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实用手册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实用手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运华 编
图书标签:
  • 安全生产
  • 事故预防
  • 隐患排查
  • 风险评估
  • 操作规程
  • 应急处理
  • 工业安全
  • 职业健康
  • 安全管理
  • 实用手册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博库网旗舰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
ISBN:9787122138149
商品编码:1027697876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2-06-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称: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实用手册
  • 作者:李运华
  • 定价:30
  • 出版社:化学工业
  • ISBN号:9787122138149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出版时间:2012-06-01
  • 印刷时间:2012-06-01
  • 版次:1
  • 印次:1
  • 开本:16开
  • 包装:平装
  • 页数:214
  • 字数:272千字

编辑推荐语

李运华主编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实用手册》包括十八个部分的内容,对当前生产经营单位中的重点岗位、重点设施、重点部位的安全检查内容进行了梳理,力求简明扼要、注重实用性。本书既可供生产经营单位各类人员和基层安监干部在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中参考,又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安全类、化工类、机械类、建筑施工类等专业课程教材。

内容提要

李运华主编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实用手册》从十八个方面简述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的要点,包括化工现场安全要点、化工工艺安全要 点、化工操作安全要点、危险作业安全要点、重大危险源监控安全要点、 建构物安全要点、危险化学品储运安全要点、机械工厂现场安全要点、电 气设备安全要点、涂漆作业安全要点、冶金铸造安全要点、特种设备安全 要点、公用单元安全要点、职业健康监护要点、承包商安全要点、建筑施 工安全要点、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要点、烟花爆竹经营单位安全要点等 内容。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实用手册》可供生产经营单位各类人员和基 层安监干部在安全隐患排查中参考,也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安全类、化工 类、机械类、建筑施工类等专业课程教材。
    

目录

**部分 化工安全要点1
一、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管理台账1
二、现场安全基本要求4
三、现场安全检查要点4
第二部分 化工工艺安全要点7
一、工艺操作人员应掌握的主要工艺安全信息7
二、应该掌握的基本安全要点8
三、工艺过程的安全控制要点8
第三部分 化工安全操作要点22
一、化工安全操作基础22
二、生产岗位安全操作要点23
三、开车安全操作要点23
四、停车安全操作要点24
五、紧急处理要点24
六、典型操作单元安全要点25
第四部分 危险作业安全要点33
一、动火作业安全要点33
二、动土作业安全要点34
三、吊装作业安全要点36
四、高处作业安全要点38
五、盲板抽堵作业安全要点41
六、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要点42
七、断路作业安全要点44
八、设备检修作业安全要点46
九、焊割作业安全要点48
第五部分 重大危险源监控安全要点50
第六部分 建构物安全要点52
第七部分 危险化学品储运安全要点54
一、易燃易爆仓库54
二、易燃易爆罐区56
三、一般危险化学品罐区58
四、一般危险化学品仓库58
五、危险化学品露天存放59
六、剧毒化学品仓库60
七、危险化学品运输(含装卸)61
第八部分 机械工厂现场安全要点63
一、通用安全要求63
二、机械钳工岗位安全要点64
三、修理装配钳工岗位安全要点65
四、管道钳工岗位安全要点66
五、机床岗位安全要点66
六、锻压机械安全要点68
七、工业炉窑安全要点71
八、数控机床安全要点73
九、冲床安全要点75
十、剪板机安全要点75
十一、车削加工安全要点78
十二、钻床安全要点81
十三、刨削加工安全要点82
十四、铣削加工安全要点85
十五、磨削加工安全要点87
十六、镗削加工安全要点90
十七、砂轮机安全要点93
第九部分 电气设备安全要点96
一、变、配电站96
二、供电系统接地97
三、开关电气设备97
四、电压互感器、电容器98
五、电动机98
六、移动电具和低压电器99
七、临时电源线99
八、架空线及户内外布线100
九、防雷和接地保护101
十、静电102
十一、防爆电气设备103
十二、其他电气安全要求104
第十部分 涂漆作业安全要点106
一、设备安全要点106
二、行为安全要点107
三、作业环境安全要点108
第十一部分 冶金、铸造安全要点109
一、通用部分 109
二、高炉安全要点109
三、电炉炼钢安全要点114
四、转炉安全要点118
五、精炼炉安全要点120
六、连铸机安全要点122
七、轧钢安全要点124
八、煤气管理安全要点129
九、烧结球团安全要点135
十、铁合金安全要点139
十一、焦化安全要点142
十二、坩埚安全要点154
十三、碎铁机安全要点155
十四、混砂机安全要点156
十五、皮带输送机安全要点157
十六、鳞板输送机安全要点158
十七、抛砂机安全要点158
十八、抛丸清理安全要点159
十九、清理滚筒安全要点160
二十、抛丸清理滚筒安全要点161
第十二部分 特种设备安全要点162
一、锅炉安全要点162
二、导热油炉安全要点165
三、起重机械安全要点166
四、厂内机动车辆(含叉车、搬运车)安全要点169
五、压力容器安全要点170
六、压力管道安全要点171
七、工业气瓶安全要点172
八、电梯安全要点174
第十三部分 公用单元安全要点176
一、空压房安全要点176
二、制氧站安全要点176
三、天然气使用安全检查180
第十四部分 职业健康监护要点182
第十五部分 承包商安全要点184
第十六部分 建筑施工安全要点186
一、基坑支护186
二、模板工程187
三、“三宝”、“四口”、“临边防护”189
四、施工临时用电191
五、物料提升机192
六、外用电梯193
七、塔吊194
八、施工机具196
九、脚手架200
十、卸料平台203
十一、预防坍塌204
十二、文明施工205
十三、其他207
第十七部分 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要点208
一、单位消防安全管理208
二、消防控制室208
三、防火分隔208
四、人员安全疏散系统209
五、火灾自动报警系统209
六、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209
七、消火栓、水泵接合器210
八、消防水泵房、给水管道、储水设施210
九、防烟排烟系统210
十、灭火器210
十一、室内装修211
十二、外墙及屋顶保温材料和装修211
十三、其他211
第十八部分 烟花爆竹经营单位现场安全要点212
一、烟花爆竹批发企业安全要点212
二、烟花爆竹零售经营单位安全要点214


