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奴役之路(珍藏版)

通往奴役之路(珍藏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英] 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Fried 著
图书标签:
  • 政治哲学
  • 自由主义
  • 社会批判
  • 历史
  • 政治理论
  • 古典文学
  • 思想史
  • 经济学
  • 乌托邦
  • 反乌托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文轩网旗舰店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00421368
商品编码:10584952068
出版时间:2016-06-01

具体描述

作  者:(英)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 著;王明毅 等 译 定  价:42 出 版 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年06月01日 页  数:270 装  帧:精装 ISBN:9787500421368 本书写于本世纪40年代初,当时欧洲正值民族社会主义盛行,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的理论——凯恩斯主义作为济世良方风靡一时,受到追捧。针对此情形,作者力图系统全面分析论证所谓“计划经济”乃是“伪知识”,是西方思想文化的核心精髓自由主义的“天敌”,是所谓“通往奴役之路”。 良序社会运行的基本原理——《通往奴役之路》中文修订版导言
导言
序言
引言
 被离弃的道路
人类意志形成世界的现状——现代文明的个人主义基础——自由主义不是静止不变的教条——但它不被容许得到发展还遭到离弃——德国成为新背离的领袖
第二章 伟大的乌托邦
社会主义对新自由的承诺——自由一词含义的改变——复活的恐惧——民主社会主义的乌托邦
第三章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社会主义的含义——“计划”的含义——选择一种不是自由放任而是合理的竞争框架的指导型经济——集中管理和竞争的结合不如任何一种制度
第四章 计划的“不可避免性”
技术上的变化使竞争不可能——垄断增长的原因——技术上的变化造成的新问题——竞争之不能实现的技术上的可能性——对计划的要求在很大程度是专家的狭隘看法
第五章 民主与计划
对经济活动集中管理的一个包罗万象的共同价值准则为前提——个人的和社会的目标——方法上的一致和目标上的不一致——随着国家行为范围的扩展,一致的可能性减少——民主“控制”的幻梦——自由而非民主是价值
第六章 计划与法治
法治——形式或实体的法规——法治的基本原理——形式的与实质的平等二者之间的矛盾——对法治的新威胁——法治与人权
第七章 经济控制与极权主义
政治和经济的自由——对单纯经济的轻蔑——对生产的控制也造成对消费的控制——计划与职业选择——命令与令是价格体系的唯一选择——丰裕的神话——极权主义控制的程度
第八章 谁跟谁?
自由与财产——计划与收入的分配——公正分配——“平等”——“公道的”价格和“合理的“工资”——关于应有地位的矛盾观念——社会主义准备了极权主义控制的工具——“中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竞争的各种社会主义冲突
部分目录

