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时代》已经到货,当天拍下,当天发货!首发正版全新,假一赔十!
书名:《邓小平时代》
原作名: Deng Xiaoping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a
作者:
译者: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 2013
定价: 88.00元
ISBN: 9787108041531
今天,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仍然生活在邓小平时代
美国最优秀的中国问题专家傅高义先生十年倾力之作
第一部有关邓小平的完整传记,权威而引人入胜
展现中国政治、经济及社会转型的历史变局和内在逻辑
内容简介:
邓小平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走向,也改变了每一当代中国人的命运。解读邓小平的政治生涯及其行为逻辑,就是解读当代中国,解读个人命运背后的历史变局。
哈佛大学傅高义教授倾十年心力完成的权威巨著《邓小平时代》,是对邓小平跌宕起伏的一生以及中国惊险崎岖的改革开放之路的全景式描述。作者对邓小平个人性格及执政风格进行了深层分析,并对中国改革开放史进行了完整而独到的阐释。书中涵盖丰富的中外档案资料和研究成果,以及为数众多的作者独家访谈。对中美建交、华国锋历史评估、改革开放的幕后曲折、邓小平和诸多当时关键人物之关系、香港问题、邓小平南巡等重大议题均有详述及剖析。本书既具学院研究的严谨专精,又对中国现实政治与事理人情有透彻把握,被誉为邓小平研究“纪念碑式”的著作。
作者简介:
傅高义,费正清东亚中心前主任,社会学家,精通中文和日文。1930年7月出生于美国中西部的俄亥俄州的一个小镇。1950年毕业于俄亥俄州韦斯利大学。1958年获哈佛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在1963—1964年成为哈佛的博士后,学习中文和历史;被认为是美国唯一的一位对中日两国事务都精通的学者。
他1961年开始在哈佛学习中文和中古历史,在哈佛有着“中国先生”的称号。1972年他作为费正清的继任人,成为东亚研究中心的第二任主任。1998年被选入美国人文社会科学院,一直是受中国政府重视的汉学家和中国问题专家。曾撰有《日本第一》、《日本的中产阶级》、《重整旗鼓一一重建美国实例分析》等著作。70年代始,对我国广东社会经济情况进行考察和研究。撰有《共产主义制度下的广东:一个省会的规划和政治(1949-1968年)》。
相关推荐:
这本书从不同的层次研究了变革与适应的问题,其核心是(邓小平)个人面对一场复杂且危机重重的革命所作出的回应。他的核心事业围绕着历史上最大的政治实体的巨大变革——中国从一个混乱的、无可措手的农业社会转变成今天的工业与制造业巨人。在书中,傅高义出色的工作让邓小平对中国的设想变得可信,让中国的迷局变得可解,让那些次要角色都栩栩如生。
——王赓武(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
这是一部重要的邓小平传记,读之难忘。邓小平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推动了中国经济、政治及社会的转型,并促成了美中建交——这无论对于他的国家,还是我的国家,都是极其伟大的成就。
——吉米·卡特(美国前总统)
邓小平也许是强硬的,但直率而有担当,是个可以打交道的人,我很喜欢他。邓扮演了一个非同寻常的角色,把全球最大的国家领进现代世界。我们很幸运地看到,我们最优秀的中国问题专家之一傅高义先生以这部独特的研究性传记,把邓小平描画得栩栩如生。
——布兰特·斯考克罗夫特(美国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
本书不仅是一部论述世界一流领导人的扛鼎之作,而且为1978年美中两国秘密进行的战略性和解,及其如何推动了中国国内的变革,提供了极为权威并引人入胜的解读。
——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
邓小平克服了几乎无法逾越的障碍,领导中国走向持续的经济发展道路,这其中所展现出的手段、视野和魄力,使他跻身于历史上最杰出的领导人之列,然而,关于这个非凡人物的人生轨迹和政治生涯,一直以来人们知之甚少。在这部兼具高度学术性和可读性的传记中,傅高义毫无疑义地填补了这一缺失。
——芮效俭(美国原驻华大使)
获奖情况:
·美国国家图书奖终选入围作品
·荣获2012年莱昂内尔·吉尔伯奖(Lionel Gelber Prize)(吉尔伯奖是英语世界最重要的非虚构作品奖之一,主要关注世界范围内的外交事务著作。本届同时入围角逐的还有基辛格《论中国》,该书未能获奖。)
·《经济学人》2011年最佳图书
·《华尔街日报》2011年最佳图书
·《华盛顿邮报》2011年最佳图书
·《金融时报》2011年最佳图书
·《纽约时报书评》2011年编辑推荐书目
目 录
中国大陆版序
前言 探寻邓小平
导言 这个人和他的使命
邓小平的人生经历
1. 革命者、建设者、改革者,1904—1969
曲折的登顶之路,1969—1977
2. 放逐与回归,1969—1974
3. 整顿,1974—1975
4. 向前看,1975
5. 靠边站,1976
6. 复出,1977—1978
开创邓小平时代,1978—1980
7. 三个转折点,1978
8. 为自由设限,1978—1979
9. 苏联—越南的威胁,1978—1979
10. 向日本开放,1978
11. 向美国开放,1978—1979
12. 重组领导班子,1919—1980
