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代碑帖法書選:元趙孟頫書膽巴碑

曆代碑帖法書選:元趙孟頫書膽巴碑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曆代碑帖法書選》編輯組 編
圖書標籤:
  • 書法
  • 碑帖
  • 趙孟頫
  • 元代
  • 法書
  • 膽巴碑
  • 臨摹
  • 字帖
  • 藝術
  • 傳統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文物齣版社
ISBN:9787501020638
版次:1
商品編碼:10558997
品牌:文物齣版社(Cultural Relics Press)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0-07-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55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趙孟頫,字子昂,號鬆雪道人,湖州(今浙江吳興)人,生於南宋寶佑二年(公元一二五四年),卒於元至治二年(公元一三二二年),年六址九歲。趙孟頫是我國元代著名的書法傢。他擅長真、行、草、隸、篆各種書體,其中以行楷書造詣精深,有自己獨特的風格。《膽巴碑》全名為《大元*賜龍興寺大覺普慈廣照無上帝師之碑》。“大覺普慈廣照無上帝師”係西番突斯旦麻人,原名膽巴,一名嘉鵲刺思,元年元七年(公元一二七○年),世祖忽必烈賜號帝師,在德七年(公元一三○ 三年)卒,皇慶元年(一三二二年)追封為 “大覺普慈廣照無上帝師”。此碑是趙孟頫在延祐三年(公元一三六年)六十三歲時奉*書寫時,是“趙字”行楷書中的代錶作。字體秀美,神采煥發,可謂意在筆先,筆到法隨,於規整莊重中見瀟灑超逸,達到瞭“精奧神化”的境界,給人以賞心悅目的藝術享受。我們這次是根據故宮博物院所藏墨跡影印的。墨跡原件為紙本捲裝,前篆額十八字六行,碑文一百二十五行,每行八字。此本為保持字的原貌,經割裱每行六字,為初學者臨習參考。

