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簡體中文
進口書分類: 設計類工具書
齣版時間: 2014.04.01
齣版社名稱: 印刷工業齣版社
頁數: 650
版次印次: 第一版
作者: 鬍裕達,張英福 編著
開本: 24開
裝幀類型: 精裝
副書名: 印譜
正文語種: 漢語
紙質: 銅版紙
版本: 套裝
內文方式: 圖文本
視覺設計師和印刷工藝技師案頭都有的一本工具書
《印譜--中國印刷工藝樣本專業版》是一套具有文化傳承意味且創意獨特的印刷工藝和印刷材料範例大全,分為上冊(V2)和下冊(V3),都采用標準圈裝。全套共650頁,使用來自世界各地印刷材料126款,采用印刷工藝技術30類,展示不同工藝組閤161種,共有來自德國、瑞典、意大利、美國、日本、中國等47傢國內外優秀印刷服務商或提供設備、材料、或參與精心製作,這套藝術圖書從2004年開始規劃、設計、印製到全書齣版發行,曆時10年,是中國及全球第一部係統展示從遠古手工紙藝,到世界前沿印刷技術範例的大型藝術類工具書。
書中展示瞭常規印刷工藝範例,並詳細記錄瞭每個技術要點
《印譜》上冊(V2)共310頁,2009年齣版發行,主要介紹印刷設計基礎知識以及相關工藝範例,編為第01--16類,包括燙金、激凸、專色、模切、覆膜、上光以及絲網印刷凹版印刷、柔版印刷和其他一些特殊印刷工藝等。書中展示瞭常規印刷工藝範例,並詳細記錄瞭每個技術要點,這些工藝要點對於設計師的幫助就像導航地圖,隻要按圖索驥,在國內任何一個大中城市,加工這些精美工藝,其實都不難,掌握印藝基礎知識後,我們打開更廣闊的包裝印刷天地,可以迅速提升眼界的廣度與深度。
《印譜》下冊(V3)共340頁, 2014年首次齣版發行,主要詳細介紹與展示包裝印刷和相關工藝範例,編為第17--32類,包括有現代包裝印刷技術、標簽印刷、防僞印刷、三維印刷技術、環保印刷以及組閤印刷、數碼印刷、高保真印刷、高端包裝材料和特殊油墨等。
收到書的那一刻,首先被它的分量和裝幀的精良所摺服,這本身就是對印刷工藝的一種緻敬。內容上,它最讓我驚喜的是對細節的處理,比如不同網點結構對圖像銳度的影響,以及在小字號印刷中如何控製墨點的溢齣。這些是普通印刷指南中一筆帶過的內容,但在這套書裏卻有專門的篇幅進行剖析和展示。對我個人而言,最大的收獲在於對“可持續性印刷”相關材料的介紹,這讓我能夠更負責任地在項目中使用環保材料,同時還能保證最終效果的視覺衝擊力。它不是那種一次性讀完就束之高閣的書籍,更像是需要經常翻閱、對比、甚至作為項目比對參考的“活字典”。
評分我是一個相對‘笨拙’的讀者,對技術細節容易感到頭疼。然而,這本書的編排邏輯非常清晰,它沒有一開始就拋齣復雜的公式和參數,而是從最基礎的油墨顆粒感、色彩飽和度的視覺體驗入手,逐步引導你進入更深層次的材料科學領域。我特彆喜歡它在介紹“覆膜”工藝時,對不同光澤度(啞光、亮光、絲絨觸感)的質感對比描述,文字精準到讓人仿佛能伸手觸摸到那種光滑或粗糙。對於希望從普通消費者升級為具有鑒賞力的收藏傢的人來說,這套書是極佳的入門導師。它教會你如何用眼睛和雙手去“閱讀”一本印刷品。
評分我得說,我原本以為這套書會更偏嚮枯燥的技術手冊,但沒想到它在藝術性和實用性之間找到瞭一個絕妙的平衡點。那些關於紙張縴維結構和塗布技術的剖析,原本以為會非常晦澀難懂,但作者似乎深諳如何用最直觀的方式去呈現復雜的材料科學。我尤其欣賞它對不同年代、不同地域印刷風格的梳理,這種跨越時空的對比,讓印刷工藝不再是孤立的技術點,而是一門有曆史厚度的學問。讀完後,再去看那些老電影的海報或者老版本的書籍,都會不由自主地去分析它的裝幀和印刷手法,簡直是打開瞭另一個維度。這種潛移默化的審美提升,纔是這本書最寶貴的價值所在,它讓你對“印刷品”這個概念有瞭全新的敬畏之心。
評分作為一名資深的設計師,我時常為瞭尋找那種“恰到好處”的視覺觸感而苦惱。市麵上的很多資料都停留在理論層麵,告訴你該用什麼工藝,但從沒真正展示過這個工藝在不同承印物上的最終效果。這套書徹底解決瞭我的痛點。它把不同油墨在不同剋重、不同錶麵處理的紙張上“實打實”地呈現瞭齣來,我可以直接對比齣熱壓凹印和燙金工藝在金屬質感錶現上的細微差彆。說實話,光是學習如何正確地使用和儲存這些樣本本身,就是一門學問。它就像一個立體的材料圖書館,讓我可以直接“觸摸”到設計的可能性,極大地提高瞭我的齣圖效率和最終成品的質量預期。
評分這本書簡直是印刷愛好者的福音,那些復雜的工藝流程,通過這本書的展示,一下子就變得生動起來。我一直對凹版印刷的精細度和色彩過渡非常好奇,書裏對此的講解深入淺齣,不僅有理論基礎,更有大量的實物樣本作為參照,這對於理解“質感”這個抽象概念太重要瞭。尤其是那些特種油墨的應用,光影效果的處理,簡直令人拍案叫絕。我甚至能想象到工匠們在操作時的那種專注和匠心。隨便翻開一頁,都能看到不同紙張與油墨結閤後産生的微妙變化,這比單純看電子圖片要震撼得多。對於希望從事設計或者自己開工作室的朋友來說,這本書絕對是案頭的必備工具書,它不僅僅是知識的集閤,更像是一本靈感的源泉,讓你在麵對客戶需求時,能有理有據地提齣最專業的建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