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投资策略、项目融资与PPP PPP与项目融资系列+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基础设施投资策略、项目融资与PPP PPP与项目融资系列+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基础设施投资
  • 项目融资
  • PPP模式
  • 可行性研究
  • 投资策略
  • 公共私营合作
  • 项目评估
  • 融资方案
  • 基础设施建设
  • 投资分析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蓝墨水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37199
商品编码:10393142628
出版时间:2016-06-01

具体描述

基础设施投资策略、项目融资与PPP PPP与项目融资系列+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bm009174  9787111537199  9787508309187  

基本信息

  • 原书名:Infrastructure as an Asset Class: Investment Strategies, Project Finance and PPP
  • 作者:      
  • 译者:  
  • 丛书名:
  • 出版社:
  • ISBN:9787111537199
  • 出版日期:2016 年6月
  • 开本:16开
  • 版次:1-1
  • 所属分类:  >  >  >  > 
     

作译者

作者简介  
芭芭拉·韦伯博士,BIBS资本管理公司的创始合伙人,该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机构股权投资与资产组合管理的投资顾问机构,擅长基础设施与能源行业,为机构客户提供诸多战略与资产配置专业服务。她在上述领域有超过12年的直接投资和基金管理经验,曾在安联旗下的DrKW与多元技术公司工作,2003年起创办BIBS。之前在世界银行俄罗斯分部的私营机构拓展团队工作。芭芭拉是欧洲商学院的讲师,经常发表学术论文及非学术性的随笔。芭芭拉在哈佛大学与圣加仑大学的经济系完成博士论文,持有华威大学商业管理专业的硕士学位、曼海姆大学国际关系专业的学士学位。 
汉斯·威廉·阿尔芬教授,博士,工科经济学本科及硕士学位,是德国魏玛大学建筑经济学科的负责人,阿尔芬顾问公司的总经理和创始人以及BIBS的合伙人。他在基础设施开发与投资领域有超过20年的工作经验,在非洲、亚洲、欧洲、拉丁美洲超过25个国家有研究与教学经验。在入职魏玛大学之前,在建筑与咨询行业从事高层工作。阿尔芬教授作为研究人员与专业顾问,在德国PPP标准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在国内外公开发表了很多研究成果。 
译者简介  
罗桂连,现任陕西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挂职)。清华大学管理学博士,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访问学者。2000年以来一直在基础设施项目投融资及资产证券化领域从事实务、研究与政策制定工作,组织了上海老港生活垃圾填埋场国际招商等标杆性PPP项目。近年来在中国保监会资金部工作,参与研究制定债权投资计划监管政策,牵头制定资产支持计划监管政策,研究制定保险资金信用风险监管政策。 
孙世选,目前在某互联网金融机构供职,毕业于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

