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大全集:新版
價格:39.8元
作者:許珊珊 著
齣版社:黑龍江科學技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10-01
ISBN:9787538877847
字數:270000
頁碼:321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
★中國媽媽成功教子必讀書,經典、quan威、實用的教育寶典。
★改變錯誤的教育觀念,會改變孩子的一生;運用正確的教育方式,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既適閤媽媽又適閤老師的教育經典,教育理念先進、方法實用,教育效果立竿見影。
好媽媽懂得用心去關愛孩子,這裏的“用心”不是指媽媽怎樣從生活上關心孩子,而是怎樣去關注孩子心靈的成長。
好媽媽懂得用愛去溫暖孩子,感化孩子,去做孩子的知己,做孩子學習的幫手,做孩子交往的領路人。
好媽媽疼愛自己的孩子,但從不溺愛孩子。孩子該做、能做的事她們從不去代勞;孩子做錯瞭事,她們也絕不袒護。
好媽媽還懂得給孩子一個自由的空間,給孩子一個經受失敗和挫摺的機會,給孩子一段“過苦日子”的經曆,更懂得如何正確處理孩子成長中遇到的問題
di一章 做一個聰明睿智的好媽媽
親子關係決定傢庭教育的成敗/002
優質的媽媽養育齣優質的孩子/004
拒絕溺愛,孩子不再依賴/006
好媽媽懂得因材施教/009
不再苛求完美,孩子更快樂/011
好媽媽一直對孩子有信心/013
做個不打罵孩子的好媽媽/016
小心攀比會傷害孩子/019
不盲目滿足孩子的所有要求/022
第二章 學會放手,獨立的孩子zuì優秀
給孩子成長的空間/026
讓孩子學會自己做決定/030
允許孩子有自己的秘密/034
讓孩子學會自己動手/038
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041
教孩子學會自我管理/046
讓孩子懂得對自己負責/049
教會孩子管理自己的零花錢/052
第三章 媽媽這樣說,孩子進步快
媽媽要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056
非語言溝通很重要/062
愛爭辯的孩子更聰明/067
勿用命令式的口氣跟孩子說話/072
“對不起”背後的教育智慧/075
用幽默風趣的語言和孩子交流/078
傷害孩子自尊的話要慎言/082
要責備孩子,請換個方式/085
不要帶著“壞情緒”教育孩子/088
孤獨的孩子更需要溝通/091
讓孩子說齣心中的委屈/094
彆和叛逆的孩子較勁/097
在尊重中批評孩子/099
第四章 培養好習慣,人生成功一大半
好習慣是孩子zuì大的財富/104
孩子“慢性子”,媽媽有辦法/107
培養孩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111
讓孩子在勞動中找到快樂/115
正常飲食身體棒/119
愛運動的孩子身體健/123
讓孩子愛上講衛生/127
培養孩子良好的睡眠習慣/130
教會孩子珍惜時間很重要/133
專注是成功不可或缺的條件/138
教育孩子做事情應善始善終/142
第五章 擁有好性格,贏在起跑綫
好性格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關鍵/146
培養活潑快樂的孩子/148
讓孩子養成自信的性格/152
讓孩子擁有樂觀的性格/156
培養孩子勇敢的個性/162
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堅強/166
培養孩子做事要有耐心/170
培養好強心,為成功加足馬力/174
第六章 培養健全品格,讓孩子受益一生
教孩子學會做人zuì重要/178
培養孩子誠實的品德/181
教孩子做一個守信用的人/185
有禮貌的孩子纔受人歡迎/188
培養孩子良好的責任心/190
讓孩子擁有一顆愛心/193
給孩子播灑感恩的種子/196
培養孩子的寬容之心/199
一定要教孩子學會謙虛/202
培養孩子的團結閤作精神/205
讓孩子學會分享/208
讓孩子懂得孝道/211
第七章 授之以“漁”,孩子學習輕鬆沒壓力
質疑是天纔的體現/214
要為孩子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216
讓孩子愛上讀書/219
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很重要/223
不吝嗇贊美,時常錶揚孩子/225
不要讓孩子在壓力下學習/228
彆讓孩子“偏科”/231
讓孩子養成認真的好習慣/233
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236
讓孩子學會積極思考/240
給孩子一雙善於觀察的眼睛/243
在玩樂中激發孩子的求知欲/248
讓孩子自己獨立完成作業/251
第八章 善解童貞,跟上孩子成長的腳步
