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部件及相關標準匯編:聯軸器捲(上)

零部件及相關標準匯編:聯軸器捲(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全國機器軸與附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中國標準齣版社第三編輯室 編
圖書標籤:
  • 機械工程
  • 聯軸器
  • 零部件
  • 機械標準
  • 工業標準
  • 設計
  • 製造
  • 技術參考
  • 機械設計
  • 標準匯編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國標準齣版社
ISBN:9787506658577
版次:1
商品編碼:10561064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0-12-01
頁數:789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本匯編是《零部件及相關標準匯編》係列中的一部分,分上下冊齣版。本匯編收集瞭截至2010年10月底以前批準發布的聯軸器及相關標準共80多項,內容主要包括通用基礎標準、剛性聯軸器、撓性聯軸器、安全聯軸器、專用聯軸器及其相關標準。《零部件及相關標準匯編:聯軸器捲(上)》為上冊,共收錄瞭48項標準。

目錄

通用基礎標準
GB/T 3507—2008 聯軸器公稱轉矩係列
GB/T 3852—2008 聯軸器軸孔和聯結型式與尺寸
GB/T 3931—1997 聯軸器 術語
GB/T 12458—2003 聯軸器分類
JB/T 7511—1994 機械式聯軸器選用計算
JB/T 7934—1999 脹緊聯結套 型式與基本尺寸
JB/T 8556—1997 選用聯軸器的技術資料
JB/T 8557—1997 撓性聯軸器平衡分類

剛性聯軸器
GB/T 5843—2003 凸緣聯軸器
JB/T 7006—2006 平行軸聯軸器

撓性聯軸器
GB/T 2496—2008 彈性環聯軸器
GB/T 4323—2002 彈性套柱銷聯軸器
GB/T 5014—2003 彈性柱銷聯軸器
GB/T 5015—2003 彈性柱銷齒式聯軸器
GB/T 5272—2002 梅花形彈性聯軸器
GB/T 5844—2002 輪胎式聯軸器
GB/T 6069—2002 滾子鏈聯軸器
GB/T 7549—2008 球籠式同步萬嚮聯軸器
GB/T 7550—2008 球籠式同步萬嚮聯軸器 試驗方法
GB/T 10614—2008 芯型彈性聯軸器
GB/T 12922—2008 彈性阻尼簧片聯軸器
GB/T 14653—2008 撓性杆聯軸器
JB/T 3241—2005 SWP型剖分軸承座十字軸式萬嚮聯軸器
JB/T 3242—1993 SWZ型整體軸承座十字軸式萬嚮聯軸器
JB/T 5511—2006 H形彈性塊聯軸器
JB/T 5512—1991 多角形橡膠聯軸器
JB/T 5513—2006 SWC型整體叉頭十字軸式萬嚮聯軸器
JB/T 5514—2007 TGL鼓形齒式聯軸器
JB/T 5901—1991 十字軸萬嚮聯軸器
JB/T 6139—2007 球鉸式萬嚮聯軸器
JB/T 6140—1992 重型機械用球籠式同步萬嚮聯軸器
JB/T 7001—2007 WGP型帶製動盤鼓形齒式聯軸器
JB/T 7002—2007 WGC型垂直安裝鼓形齒式聯軸器
JB/T 7003—2007 WGZ型帶製動輪鼓形齒式聯軸器
JB/T 7004—2007 WGT型接中間套鼓形齒式聯軸器
JB/T 7341.1—2005 十字軸式萬嚮聯軸器用十字包SWP型
JB/T 7341.2—2006 十字軸式萬嚮聯軸器用十字包 SWC型
JB/T 7684—2007 LAK鞍形塊彈性聯軸器
JB/T 7849—2007 徑嚮彈性柱銷聯軸器
JB/T 8821—1998 WGJ型接中間軸鼓形齒式聯軸器 型式、參數與尺寸
JB/T 8854.1—2001 GCLD型鼓形齒式聯軸器
JB/T 8854.2—2001 GⅡCL型、GⅡCLZ型鼓形齒式聯軸器
JB/T 8854.3—2001 GICL、GICLZ型鼓形齒式聯軸器
JB/T 8869—2000 蛇形彈簧聯軸器
JB/T 9147—1999 膜片聯軸器
JB/T 9148—1999 彈性塊聯軸器
JB/T 10466—2004 星形彈性聯軸器
JB/T 10540—2005 GSL伸縮型鼓形齒式聯軸器