目录

赞誉 
推荐序 
译者序 
作者简介  
译者简介  
前言  
致谢  
导言 / 1 
第1章 基础设施概况 / 6 
1.1 基础设施投资需求 / 7 
1.2 基础设施的定义及特点 / 12 
1.2.1 基础设施行业划分 / 17 
1.2.2 基础设施公司的分类 / 18 
1.2.3 私营部门及PPP的角色 / 19 
1.2.4 价值增值及价值链 / 20 
1.2.5 绿地项目与褐地项目 / 22 
1.2.6 收入及融资来源 / 24 
1.2.7 竞争及规制 / 25 
第2章 基础设施投资 / 27 
2.1 基础设施作为目标资产 / 28 
2.1.1 基础设施投资者 / 29 
2.1.2 基础设施资产的风险与收益特征 / 32 
2.1.3 配置基础设施资产实现投资组合分散化 / 43 
2.2 基础设施投资机会 / 48 
2.2.1 上市基础设施投资工具 / 48 
2.2.2 非上市基础设施投资工具 / 50 
2.2.3 直接投资或间接投资 / 63 
第3章 实施基础设施项目的组织模式 / 65 
3.1 私有化模式 / 66 
3.1.1 形式私有化 / 67 
3.1.2 职能私有化 / 69 
3.1.3 实质私有化 / 70 
3.2 合作模式 / 73 
3.2.1 纵向或纵向/横向伙伴关系的PPP / 75 
3.2.2 横向伙伴关系的部分实质私有化模式 / 79 
3.3 商业模式 / 80 
3.3.1 财政付费模式 / 80 
3.3.2 使用者付费模式 / 81 
3.4 PPP合同模式 / 81 
3.4.1 社会基础设施的PPP合同模式 / 83 
3.4.2 道路及高速公路的PPP合同模式 / 88 
3.4.3 小结:多样化的“私有化路径” / 89 
3.5 融资模式 / 91 
第4章 部分基础设施行业及子行业的特征 / 92 
4.1 交通运输 / 93 
4.1.1 行业整体特点 / 93 
4.1.2 公路运输 / 98 
4.1.3 铁路运输 / 107 
4.1.4 航空运输 / 115 
4.1.5 水路运输 / 124 
4.2 供水与污水处理 / 132 
4.2.1 特征及组织 / 132 
4.2.2 收入来源及价值增值 / 137 
4.2.3 竞争及规制 / 139 
4.2.4 私有化、私营公司参与及PPP / 140 
4.3 垃圾处理 / 142 
4.3.1 特征及组织 / 142 
4.3.2 收入来源及价值增值 / 148 
4.3.3 竞争及规制 / 151 
4.3.4 私有化、私有部门参与及PPP / 151 
第5章 项目融资 / 155 
5.1 项目融资——历史和基础 / 155 
5.2 PPP与项目融资 / 157 
5.3 项目融资的基本结构 / 160 
5.3.1 特征 / 161 
5.3.2 项目参与方和其他利益相关方 / 163 
5.3.3 项目参与方的目标和贡献 / 170 
5.3.4 项目融资典型的合同结构 / 171 
5.4 结构化项目融资:传统方式及PPP / 174 
5.4.1 ,阶段:咨询 / 178 
5.4.2 第二阶段:项目分析 / 179 
5.4.3 第三阶段:风险分析和分配 / 182 
5.4.4 第四阶段:融资 / 206 
5.4.5 第五阶段:实施和监督 / 212 
第6章 融资工具 / 214 
6.1 资本金 / 215 
6.2 夹层资金 / 220 
6.3 债务 / 220 
6.3.1 银行贷款 / 221 
6.3.2 债券 / 224 
6.3.3 短期融资 / 225 
6.4 政府支持计划 / 226 
6.4.1 国家开发银行 / 227 
6.4.2 欧洲投资银行 / 231 
6.4.3 欧洲PPP技术中心 / 233 
6.4.4 欧盟委员会 / 234 
6.4.5 政府出口信用和直接投资保险——出口信用机构 / 235 
6.5 资产支持证券 / 236 
6.6 售后回租 / 238 
6.7 衍生品 / 238 
6.7.1 期货 / 239 
6.7.2 期权 / 240 
第7章 现金流测算和敏感性分析 / 242 
7.1 现金流分析中应该包括的因素 / 243 
7.2 现值和贴现率 / 247 
7.3 融资协议的分析 / 248 
7.4 敏感性分析 / 252 
参考文献 
扩展阅读 

版 次:1

页 数:297

字 数:326000

印刷时间:2005-9-1

纸 张:胶版纸

包 装:平装

丛书名:国际标准

书号ISBN:9787508309187

定价:60元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是固定资产投资活动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可行性研究结论是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为了适应我国各类投融资主体科学决策的需要,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组织编写了《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用以规范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内容和方法,指导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本书的编写总结了国内改革开放以来可行性研究工作的经验教训,借鉴了国际上可行性研究的有益经验,力求符合我国实际情况,并尽可能与国际通常做法接轨。

本书适用于政府、企业、私人等各类投资主体投资兴建的工业、交通运输、农林水利、城市基础设施等基本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

本书主要服务于从事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的专业人员,从事投资决策、银行信贷、咨询评估以及教学培训工作的人员也可参考使用。本书的内容、深度和评价指标设置具有一定通用性,但不可能兼顾各类投资项目的具体差异,可行性研究工作人员可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选择研究评价的范围和重点。本书原则上也适用于项目初步可行性研究(或者项目建议书)阶段的研究工作,但其内容、范围和评价指标可根据需要作适当调整。

 

 

前言

,部分 可行性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项目兴建理由与目标

(一)项目兴建理由

(二)项目预期目标

(三)项目建设基本条件

二、市场预测

(一)市场预测内容

(二)市场现状调查

(三)产品供需预测

(四)价格预测

(五)竞争力分析

(六)市场风险分析

(七)市场调查与预测方法

三、资源条件评价

(一)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要求

(二)资源评价

四、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一)建设规模方案选择

(二)产品方案选择

(三)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比选

五、场址选择

(一)场址选择的基本要求

(二)场址选择研究内容

(三)场址方案比选

六、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

七、原材料燃料供应

八、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

九、环境影响评价

十、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十一、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十二、项目实施进度

