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大全集:新版
价格:39.8元
作者:许珊珊 著
出版社: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10-01
ISBN:9787538877847
字数:270000
页码:32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中国妈妈成功教子必读书,经典、quan威、实用的教育宝典。
★改变错误的教育观念,会改变孩子的一生;运用正确的教育方式,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既适合妈妈又适合老师的教育经典,教育理念先进、方法实用,教育效果立竿见影。
好妈妈懂得用心去关爱孩子,这里的“用心”不是指妈妈怎样从生活上关心孩子,而是怎样去关注孩子心灵的成长。
好妈妈懂得用爱去温暖孩子,感化孩子,去做孩子的知己,做孩子学习的帮手,做孩子交往的领路人。
好妈妈疼爱自己的孩子,但从不溺爱孩子。孩子该做、能做的事她们从不去代劳;孩子做错了事,她们也绝不袒护。
好妈妈还懂得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给孩子一个经受失败和挫折的机会,给孩子一段“过苦日子”的经历,更懂得如何正确处理孩子成长中遇到的问题
di一章 做一个聪明睿智的好妈妈
亲子关系决定家庭教育的成败/002
优质的妈妈养育出优质的孩子/004
拒绝溺爱,孩子不再依赖/006
好妈妈懂得因材施教/009
不再苛求完美,孩子更快乐/011
好妈妈一直对孩子有信心/013
做个不打骂孩子的好妈妈/016
小心攀比会伤害孩子/019
不盲目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022
第二章 学会放手,独立的孩子zuì优秀
给孩子成长的空间/026
让孩子学会自己做决定/030
允许孩子有自己的秘密/034
让孩子学会自己动手/038
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041
教孩子学会自我管理/046
让孩子懂得对自己负责/049
教会孩子管理自己的零花钱/052
第三章 妈妈这样说,孩子进步快
妈妈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056
非语言沟通很重要/062
爱争辩的孩子更聪明/067
勿用命令式的口气跟孩子说话/072
“对不起”背后的教育智慧/075
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和孩子交流/078
伤害孩子自尊的话要慎言/082
要责备孩子,请换个方式/085
不要带着“坏情绪”教育孩子/088
孤独的孩子更需要沟通/091
让孩子说出心中的委屈/094
别和叛逆的孩子较劲/097
在尊重中批评孩子/099
第四章 培养好习惯,人生成功一大半
好习惯是孩子zuì大的财富/104
孩子“慢性子”,妈妈有办法/107
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111
让孩子在劳动中找到快乐/115
正常饮食身体棒/119
爱运动的孩子身体健/123
让孩子爱上讲卫生/127
培养孩子良好的睡眠习惯/130
教会孩子珍惜时间很重要/133
专注是成功不可或缺的条件/138
教育孩子做事情应善始善终/142
第五章 拥有好性格,赢在起跑线
好性格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146
培养活泼快乐的孩子/148
让孩子养成自信的性格/152
让孩子拥有乐观的性格/156
培养孩子勇敢的个性/162
让孩子变得越来越坚强/166
培养孩子做事要有耐心/170
培养好强心,为成功加足马力/174
第六章 培养健全品格,让孩子受益一生
教孩子学会做人zuì重要/178
培养孩子诚实的品德/181
教孩子做一个守信用的人/185
有礼貌的孩子才受人欢迎/188
培养孩子良好的责任心/190
让孩子拥有一颗爱心/193
给孩子播洒感恩的种子/196
培养孩子的宽容之心/199
一定要教孩子学会谦虚/202
培养孩子的团结合作精神/205
让孩子学会分享/208
让孩子懂得孝道/211
第七章 授之以“渔”,孩子学习轻松没压力
质疑是天才的体现/214
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216
让孩子爱上读书/219
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很重要/223
不吝啬赞美,时常表扬孩子/225
不要让孩子在压力下学习/228
别让孩子“偏科”/231
让孩子养成认真的好习惯/233
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236
让孩子学会积极思考/240
给孩子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243
在玩乐中激发孩子的求知欲/248
让孩子自己独立完成作业/251
第八章 善解童贞,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
性教育不仅仅是青春期教育/256
幼儿性教育宜早不宜迟/257
儿童性教育需要遵循的原则/259
让孩子自然地接受性教育/262
孩子性早熟,妈妈要早发现/263
3岁应培养孩子的性别意识/265
如何处理孩子的性好奇/267
警惕宝宝的“夹腿综合征”/269