探寻知识的边界:一本关于现代管理哲学与前沿科技应用的深度导读 图书名称: 现代企业治理的演进与未来图景 图书简介: 本书深入剖析了自工业革命后期至今,全球企业管理思想的演变脉络,聚焦于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传统治理结构所面临的颠覆性挑战与新兴解决方案。它并非一本操作手册,而是立足于宏观理论、结合历史案例,探讨“如何构建一个适应高速变化、风险常态化环境的组织”的深度思辨之作。 第一部分:范式转移——从控制到赋能的管理哲学重构 本书开篇首先对20世纪主流管理学理论,如泰勒的科学管理、法约尔的行政管理以及德鲁克的MBO(目标管理)进行了批判性回顾。我们认为,这些强调自上而下控制、流程固化的理论,在面对“VUCA”——易变性(Volatility)、不确定性(Uncertainty)、复杂性(Complexity)和模糊性(Ambiguity)并存的当代商业环境时,已显现出结构性的不足。 核心章节将集中探讨组织敏捷性(Organizational Agility)的理论基础。我们引入了复杂适应系统(CAS)的视角来审视企业,阐述了如何从传统的科层制(Hierarchy)向更扁平化、网络化、自组织的结构过渡。这不仅仅是组织架构的调整,更是权力、信息流动和决策机制的根本性重塑。我们详细分析了“去中心化授权”的内在逻辑、潜在风险以及通过动态能力理论(Dynamic Capabilities Theory)实现资源重构和市场适应的路径。 第二部分:数据驱动的决策科学与伦理困境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数据不再是辅助工具,而是核心生产要素。本部分将重点阐述高级数据分析(Advanced Analytics)如何重塑企业战略制定、市场洞察乃至内部运营效率的提升。我们跨越了基础的商业智能(BI),深入探讨了机器学习模型在预测性维护、客户终身价值(CLV)优化中的应用。 然而,本书并未沉溺于技术的光环。至关重要的是,我们设立了专门的章节讨论数据治理(Data Governance)的复杂性。这包括数据主权、数据隐私保护的全球法规(如GDPR的影响)以及算法偏见(Algorithmic Bias)对企业声誉和公平性的潜在威胁。我们探讨了构建“负责任的AI”的治理框架,确保技术进步与企业社会责任(CSR)保持一致。决策的科学性必须以伦理的稳健性为基石。 第三部分:生态系统思维与跨界合作的治理模式 现代企业的竞争力不再仅来源于内部资源的整合,而更多地体现在其价值网络(Value Networks)的构建能力上。本书挑战了传统的竞争边界概念,转而强调“共生关系”的重要性。 我们将分析平台经济模型的治理挑战,特别是如何平衡平台提供者、开发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分配。通过分析航空业的战略联盟、制药业的研发合作以及高科技领域的开源运动,我们提炼出高效跨组织协作所需的治理机制——包括信任的建立、知识产权的共享协议,以及应对“搭便车者”问题的激励设计。重点将放在战略联盟的动态管理上,即如何使联盟在环境变化时能够灵活地调整目标和资源投入,避免陷入僵化的契约束缚。 第四部分:未来视野——可持续性、韧性与长期价值创造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企业的生存取决于其韧性(Resilience)和对环境、社会与治理(ESG)因素的整合能力。本书的第四部分着眼于未来五年到十年的管理趋势。 我们阐述了如何将ESG指标系统性地嵌入到资本配置决策和高管薪酬结构中,使其真正成为价值驱动力而非合规成本。关于供应链的韧性,我们探讨了“冗余设计”与“效率优化”之间的权衡,并引入了基于情景规划(Scenario Planning)的风险压力测试方法,以预先识别和减轻“黑天鹅”事件的冲击。 总结而言,《现代企业治理的演进与未来图景》旨在为高级管理者、战略规划师以及管理学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全面的、跨学科的分析框架。它要求读者跳出日常运营的琐碎,从历史的纵深和技术的广度来审视组织存在的意义、决策的逻辑以及价值实现的路径。本书提供的是一种思考的工具箱,而非一套现成的答案,它鼓励读者批判性地吸收理论,并将其创造性地应用于各自独特的商业实践中。阅读此书,即是参与一场关于未来组织形态的深度对话。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相当朴实,一看就给人一种“实用”、“接地气”的感觉。我最近正好负责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每天都在和各种隐患打交道,所以看到这本书的时候,眼睛都亮了。封面上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实用手册”几个大字,让我觉得它能切实地解决我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而不是那种只讲理论、不落地的“大而空”的书。我特别希望它能提供一些非常具体的排查方法和案例,最好是那种可以直接套用到日常工作中,并且能有效提升我们隐患排查准确性的内容。比如,对于一些常见的、容易被忽略的隐患,这本书有没有提供一些“独门秘籍”?或者在一些高危行业,有没有专门的排查清单或者流程?我最怕的就是拿到一本厚厚的书,但看完之后却不知道该怎么落地,或者感觉里面的内容和实际工作脱节。这本书的标题让我充满了期待,希望它能成为我工作中的得力助手,帮助我更好地守护工友们的安全。