性教育不僅僅是青春期教育/256
幼兒性教育宜早不宜遲/257
兒童性教育需要遵循的原則/259
讓孩子自然地接受性教育/262
孩子性早熟,媽媽要早發現/263
3歲應培養孩子的性彆意識/265
如何處理孩子的性好奇/267
警惕寶寶的“夾腿綜閤徵”/269
兒童“手淫”應該怎麼做/272
告訴孩子“性隱私”的概念/275
教孩子預防性侵害/277
孩子被性侵害後,媽媽怎麼做/279
第九章 正確引導,讓孩子變身“社交小達人”
學會交往,讓孩子快樂成長/284
孩子應該擁有自己的朋友/287
教孩子學會傾聽/291
讓孩子懂得尊重彆人/294
讓孩子學會關愛和幫助他人/298
培養幽默感,贏得好人緣/301
做一個會贊美彆人的孩子/304
培養孩子的領導能力/307
讓孩子學會自己去處理矛盾/311
幫助孩子剋服社交恐懼心理/315
培養孩子與人閤作的能力/318
“媽媽”是這個世界上zuì美麗的稱謂,她不但給予孩子生命,還教育孩子成纔。德國學前教育傢福祿培爾曾經說過:“國民的命運與其說操縱在掌權者的手中,倒不如說握在母親的手中。”母親用自己甘甜的乳汁哺育著孩子,用自己的愛心嗬護著孩子,用自己的言行感染著孩子。作為孩子齣生後的di一任啓濛老師,母親的一言一行都將成為孩子學習的典範。 俗話說:沒有種不好的莊稼,隻有不會種莊稼的農夫;沒有教不好的孩子,隻有不會教孩子的媽媽。那麼,對於孩子來說,什麼樣的媽媽纔算得上是一個閤格的好媽媽呢? 首先,好媽媽應該是孩子的朋友。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好媽媽要像好朋友一樣陪伴孩子成長。這種陪伴,對於良好親子關係的建立和鞏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與孩子的近距離接觸,孩子纔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媽媽的愛,媽媽也纔能和孩子有更多的共同語言,就像好朋友一樣分享自己心中的快樂與憂傷。可以說,zuì好的媽媽不是端坐在書房裏寫字的媽媽,也不是在廚房裏忙碌做菜的媽媽,而是那個像朋友一樣,跟他一起做遊戲,一起解決問題,瞭解他需要怎樣的愛,和他一起領略人生中美麗風景的媽媽。 其次,好媽媽也是孩子的好老師。老師被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也是人類智慧、能力和知識的傳遞者。好的傢庭教育就像學校的小班代課,媽媽和孩子是一對一的教學關係
國民的命運與其說操縱在掌權者的手中,倒不如說握在母親的手中。
——(德)學前教育傢福祿培爾
正確的傢庭教育是父母送給孩子zuì好的禮物。
——(德)著名教育傢卡爾威特
每瞬間,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瞭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並檢驗自己的人格。
——(蘇)著名教育傢蘇霍姆林斯基
媽媽是孩子zuì好的老師……媽媽一句話,或許就將影響孩子的一生;媽媽的一件事,或許就會給孩子留下終生難忘的烙印。
——著名作傢畢淑敏
現在很多媽媽事業很成功,卻感覺對孩子的教育並不怎麼成功,故而感到十分苦惱。其實,衡量孩子教育成功與否,更重要的是看孩子能否感受到愉悅和幸福,能否與周圍人和諧相處,能否在親子關係中融洽自如。
不妨問問自己,是否更關心孩子如何變得讓自己“有麵子”?是不是更希望他能考高分,卻很少關注他是否快樂,有沒有朋友?這些關懷的缺失,使得媽媽和孩子之間總是有層隔膜,孩子總是錶現叛逆,總是和媽媽“對著乾”。在孩子長大後,和媽媽之間“沒話說”、“聊不來”。
親子關係,在青少年時期,勝過許多教育,甚至決定著孩子教育的成敗。據研究,如果孩子在12歲之前沒有和媽媽建立很親密的親子依戀,那麼孩子一生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就很難建立,尤其是6歲之前,如果媽媽沒有拿齣足夠的精力陪孩子,親子之間就很難再建立起足夠的信任和依賴。
建立融洽的親子關係,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其前提是,媽媽必須明白,愛是無條件的,孩子存在本身就是媽媽給予愛的理由。教育的藝術首先是傾聽的藝術。媽媽必須學會傾聽,學會去欣賞、理解孩子的成長。媽媽zuì容易犯的錯誤就是自以為是,以為自己什麼都懂,其實不然。如果你的孩子在你眼中滿是缺點,那麼你可能是一個很失敗的媽媽。
教育的核心,就是培養健康的人格。身為媽媽,不要太重視孩子外在的成功。孩子的成績好壞,上的大學好不好,有沒有找到好工作,這些外在的標準固然對傢庭很重要,但是媽媽必須意識到,還有比這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愛和幸福的能力。
信息時代動搖瞭老年人的quan威。過去的父母可以很驕傲地跟孩子說:“我過的橋比你走的路還多”、“我吃的鹽比你吃的米還多”。到瞭今天,反倒是孩子們經常跟媽媽很不屑地說:“你懂什麼呀!”
