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版 吴庆余 基础生命科学(第2版) + 李菡 指导与习题 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材+辅导

第二版 吴庆余 基础生命科学(第2版) + 李菡 指导与习题 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材+辅导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基础生命科学
  • 吴庆余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教材
  • 医学
  • 生物学
  • 生命科学
  • 第二版
  • 李菡
  • 辅导资料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兰兴达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ISBN:9787040191981
商品编码:1578637715
出版时间:2011-06-01

具体描述

bm000612

第二版 吴庆余 基础生命科学(第2版) + 李菡 指导与习题 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材+辅导两本套装 彩色版 附光碟 清华大学

9787040191981 9787040191998

基本信息

作 者:吴庆余 编著

出 版 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5-1

版 次:2

页 数:488

字 数:920000

印刷时间:2006-11-1

开 本:大16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2

I S B N:9787040191998

包 装:平装

定价:47.60元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全彩色、面向非生物学各专业学生的生物学教材。本书作者——清华大学吴庆余教授使用该讲义为清华大学各系学生开设全校公共选修课“现代生命科学导论”已有3年,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本书内容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基础与前沿并重;从宏观到微观,再由微观回到宏观,既深入浅出,又能既见树木又见森林。全书共分12章,内容包括生物与生命科学、生物的化学组成、细胞、能量与代谢、遗传及其分子基础等,书后附有英汉名词对照和参考书目。 本书可供各类高等院校的本科生使用,也可供中学生物教师参考。