前言/序言


好的,下麵為您呈現一份關於其他元代碑帖法書選集的圖書簡介,該簡介將著重於元代其他重要書法傢及其代錶作品,避開您指定的《曆代碑帖法書選:元趙孟頫書膽巴碑》的具體內容,力求內容詳實、專業,具有文獻價值和鑒賞指導意義。 --- 翰墨淵源:元代碑帖法書名品擷英 圖書簡介 元代(1271年—1368年),是中國書法史上承上啓下的關鍵時期。在宋代尚意、尚態的書風影響逐漸式微的背景下,元代文人書傢力圖追溯晉唐法度,重振古樸雄健之氣。他們以復古為己任,在繼承傳統的同時,也融入瞭鮮明的時代精神和個人氣質,形成瞭“醇厚雅正,法度森嚴”的書風主流。 本冊《翰墨淵源:元代碑帖法書名品擷英》,旨在係統而精煉地呈現元代除趙孟頫之外,其他重要書傢群體在書法藝術上的卓越成就。本書精選瞭元代中晚期,乃至影響及於明清的重要碑刻、法帖、捲軸墨跡,為研究者和書法愛好者提供一個全麵、深入的元代書法生態視角。 一、元代書壇格局:復古思潮下的多元探索 元代書法的主鏇律無疑是“復古”,即對晉人自然天真、唐人法度嚴謹的書風的迴歸。然而,這種復古並非簡單的摹古,而是在繼承中有所創造。本書聚焦的幾位大傢,正是這一思潮下不同側麵的體現: 1. 延續晉韻,探求古意: 元代早期,許多飽學之士對宋人“以姿媚人”的書風持批判態度,轉而推崇王羲之、王獻之的平正自然。本書將重點介紹一批在這一方嚮上做齣傑齣貢獻的書傢,例如鮮於樞。 鮮於樞(約1247—1305):他被譽為“元代書學開山祖師”之一。鮮於樞的書法取法上古,尤精於篆隸,兼擅行草。他的楷書方整勁健,筆力內含,與趙孟頫的圓潤秀逸形成鮮明對比。本書收錄的鮮於樞墨跡或碑刻拓本,如其《真草韆字文》或《唐人詩翰》(選段),清晰展現瞭他那種古拙厚重、氣勢內斂的風格,極具魏晉風度。通過對其筆法的剖析,讀者可以體會到元人對“骨力”的極緻追求。 2. 雄強健拔,自成一傢: 在復古思潮中,並非所有人都趨於平穩。部分書傢,特彆是那些身處權力中心或有著深厚學養的文人,在遵循法度的同時,展現齣更為激昂、雄健的書風。 楊載(1271—1323):作為元代重要的學者和書法傢,楊載的書法追求“雅正”,他的行書氣度恢宏,筆法沉著。本書將精選其楷書尺牘或題跋,展示其用筆的雄健與結體的開闊,體現元人對“中和之美”的理解。 3. 晚期轉摺與行草的飛揚: 元代中後期,隨著濛古統治的鞏固,文人藝術傢的創作空間有所變化,一些書傢開始在行草書上做齣更為奔放的探索,為明代張瑞圖、董其昌的書風埋下瞭伏筆。 本書將重點展示虞集(1264—1345)和柳貫(1272—1344)等人的作品。 虞集:他的書法以秀勁著稱,行書和楷書筆法精妙,結體勻稱,繼承瞭歐陽詢的法度,同時透齣溫潤的文人氣息。收錄的虞集法帖選段,可供學習者體會元人行草的“溫雅”一麵。 柳貫:柳貫的書風更為沉鬱頓挫,其筆力遒勁,有一種金石入筆的意味。通過展示其作品,讀者能感受到元代書傢對碑學力量感的吸收,即便在寫柔和的行書時,其“金石氣”依然不減。 二、碑帖結閤:元代書傢對“金石學”的貢獻 元代是金石學(碑學)復興的重要階段。與宋人多注重法帖不同,元代書傢開始重視對古碑的搜集、考證和臨習。這種對北方碑刻的重視,極大地豐富瞭元代書法的麵貌。 本書精選的部分作品,並非皆為墨跡,而是采取瞭高質量的碑刻拓本: 碑刻選粹:收錄瞭如周伯琦、柯九思等在碑刻題記方麵有建樹的書傢作品。這些作品的書法風格往往粗獷有力,綫條豐腴,結構穩定,直接反映瞭元代文人對北魏、唐代碑版的深入學習和理解。通過對比這些碑刻的拓本與墨跡,讀者可以清晰地看到元人如何將碑的“拙厚之美”融入到傳統法帖的“圓潤之美”中。 題跋印證:元代書傢多有為他人的書畫題跋的習慣,這些題跋往往是他們對前人作品的理解和自身書法的直接體現。本書甄選的題跋墨跡,不僅是書法學習的範本,更是研究元代藝術批評史的重要史料。 三、鑒賞與臨習指南 本冊旨在提供清晰、可供實踐的文本支持。每一篇精選作品,都配有細緻的導讀,從以下幾個方麵進行剖析: 1. 時代背景:簡述該書傢所處的曆史環境及其師承。 2. 風格特徵:詳細辨析其用筆特點(如藏鋒、露鋒、提按頓挫)和結構取勢(如疏密關係、欹側平衡)。 3. 臨習要點:針對學習者提齣具體的實踐建議,指導如何把握其“神韻”,例如如何練習鮮於樞的古拙感,或如何把握楊載的開闊氣度。 通過對這些非趙氏體係內重要書傢的深入挖掘與呈現,《翰墨淵源:元代碑帖法書名品擷英》為我們構建瞭一個更立體、更豐富、更具學術深度的元代書法藝術全景圖。它不僅是對曆史巨匠的緻敬,更是為當代書法學習者提供瞭一條通往晉唐法度、探求書學正源的寶貴路徑。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質量也值得稱贊,拿在手裏沉甸甸的,感覺非常紮實可靠。作為一名長期與古籍打交道的讀者,我對書籍的裝幀細節非常看重,它直接影響瞭閱讀體驗和資料的保存價值。此書的紙張厚實,印刷清晰,即便是大幅碑帖的局部放大圖,也能保證綫條的銳利度。更難得的是,書中所附的一些碑刻的考證資料,也顯得非常詳實,沒有流於錶麵。比如,關於某一塊碑的發現曆史、原置地點以及曆次拓印的對比分析,都體現瞭編者深厚的學養和嚴謹的態度。總而言之,這是一本集學術性、藝術性和實用性於一體的佳作,絕對是案頭必備的珍藏。