十三、投资估算

十四、融资方案

十五、财务评价

十六、国民经济评价

十七、社会评价

十八、风险分析

十九、研究结论与建议

附件

第二部分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

后记


《基础设施投资新范式:风险识别、价值创造与可持续发展》 内容梗概: 本书旨在为基础设施投资领域的决策者、项目开发者、投资者以及相关政策制定者提供一套系统性的、前瞻性的理论框架与实践指南。不同于以往侧重于融资工具或单一项目模式的探讨,本书将视角拓展至整个基础设施投资的生命周期,深入剖析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构建更具韧性、更具创新性、更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投资范式。 第一部分:新形势下的基础设施投资逻辑 本部分将首先审视当前全球经济格局、技术变革(如数字化、智能化)以及地缘政治因素对基础设施投资带来的深刻影响。我们将探讨传统基建模式面临的挑战,例如资金回报率下降、环境社会治理(ESG)压力增大、公众参与度提高等。在此基础上,本书将提出“新基建”的内涵,并聚焦于那些能够驱动经济增长、提升社会福祉、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础设施领域,如绿色能源、智慧交通、数字信息网络、医疗健康设施等。我们将重点阐述如何从战略层面识别和把握新的投资机遇,以及如何将这些机遇转化为可行的投资项目。 第二部分:全生命周期风险识别与管理 基础设施项目因其规模巨大、周期长、涉及利益主体多而天然伴随高风险。本书将提供一套创新的风险识别与管理框架,贯穿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融资、建设、运营及维护等全过程。我们将深入剖析各类风险,包括但不限于: 宏观经济与政策风险: 利率波动、通货膨胀、汇率变动、政策调整、法规变化等。 市场与需求风险: 需求预测偏差、市场竞争加剧、用户接受度不高、技术颠覆等。 技术与工程风险: 设计缺陷、施工质量问题、技术难题、设备故障、自然灾害等。 运营与维护风险: 运营效率低下、维护成本超支、服务水平下降、突发事件(如疫情、安全事故)等。 财务与融资风险: 融资困难、成本超支、收益不及预期、偿债压力、信用评级下降等。 法律与合规风险: 合同纠纷、土地征用问题、环评未通过、知识产权争议、反腐败等。 环境、社会与治理(ESG)风险: 环境污染、社区关系紧张、劳工问题、治理结构不健全、数据隐私泄露等。 本书将详细介绍各类风险的识别方法(如德尔菲法、情景分析、蒙特卡洛模拟),并提供针对性的风险规避、转移、缓解和承担策略。特别地,我们将强调在项目早期阶段就进行全面、深入的风险评估,将风险管理嵌入项目设计的各个环节,而非事后补救。 第三部分:价值创造的多元路径 在项目融资之外,本书将聚焦于如何在基础设施投资中实现更深层次的价值创造。我们将探讨: 技术创新驱动价值: 如何利用数字化、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化基础设施的设计、建设和运营,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并催生新的服务模式。 可持续性赋能价值: 如何将ESG原则融入投资决策,通过绿色基础设施、循环经济模式、社区参与等方式,提升项目的长期价值和品牌声誉,吸引更广泛的投资者。 生态系统构建价值: 如何将单一项目置于更广阔的产业生态或区域发展战略中考量,通过跨领域合作、产业协同,实现规模效应和网络效应,放大投资回报。 精细化运营管理价值: 如何通过先进的运营管理技术和模式,提升基础设施的服务质量和使用效率,挖掘潜在的增值服务,实现收入多元化。 创新融资工具的审慎应用: 在深入理解传统融资模式的同时,本书将探讨如何审慎、有效应用新兴的绿色债券、影响力投资、众筹等融资工具,以支持可持续和创新的基础设施项目。 第四部分:未来发展趋势与战略应对 本部分将展望基础设施投资的未来发展趋势,包括: 韧性基础设施建设: 如何设计和建设能够抵御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危机等极端事件的基础设施。 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 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能电网等数字化基础设施的投资机遇与挑战。 绿色与低碳转型: 能源转型、可再生能源、碳捕获与封存等与气候目标相关联的基础设施投资。 公私合作(PPP)模式的演进: 在新的经济环境下,PPP模式的创新与改革方向,以及如何提高其效率与透明度。 国际合作与多边主义: 在全球化背景下,基础设施投资的国际合作模式与潜在风险。 本书将为读者提供一套综合性的战略思维工具,帮助他们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识别新的增长点,规避潜在风险,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同增效,为构建更加繁荣、可持续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书特色: 全局性视角: 突破单一项目或单一融资工具的局限,从宏观战略到微观执行,覆盖基础设施投资全链条。 前瞻性思维: 紧扣时代脉搏,深入分析新兴技术、ESG要求、地缘政治等对投资带来的影响。 系统性框架: 提供一套完整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帮助读者建立系统性的风险管理和价值创造体系。 实践性指导: 结合大量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为读者提供可操作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强调可持续发展: 将ESG理念贯穿始终,指引读者走向更具社会责任感和长远价值的投资之路。

