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L706-2015水庫調度規程編製導則 | ||
| 定價 | 16.00 | |
| 齣版社 | 中國水利水電齣版社 | |
| 版次 | 1 | |
| 齣版時間 | 2015年05月 | |
| 開本 | 32開 | |
| 作者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 編 | |
| 裝幀 | 平裝 | |
| 頁數 | 38 | |
| 字數 | 36000 | |
| ISBN編碼 | 1000000732733 | |
在接觸《SL706-2015水庫調度規程編製導則》的過程中,我對書中關於水庫調度規程的修訂與更新機製的闡述,感到非常籠統。書中似乎提到瞭“定期審查”或“根據實際情況調整”,但具體在哪些情況下需要修訂,修訂的流程是怎樣的,以及如何評估修訂的閤理性,這些細節內容並沒有得到充分的展開。我希望能夠看到書中對曆史上的水庫調度失敗案例進行分析,並從中總結齣規程編製中需要吸取的教訓,以及規程中可能存在的缺陷。此外,我也關注書中對相關法律法規和國傢政策的引用,以及這些外部因素如何影響和製約水庫調度規程的編製。例如,對於河流的跨界管理、水權分配等問題,規程在製定時又需要考慮哪些法律上的限製?然而,這方麵的內容似乎也隻是點到為止。我感覺這本書更側重於“如何寫”一本規程,而不是“寫一本什麼樣的規程”。它更像是一個“寫作文的格式指南”,告訴你段落怎麼分,標題怎麼擬,但對於作文的“內容”和“思想深度”,則沒有太多的指引。這讓我覺得,這本書對於提升水庫調度規程的科學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可能還有一定的提升空間。我期待能夠看到更多關於“思想火花”和“實踐經驗”的分享,而不是僅僅停留在“技術規範”的層麵。
評分在閱讀《SL706-2015水庫調度規程編製導則》時,我感到一種強烈的知識斷層。我嘗試去理解書中關於水庫調度模型構建的部分,比如模型輸入的各項水文數據、計算公式的推導邏輯,以及模型輸齣結果的解釋。然而,這些專業術語和抽象的概念,對我這樣一個非專業人士來說,猶如天書。書中似乎也提到瞭“決策支持係統”的應用,但我對這些係統在實際調度中的具體應用場景,以及它們如何與規程編製相結閤,感到非常睏惑。我特彆想瞭解,在麵對突發情況,如強降雨預警或設備故障時,調度人員應該如何依據規程進行快速響應和應急處置。書中是否有提供模擬演練的案例,或者常見應急預案的範本,來幫助讀者熟悉這些復雜的操作流程?我感到這本書的重點似乎放在瞭理論的規範和框架的建立上,而對於軟件工具的應用、實操技巧的傳授,則顯得有些不足。這就好比學習編程,隻講授瞭算法理論,卻不提供任何編程語言的練習和調試指導。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更多“傻瓜式”的指引,讓我能夠更輕鬆地理解和掌握水庫調度規程編製的核心要點,而不是讓我感到在浩瀚的理論海洋中迷失方嚮。
評分我嘗試深入閱讀《SL706-2015水庫調度規程編製導則》,然而,我對書中關於水庫的防洪、供水、發電、生態等各項功能之間的協調與權衡的闡述,感到非常模糊。書中可能提到瞭“綜閤效益”或“最優調度”,但具體是如何在多種目標之間進行量化評估和決策,我的理解仍然停留在錶麵。我希望能夠看到書中對不同運行場景下,各項功能指標如何進行量化評估,以及在麵臨資源短缺或衝突時,如何設定優先等級和調度策略。例如,在枯水期,如何平衡發電需求與下遊生態用水需求?在汛期,如何確定防洪泄洪的最大流量,同時又不至於對下遊造成過度的淹沒風險?我對書中提及的“調度指令的製定與下達”環節也感到睏惑,比如調度指令的具體格式、內容要素,以及如何確保指令的準確傳達和有效執行。我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具體的調度指令範例,或者調度流程圖,來幫助我理解整個信息傳遞和決策執行的過程。然而,我所獲得的更多的是一種原則性的指導,而非操作性的指導。這讓我覺得,這本書更像是在勾勒一幅宏大的藍圖,但對於如何在這張藍圖上“落筆成畫”,卻提供瞭較少的具體指引,讓我感到“隻見樹木,不見森林”,或者說,“看到森林,卻不知如何走進”。
評分在翻閱一本新書的時候,我總是忍不住先快速瀏覽一下目錄和前言,想要窺探一下作者的思路和全書的梗概。然而,對於《SL706-2015水庫調度規程編製導則》這本書,我發現自己進入瞭一個奇妙的“未知領域”。當我嘗試去理解它所涵蓋的技術性細節,比如那些涉及水文模型參數校準的方法論,或是氣候變化情景下水庫運行策略的優化算法時,一股強烈的“隔閡感”油然而生。書中似乎提到瞭“風險評估”和“不確定性分析”,但這些概念在實際操作層麵是如何落地,如何轉化為具體的調度決策步驟,我的腦海裏卻是一片模糊。我仿佛站在一扇緊閉的門前,門上畫著精密的圖紙,卻無法窺見門後的景象。我期待能夠看到一些案例研究,通過具體的工程實例來展示這些“導則”的實際應用效果,比如在極端天氣事件發生時,某個水庫是如何依據這些規程進行調度,最終化解瞭危機,或者是在正常運行過程中,如何通過精細調度來最大化效益。然而,我並沒有在這本書中找到這樣的“解藥”。似乎更多的篇幅聚焦於理論框架的構建,而非“實戰演練”的演示。這讓我不禁思考,對於一個初次接觸水庫調度規程編製的讀者而言,缺乏這些具體的“圖文並茂”的解釋,是否會增加理解的難度,甚至可能導緻對規程的誤讀和濫用?我渴望的是一種更加“直觀”的知識傳遞方式,能夠讓我輕鬆地將書本上的理論與現實中的水庫運行場景聯係起來。
評分最近接觸到一本名為《SL706-2015水庫調度規程編製導則》的書,我的閱讀體驗可謂是“雲裏霧裏”。書中對於水庫調度的一般原則和基本要求的闡述,似乎更側重於一種宏觀的、概念性的指導,而缺乏對具體執行層麵的細化。例如,它可能提到瞭“保障防洪安全”或“兼顧發電效益”等目標,但我希望能更深入地瞭解,在實際的調度過程中,如何通過數學模型或決策樹等方式,將這些目標進行量化,並且在相互衝突時做齣權衡。我試圖尋找書中關於水量計算、水位控製、泄洪操作等關鍵環節的詳細步驟和技術參數,但發現這些內容似乎被“一帶而過”,或者是以一種非常概括性的語言來錶述。這就像一位名廚,告訴你要做齣美味的菜肴,需要“好的食材”和“精湛的廚藝”,但卻不告訴你具體的配料比例和烹飪火候。我尤其關注書中對不同類型水庫(如多年調節水庫、日調節水庫)在調度規程編製上的差異化要求,以及不同區域(如雨源區、下遊受納區)的水文特徵如何影響調度策略。然而,這些方麵的內容似乎並沒有得到充分的展開。這種“點到即止”的錶達方式,讓我覺得這本書更像是一份高屋建瓴的綱領性文件,而非一本能夠指導讀者“手把手”完成實際工作的操作手冊。我期待能夠看到更多關於“如何做”的指導,而不是僅僅停留在“應該做什麼”的層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