前言/序言


機械傳動核心技術精選:《高精度齒輪箱設計與製造工藝》 內容提要: 本書係統闡述瞭現代工業中至關重要的精密齒輪箱的設計原理、關鍵技術、先進製造工藝及其質量控製方法。全書內容聚焦於如何實現高承載能力、高傳動精度、低噪音、長壽命的齒輪箱係統集成。從材料選擇、熱處理工藝的優化,到齒廓的精密修形與誤差分析,再到裝配過程中的間隙控製與性能測試,為工程師和技術人員提供瞭一套完整且深入的實踐指導。特彆針對高端裝備製造業對傳動效率和可靠性的嚴苛要求,本書深入剖析瞭先進的潤滑技術、密封結構設計,以及基於有限元分析(FEA)的結構強度驗證方法。 --- 第一章 基礎理論與設計規範的演進 本章首先迴顧瞭齒輪傳動的基礎理論,包括齒輪幾何學、承載能力計算的經典方法(如Lewis公式的局限性與ISO/AGMA標準的演進)。重點闡述瞭現代齒輪設計中必須考慮的動態特性和疲勞強度判據。 1.1 齒輪設計標準的國際化與本土化 詳細對比瞭ISO 6336係列標準與德國DIN標準在承載能力計算上的主要區彆和適用場景。分析瞭中國國傢標準(GB/T)在吸收國際先進技術基礎上的獨特貢獻,特彆是針對重載、高速工況下的修正係數應用。 1.2 傳動比的優化選擇與箱體剛度的耦閤分析 探討瞭在多級傳動係統中,如何通過數學規劃法確定最優傳動比分配,以平衡級數、體積和效率。引入瞭齒輪箱箱體剛度對齒輪副嚙閤特性(如齒嚮和齒形誤差的補償能力)的影響分析,強調瞭“剛性設計”的重要性。 1.3 潤滑理論在係統壽命預測中的應用 深入講解瞭接觸疲勞(點蝕)的機理。重點闡述瞭彈性流體潤滑(EHL)理論在確定油膜厚度中的作用,並提供瞭針對不同運行速度和粘度等級潤滑油的油膜厚度預測模型,這是確保齒輪長壽命的關鍵一環。 --- 第二章 齒輪的精密成形與誤差控製 精密齒輪製造是決定齒輪箱性能的瓶頸環節。本章詳細介紹瞭從毛坯加工到最終精加工的全過程質量控製策略。 2.1 齒輪的切削、磨削與超精加工技術 滾齒與插齒的工藝窗口選擇: 分析瞭高速大批量生産中,采用大螺鏇角滾刀和高轉速滾齒機對刀具壽命和錶麵完整性的影響。 齒麵硬化前後的加工策略: 重點討論瞭熱處理前(如滾齒、鏜削)的預留餘量設定,以及熱處理後(磨削或珩磨)的精度恢復技術。 先進的齒麵精加工技術: 全麵介紹齒麵蝸杆磨削(特彆是萬能磨床與專用磨床的區彆)、高精度齒輪珩磨(Honing)和超精加工(Superfinishing)對提高接觸比和降低錶麵粗糙度的顯著效果。 2.2 熱處理工藝對齒輪性能的決定性影響 詳細解析瞭滲碳淬火(Carburizing)和氮化(Nitriding)工藝的微觀機理。重點對比瞭真空滲碳和氣體滲碳在控製錶麵碳濃度梯度、避免脫碳層形成方麵的優劣。提供瞭有效控製淬火變形的冷卻介質選擇和溫度麯綫設計方案。 2.3 齒廓修形(Profile Modification)與誤差補償 闡述瞭為消除齒輪副在實際運行中因誤差和負載導緻的嚙閤衝擊,必須進行的齒頂和齒根的幾何修形。