内容简介

本书写于本世纪40年代初,当时欧洲正值民族社会主义盛行,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的理论——凯恩斯主义作为济世良方风靡一时,受到追捧。针对此情形,作者力图系统全面分析论证所谓“计划经济”乃是“伪知识”,是西方思想文化的核心精髓自由主义的“天敌”,是所谓“通往奴役之路”。 (英)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 著;王明毅 等 译 弗里德里奇·哈耶克(1899-1992,Friedrich August Hayek),奥地利裔英国经济学家 ,新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哈耶克生于奥地利维也纳,先后获维也纳大学法学和政治科学博士学位,主要任教于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1931-1950)、美国芝加哥大学(1950-1962)、德国弗赖堡大学(1962-1968)等等。学术上虽然哈耶克属于奥地利学派,但他曾在芝加哥学派步入鼎盛时期间长期在芝加哥大学研究任教(1950-1962年),并于芝加哥学派的弗里德曼等许多代表人物关系慎密,其著作《通往奴役之路》主要由芝加哥大学等
《思潮潮涌:知识之树的年轮》 序曲:启蒙的微光与理性的曙光 在人类文明的漫漫长河中,总有那么一些时刻,思想的光芒穿透黑暗,照亮前行的道路。这本书,正是试图捕捉并展现这些思想光辉的闪烁瞬间。它不是某一个宏大叙事的终点,也不是某个狭隘理论的宣讲,而是一场漫游,一次对人类智慧与探索精神的致敬。我们并非要为你献上一份固定的地图,而是邀请你一同踏上一段发现的旅程,在知识的海洋中,寻找属于自己的航向。 第一章:思维的萌芽——从混沌到秩序的追寻 人类的理性,并非一夜之间从天而降。它是漫长孕育与实践的产物,是在面对未知与困惑时,不断摸索、质疑、反思的结晶。本章将回溯人类思维发展史的早期阶段,并非专注于列举某位哲人或某本著作,而是着眼于人类文明早期,那些对世界本源、生命意义、社会运行规律的朴素认知和大胆猜想。 我们看到,古老的文明在仰望星空时,试图构建宇宙的秩序;在观察自然时,寻求生命的规律;在部落的聚居中,开始探索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这些努力,或许带着神话的色彩,或许带着朴素的经验主义,但它们都指向一个共同的目标:理解我们所处的世界,并试图从中找到可循的规律,以对抗无常与混沌。 从古希腊对“逻各斯”(Logos)的探求,到东方哲学中对“道”的体悟,再到早期宗教中对宇宙秩序的描绘,都体现了人类不甘于蒙昧,勇于对未知发问的精神。这些早期的思考,如同种子一般,在岁月的土壤中悄然萌发,为后世更为系统、更为深刻的哲学体系奠定了基础。它们没有统一的面貌,却共同描绘了一幅人类早期智慧的星空图,每一颗星星都闪烁着对理解和秩序的渴望。 第二章:理性之翼——知识体系的构建与革新 当人类的思维逐渐从神话和经验主义中解放出来,理性开始成为构建认识世界的主导力量。这一章,我们将目光投向那些在人类思想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时代,那些知识体系开始变得系统化、科学化的时期。 我们不会详细介绍某个特定科学发现的细节,也不会深入探讨某个哲学流派的论辩。而是要展现,人类是如何通过观察、实验、逻辑推理,逐步建立起一套认识世界的工具。从古希腊时期对几何学的抽象推演,到文艺复兴时期对自然规律的实证探索,再到启蒙时代对人类社会和政治制度的理性审视,都标志着人类理性能力的飞跃。 这一时期,知识不再是零散的片段,而是开始形成相互关联的体系。科学与哲学、数学与艺术,都在彼此的激发下不断进步。人们开始相信,通过理性的光辉,可以揭示自然的奥秘,可以规划理想的社会,可以提升个体的福祉。这种对理性的信仰,如同开启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激励着无数的探索者,在未知的领域里披荆斩棘。 我们会触及到,那些在知识发展史上扮演了关键角色的思想家们,他们的思考方式、他们提出的问题,如何推动了人类认知的边界。这并非要你成为某个学派的信徒,而是要让你领略到,不同思想如何碰撞,如何相互启发,最终共同编织出知识的宏伟画卷。 第三章:社会之镜——制度的演变与权利的边界 人类并非孤立存在的个体,而是生活在社会之中。因此,对社会结构、政治制度、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一直是人类文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章将侧重于,人类在建构与改造社会制度过程中所进行的探索与反思。 我们不会去分析某个具体的历史事件,也不会去评价某位政治领袖的功过。而是关注,人类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于“何为公正的社会”、“如何实现有效的治理”、“个体权利与集体利益如何平衡”等问题的持续追问。 从早期的部落联盟,到城邦国家的兴起,再到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人类社会组织的形式在不断演变。伴随着这些演变,关于法律、道德、自由、平等、民主等概念的讨论也愈发深入。我们会看到,人类在实践中不断试错,在失败中汲取教训,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不断寻求更为合理的社会秩序。 这一章,将带领你审视那些关于权力、自由、秩序、以及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等核心议题。它并非要你接受某种既定的政治理念,而是让你理解,人类社会是如何在不断的探索和争论中,逐步走向今天的面貌,以及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 第四章:个体之声——自由的困境与自我的追寻 在宏大的社会结构和知识体系之下,永远跳动着个体的心脏。本章将聚焦于个体生命体验、精神世界以及对自由的理解。 我们不会深入探讨某个名人的传记,也不会去分析某种心理学理论。而是要展现,人类在认识自我、追求内心解放的过程中,所经历的挣扎与领悟。从古老哲学中关于“认识你自己”的箴言,到近代以来对个体价值、情感、意志的关注,都体现了人类对自我理解的不断深化。 个体,既是社会的一份子,又是拥有独特意识和情感的生命。如何在这个日益复杂的世界中,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如何在外界的规则和期望中,保持内心的独立与真实?如何在物质的追求与精神的丰盈之间取得平衡?这些问题,贯穿了人类个体生命的始终。 我们会触及到,那些关于个人选择、道德责任、信仰追求、以及在压力与挑战面前如何保持韧性等议题。这并非要你解答所有人生困惑,而是希望你能从中获得一些启发,去更好地理解自己,去更坚定地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 尾声:未尽的旅程与永恒的求索 知识的海洋广阔无垠,人类的探索永无止境。这本书,并非是知识旅程的终点,而是一扇扇窗户,为你打开更广阔的视野。我们所呈现的,是人类文明长河中激荡过的部分思潮,是知识树上年轮般的印记。 每一代人,都将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他们的追问与探索。新的挑战,新的机遇,都会催生新的思想。理解历史上的智慧,并非是要复制过去,而是为了更好地认识现在,并以更清醒的头脑,去迎接属于我们自己的未来。 愿这本书,能成为你思维旅程中的一次休憩,一次启发,一次对人类智慧与勇气的深刻体验。让我们一同继续前行,在知识的星空中,寻找属于自己的那颗最亮的星。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实在是太吸引人了,充满了复古的韵味,又带着一丝神秘感。我一直相信,一本好书的封面往往是其内容的一个缩影,它能够勾起读者的好奇心,引导他们进入书中的世界。拿到《通往奴役之路(珍藏版)》后,我立刻被它独特的视觉语言所打动。书页的纸张选用也十分考究,触感温润,翻阅时有一种低沉而令人愉悦的沙沙声。我一直认为,阅读不仅仅是文字信息的获取,更是一种全方位的感官体验。这次的“珍藏版”无疑将这种体验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我迫不及待地想开始阅读,去感受作者笔下的思想火花,去探索它所蕴含的深刻道理。这本书记载的重量,不仅在于其文字内容,也在于它所承载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这让我对它充满了敬意。