所以,我認為,21世紀是媽媽和孩子互相學習、共同成長的時代。媽媽需要從孩子那裏學習的,不僅僅是新技術、新知識,還有新的思維方式和新的生活理念。學習的前提是互相尊重,尊重孩子的特性,尊重孩子的選擇,更重要的是尊重孩子的人格。
優質的媽媽養育齣優質的孩子
偉大的教育傢老卡爾·威特曾經說過:“母親的教育對孩子極為重要。”他認為,曆史上的偉人往往有一個善於教育孩子的母親。他這樣的信仰喚起瞭妻子的母性意識,於是在兩個人的共同努力下,他們培養齣瞭一個天纔,這個天纔就是19世紀德國的卡爾·威特。他八九歲的時候就能自由運用德語、法語、英語、意大利語、拉丁語和希臘語這六國語言;並且通曉動物學、植物學、物理學、化學,尤其擅長數學;9歲時他進入瞭哥廷根大學;年僅14歲就被授予哲學博士學位;16歲獲得法學博士學位,並被任命為柏林大學的法學教授;23歲他發錶《但丁的誤解》一書,成為研究但丁的quan威。
老卡爾·威特為兒子所取得的成就感到無比驕傲,但是他也沒有忘記妻子的功勞。他曾在《卡爾·威特教育》一書中這樣寫道:“他的兒子卡爾取得的成就,也跟他的母親密切相關。”
可見母親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占據著至關重要的地位。常言說:“知子莫若母”,傢庭中zuì瞭解孩子的人無疑是孩子的媽媽,她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的孩子有哪些優點、哪些缺點、需要什麼;從心底深處愛孩子的人當然也是媽媽,試問這個世界上還有哪一種愛比母愛更深沉、更偉大呢?媽媽在以各種各樣的形式錶達母愛的時候,也以自身的品質影響著孩子。
1935年,核物理專傢伊雷娜,與丈夫裏奧因發現人工放射性物質共同獲得瞭諾貝爾化學奬。世人對她投去羨慕眼光的同時,也把焦點聚焦在瞭她母親的身上,原來她的母親是兩次獲得諾貝爾奬的居裏夫人。
居裏夫人不但是20世紀zuì偉大的科學傢,還是偉大的教育實踐者。作為一個媽媽,她的錶現絕不遜於在科學實驗上的錶現。居裏夫人從她的科學生涯和人生道路中體會齣一個道理:人之智力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品格之高尚。因此,她把一生追求事業和高尚品德的精神,影響和延伸到自己的子女和學生身上,利用各種機會培養孩子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
而且她還通過自己堅強的意誌和樂觀勇敢的生活態度,將生命的熱忱傳遞給女兒,感染她,影響她,在教育女兒的過程中將媽媽的天性發揮到瞭ji緻。
正是因為居裏夫人是一位優質的母親,所以纔養育齣瞭優質的伊雷娜。
可是現實中有很多父母根本不知道如何正確教育孩子,還有一些媽媽因綜閤素質低而不能承擔起教育子女的責任。所以,在日常的生活和教育實踐中,媽媽要及時提高自身的素質,隻有自身素質提高瞭,纔能教育齣優秀的孩子。正如當代教育傢盧勤說的那樣,教育孩子先要教育自己。用自身的優秀去影響孩子,把自己愛學習的習慣傳達給孩子,用自己積極樂觀的態度給孩子創造一個溫暖的成長環境,把自己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及時傳遞給孩子,這樣纔能給孩子一個美好的人生。
自從讀瞭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待孩子的方式有瞭翻天覆地的變化。之前我總是習慣性地用自己的經驗去框定孩子,希望他按照我設定的軌跡去成長。但這本書讓我明白,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有自己的個性和發展節奏,傢長要做的是發現並支持他們的優點,而不是強行改變他們的缺點。書裏提齣的“蹲下來看孩子”的視角,讓我學會瞭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們的想法和行為,從而減少瞭很多不必要的衝突。我記得有一次,我的孩子對一幅畫錶現齣瞭極大的興趣,但他畫得並不“像”,我差點就要批評他“亂畫”,幸好我及時想起瞭書裏的內容,鼓勵瞭他,還和他一起探討他畫中的“故事”。結果他興緻勃勃地講瞭半天,讓我看到瞭他內心豐富的想象世界。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教育的本質是喚醒,是激發,而不是壓製。它教會瞭我如何與孩子建立更深厚的連接,如何成為他成長道路上最好的夥伴和引導者。我不再害怕孩子犯錯,而是把錯誤看作是學習的機會,用積極的態度去麵對。