评分

这本书的文字风格,就像是和一位身经百战的安全工程师在现场交流。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它在描述一些具体隐患的时候,非常生动形象,充满了现场感。很多时候,我们在阅读一本技术性很强的书籍时,可能会觉得枯燥乏味,但这本书却能通过一些细节的描述,让你仿佛亲临其境,感受到那些潜在的危险。例如,在讲解电气安全时,书中对电缆老化、接头松动等细节的描绘,以及可能造成的后果,都写得非常具体,让人印象深刻。我特别欣赏书中那种“字字珠玑”的严谨态度,它没有多余的废话,每一句话都直击要点,并且充满了经验的智慧。我希望这本书能在“应急处置”这方面,提供更多实操性的指导,比如在不同类型的事故发生时,我们应该如何快速、有效地采取应对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

评分

翻开这本书,一股浓厚的行业气息扑面而来,仿佛置身于一个繁忙的生产车间。我是一名刚刚接触安全管理的新手,之前对安全生产的概念了解不多,总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抽象的事情。但是,这本书的编排方式让我感觉非常友好,它没有用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安全知识分解开来,一点一点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我尤其喜欢里面的一些图文并茂的讲解,那些生动的插图和真实的照片,让我对一些危险情境有了直观的认识,也更容易理解潜在的风险。例如,在讲解消防安全的时候,书中展示了不同类型的火灾以及相应的扑救方法,还配有详细的操作步骤图,这对于我这样需要快速掌握知识的人来说,简直太及时了。这本书给我一种循序渐进的学习体验,让我能够逐步建立起对安全生产的认知框架,并且能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我的工作效率和专业性。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给我的感觉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前辈,在车间里手把手地教你如何识别和规避风险。我最看重的是它的“实用性”这一点。在很多其他安全书籍中,我常常会看到一些宏观的理论框架,或者一些通用的安全原则,但对于具体的“怎么查”、“查什么”却说得不够清楚。这本书似乎深谙此道,它通过大量细致入微的排查清单和检查表格,将安全管理工作“碎化”到了每一个细节。我仔细翻阅了一下,发现它对不同行业、不同工种的隐患排查都有非常具体的要求,甚至细致到每一个设备、每一个操作步骤。这让我觉得,这本书不是在“泛泛而谈”,而是在“解决问题”。我非常期待书中关于“如何判断隐患的等级”以及“如何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的详细指导,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我们能否真正把安全工作做到位,避免小隐患酿成大事故。

评分

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于“预防为主”这一理念的深刻诠释。我之前参与过一些安全培训,总是强调事故发生后的追责和教训,但真正能教会我们如何“防患于未然”的却不多。这本书恰恰抓住了这一点,它通过大量案例分析,展示了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隐患,是如何一步步演变成严重事故的。这种“以案说法”的方式,比枯燥的理论知识更能触动人心,也更能让我们警醒。它让我意识到,安全管理不仅仅是检查和整改,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时刻保持警惕、不断发现和消除风险的习惯。我特别想深入了解书中关于“风险辨识”和“风险评估”的具体方法,希望它能帮助我建立起一套更系统、更科学的风险管理体系,从而更有效地将安全生产的被动管理转变为主动预防。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