評分

這本書簡直是書法愛好者的福音!我最近沉迷於研究古代書法的神韻和筆法,特彆是對元代以來的行草書體有著濃厚的興趣。翻開這本書,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精美的拓本和高清的影印件,那種紙張的質感和墨色的層次感,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撲麵而來的曆史氣息。我特彆喜歡其中收錄的一些不同時期的碑刻精品,它們不僅展示瞭書法的藝術高度,更像是一扇通往古代文人精神世界的窗戶。每一幅作品的細節都被放大和解析,即便是初學者也能從中窺見一斑。對於那些想要臨摹學習的人來說,這本書提供瞭極佳的範本。作者的選篇眼光獨到,涵蓋瞭不同地域、不同風格的代錶性作品,這使得讀者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拓寬視野,不至於局限於單一的風格。

評分

我是一個對碑學和帖學都有涉獵的業餘書法愛好者,這本書的齣現,可以說極大地豐富瞭我的資料庫。我一直覺得,要真正理解中國書法的精髓,就必須深入到具體的作品案例中去體會。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它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作品,更像是在進行一場精心策劃的展覽。那些關於碑刻文字的考據和背景介紹,寫得深入淺齣,既有學術的嚴謹性,又不失閱讀的趣味性。比如,其中對於某個朝代書法風格演變的梳理,讓我對那個時期的社會思潮與筆墨走嚮之間的關聯有瞭更深刻的認識。這種將藝術史與書法實踐相結閤的敘述方式,對於提升讀者的綜閤素養非常有幫助,讓人在“學書”的同時,也“讀史”。

評分

我身邊很多搞藝術創作的朋友都對這本書贊不絕口。它所選取的碑帖,風格跨度頗大,既有雄渾古樸的魏晉風骨的影子,也有唐宋大傢渾厚遒勁的基調,這為我們進行現代書法創作提供瞭豐富的靈感源泉。我個人特彆關注那些在結構上極具創新性的作品,這本書收錄的幾件具有地方特色的碑刻,其章法布局和點畫組閤方式,完全跳齣瞭傳統窠臼,充滿瞭野趣和生命力。這讓我意識到,書法的美感並非一成不變,而是隨著時代和地域的變遷不斷自我革新的過程。這本書成功地將這些分散的珍貴資源整閤起來,形成瞭一個係統的學習和研究平颱。

評分

說實話,我最初抱著試一試的心態買下這本書,沒想到它給瞭我巨大的驚喜。我尤其欣賞它在版式設計上的匠心獨運。不同於市麵上那些排版過於擁擠、內容堆砌的字帖,這本書的留白恰到好處,使得每一件作品都能得到足夠的尊重和展示空間。墨色的還原度極高,很多細微的枯筆飛白、漲墨暈染的痕跡都清晰可見,這對於研究筆法中“枯濕濃淡”的變化至關重要。我常常對著其中的某幾件作品端詳良久,試圖捕捉到書寫者在提按頓挫間流淌齣的情緒。這本書更像是一本藝術品鑒賞的教材,而不是單純的練習工具,它激發瞭我對書法更深層次的探索欲。

評分

沒啥說的,各種完美~XD

評分

喜歡這種裝裱的書,看起來好有感覺喲@!

評分

值得珍藏 臨摹佳品

評分

沒洛神賦好!

評分

宣紙質量可以,臨摹杠杠的!

評分

宣紙本,印刷不錯,值得收藏

評分

非常滿意的字帖,原來的膽巴碑貼都不看瞭。

評分

宣紙本,印刷不錯,值得收藏

評分

紙質靚,清?,不錯。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