《分子生物学导论:生命活动的微观视角》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为初学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知识框架。分子生物学是现代生物学的核心,它以前所未有的精度揭示了生命体如何通过分子层面的相互作用来维持、复制和进化。本书内容涵盖了从核酸(DNA和RNA)的结构与功能,到蛋白质的合成、修饰与折叠,再到基因的表达调控等关键领域。 第一部分:遗传物质的本质与结构 第一章:生命的分子基础 本章首先回顾了构成生命的基本化学元素和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脂质和碳水化合物)的化学特性。重点探讨了水分子的重要性及其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随后,引入了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层次,从原子、分子到细胞器,为理解分子机制打下基础。 第二章:遗传信息的载体——核酸 详细阐述了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发现历程,特别是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经典双螺旋模型。内容细致地解析了DNA的化学结构,包括核苷酸的组成、磷酸二酯键的形成,以及碱基配对的原则(A-T,G-C)。此外,本章还深入讨论了DNA的拓扑结构、超螺旋的形成及其在染色质组织中的意义。对核糖核酸(RNA)的结构、类型(mRNA、tRNA、rRNA及各类非编码RNA)及其在细胞中的多样化功能进行了比较分析。 第三章:基因组的组织与复制 本章聚焦于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基因组的组织方式。对于原核生物,讨论了环状染色体和质粒的特点。对于复杂得多的真核生物,详尽介绍了染色质的层级结构,包括组蛋白、核小体、30纳米纤维的形成,以及染色体在细胞周期中的动态变化。核心内容在于DNA复制的机制:详细描述了DNA聚合酶的种类、复制的起始、延伸和终止过程,着重讲解了复制叉的结构、引物酶的作用、冈崎片段的形成与连接,以及端粒的维持问题,强调了复制过程的高度保真性是如何通过校对机制实现的。 第二部分:基因表达与信息流动 第四章:从基因到RNA——转录过程 本章系统阐述了基因表达的第一步:转录。内容首先区分了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转录机制的异同。重点剖析了RNA聚合酶的结构和催化机制,特别是对启动子、增强子等顺式作用元件的识别过程。对于真核生物,详尽介绍了转录起始的复杂过程,包括多种通用转录因子的招募和预起始复合物(PIC)的组装。随后,深入讲解了RNA转录后的加工(Processing):包括前体mRNA(pre-mRNA)的5'端加帽、3'端加聚腺苷酸化(Polyadenylation)以及关键的RNA剪接(Splicing)机制,包括剪接体的组装和内含子的精确切除,解释了可变剪接(Alternative Splicing)如何极大增加蛋白质多样性。 第五章:从RNA到蛋白质——翻译过程 本章详细描述了遗传信息如何转化为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分子。内容从遗传密码的破译讲起,阐述了密码子的特性(简并性、无重叠性)。随后,深入探讨了tRNA的结构和功能,特别是其作为“适配分子”如何在氨酰-tRNA合成酶的帮助下准确地将氨基酸携带至核糖体。翻译的核心机制——核糖体的组装、tRNA在核糖体A、P、E位点上的移动,以及肽键的形成过程被详细图解。本章还涵盖了翻译的起始、延伸和终止的分子事件,并讨论了抗生素如何干扰细菌翻译过程的原理。 第六章:基因表达的精细调控 本章探讨了生物体如何根据环境和发育阶段精确控制何时、何地以及以何种程度表达特定基因。在原核生物部分,重点分析了经典的Lac操纵子和Trp操纵子的负反馈和阻遏调控模型。对于真核生物,调控的复杂性得以充分展现:包括染色质重塑(如组蛋白的乙酰化与去乙酰化)、转录因子(激活因子和阻遏因子)如何通过结合特定的调控元件影响RNA聚合酶的活性、以及转录后的调控(如mRNA的稳定性、核输出)。 第三部分:蛋白质的功能与分子机器 第七章:蛋白质的结构与折叠 本章强调蛋白质是执行生命功能的主要分子。从氨基酸的化学性质出发,系统梳理了蛋白质的一级、二级(α螺旋和β折叠)、三级和四级结构。重点讨论了驱动蛋白质三维结构形成的非共价相互作用力。随后,深入探讨了蛋白质的正确折叠过程,包括分子伴侣(Chaperones)在辅助正确折叠和避免错误折叠聚集中的关键作用,并简要介绍了蛋白质错误折叠导致的疾病(如神经退行性疾病)。 第八章:蛋白质的修饰与降解 本章关注蛋白质成熟与调控的后翻译阶段。详细介绍了多种重要的共价修饰,如磷酸化(作为重要的信号传导开关)、糖基化(在分泌蛋白和膜蛋白中的作用)、泛素化以及脂肪酸的添加。此外,内容还涵盖了蛋白质降解的机制,特别是通过26S蛋白酶体对泛素化修饰的蛋白质进行靶向降解的过程,阐明了细胞内蛋白质周转的重要性。 第九章:信号转导与细胞通讯 本章将分子生物学的知识应用于细胞通讯的宏观层面。介绍了细胞表面受体(如G蛋白偶联受体和酪氨酸激酶受体)的基本工作原理。通过具体的信号通路案例(如MAPK通路),阐释了信号如何从细胞外介质传递到细胞核内,最终影响基因表达或细胞行为。本章内容强调了分子开关(如激酶和磷酸酶)在信号放大和精确定时中的核心地位。 总结与展望 本书的撰写力求严谨而不失生动,旨在帮助读者建立起分子生物学领域的坚实基础,为未来深入学习生物技术、医学或生物信息学等相关领域做好充分准备。书中配有大量精细的图示和概念图,以辅助理解复杂的分子过程。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刚开始我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了这套《基础生命科学》教材和配套的李菡老师指导与习题。毕竟,一本厚厚的教材加上一本习题集,听起来就有点“劝退”。但真正上手之后,我才发现自己错得有多离谱!教材本身的内容深度和广度都做得非常出色,它并非那种只停留在表面知识的科普读物,而是真正将生命科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剖析得淋漓尽致。我尤其欣赏教材在处理复杂概念时的处理方式,它总能找到最恰当的比喻和最直观的解释,让那些看似高深莫测的生物学原理变得易于理解。比如,关于DNA复制的章节,文字描述配合精妙的插图,让我彻底告别了之前模糊不清的印象。而李菡老师的指导与习题集,更是让我爱不释手。这本书完全不是那种枯燥无味的题海战术,而是非常有针对性地设计了不同类型的题目,从概念辨析到问题解决,再到案例分析,全方位地考察了我们对教材内容的掌握程度。更重要的是,习题集后面附带的详细解析,简直是神来之笔!它不仅仅给出正确答案,还会深入剖析解题思路,指出常见的错误点,甚至还会补充一些课本上未提及但同样重要的相关知识。有几次,我遇到难题,翻阅解析后,不仅解决了当前的问题,还对教材中的某个知识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套教材+辅导的组合,真正实现了1+1>2的效果,极大地提升了我的学习效率和知识掌握的牢固程度。

