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本草彩色图鉴:草药篇(第4卷)

中国本草彩色图鉴:草药篇(第4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金蓉鸾,秦民坚,钱信忠,徐国钧 等 编
图书标签:
  • 中草药
  • 本草图鉴
  • 草药
  • 植物药
  • 传统医学
  • 药用植物
  • 彩色图鉴
  • 中医药
  • 药材
  • 保健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ISBN:9787117052528
版次:1
商品编码:10482572
包装:精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3-06-01
用纸:铜版纸
页数:592
字数:1316000
正文语种:中文,英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建国以来,为了继承和发扬祖国医药学宝遗产,全国医药工作者积极从事传统医药的研究和整理,在此基础上,陆续编写出版了《药材学》、《中药志》、《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国药典》等专著,受到国内外药学家的重视。近年来,全国组织开展了药物资源普查工作,为发掘新药和全面整理传统医药工作提供了扎实的基础。为全面反映我国当代传统医药的研究成果,特组织全国著名的中药学专家、传统医药学专家和专业绘画家共同合作,编绘了《中国本草彩色图鉴》一书。《中国本草彩色图鉴:草药篇(第4卷)》是一部巨型彩色图谱,图文并茂,介绍药物品种达五千种,每种药物除文字内容说明外,还附有精美彩色插图,彩图都是参考新鲜标本绘制,形态真实,色泽自然,特征鲜明,鉴定正确。具有较高的科学性与参考价值。同时也填补了历来药物文库中彩色图谱短缺的不足。书中收集了一些珍稀濒危品种的药物来源,不仅是药物的珍贵文献记载,也已经成为人类保存自然界珍贵文化的珍贵收藏。因此,《中国本草彩色图鉴:草药篇(第4卷)》的编写出版,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本图鉴收载药物5000种,来源于中国传统应用的中医药、少数民族应用的民族医药、各地方常用的草药,以及现代医药制剂生产用的原料药与处方药。个别药物来源于目前已禁止使用的保护野生动植物,由于资料珍贵,所以仍收载入书中,仅供读者了解。由于本是部巨型图谱,根据内容特点,共分为三大篇,即:常用中药篇、草药篇、民族篇。各篇既相互联系配合,构成系统完整的中国传统药代表作,又有相对独立性,可供不同专业人员灵活选择使用。

目录

十画
956 倒扎龙
957 倒水莲
958 倒地铃
959 倒地掐
960 倒扣章
961 倒挂铁角蕨
962 倒根蓼
963 唢呐花
964 圆叶锦葵根
965 圆节山蚂蝗
966 圆锥乌头
967 埋皇广
968 家鸭
969 宽叶母草
970 守叶石防风
971 宽叶独行菜
972 宽叶香蒲
973 宽叶蔓乌头
974 芝羽线蕨
975 宽卵叶山蚂蝗
976 宽萼珠毛苣苔
977 峨参
978 峨眉石凤丹
979 峨眉报春
980 峨眉桃叶珊瑚
981 峨眉黄肉楠
982 扇子七
983 扇叶人字果
984 扇叶阴地蕨
985 捆仙丝
986 柴姜黄
987 柴桂
988 栗子
989 栗壳牛肝菌
990 栗寄生
991 栘(木衣)
992 桂花
993 桐根
994 桤木枝销
994 浙江地黄
996 浙江铃子香
997 浮萍
998 海仙花根
999 海州骨碎补
1000 海红豆
1001 海芋
1002 海通
1003 海滨藜
1005 消毒药
1006 烟管蓟
1007 狼尾巴花
1008 珠子草
1009 珠芽紫堇
1010 瓶尔小草
1011 留兰香
1013 砧草
……
十一画
中文名索引
拉丁学名索引