內容包括:徑嚮修形(Tip Relief)、螺鏇角修正(Lead Crowning)的設計計算,以及如何利用反嚮誤差補償(Compensation Strategy)原理,將機床誤差轉化為對齒廓的預先補償。 --- 第三章 齒輪箱的結構設計與強度分析 本章關注齒輪箱的“骨架”——箱體和軸係的設計,確保傳動係統在動態載荷下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3.1 箱體結構的優化設計與材料選擇 探討瞭鑄鐵、鑄鋼與焊接箱體結構的適用範圍。重點分析瞭有限元方法(FEA)在箱體結構模態分析中的應用,旨在避開與齒輪嚙閤頻率的共振點,從而抑製箱體振動。講解瞭如何通過有限元計算確定最佳的加強筋布局。 3.2 軸係的設計、軸承選型與預緊力控製 闡述瞭軸的撓度計算及其對齒輪嚙閤精度的影響。詳細講解瞭滾動軸承(圓柱滾子軸承、角接觸球軸承)的壽命計算(L10h)與選型準則。特彆關注瞭針對高速重載齒輪箱的軸承預緊力的精確施加技術,以消除軸承遊隙對齒輪嚙閤狀態的乾擾。 3.3 動態嚙閤仿真與傳動誤差預測 引入瞭多體動力學(MBD)仿真技術,用於模擬齒輪在不同轉速和負載下的瞬態嚙閤過程。通過仿真,精確預測係統的傳動誤差(Transmission Error, TE)麯綫,並將其與齒輪的幾何誤差數據進行關聯分析,指導設計改進。 --- 第四章 齒輪箱的裝配、檢測與可靠性驗證 精密裝配是實現設計性能的關鍵實踐環節。本章提供瞭詳細的裝配流程和測試驗證標準。 4.1 關鍵配閤與間隙的精密控製 詳細描述瞭軸承座孔的精加工標準、軸與孔的配閤選擇(過渡配閤與間隙配閤)。闡述瞭齒輪側隙(Backlash)在不同溫度和工況下的調整方法,以及如何通過測量箱體中心距的偏差來校準齒輪的軸嚮和徑嚮定位。 4.2 齒輪幾何誤差的精密測量技術 係統介紹瞭齒輪測量中心機(Gear Measuring Center)的工作原理。重點剖析瞭齒嚮誤差(Fβ)、齒圈徑嚮跳動(Fr)和嚙閤誤差(Ff)的測量、評定標準及誤差來源的追溯方法。 4.3 運行性能的全麵驗證 講解瞭齒輪箱的空載、加載試驗颱架要求。內容包括:噪聲、振動(NVH)的測試方法(ISO標準下的聲功率級測量)、溫升試驗的監控指標,以及壽命加速試驗的載荷係數確定與數據分析方法,確保産品在極端工況下的可靠性。 --- 附錄:專業術語英漢對照與設計公式速查錶 本書附錄提供瞭齒輪傳動領域核心術語的權威英漢對照,以及一套經過工程實踐驗證的高頻使用的設計公式集,便於工程師快速查閱和應用。 --- 目標讀者: 機械設計工程師、傳動係統研發人員、齒輪製造工藝技術人員、裝備維護與測試工程師,以及相關專業高等院校的師生。 本書價值: 摒棄理論的碎片化敘述,以工程實踐為主綫,將先進製造技術與係統集成設計緊密結閤,是理解和掌握現代精密齒輪箱工程學的權威參考書。

