉容器等),詳細闡述瞭進入有限空間作業前的安全評估、通風、氣體檢測、監護人職責以及應急救援措施。 2.2 消防設施與器材 消防給水設施: 詳細介紹瞭消防水源(包括市政消火栓、消防水池、消防水箱等)的設置要求、水壓、流量標準,以及消防水泵、噴淋係統、水幕係統等供水設備的維護管理。 火災自動報警係統: 闡述瞭火災探測器(煙感、溫感、火焰探測器等)的選型、安裝位置、保護麵積,火災報警控製器、手動報警按鈕、聲光報警器的功能要求。重點強調瞭報警係統的定期檢測、維護和故障排除。 自動滅火係統: 詳細介紹瞭濕式、乾式、預作用式自動噴水滅火係統,氣體滅火係統(如二氧化碳、七氟丙烷等),泡沫滅火係統以及細水霧滅火係統的適用範圍、組件要求、安裝規範以及日常維護保養要點。 消火栓係統: 闡述瞭室內消火栓和室外消火栓的設置要求、水槍、水帶、接口的標準,以及消火栓箱的配置和維護。 滅火器: 詳細介紹瞭各種類型滅火器(如ABC乾粉、二氧化碳、水基型、滅火毯等)的適用範圍、滅火原理、使用方法、檢查要求、報廢標準以及存放要求。 應急照明與疏散指示: 詳細闡述瞭應急照明燈、疏散指示標誌的設置位置、數量、亮度要求,以及其電源、蓄電池的可靠性。 2.3 消防控製室建設與管理 設備配置: 詳細列舉瞭消防控製室應配備的火災報警控製器、自動滅火係統控製器、消防電源監控係統、消防應急廣播係統、消防電話等設備的具體要求。 值班與操作: 規範瞭消防控製室值班人員的資質要求、工作職責、操作規程,以及火災報警的接收、確認、處置流程。 設備維護: 強調瞭消防控製室設備設施的日常巡查、維護保養、故障排除以及定期檢測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消防應急響應與處置 本部分聚焦於社會單位在火災發生時如何進行有效的應急響應和處置,最大程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産損失。 3.1 應急預案的編製與演練 預案編製: 詳細指導單位如何根據自身的規模、性質、火災風險等因素,編製科學、詳細、可操作的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預案應包含火災報警、撲救初期火災、人員疏散、疏散路綫、疏散集閤點、人員清點、傷員救助、外部力量聯絡等內容。 演練組織: 強調瞭預案演練的必要性,並提供瞭組織演練的流程、內容、評估方法。鼓勵單位定期開展不同形式的演練,提高員工的應急意識和處置能力。 3.2 初期火災撲救 撲救原則: 闡述瞭撲救初期火災的原則,如“生命至上、安全第一”、“迅速、及時、有效”等。 器材使用: 詳細指導員工如何正確使用滅火器、消火栓等撲救初期火災。 3.3 滅火與人員疏散 疏散組織: 詳細講解瞭如何根據預案,組織人員安全、有序地疏散。強調瞭疏散引導人員的職責、疏散路綫的選擇、高層建築和地下空間的人員疏散策略。 人員清點與救助: 明確瞭疏散集閤點的人員清點方式,以及對被睏人員、傷員的救助流程。 3.4 外部力量聯絡與協調 報警程序: 詳細指導單位在發生火災時,如何第一時間撥打火警電話“119”,並準確提供火災發生的時間、地點、起火部位、火勢情況、單位名稱、聯係人及電話等信息。 與消防部門的協作: 強調瞭單位在消防救援期間,應積極配閤消防部門的指揮和調度,提供相關信息,協助滅火救援工作。 第四部分:消防宣傳教育與培訓 本部分著重於提升單位員工的消防安全意識和基本技能,使其能夠自覺遵守消防法規,積極參與消防安全管理。 培訓內容: 詳細列舉瞭單位消防安全培訓應包含的內容,如消防法律法規、消防安全製度、火災危險性、滅火器使用、應急疏散、火場逃生自救知識等。 培訓形式與頻次: 提齣瞭多種培訓形式,如崗前培訓、定期培訓、專項培訓、模擬演練等,並建議瞭閤理的培訓頻次。 消防宣傳: 鼓勵單位利用多種渠道開展消防宣傳,如張貼消防海報、發放宣傳資料、組織消防知識競賽等,營造良好的消防安全氛圍。 第五部分:消防安全評估與隱患治理 風險評估: 指導單位如何識彆和評估潛在的火災風險,並製定相應的風險控製措施。 隱患排查: 提供瞭詳細的消防安全隱患排查項目清單,涵蓋瞭建築、電氣、燃氣、設備、管理等方麵,並指導單位建立隱患排查颱賬,明確整改責任和時限。 隱患治理: 強調瞭隱患整改的及時性和有效性,並提齣瞭隱患治理的跟蹤和復查機製。 本書內容豐富,結構完整,集理論性、指導性和實用性於一體,是各類社會單位從事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寶貴參考資料,也是相關從業人員學習和提升專業技能的重要工具。通過學習和應用本書內容,社會單位能夠顯著提升火災預防能力,妥善應對突發火災,切實保障人民生命財産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