我一直认为,理解一个国家的现在,离不开对其过去的深入了解。这本《正版现货 邓小平时代 傅高义》恰恰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视角,让我能够回溯中国近代史上那段至关重要的时期。作者以其严谨的学术态度和敏锐的洞察力,为我们构建了一个宏大的历史画卷,将人物、事件、思想以及时代背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我被书中对改革开放初期那种充满活力的变革氛围深深吸引,也为在那个时代面临的种种挑战和困境感到动容。书中的分析让我对许多历史事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让我对中国的发展道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傅高义教授的叙述,既有宏观的历史分析,也有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腻刻画,使得这本书既有学术深度,又不失可读性。它让我认识到,历史的进程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了曲折和探索。
评分一本关于中国近代史的书,我一直对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充满好奇,特别是那些塑造了今日中国的关键人物和事件。这本《正版现货 邓小平时代 傅高义》恰好满足了我这份求知欲。读这本书,感觉就像是亲身经历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有条理,从邓小平的早期经历开始,细致地勾勒出他如何一步步走向权力中心,以及他如何在中国面临内外挑战的复杂局面下,引领国家走向改革开放的道路。书中的很多细节都让我感到震撼,比如那些在关键时刻做出的艰难抉择,以及这些抉择所带来的深远影响。我尤其被书中对当时社会思潮和国际环境的描写所吸引,这些宏观背景的铺陈,让理解邓小平的政策制定更加清晰。傅高义教授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严谨的研究态度,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真实可信的邓小平形象,以及一个充满变革的时代。这本书不仅仅是历史的记录,更是一种深刻的反思,它帮助我理解了中国为何会走向今天的道路,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付出的代价和取得的成就。
评分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某个特定历史人物的书,更像是一扇窗,让我得以窥见一个国家如何在巨大的变革中找到方向。阅读过程中,我被书中对改革开放初期那种探索、试错、前进的生动描绘所深深吸引。它不仅仅是简单的事件罗列,而是深入剖析了政策出台的背景、逻辑以及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阻力。傅高义教授的视角非常独特,他能够将宏大的历史进程与微观的人物故事巧妙地结合起来,让读者在读史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人性的复杂和时代洪流的冲击。书中的许多分析都极具启发性,让我对一些过去模糊的概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例如,他对市场经济在中国生根发芽的过程的描述,让我体会到了那种从无到有、从摸索到成熟的艰辛。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多维度的视角来理解中国的发展,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崛起,更包括了社会结构、思想观念等方面的深刻变化。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的感受,是理解了一个国家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所经历的深刻变革,以及塑造这一切的关键人物所扮演的角色。作者并非简单地赞颂或批判,而是以一种更为复杂和 nuanced 的方式呈现了历史的真相。书中的许多细节,比如那些政策制定的幕后故事,人物之间微妙的互动,都让我对那个时代有了更为立体的认识。我惊讶于作者能够如此深入地挖掘历史材料,并将其转化为引人入胜的故事。阅读过程,我仿佛在和历史对话,去理解那些决策背后的考量,去感受那些时代洪流中的个体命运。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是一种思想的启迪,它让我开始思考,是什么样的力量推动了一个国家走向复兴,又是什么样的智慧能够引领一个民族穿越迷雾。
评分当我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并没有预设太多期待,只是希望能够对那个时代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但这本书的叙述方式和其中蕴含的深度,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作者的笔触细腻而又不失宏观视野,他能够抓住历史的关键节点,并将之与人物的命运紧密相连。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一些复杂问题的分析,没有简单地将功过是非一概而论,而是展现了历史的丰富性和多面性。读到某些章节时,我甚至能感受到一种历史的厚重感,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年代。书中所描绘的中国社会,既有改革带来的活力和希望,也有转型期特有的阵痛和矛盾。傅高义教授的专业性和客观性,使得这本书成为了一份值得信赖的历史研究成果。它不仅是历史爱好者必读的书籍,对于任何想要深入理解中国发展脉络的人来说,都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