评分

我一直以来都对社会科学和哲学类的书籍情有独钟,尤其是那些能够提供不同视角、挑战固有观念的作品。《通往奴役之路(珍藏版)》这个书名本身就极具冲击力,让人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收到这本书的那一刻,我感到一种莫名的激动。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扇通往未知领域的门,等待我去推开。我喜欢那些能够引发我不断思考的书籍,它们能拓宽我的视野,深化我对世界的认知。这本书的“珍藏版”标签,也暗示着其非凡的价值,我期待它能成为我思想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我计划在相对安静的环境下,慢慢地、深入地阅读它,不求速度,但求领会其中的精髓。

评分

这本书的外观真的太有品味了,整体设计简约而不失格调,散发着一种沉静而有力的气息。我一直认为,一本精美的书籍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品,能够唤醒人们对阅读的热情。拿到《通往奴役之路(珍藏版)》的时候,我仿佛收到了一份来自远古的智慧馈赠。我喜欢那些能够引发思考、触及灵魂的书籍,它们就像心灵的灯塔,指引我们在迷茫中前行。这本书的“珍藏版”设计,更是让它增添了一份独特的收藏价值,我相信它会在我的书架上占据一席之地,成为我精神世界的一部分。我期待着在阅读过程中,与作者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获得启迪。

评分

一直以来,我都对那些能够深刻剖析社会现象、揭示人性本质的著作抱有浓厚的兴趣。《通往奴役之路(珍藏版)》的书名无疑触动了我内心深处的求知欲。拿到这本书,我立刻被它厚重的质感和典雅的装帧所吸引。我喜欢那些能够让我驻足思考、反复品味的书籍,它们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思想火花。这本书的“珍藏版”身份,更是让我觉得这是一次难得的阅读体验。我迫不及待地想沉浸在书中的世界,去感受作者的思想深度,去理解它所传递的深刻寓意。这本书的呈现方式,让我觉得它不仅仅是一本读物,更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

评分

终于拿到了这本心心念念的《通往奴役之路(珍藏版)》。拿到手里的时候,沉甸甸的纸张质感和精美的封面设计就让人爱不释手。我一直对这类宏大叙事、深刻洞察的作品充满好奇,尤其是当它以“珍藏版”的形式呈现时,更是觉得值得细细品味。翻开书页,一股油墨的清香扑面而来,仿佛预示着即将开启一段智识的旅程。我喜欢收集那些能够引发深思的书籍,而《通往奴役之路》显然属于这一类。我期待着它能带给我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或许是关于历史的某种启示,或许是对个体自由的全新理解。这本书的装帧本身就带有一种仪式感,让人在阅读之前就感受到一种庄重和期待。我希望它能让我沉浸其中,忘记时间的流逝,与作者的思想进行一次深度的对话。我还会把它放在书架最显眼的位置,让它成为我书房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