用户评价

评分

阅读过程中,我发现书中对于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部分,虽然覆盖了财务、技术、市场、环境等各个方面,但整体而言,其深度和广度都略显不足。对于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核心要素,比如市场需求分析、竞争对手评估、技术方案比选、成本效益分析、风险评估与对策等,书中仅仅是点到为止,没有展开细致的论述。我期望能够更具体地了解,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时,应该采用哪些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工具,如何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如何进行敏感性分析和情景分析,以及如何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特别是对于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其可行性研究的难度和复杂性是巨大的,需要考虑的因素众多,影响广泛。书中对于这些方面的探讨,显得过于理论化,缺乏实际操作中的指导意义。例如,在市场需求分析方面,如何准确预测未来几十年的交通流量、能源消耗等,如何识别潜在的市场风险和机会,这些都是需要详细讲解的。

评分

关于基础设施投资策略,我感觉作者似乎更倾向于从宏观经济和行业趋势的角度进行阐述,而非直接给出具体的投资决策框架。例如,书中提到了“逆周期投资”、“补短板投资”等概念,但并没有详细说明,在实际操作中,如何识别这些投资机会,如何评估其潜在回报和风险,以及如何构建相应的投资组合。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更具操作性的工具和方法,例如投资回报率的计算方法、风险调整后收益的评估模型、以及如何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和投资期限,来制定个性化的投资策略。目前书中关于策略的论述,更多的是一种“理论指导”,而非“实践指南”,对于希望在资本市场进行实际投资的读者来说,可能还需要更多的辅助材料。

评分

在项目融资方面,这本书似乎更侧重于介绍融资的“种类”和“来源”,而对于如何进行“融资结构优化”和“交易设计”的阐述则相对较少。我期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在为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时,如何根据项目的具体特点、市场环境以及融资方的偏好,来设计最优的融资结构。例如,如何平衡股权和债权的比例,如何选择合适的期限和利率,如何利用各种金融衍生品来管理风险。书中虽然提及了各种融资工具,但对于如何将它们有效地整合,形成一个稳健且有吸引力的融资方案,并没有提供足够的案例和指导。我感觉这部分内容,更像是一个融资工具的“目录”,而不是一个“指南”。

评分

这本书在PPP项目融资的结构设计上,给我一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感觉。它介绍了项目融资的基本原则,比如“有限追索权”和“项目资产抵押”,也提及了股权融资、债权融资等多种融资工具。但是,在如何将这些工具巧妙地组合起来,为具体的PPP项目量身定制最优的融资方案,书中并没有提供足够深入的见解。我更希望看到的是,作者能够结合不同的项目类型(如交通、能源、水务等)和不同的市场环境,给出具体的融资结构设计案例。例如,在利率波动较大的情况下,如何选择固定利率还是浮动利率的贷款;在资本市场不发达的地区,如何通过多边开发银行或政策性银行获得支持;如何通过风险分担机制,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书中对于这些细节的描述,感觉有些模糊,无法让人清晰地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和操作要点。

评分

这本书虽然标题中包含了“基础设施投资策略”,但在我看来,其策略性的论述深度,远未达到我所期望的水平。它更像是一个关于基础设施投资的“导论”,介绍了该领域的一些基本概念、发展趋势和挑战。我期待的是,能够看到更具前瞻性和指导性的投资策略,例如如何识别未来的投资热点,如何应对新兴技术对传统基础设施的影响,以及如何在不确定性较高的市场环境中,构建多元化且具有韧性的投资组合。书中关于策略的论述,更多的是一种“现象描述”,而非“方法论指导”,这使得我在实际操作中,难以找到清晰的投资路径。