儿童“手淫”应该怎么做/272
告诉孩子“性隐私”的概念/275
教孩子预防性侵害/277
孩子被性侵害后,妈妈怎么做/279
第九章 正确引导,让孩子变身“社交小达人”
学会交往,让孩子快乐成长/284
孩子应该拥有自己的朋友/287
教孩子学会倾听/291
让孩子懂得尊重别人/294
让孩子学会关爱和帮助他人/298
培养幽默感,赢得好人缘/301
做一个会赞美别人的孩子/304
培养孩子的领导能力/307
让孩子学会自己去处理矛盾/311
帮助孩子克服社交恐惧心理/315
培养孩子与人合作的能力/318
“妈妈”是这个世界上zuì美丽的称谓,她不但给予孩子生命,还教育孩子成才。德国学前教育家福禄培尔曾经说过:“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操纵在掌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握在母亲的手中。”母亲用自己甘甜的乳汁哺育着孩子,用自己的爱心呵护着孩子,用自己的言行感染着孩子。作为孩子出生后的di一任启蒙老师,母亲的一言一行都将成为孩子学习的典范。 俗话说: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夫;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孩子的妈妈。那么,对于孩子来说,什么样的妈妈才算得上是一个合格的好妈妈呢? 首先,好妈妈应该是孩子的朋友。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好妈妈要像好朋友一样陪伴孩子成长。这种陪伴,对于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和巩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与孩子的近距离接触,孩子才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妈妈的爱,妈妈也才能和孩子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就像好朋友一样分享自己心中的快乐与忧伤。可以说,zuì好的妈妈不是端坐在书房里写字的妈妈,也不是在厨房里忙碌做菜的妈妈,而是那个像朋友一样,跟他一起做游戏,一起解决问题,了解他需要怎样的爱,和他一起领略人生中美丽风景的妈妈。 其次,好妈妈也是孩子的好老师。老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是人类智慧、能力和知识的传递者。好的家庭教育就像学校的小班代课,妈妈和孩子是一对一的教学关系
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操纵在掌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握在母亲的手中。
——(德)学前教育家福禄培尔
正确的家庭教育是父母送给孩子zuì好的礼物。
——(德)著名教育家卡尔威特
每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
——(苏)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
妈妈是孩子zuì好的老师……妈妈一句话,或许就将影响孩子的一生;妈妈的一件事,或许就会给孩子留下终生难忘的烙印。
——著名作家毕淑敏
现在很多妈妈事业很成功,却感觉对孩子的教育并不怎么成功,故而感到十分苦恼。其实,衡量孩子教育成功与否,更重要的是看孩子能否感受到愉悦和幸福,能否与周围人和谐相处,能否在亲子关系中融洽自如。
不妨问问自己,是否更关心孩子如何变得让自己“有面子”?是不是更希望他能考高分,却很少关注他是否快乐,有没有朋友?这些关怀的缺失,使得妈妈和孩子之间总是有层隔膜,孩子总是表现叛逆,总是和妈妈“对着干”。在孩子长大后,和妈妈之间“没话说”、“聊不来”。
亲子关系,在青少年时期,胜过许多教育,甚至决定着孩子教育的成败。据研究,如果孩子在12岁之前没有和妈妈建立很亲密的亲子依恋,那么孩子一生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就很难建立,尤其是6岁之前,如果妈妈没有拿出足够的精力陪孩子,亲子之间就很难再建立起足够的信任和依赖。
建立融洽的亲子关系,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其前提是,妈妈必须明白,爱是无条件的,孩子存在本身就是妈妈给予爱的理由。教育的艺术首先是倾听的艺术。妈妈必须学会倾听,学会去欣赏、理解孩子的成长。妈妈zuì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自以为是,以为自己什么都懂,其实不然。如果你的孩子在你眼中满是缺点,那么你可能是一个很失败的妈妈。
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健康的人格。身为妈妈,不要太重视孩子外在的成功。孩子的成绩好坏,上的大学好不好,有没有找到好工作,这些外在的标准固然对家庭很重要,但是妈妈必须意识到,还有比这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爱和幸福的能力。
信息时代动摇了老年人的quan威。过去的父母可以很骄傲地跟孩子说:“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还多”。到了今天,反倒是孩子们经常跟妈妈很不屑地说:“你懂什么呀!”