前言/序言


《中国本草彩色图鉴:草药篇(第4卷)》是一部集传统中医药智慧与现代科学技术于一体的权威性草药图鉴。本书作为该系列的重要组成部分,聚焦于中国丰富多样的药用植物资源,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和精美的图文展现,为读者提供一份全面、详实的草药知识宝典。 本书的编写团队汇集了国内外知名的中医药专家、植物学家、药理学家及摄影师,他们历经多年田野考察、文献研究与实验验证,将历代本草学经典与最新的科研成果相结合,力求呈现最准确、最前沿的草药信息。 内容精要: 本书以草药为核心,详细收录了在中国广泛应用且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植物。每一味草药的介绍都遵循科学、系统的体例,力求全面而深入。 植物学特征描绘: 对于每一种收录的草药,本书都提供了详尽的植物学描述,包括其形态特征、生长环境、地理分布、科属分类等。这些描述力求精确,辅以高清、写实的彩色图片,让读者能够直观地了解其外形,便于在自然界中辨识。从根、茎、叶、花、果的每一个细节,到整体植株的生长习性,都进行了细致的刻画,帮助读者建立起对真实植物的立体认知。 道地药材的甄别与地域特色: 深入探讨了中药“道地性”的概念,详细阐述了不同地域出产的同一种草药在品质、疗效上的差异,以及如何辨别道地药材。这部分内容对于理解中药的精妙之处、确保用药的有效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也体现了本书对中医药传统理论的尊重与传承。 药用部位的明确与炮制工艺解析: 清晰界定了每种草药的药用部位,如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全草等,并重点阐述了传统而经典的炮制方法。炮制是中药加工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药效,本书对此进行了细致的讲解,包括炙、炒、蒸、煮、煨、伏等多种工艺,以及它们在改变药性、降低毒副作用、增强疗效方面的作用。同时,也结合现代科技,对部分炮制过程进行了科学的解读。 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的阐释: 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成果,对每味草药的药理活性成分、作用机制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其在历代医著中的经典应用,以及现代临床医学中的最新研究与应用。本书不仅列举了常见病症的治疗方药,也涵盖了一些疑难杂症的治疗思路,强调了草药在不同疾病治疗中的优势与局限。 附方与验案的精选: 收集了大量历代名老中医、民间验方以及现代临床的精选附方和典型验案。这些方剂或验案不仅具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也生动地展现了草药的实际应用效果,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指导。对于一些具有特殊疗效或历史传承的方剂,本书还进行了详细的考证与阐释。 毒副作用与使用注意事项的警示: 对于具有一定毒性的草药,本书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详细列出了其毒性成分、毒性反应、中毒症状以及解救措施。同时,也强调了辨证论治的重要性,以及在用药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禁忌人群、配伍禁忌等,旨在保障用药安全,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现代研究进展的聚焦: 关注近年来关于中药现代化的研究成果,包括对草药有效成分的化学分析、药理活性评价、新药开发等方面的进展。这部分内容将古老的中医药理论与现代科学研究有机地连接起来,展现了中医药的生命力与发展潜力。 本书特色: 图文并茂,辨识度高: 本书最大的特色之一是其极其精美的彩色插图。由资深植物摄影师在最佳时机、最佳角度拍摄,真实还原了每一种草药的形态特征,清晰度极高,细节丰富,色彩准确,与文字描述相得益彰,极大地方便了读者对草药的辨识和学习。 体系科学,结构严谨: 本书采用科学的分类体系,按照一定的顺序(如科属、药用部位、功效等)编排,结构清晰,逻辑严密,便于读者查阅和系统学习。每味草药的介绍都遵循固定的格式,条理分明,内容详实。 内容权威,可信度强: 编著者均为行业内顶尖专家,其严谨的学术态度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保证了本书内容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权威性,是学习和研究中医药的可靠参考。 实用性强,兼具学术价值: 本书既有丰富的学术理论,又注重实际应用。无论是对中医药爱好者、学生,还是对临床医师、药师,都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它不仅是一本工具书,更是一部传承与创新的中医药文化百科。 《中国本草彩色图鉴:草药篇(第4卷)》的出版,不仅是对中国悠久医药传统的系统梳理与传承,也是对现代中医药发展贡献的一份重要文献。它将帮助更多人走近、了解、认识和应用这些来自大自然的宝贵馈赠,从中汲取健康的力量,体验中华民族深厚的智慧结晶。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正在学习中药学的学生,我可以说,《中国本草彩色图鉴:草药篇(第4卷)》是我近期最满意的一本教材类辅助读物。在课堂上,老师通常会给我们展示药材的干品,或者是简略的形态图,对于初学者来说,很难将这些抽象的知识与现实中的植物联系起来。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雪中送炭。它提供的彩色高清图片,非常准确地展示了每味草药的真实形态,无论是植株的整体外观、叶片、花朵、果实,甚至是根部的细节,都清晰可见,大大降低了我们辨认药材的难度。而且,文字部分的专业性也毋庸置疑。它严格按照中药学的规范,对每味药材的来源、产地、采收、炮制、性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以及相关的炮制经验和配伍禁忌都做了详细的阐述。我尤其看重它关于“附方”的部分,很多经典的验方和民间常用方被收录其中,这为我们理解药材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这本书的系统性和权威性,让我对今后的学习充满了信心。

