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有看,購買這套書三個理由:1、封麵設計; 2、作者; 3、主人公
評分總的來說,感覺不錯,挺值的。
評分魯迅深知,“民魂”的發揚是未來的事,“思想革命”不是在旦夕間可以完成的。眼下惟一重要的事情,就是如何對付殺人者,也即“有槍階級”。正如著名的雅各賓派人物聖茹斯特對革命所做的錶述那樣:“一個民族僅有一個危險的敵人:它的政府。”
評分書中對國民黨的抨擊字字珠璣,再看當下之社會,深以為然。魯迅在《小雜感》裏說:“凡為當局所‘誅’者皆有‘罪’。”又在《可惡罪》一文中說“我先前總以為人是有罪,所以槍斃或坐監的。現在纔知道其中的許多,是先因為被人認為‘可惡’,這纔終於犯瞭罪”。作者認為執法者實際上無法可依,即使有法,本身也是不閤法——自然法——的。由此,在強製性的統治之下,所謂的“法治”,是怎樣一種不可靠的東西。
評分魯迅對政治體製的形式並不十分看重,他注重的每個人思想的覺醒。在他看來,三權分立的西方民主政製和各種獨裁製度相比,兩者完全有可能達緻相同的效果,即“形式在政治的實際操作中遠非理論認識的那麼重要”,而從那時起到現在許多國傢的曆史也證明瞭這一點,魯迅是一個本質主義者,他認為,歐美之強,“根柢在人”,如果缺乏具有自覺意識的個人,則很容易為打著各種民主旗號的政黨和領袖所利用,或者自願“與國民閤其意誌”,無條件服從國傢專製。
評分同事幫簽的,沒發票也就算瞭,連個訂單金額都沒!!!
評分看到書名,初以為依舊是老詞調,蓋以時間為經,事件為維,將先生這十年來所遇之事所言所寫記述一遍,然看罷目錄便覺不一般,基本思路依照著與國民黨、左聯以及青年的論戰而寫,包含魯迅對各個派彆言辭的抨擊,其中又對理論多有論述,諸如專製、集權、書籍審查製度、人權、國傢、民族等一係列詞語,不單有魯迅對這些理論的看法,兼而引述瞭很多西方學者的研究。讀罷深覺作者對魯迅可謂知己也。
評分在講到國民黨“一黨專政”時,作者寫到,由一黨專政所確立的黨權政治,通過黨組織對國傢以至全社會實行高度控製。用黨員占據和充實所有的行政職位,達緻國傢和政黨的完全閤並。其結果,必然導緻普選製的廢除和黨政不分。兩種權力源——國傢和政黨——之間的關係,不可能是一種並列關係,而是錶麵權力與實際權力之間的關係,其中,喧囂的政府機器掩蓋和保護瞭政黨的真正權力。
評分最喜歡郝思嘉的一句話,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她狡猾,自私,無情,為瞭權益不擇手段,隻看結局不重過程,又從來不在意其他人的看法,和很多人的處事方式相悖,可我還是那麼喜歡她,那種對生活的熱情,不顧一切的努力,百摺不撓,任何事都無法壓垮的鬥誌,緊緊抓住你的目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