评分

这本《基础生命科学》(第二版)简直是我大学时期最强有力的学习伴侣!当初选这本书,纯粹是因为吴庆余教授的大名,他可是这个领域的泰斗人物。拿到书后,我才发现它远不止是名字响亮。第一遍翻阅,就被其严谨的逻辑和清晰的结构深深吸引。教材本身对于生命科学的各个分支,从细胞生物学到遗传学,再到生态学,都做了面面俱到的梳理,而且是用一种非常系统的方式呈现的。对于我这种初次接触生命科学的本科生来说,最怕的就是知识点零散,不成体系,但这本书恰恰解决了这个痛点。它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一点点地引导你构建起对生命世界的整体认知。每一个章节的开篇都会点明主题,然后层层深入,引入必要的概念和原理。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使用了大量的图表和插图,这些视觉化的辅助材料,对于理解抽象的生物学概念简直是神来之笔。比如,解释复杂的细胞结构时,那些精美的三维图解,比文字描述要直观太多了。而且,这些图例并非简单的装饰,它们本身就承载了大量信息,是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特别喜欢教材中那种对细节的关注,很多细微之处的解释都做得非常到位,避免了初学者可能产生的误解。总的来说,这本书为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我对生命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为后续更深入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开端。

评分

作为一名已经步入生命科学研究领域多年的科研人员,回过头来看这本《基础生命科学》(第二版)以及李菡老师的配套辅导,我只能说,这是我当年最正确的选择之一。吴庆余教授的教材,其严谨的学术态度和深厚的理论功底,在字里行间都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本生命科学领域的“百科全书”,它覆盖了从分子到宏观的各个层面,并且逻辑清晰,体系完整。我尤其喜欢它对科学史的回顾和对前沿研究的适度提及,这使得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的获取,更是一种科学精神的熏陶。它让你明白,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是如何一步步演进而来,以及生命科学领域仍在不断探索的奥秘。而李菡老师的指导与习题,则将教材中的理论知识有效地转化为实践能力。它设计的习题,非常注重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而不是简单的记忆。我当年在做这些习题的时候,常常会发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思考角度,也因此加深了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而且,习题集中的一些扩展阅读和思考题,更是激发了我进一步探索相关领域的好奇心。对于有志于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同学来说,这套教材和辅导的结合,绝对是一套能够让你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优秀学习资源。它培养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评分

我必须说,《基础生命科学》(第二版)和李菡老师的指导与习题,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高效且愉快的学习体验。吴庆余教授的教材,在内容编排上非常人性化,每个章节的开头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结尾则有知识点总结和思考题,这让我能够更好地规划学习进度,并且随时检验自己的掌握程度。我尤其欣赏教材中对生命科学“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处理。它既强调了生命共有的基本规律,又会深入探讨物种间的多样性和独特性,这种平衡的视角,让我对生命世界有了更广阔的理解。而且,教材中的案例研究非常精彩,常常能将抽象的理论与生动的生物学现象相结合,让我觉得学习不再枯燥,而是充满了探索的乐趣。李菡老师的辅导书,则是在此基础上锦上添花。它不仅仅提供了大量的练习题,更重要的是,它在题目设计上非常巧妙,能够触及到教材中一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或者是一些需要深度理解才能回答的问题。而其详尽的解析,更是让我受益匪浅。很多解析不仅仅是答案的罗列,而是提供了一个多角度的思考框架,引导我从不同的层面去理解和分析问题。这套教材+辅导的组合,确实是为每一个想要深入学习生命科学的同学量身打造的,它能够帮助你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并且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分

坦白讲,我当初选择这本《基础生命科学》(第二版)纯粹是出于“从众心理”,身边不少同学都在用,口碑也一直不错。但真正开始深入学习后,我才体会到什么叫做“经典永不过时”。吴庆余教授的教材,在细节处理上真的做到了极致。比如,在介绍基因的表达调控时,它不仅仅给出了主要的调控机制,还会深入分析不同物种、不同细胞类型在调控方式上的差异,这种细致的对比分析,对于建立全面的认知非常有帮助。而且,教材中的语言风格也非常适合初学者,通俗易懂,但又不会牺牲学术的严谨性。我特别喜欢它在介绍一些生物学现象时,会引入相关的历史实验和科学发现,这让我感觉像是在阅读一部生命科学的发展史,非常有沉浸感。而李菡老师的指导与习题,就像是给这本书“注入了灵魂”。它不仅仅是简单的练习,更像是一位耐心的“私人导师”。很多时候,我一个问题困扰许久,但只要翻开习题集的解析,总能豁然开朗。那些解析不仅解释了答案,更重要的是,它会引导你思考“为什么会是这样”,从而触及到知识的本质。这种“点拨式”的学习方式,对于我这种自律性不那么强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它让我能够有效地查漏补缺,并且在练习中不断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