评分

我是一名对中医养生颇有研究的爱好者,平时也喜欢阅读一些相关的书籍,但不得不说,这本《中国本草彩色图鉴:草药篇(第4卷)》给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惊喜。我一直认为,了解中药,尤其是草药,最关键的是能够准确地识别它们,而很多传统的中药书籍在这方面往往显得不够直观。这本书恰恰弥补了这一遗憾。它的彩色图鉴部分做得非常出色,每一幅插图都真实细腻,色彩还原度极高,这对于辨别相似的草药至关重要。我常常会把书里的图片与我在市场上见到的药材进行比对,感觉准确率非常高,大大增强了我对药材的辨识能力。此外,文字部分的描述也同样严谨和专业,涵盖了药材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临床应用等核心信息,并且引用了一些权威的医药典籍作为佐证,这让书中的内容更具说服力。我特别欣赏它在“炮制方法”一章中的细致讲解,了解不同的炮制方式如何影响药材的药效,对于我们这些希望在家中尝试一些简单养生保健的人来说,非常有价值。这本书不仅是一本图鉴,更是一本实用的操作指南,让我对中草药的认识从理论走向了更接近实践的层面。

评分

我一直是个对自然和健康充满好奇的人,尤其是对那些藏在山林野地里的植物,总觉得它们蕴含着无穷的生命力和治愈力。这本书《中国本草彩色图鉴:草药篇(第4卷)》就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通往这个神秘世界的大门。我喜欢它那种“接地气”的风格,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学术论调,而是用一种非常亲切的方式,将每一种草药的故事娓娓道来。比如,它在介绍某些草药时,会提到它的别名,以及这些别名背后的由来,有时候甚至会附带一些关于这种草药的民间传说,读起来就像听一个老奶奶在讲故事,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而且,它对草药的药用价值的阐述,也并非生硬的科学术语,而是用了比较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大致理解它们能做些什么。最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提到了一些关于如何在家中简单制作草药饮品或者外用药膏的方法,虽然我还没有尝试过,但光是想想,就觉得很有意思,仿佛自己也能成为一个小小的大自然疗愈师。这本书让我觉得,草药离我们并不遥远,它们就在我们身边,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和了解。

评分

说实话,我当初买这本书,纯粹是出于一种好奇心,觉得“草药”这个词听起来就很有神秘感,加上“彩色图鉴”这样的字眼,感觉会比较有视觉冲击力。拿到手后,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厚重”,翻开来,果然名不虚传。每一页都布满了精美的图片,感觉就像在看一本植物图鉴,只不过这些植物都有着特殊的“身份”——它们都能入药。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它对每种草药的“性味”和“归经”的解释,虽然我不是专业人士,但读起来感觉很有条理,也更容易理解为什么某种草药能治疗某种疾病。比如,书中提到某味草药“性凉,味辛,归肺经”,后面紧跟着解释它“具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的功效”,我一下子就能联系起来,这种“凉”和“辛”的特性,再加上“肺经”的作用,似乎就能解释它为什么能“清热解毒”了。而且,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古代医家对这些草药的评价和应用案例,读起来非常有意思,感觉像是穿越回了古代,聆听名医的教诲。这本书不仅让我认识了很多草药,还让我对中医的“辨证施治”有了更深的理解,感觉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是一本能启发思考的书。

评分

这本《中国本草彩色图鉴:草药篇(第4卷)》简直是打开了我对草药世界的新认知!我之前对中药的了解仅限于一些零散的说法,比如“那是清热的”、“那个是止咳的”,但从来没有一个系统性的概念。收到这本书后,我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首先被精美的插图吸引了。每一味草药都配有清晰、色彩饱满的彩色照片,甚至能看到叶片的脉络、花朵的纹理,这让我感觉仿佛置身于药材市场,亲手触摸和辨认这些植物。更重要的是,文字部分的描述也非常详尽,它不仅仅列出药草的名称,还包括了详细的形态特征、生长环境、采集和炮制方法,甚至还有一些历史典故和民间传说。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药用部位的介绍,很多时候我们只知道一个药材的名字,但并不知道具体是用根、茎、叶还是花来入药,这本书就非常清晰地标注了这一点。这对于我这样想深入了解中药,但又缺乏专业知识的普通读者来说,实在是太友好了。我甚至尝试对照着书里的描述,在自家附近的小公园里寻找一些常见的野草,虽然我知道不能随便采摘,但光是辨认出它们,就已经充满了乐趣。这本书就像一个耐心而渊博的老师,循循善诱地引导着我走进中草药的迷人世界。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