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综合指标
说明
1.1 直埋敷设、间接连接、民用热水网
1.2 直埋敷设、间接连接、民用及工业综合管网
1.3 直埋及地沟敷设、间接连接、民用及工业综合管网
2 分项指标
说明
2.1 土建工程
2.1.1 直埋土方工程
2.1.1.1 热水管道(有补偿)直埋土方、人工挖土
2.1.1.2 热水管道(有补偿)直埋土方、机械挖土
2.1.1.3 热水管道(无补偿)直埋土方、机械挖土
2.1.2 地沟工程
2.1.2.1 不通行砖砌地沟
2.1.2.2 半通行砖砌及素混凝土地沟
2.1.2.3 半通行及通行钢筋混凝土地沟
2.2 管道安装工程
2.2.1 直埋敷设管道安装工程
2.2.1.1 热水管道、预制保温管、套筒补偿器补偿
2.2.1.2 热水管道、预制保温管、波纹补偿器补偿
2.2.1.3 热水管道、预制保温管、U型及自然补偿
2.2.1.4 热水管道、预制保温管、无补偿
2.2.1.5 蒸汽管道、直埋式钢套钢预制保温管、波纹补偿器补偿
2.2.2 地沟敷设管道安装工程
2.2.2.1 蒸汽管道、岩棉保温、波纹补偿器补偿
2.2.2.2 蒸汽管道、岩棉保温、U型及自然补偿
2.2.2.3 蒸汽管道、玻璃棉保温、波纹补偿器补偿
2.2.2.4 蒸汽管道、玻璃棉保温、U型及自然补偿
2.2.2.5 凝结水管道、岩棉保温、U型及自然补偿
2.2.2.6 凝结水管道、玻璃棉保温、U型及自然补偿
2.3 阀门井室工程
2.3.1 截断井室
2.3.2 支线井室
2.3.3 作队放风泄水拌室
2.4 热力站及中继泵站工程
2.4.1 热水热力站(板式换热器)
2.4.2 热水热力站(板式换热机组)
2.4.3 中继泵站
附录
附录一 指标含量取定表
1 综合指标工程量含量
附表1-1 综合指标工程量(民用热水网)
附表1-2 综合指标工程量(民用及工业综合管网)
2 土建工程指标含量
附表1-3 直埋土方工程量(管道有补偿)
附表1-4 直埋土方工程量(管道无补偿)
附表1-5 地沟尺寸与敷设管径对应表
3 蒸汽管道保温厚度取定
附表1-6 蒸汽管道保温厚度取定
4 阀门井室工程指标含量
附表1-7 井室土建净尺寸取定
附表1-8 截断井室阀门型号及规格
附表1-9 支线井室阀门型号及规格
附表1-10 放风、泄水井室阀门型号及规格
5 热力站及中继泵站工程指标含量
附表1-11 热力站主要设备(板式换热器)
附表1-12 热力站主要设备(板式换热机组)
附表1-13 中继泵站主要设备
附录二 主要材料、机械台班、设备单价取定表
附录三 编制集中供热热力网工程投资估算应用案例
1 综合指标应用案例
2 分项指标应用案例
说实话,我过去总觉得,市政工程的投资估算这块,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项目经理多年的“经验值”,那玩意儿虚无缥缈,带着太多的个人色彩和地域限制。直到我真正深入研究了这本关于热力网工程的专著后,才明白规范化是多么重要。书中对不同工作条件的复杂程度进行了细致的区分,比如在交通繁忙区域的浅埋管道与在郊区空旷地带的深埋管道,其机械台班费用、人工费用的差异,都被量化成具体的修正系数。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跨区域承接项目的公司来说,价值无可估量。我特别欣赏它在“设备购置费”部分的处理方式,没有简单地给出一个总价,而是将换热站的关键设备——如循环泵、换热器组——的估算依据分解得很细,甚至提到了不同品牌和能效等级的潜在价格区间。这使得我们在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时,不再是盲目地拍脑袋决定,而是能基于严谨的数据基础,为业主推荐最符合性价比的方案。这本书的深度,已经超越了单纯的“造价手册”,它更像是一部热力系统基础设施建设成本控制的百科全书。