用戶評價

評分

拿到這本書,我最直觀的感受是它內容非常“硬核”,幾乎沒有一句廢話。它完全是按照標準規範的邏輯來組織內容的,顯得非常嚴謹和專業。對於理解聯軸器的基本原理和參數定義,這本書提供瞭非常紮實的理論支撐。書中對各種聯軸器的結構剖析得非常細緻,配有大量的截麵圖和示意圖,即便是那些結構比較復雜的聯軸器,也能通過圖文並茂的方式被清晰地展示齣來。我特彆欣賞它在標準引用上的嚴謹性,每一項技術指標後麵似乎都能找到對應的標準編號,這對於需要進行閤規性設計的人來說,簡直是福音。但是,我也注意到,由於篇幅的限製(畢竟是“上冊”),很多內容的展開還停留在概述層麵,比如在材料選擇上,隻是簡單列舉瞭幾種常用材料及其性能,而缺乏對不同環境因素(如高溫、腐蝕性介質)下材料深度對比和選擇建議的探討。如果能在這方麵再深入挖掘,對我們做項目選型時會提供更有價值的決策依據。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和印刷質量相當不錯,紙張厚實,看著很有分量。我一開始還擔心這種技術性資料會排版得比較枯燥,沒想到拿到手後發現排版還挺清晰的,圖錶和文字的結閤度比較高,閱讀起來不費勁。不過,作為一名機械工程師,我更看重的是內容本身的深度和廣度。這本書的定位似乎更偏嚮於基礎知識的普及和常用標準的匯編,對於我們日常工作中經常用到的那些通用型聯軸器,比如彈性聯軸器和剛性聯軸器,介紹得比較全麵。它詳細羅列瞭相關的國傢標準和行業標準,這一點對於規範設計和選型非常有幫助。隻是,對於一些更前沿或更小眾的聯軸器類型,比如用於特殊工況的磁耦閤聯軸器或者高精度伺服聯軸器,涉及的篇幅就顯得有些不足瞭。總的來說,它更像是一本“工具書”,適閤初入行業的工程師用來打基礎,或者作為現場技術人員的快速參考手冊。如果能增加一些實際案例分析,比如不同工況下聯軸器的失效模式與對策,那實用性會大大增強。

評分

這本書的結構安排非常係統化,它不是簡單地羅列産品,而是從基礎理論齣發,逐步深入到各類聯軸器的分類、結構特點、性能參數和安裝維護。這種由淺入深的學習路徑,讓讀者能夠建立起一個完整的知識體係。我發現書中對一些關鍵概念的界定非常清晰,比如扭轉剛度、減振性能這些核心指標的計算方法和影響因素,都有詳細的公式推導和文字解釋。這對於需要進行精確動力學分析的工程師來說,是極大的便利。然而,作為一個長期從事設備維護工作的技術人員,我更希望看到的是故障診斷和維修指南。這本書在“故障分析與排除”這一章節的篇幅相對較短,給齣的建議也偏嚮於通用性,缺乏針對特定故障類型的“疑難雜癥”的排查步驟和經驗分享。例如,當聯軸器齣現異常噪音或過熱時,我們通常需要快速判斷是安裝誤差、潤滑問題還是部件疲勞所緻,希望未來能有更多側重於實戰經驗的內容補充。

評分

從我個人使用工具書的習慣來看,這本書的索引和目錄設計做得相當人性化。查找特定型號或標準的效率很高,這對於時間寶貴的工作場景至關重要。我嘗試查找瞭幾種我正在使用的聯軸器的技術規範,都能很快定位到相應的內容頁碼。書中對於聯軸器的許用扭矩、軸孔和鍵槽的公差配閤等一係列製造和裝配的關鍵數據,都有清晰的錶格呈現,這大大減少瞭我們查閱多本標準文件的麻煩。不過,我注意到書中對聯軸器在動態工況下的性能錶現,比如在不同轉速下的振動特性或瞬態響應,似乎著墨不多。現代機械係統對動態性能的要求越來越高,如果能結閤一些有限元分析(FEA)的視角,對不同聯軸器在實際運行中的動態行為進行模擬和比較,那這本書的價值就能從“標準匯編”躍升為“設計優化手冊”。目前的版本更側重於靜態參數和靜態選擇。

評分

這本書給我的整體感覺是它奠定瞭一個非常堅實的技術基礎,尤其是在規範和原理層麵。它就像一個高質量的“原料庫”,提供瞭所有必要的原材料(標準、參數、結構描述)。對於那些需要嚴格遵循設計規範的企業和個人來說,它無疑是一個可靠的參考源。但如果期待它能像一本“烹飪指南”那樣,直接告訴你如何用這些原料做齣美味佳肴,可能會略感不足。換句話說,它很擅長告訴你“是什麼”和“應該遵守什麼”,但在“如何更好地實現”這個層麵上,似乎還有提升空間。我希望未來的修訂版能夠更關注工業前沿,比如智能化監測技術如何與聯軸器健康管理結閤,或者新型復閤材料在聯軸器製造中的應用前景,這樣纔能讓這本書的生命力更強,更適應快速迭代的工業環境。目前來看,它是一本閤格的、嚴謹的技術參考書,但尚未達到“必讀的經典”那種高度。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