評分坦白說,我剛開始拿到這本書的時候,並沒有抱太大期望,畢竟市麵上教育類的書籍太多瞭,很多都大同小異,讀完就忘。但這本書確實讓我眼前一亮,它在教育理念上的前瞻性讓我印象深刻。作者並非局限於傳統的應試教育模式,而是著眼於未來社會對人纔的需求,強調培養孩子的創新能力、批判性思維和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我尤其贊同書中提齣的“賦能式教育”的概念,即傢長要學會放手,給予孩子更多的自主權,讓他們在實踐中學習,在錯誤中成長。我嘗試著在傢裏實踐瞭書中關於“鼓勵孩子獨立探索”的一些方法,雖然過程中也會遇到阻力,但看到孩子臉上那種因成功而綻放的光芒,我就覺得一切的努力都值得。書中的一些觀點,比如“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比死記硬背更重要”,讓我重新審視瞭自己對學習的看法,也開始嘗試著為孩子創造一個更輕鬆、更有趣的學習環境。我覺得這本書就像一盞指路明燈,在我迷茫的時候,指引我看到瞭更廣闊的教育前景,也讓我對孩子的未來充滿瞭信心。它不僅僅是一本育兒指南,更是一次關於教育的深刻反思。
評分閱讀這本書的過程,對我來說更像是一次心靈的洗禮。我曾經是一位焦慮的母親,總是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綫上,每天追著他學習,逼著他報各種補習班。但這本書讓我看到瞭另一種可能性,它倡導的是一種“靜待花開”的教育方式,強調給予孩子足夠的空間和時間去自由發展,培養他們的內在驅動力。書中關於“愛與規則並存”的論述,尤其讓我受益。我曾經在愛與管教之間搖擺不定,不知道該如何把握尺度。這本書給瞭我清晰的指引,讓我明白,真正的愛不是溺愛,而是在給予孩子關懷和支持的同時,也設定必要的規則,幫助他們建立界限感和責任感。我開始嘗試著減少對孩子學習成績的過度關注,轉而關注他的品德、習慣和身心健康。雖然過程並非一帆風順,但我看到瞭孩子臉上越來越多的笑容,他變得更加獨立、自信和快樂。這本書讓我從內而外地發生瞭改變,也讓我對教育有瞭全新的認識。
評分我一直認為,教育是門藝術,而這本書則是一本充滿智慧的藝術品。它不是一本枯燥的理論書籍,而是充滿瞭生動案例和實踐指導,讓我感覺隨時都能找到適閤自己傢庭情況的解決方案。作者在書中對“傢校閤作”的探討,也給瞭我很多啓發。我瞭解到,傢長和學校並非孤立的個體,而是需要緊密配閤,共同為孩子的成長保駕護航。書中關於如何與老師有效溝通的建議,對我幫助很大。我嘗試著按照書中的方法,主動與老師交流,分享孩子在傢的情況,也積極瞭解孩子在學校的錶現,這種雙嚮的溝通,讓我感覺自己不再是孤軍奮戰,而是和學校形成瞭一個強大的教育聯盟。而且,這本書在看待孩子的“缺點”時,也提供瞭一種全新的視角,不再是簡單地去糾正,而是去理解這些“缺點”背後可能隱藏的優點,或者需要被引導的方嚮。這讓我對孩子的接納度更高瞭,也更加懂得如何去欣賞他的與眾不同。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仿佛擁有瞭一把萬能鑰匙,能夠打開孩子心靈的門,也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應對教育過程中的各種挑戰。
評分這本書我算是翻來覆去看瞭不下五遍瞭,每次都能從中發現新的閃光點。我最喜歡的地方在於它不是那種空洞的說教,而是真的從傢長在日常生活中會遇到的各種具體情境齣發,提供切實可行的方法。比如,孩子不願意吃飯,或者沉迷於電子遊戲,這些都是睏擾無數傢庭的問題,這本書裏都有細緻的分析和應對策略。我特彆欣賞作者的那種“潤物細無聲”的教育理念,不是強硬的命令,而是通過引導,讓孩子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建立自信心和獨立思考的能力。而且,書中的案例非常貼近生活,讀起來就像在和一位經驗豐富的過來人聊天,讓人感到親切和受用。我記得有一次,我的孩子因為一點小事就發脾氣,我當時完全不知道怎麼處理,就翻瞭翻這本書,裏麵關於情緒管理的章節給瞭我很大的啓發,我學會瞭如何平靜地和孩子溝通,幫助他認識和錶達自己的情緒,而不是一味地壓製。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遠比嚴厲的批評來得有效。這本書對我最大的改變,就是讓我意識到,教育孩子並非一味地灌輸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的品格和健全的人格,讓他們成為一個懂得愛、懂得感恩、有責任感的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