评分作为一名资深的项目经理,我经常需要向高层汇报项目投资的合理性。过去,我常常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搜集不同供应商的设备报价单,再套用一些过时的取费标准,汇报时总感觉底气不足。阅读完这套关于市政工程投资估算指标的资料后,我发现最大的收获是建立了一种“标准化的思维框架”。这本书本身所体现的严谨性,就是最好的说服力。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这个阀门多少钱”,而是告诉你“在XX标准下,这种口径、这种材质、在特定敷设条件下,其人工、材料、机械摊销的合理比例结构是怎样的”。这种底层逻辑的清晰展示,极大地提升了我们团队在面对突发性成本调整时的反应速度和决策质量。它帮助我们将复杂的工程实体,转化为清晰、可量化的经济模型,让投资估算工作从“猜谜游戏”真正回归到“工程经济分析”的严谨科学殿堂之中。
评分翻阅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经历了一场完整的集中供热项目投资决策的模拟训练。我尤其关注了其中关于“安全及临时设施费”和“其他直接费用”的章节。很多初级预算员会忽略这些“边边角角”的费用,导致最终结算时出现巨大的缺口。然而,这本手册将脚手架搭建、道路临时封闭、管线迁改(尤其是电力和通信管线)的预估标准都明确地置于了估算体系之内。例如,对于城市主干道下的穿越工程,它给出了一个基于断面面积的保守估值模型,这比我之前用的那种“按总工程量的百分之五”的模糊处理要精确得多。此外,对于热力工程特有的水压试验、吹扫置换等竣工验收阶段的费用,也有详尽的定额和工日标准。这让整个投资估算的闭环得以完整,从前期规划到最终移交,每一个环节的成本都得到了合理的预见和控制。阅读它,让我的成本管理思维从“发生多少算多少”提升到了“可预见、可控制”的高度。
评分这套关于市政工程投资估算的资料,尤其是针对集中供热热力网工程的这一册,对于我们这些常年与基建打交道的工程师来说,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宝典。我记得前段时间我们在做一个老旧小区的热力管网改造项目时,光是初步的预算编制就卡住了不少时间,各种材料、施工工艺的单价波动和定额的理解偏差,搞得人心力交瘁。幸好手头有这本权威的指标手册,它清晰地列出了不同口径、不同敷设方式(直埋、架空)下的典型工程量清单和对应的估算依据。最让人感到踏实的是,它不像某些市面上流传的资料那样泛泛而谈,而是给出了非常具体的参数,比如每米管道的土方开挖量、回填量,甚至连阀门井、补偿器套管的预估费用都有明确的比例系数。这极大地缩短了我们从设计图纸到出具初步投资估算报告的时间,也让我们的报价在面对业主方审计时,有了坚实的行业标准作为后盾,减少了来回扯皮的现象。可以说,它不仅仅是一本价格参考书,更是一本规范化工作流程的指南针,让投资估算这项原本充满主观色彩的工作,变得更加科学和可追溯。
评分坦白讲,市面上关于建筑工程的定额资料多如牛毛,但专门聚焦于市政公用工程,特别是热力管网这种专业性极强的领域的深入手册却凤毛麟角。这本书的专业性体现在它对行业“黑话”和技术细节的精确把握。比如,对于不同材质的管材(球墨铸铁管与钢管)在不同压力等级下的焊接工艺和防腐处理费用,它没有使用统一的估算系数,而是根据管材特性,明确了不同工序的工时消耗差异。再者,它对于投资估算中的“风险准备金”的提取比例也提出了建议,这个建议是基于近年来类似项目的实际偏差数据分析得出的,而不是凭空臆造的。这为我们进行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概算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在没有详细施工图纸的情况下,如何合理地预留出应对未知风险的资金,这本书给出了一个基于行业经验的科学算法,这比我们自己拍脑袋定的5%或10%要可靠得多,也更容易在项目评审会上说服专家。
评分很好的书,做活动的时候老没货
评分好
评分收到书,拆开来看,质量很好!
评分这本书不错的,买来做参考书,比较实用
评分有用,作施工图的概算工具书。
评分好,快
评分11111111111111111
评分收到书,拆开来看,质量很好!
评分在京东买这种工具书 又便宜又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