所以,我认为,21世纪是妈妈和孩子互相学习、共同成长的时代。妈妈需要从孩子那里学习的,不仅仅是新技术、新知识,还有新的思维方式和新的生活理念。学习的前提是互相尊重,尊重孩子的特性,尊重孩子的选择,更重要的是尊重孩子的人格。
优质的妈妈养育出优质的孩子
伟大的教育家老卡尔·威特曾经说过:“母亲的教育对孩子极为重要。”他认为,历史上的伟人往往有一个善于教育孩子的母亲。他这样的信仰唤起了妻子的母性意识,于是在两个人的共同努力下,他们培养出了一个天才,这个天才就是19世纪德国的卡尔·威特。他八九岁的时候就能自由运用德语、法语、英语、意大利语、拉丁语和希腊语这六国语言;并且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9岁时他进入了哥廷根大学;年仅14岁就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23岁他发表《但丁的误解》一书,成为研究但丁的quan威。
老卡尔·威特为儿子所取得的成就感到无比骄傲,但是他也没有忘记妻子的功劳。他曾在《卡尔·威特教育》一书中这样写道:“他的儿子卡尔取得的成就,也跟他的母亲密切相关。”
可见母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常言说:“知子莫若母”,家庭中zuì了解孩子的人无疑是孩子的妈妈,她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的孩子有哪些优点、哪些缺点、需要什么;从心底深处爱孩子的人当然也是妈妈,试问这个世界上还有哪一种爱比母爱更深沉、更伟大呢?妈妈在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表达母爱的时候,也以自身的品质影响着孩子。
1935年,核物理专家伊雷娜,与丈夫里奥因发现人工放射性物质共同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世人对她投去羡慕眼光的同时,也把焦点聚焦在了她母亲的身上,原来她的母亲是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不但是20世纪zuì伟大的科学家,还是伟大的教育实践者。作为一个妈妈,她的表现绝不逊于在科学实验上的表现。居里夫人从她的科学生涯和人生道路中体会出一个道理:人之智力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品格之高尚。因此,她把一生追求事业和高尚品德的精神,影响和延伸到自己的子女和学生身上,利用各种机会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
而且她还通过自己坚强的意志和乐观勇敢的生活态度,将生命的热忱传递给女儿,感染她,影响她,在教育女儿的过程中将妈妈的天性发挥到了ji致。
正是因为居里夫人是一位优质的母亲,所以才养育出了优质的伊雷娜。
可是现实中有很多父母根本不知道如何正确教育孩子,还有一些妈妈因综合素质低而不能承担起教育子女的责任。所以,在日常的生活和教育实践中,妈妈要及时提高自身的素质,只有自身素质提高了,才能教育出优秀的孩子。正如当代教育家卢勤说的那样,教育孩子先要教育自己。用自身的优秀去影响孩子,把自己爱学习的习惯传达给孩子,用自己积极乐观的态度给孩子创造一个温暖的成长环境,把自己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及时传递给孩子,这样才能给孩子一个美好的人生。
我一直认为,教育是门艺术,而这本书则是一本充满智慧的艺术品。它不是一本枯燥的理论书籍,而是充满了生动案例和实践指导,让我感觉随时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家庭情况的解决方案。作者在书中对“家校合作”的探讨,也给了我很多启发。我了解到,家长和学校并非孤立的个体,而是需要紧密配合,共同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书中关于如何与老师有效沟通的建议,对我帮助很大。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方法,主动与老师交流,分享孩子在家的情况,也积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这种双向的沟通,让我感觉自己不再是孤军奋战,而是和学校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教育联盟。而且,这本书在看待孩子的“缺点”时,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不再是简单地去纠正,而是去理解这些“缺点”背后可能隐藏的优点,或者需要被引导的方向。这让我对孩子的接纳度更高了,也更加懂得如何去欣赏他的与众不同。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拥有了一把万能钥匙,能够打开孩子心灵的门,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教育过程中的各种挑战。