评分

书中关于PPP模式的风险管理部分,让我感到有些意犹未尽。它提到了政府信用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技术风险等,并简要分析了这些风险可能带来的影响。然而,对于如何系统地识别、评估、分配和控制这些风险,书中并没有给出详细的指导。我期望能够看到更具体的风险管理工具和方法,例如风险矩阵、敏感性分析、情景分析、以及各种风险对冲工具的应用。特别是对于PPP项目来说,其风险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联动性,如何在一个长期的合作过程中,持续有效地管理这些风险,是项目成功的关键。书中对于这方面的论述,感觉比较笼统,缺乏对实际操作层面的深入指导。

评分

这本书的开篇,我本来以为会直奔主题,深入探讨基础设施投资策略的精髓。然而,它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作者似乎花了很多篇幅在铺垫,从宏观经济环境的分析,到全球基础设施发展的历史脉络,再到不同类型基础设施的分类与特点,这些内容虽然都与投资相关,但总觉得有些“远水解不了近渴”。我更期待的是,能够立即看到具体的投资策略,比如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应该如何选择投资标的,应该关注哪些细分领域,以及在风险控制方面有哪些实操性的建议。书中对于宏观环境的阐述,虽然可以理解为是战略层面的基础,但如果能将这部分内容与实际的投资决策紧密结合,例如分析不同经济周期下,哪类基础设施项目更容易获得超额回报,或者在某个国家进行基础设施投资时,需要特别注意哪些宏观风险,那么这本书的价值会大大提升。目前的叙述,更像是对一个行业的整体介绍,而我作为读者,渴望的是一个更具操作性的投资指南,能够直接指导我的决策过程,而不是让我在一堆背景信息中自行提炼。

评分

在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部分,这本书对于“定性分析”的探讨相对较多,例如市场分析、技术可行性等,但对于“定量分析”的深度和广度则稍显不足。我期待能够看到更多关于财务模型构建、敏感性分析、盈亏平衡点计算、净现值(NPV)、内部收益率(IRR)等关键财务指标的详细讲解,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指标来评估项目的经济可行性。特别是对于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其投资规模巨大,周期漫长,精确的财务预测和风险评估至关重要。书中在这方面的内容,感觉有些浮于表面,无法满足我对于深度定量分析的需求。

评分

对于PPP与项目融资系列这一主题,我感觉书中在PPP的应用部分,虽然提到了不少概念,但对于如何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和政策环境下,有效地设计和实施PPP项目,并没有给出充分的说明。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法律框架、监管要求和市场惯例,这都会对PPP项目的可行性和成功率产生重要影响。我期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跨国界的案例分析,或者针对不同法律体系下的PPP项目运作模式进行比较和探讨。同时,书中对于如何处理PPP项目中的争议和纠纷,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退出机制设计,也需要有更详细的论述。

评分

我对这本书关于项目融资的论述感到有些失望,尤其是在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应用方面。虽然书中提到了PPP的几种常见模式,例如BOT、ROT、BOO等等,也大致介绍了其操作流程,但却缺乏对具体案例的深入剖析。我原本期待的是,能够看到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PPP项目是如何成功运作的,以及在实际操作中会遇到哪些挑战,又如何克服这些挑战。例如,在土地征用、审批流程、合同谈判、风险分配等方面,都应该有更详细的阐述。书中对于风险的提及,也显得有些泛泛而谈,缺乏对具体风险点的识别、评估和管理方法的指导。特别是针对PPP项目固有的复杂性和长周期性,如何构建稳健的融资结构,如何平衡政府与社会资本的利益,如何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和收益预测,这些关键问题,书中并没有给出清晰的答案。我感觉作者在描述PPP的框架时,似乎更多的是在介绍“是什么”,而没有深入讲解“怎么做”,这对于想要实际应用PPP模式的读者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评分

质量与描述一致!

评分

还没看,可研报告没必要买

评分

还没看,可研报告没必要买

评分

内容充实实用,质量有保障

评分

还可以,翻译的这本正合适初接触融资的

评分

还可以,翻译的这本正合适初接触融资的

评分

内容充实实用,质量有保障

评分

尤其那本基础设施的 行业内的应该读一读

评分

还没看,可研报告没必要买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