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毛泽东的诗词、人生和思想
原价:69.00元
作者: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1-01
ISBN:9787300147789
字数:497000
页码:54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840kg
编辑推荐
毛泽东是举世公认的20世纪最为重要的政治家、革命家和思想家之一,同时也是一位天才诗人。由于他对现代中国之思想、制度和社会产生的深刻影响,也由于他对建构20世纪国际政治格局做出的重要贡献,几十年来,对毛泽东本人及其思想体系的研究已经成为一个具有长久意义的学术领域。毛泽东不仅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尽管国外的毛泽东研究在理论目标、分析方式、社会功能和学术立场等方面与国内存在差异,但在全球化的宏观视角下,其研究成果,应当被看作整体毛泽东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与国内毛泽东研究一起,对这一学术领域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内容提要
本书是日本战后著名中国学家竹内实研究毛泽东主要成果的选译与汇总。
本书是国外学者研究毛泽东诗词的唯一系统论著,其结合历史实际对毛泽东诗词的理解与阐释别开生面。
本书所选《毛泽东》一书简洁明快雅俗共赏。
本书选译竹内实研究毛泽东著作与思想的代表性论文,其中既有正面论述和评价,也有对毛泽东错误的质疑与批评。历史证明作者的见解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它对于“情境化”的把握。作者似乎拥有穿透历史迷雾的魔力,能将我们瞬间拉回到那些关键的历史瞬间。书中对特定历史事件的背景交代得极其详尽,大到宏观的时代背景,小到当时的环境气候,都做了细致的描摹。这种全景式的铺陈,让读者在理解事件本身的意义时,能够更全面地考虑到其产生的复杂土壤。比如,在阐述某个重要决策的形成过程时,书中没有简单地给出结论,而是层层剥开当时决策层所面临的巨大压力、信息不对称以及多方博弈的微妙平衡。这种对“为什么是这样”的深入探究,远超出了对“是什么”的简单记录,使得书中的论述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让人在阅读时不由自主地代入其中,去感受那份历史的沉重与抉择的艰难。
评分我注意到这本书在资料的引用和注释方面做得非常扎实,这为它的可信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每一个重要的论点背后,似乎都能找到确凿的文献支撑,而且这些引用的来源广泛而权威,包括了不同国家、不同视角的档案材料。更值得称赞的是,作者在处理那些存在争议性的史料时,并没有采取回避的态度,而是坦诚地列举出不同的观点和证据链,然后做出审慎的分析和判断。这种学术上的诚实和严谨,是真正优秀的历史读物所必备的特质。对于一个求知欲较强的读者来说,书末那份详尽的参考书目本身就是一份宝贵的索引,它指引着我们如果想对某一特定领域进行更深入的钻研,应该从何处着手。这种对读者知识探索的负责态度,非常值得赞扬。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也体现出一种精妙的匠心,它并非简单的线性叙事,而是采取了一种螺旋上升的结构模式。开篇往往以一个极具概括性的主题或场景作为切入点,迅速抓住读者的注意力,然后层层深入,将相关的历史、人物、思想碎片拼凑起来,构建出一个完整的图景。随着阅读的深入,你会发现作者不断地在不同的时间点和主题之间进行巧妙的跳转和回溯,每一次的回归都带来了新的理解和更深一层的领悟。这种非线性的叙述方式,非常契合我们对复杂历史现象的认知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不断地在旧的认知上叠加新的信息,从而达到更宏观的洞察。这种编排的艺术,使得全书读下来结构清晰,逻辑严密,并且在阅读的后半程,会产生一种豁然开朗的阅读快感。
评分这本书的行文风格,与其说是对某一个主题的深入剖析,不如说更像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作者的叙述角度非常灵活多变,时而如一位严谨的历史学家,抽丝剥茧地梳理事件的来龙去脉;时而又像是行走在田野间的观察者,用充满生活气息的笔触描绘出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众生相。这种叙事上的跳跃性,非但没有造成阅读上的障碍,反而极大地增强了可读性。我发现自己常常被一些突如其来的细节所吸引,比如对某一场景细致入微的白描,或是某个历史人物不经意间流露出的性情。这种“虚实相生”的写作手法,使得原本可能枯燥的史料呈现出鲜活的生命力。它不像教科书那样板着面孔,而是带着一种温度和人情味,引导着读者主动去探寻历史背后的复杂人性与微妙的时代脉络。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实在令人眼前一亮,那种沉甸甸的质感,仿佛握住了历史的重量。内页的纸张选择也十分考究,墨色在其中显得格外清晰,即便是那些略显斑驳的手稿影印件,也处理得非常到位,保留了岁月的痕迹却又不影响阅读的清晰度。我尤其欣赏封面设计中那种留白的处理,恰到好处地营造出一种肃穆而又深邃的氛围,让人在翻开扉页之前,就已经感受到一种对所研究对象的敬畏之心。装帧的细节之处,比如烫金字体的选用,没有丝毫的浮夸感,反而增添了一种庄重的仪式感。整体看来,这是一本从外到内都体现出匠心精神的出版物,让人愿意珍藏,也更愿意静下心来去研读其中的内容。初次接触到这本书时,我本以为它会是一本标准的学术论著,但其精美的制作工艺,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这对于提升阅读体验来说,是极大的加分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