评分自从读了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待孩子的方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之前我总是习惯性地用自己的经验去框定孩子,希望他按照我设定的轨迹去成长。但这本书让我明白,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自己的个性和发展节奏,家长要做的是发现并支持他们的优点,而不是强行改变他们的缺点。书里提出的“蹲下来看孩子”的视角,让我学会了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想法和行为,从而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冲突。我记得有一次,我的孩子对一幅画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但他画得并不“像”,我差点就要批评他“乱画”,幸好我及时想起了书里的内容,鼓励了他,还和他一起探讨他画中的“故事”。结果他兴致勃勃地讲了半天,让我看到了他内心丰富的想象世界。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教育的本质是唤醒,是激发,而不是压制。它教会了我如何与孩子建立更深厚的连接,如何成为他成长道路上最好的伙伴和引导者。我不再害怕孩子犯错,而是把错误看作是学习的机会,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
评分这本书我算是翻来覆去看了不下五遍了,每次都能从中发现新的闪光点。我最喜欢的地方在于它不是那种空洞的说教,而是真的从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的各种具体情境出发,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比如,孩子不愿意吃饭,或者沉迷于电子游戏,这些都是困扰无数家庭的问题,这本书里都有细致的分析和应对策略。我特别欣赏作者的那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理念,不是强硬的命令,而是通过引导,让孩子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建立自信心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且,书中的案例非常贴近生活,读起来就像在和一位经验丰富的过来人聊天,让人感到亲切和受用。我记得有一次,我的孩子因为一点小事就发脾气,我当时完全不知道怎么处理,就翻了翻这本书,里面关于情绪管理的章节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学会了如何平静地和孩子沟通,帮助他认识和表达自己的情绪,而不是一味地压制。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远比严厉的批评来得有效。这本书对我最大的改变,就是让我意识到,教育孩子并非一味地灌输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品格和健全的人格,让他们成为一个懂得爱、懂得感恩、有责任感的人。
评分坦白说,我刚开始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抱太大期望,毕竟市面上教育类的书籍太多了,很多都大同小异,读完就忘。但这本书确实让我眼前一亮,它在教育理念上的前瞻性让我印象深刻。作者并非局限于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而是着眼于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强调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我尤其赞同书中提出的“赋能式教育”的概念,即家长要学会放手,给予孩子更多的自主权,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在错误中成长。我尝试着在家里实践了书中关于“鼓励孩子独立探索”的一些方法,虽然过程中也会遇到阻力,但看到孩子脸上那种因成功而绽放的光芒,我就觉得一切的努力都值得。书中的一些观点,比如“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比死记硬背更重要”,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对学习的看法,也开始尝试着为孩子创造一个更轻松、更有趣的学习环境。我觉得这本书就像一盏指路明灯,在我迷茫的时候,指引我看到了更广阔的教育前景,也让我对孩子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它不仅仅是一本育儿指南,更是一次关于教育的深刻反思。
评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对我来说更像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我曾经是一位焦虑的母亲,总是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每天追着他学习,逼着他报各种补习班。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另一种可能性,它倡导的是一种“静待花开”的教育方式,强调给予孩子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去自由发展,培养他们的内在驱动力。书中关于“爱与规则并存”的论述,尤其让我受益。我曾经在爱与管教之间摇摆不定,不知道该如何把握尺度。这本书给了我清晰的指引,让我明白,真正的爱不是溺爱,而是在给予孩子关怀和支持的同时,也设定必要的规则,帮助他们建立界限感和责任感。我开始尝试着减少对孩子学习成绩的过度关注,转而关注他的品德、习惯和身心健康。虽然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但我看到了孩子脸上越来越多的笑容,他变得更加独立、自信和快乐。这本书让我从内而外地发生了改变,也让我对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