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王奇生 著作 定 價:48 齣 版 社:華文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0年11月01日 頁 數:423 裝 幀:平裝 ISBN:9787507533026 《黨員、黨權與黨爭:1924—1949年*國國民黨的組織形態》是從組織角度考察國民黨為什麼會失敗
● 建黨伊始:從“以俄為師”到“容共”“容國”
● 從孫中山時代起,就存在乎視組織建設的隱患
● 黨派紛爭:CC係、力行社、政學係、三青團……
● “清黨”蛻變後,由革命黨嚮執政黨轉型
● 組織形態:“以黨統政”,“以軍統黨”
● 基礎薄弱:城市有黨,農村無黨
●**章 以俄為師
●一 改進與改組 / 1
●二 三民主義為體,俄共組織為用 / 11
●●第二章 知識青年與國民黨
●一 黨員的社會構成 / 28
●二 基層組織的實態 / 41
●●第三章 從“容共”到“容國”
●一 國共對相互關係的錶述 / 52
●二 口號的魔力 / 62
●三 上層國民黨,下層共産黨 / 79
●●第四章 裂變:全代會與黨統之爭
●一 粵“二大”與滬“二大” / 95
●二 中央特彆委員會 / 105
●三 改組派與“三大” / 112
●四 擴大會議與*常會議 / 117
●五 “四大”的分閤 / 126
●六 蔣汪閤作與“五大” / 131
●部分目錄
內容簡介
《黨員、黨權與黨爭:1924—1949年中國國民黨的組織形態》中講述瞭國民黨政權是中國曆目前齣現的靠前個黨治政權。它的建立,標誌著中國政治形態在漫長的王朝帝製崩潰後,開始嚮一種新的黨國體製轉型。中國從此步入黨治時代。蔣介石多次公開強調,國民黨組織內部的“渙散鬆懈之弊”已經到瞭很好嚴重的程度。這種“渙散鬆懈”,源於它的“以軍統黨”的組織形態;源於基層建設的薄弱:城市有黨,農村無黨;源於黨派的紛爭離析:西山會議派、CC係、力行社、政學係、三青團等組織不斷“火並”。很後,這個弱勢的政黨無法逃脫尷尬悲涼的曆史命運……
本書以國民黨“治黨史”為中心,著重探討瞭國民黨的組織結構、黨員的社會構成、政治錄用體製、黨政關係、派係之爭與黨內精英衝突、黨民關係與階級基礎等方麵。 王奇生 著作 王奇生,北京大學曆史係教授,主要代錶作有《*國留學生的曆史軌跡(1872-1949)》、《國共閤作與國民革命》、《革命與反革命:社會文化視野下的民國政治》。 第十二章 黨、政、團:戰時體製的調整抗日戰爭對國民黨黨機器的影響是多方麵的。它使國民黨喪失瞭長江下遊地區的組織基礎,導緻本來就鬆弛渙散的國民黨組織在抗戰初期一度瀕臨潰散的邊緣。另一方麵,這場民族戰爭又為國民黨提供瞭一次重振旗鼓、起死迴生的契機。抗戰初期,國民黨在民族主義的訴求和激蕩下曾一度獲得社會各界民眾的支持。本已大失民心的國民黨藉民族危機的遮掩和刺激而得以苟延存續。抗戰初期,新當選總裁的蔣介石為拯救國民黨的組織危機,在國民黨之外另組建一個新的組織——三民主義青年團。但令蔣介石始料未及的是,三青團不但沒有匡持國民黨,為國民黨吸收新鮮血液,相反以自主性組織的姿態,演化為與國民黨黨機器爭衡的有力勁敵。黨團之間為爭奪政治資源,互不相容,勢如水火,從而使派係紛爭的國民黨又增添一個新的內耗對手。三青團不僅未助於國民黨的改造和新生,反而加速瞭等 第十二章 黨、政、團:戰時體製的調整抗日戰爭對國民黨黨機器的影響是多方麵的。它使國民黨喪失瞭長江下遊地區的組織基礎,導緻本來就鬆弛渙散的國民黨組織在抗戰初期一度瀕臨潰散的邊緣。另一方麵,這場民族戰爭又為國民黨提供瞭一次重振旗鼓、起死迴生的契機。抗戰初期,國民黨在民族主義的訴求和激蕩下曾一度獲得社會各界民眾的支持。本已大失民心的國民黨藉民族危機的遮掩和刺激而得以苟延存續。抗戰初期,新當選總裁的蔣介石為拯救國民黨的組織危機,在國民黨之外另組建一個新的組織——三民主義青年團。但令蔣介石始料未及的是,三青團不但沒有匡持國民黨,為國民黨吸收新鮮血液,相反以自主性組織的姿態,演化為與國民黨黨機器爭衡的有力勁敵。黨團之間為爭奪政治資源,互不相容,勢如水火,從而使派係紛爭的國民黨又增添一個新的內耗對手。三青團不僅未助於國民黨的改造和新生,反而加速瞭等
黨員、黨權與黨爭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黨員、黨權與黨爭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