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大學人物誌:第一輯

燕京大學人物誌:第一輯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燕京研究院 編
圖書標籤:
  • 燕京大學
  • 人物
  • 曆史
  • 教育
  • 北京
  • 民國
  • 學術
  • 文化
  • 迴憶錄
  • 傳記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北京大學齣版社
ISBN:9787301048917
版次:1
商品編碼:10592967
包裝:平裝
齣版時間:2001-04-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405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燕京大學創辦的33年中,學生和工作人員近萬人,眾多的教師、職工、學生在學術上、事業上取得瞭優異的成績,有些人更有突齣的成就。為瞭嚮世人介紹燕京大學校友的風貌,積纍燕京辦學的寶貴資料,為進一步研究燕京的曆史和辦學經驗打下基礎,燕京研究院編輯瞭《燕京大學人物誌》。由於收集的資料較多,我們將分輯齣版。第一輯刊齣的人物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烈士、教職工和建校之初到1932年入學的學生。第二輯將刊齣1933年以後入學的學生、附中附小學生、索引、曆年入學的學生名單和後記。

目錄

我從燕京大學來(代序)
燕京大學概述
中國科學院院士 中國工程院院士
傅鷹(1902-1979)
蔡鎦生(1902-1983)
黃禎祥(1910-1987)
孟昭英(1906-1995)
劉承釗(1900-1976)
黃傢駟(1906-1984)
鬍經甫(1896-1972)
張文裕(1910-1992)
謝希德(1921-2000)
李連捷(1908-1992)
梁樹權(1912-)
王承書(1912-1994)
談傢楨(1909-)
譚其驤(1911-1992-)
畢德顯(1908-1992)
侯祥麟(1912-)
侯仁之(1911-)
盧鶴紱(1914-1997)
王應睞(1914-)
天階平(1917-)
王世真(1916-)
瀋元(1916-)
蒲蟄龍(1912-1997)
關肇直(1919-1982)
黃昆(1919-)
張滂(1917-)
翁心植(1919-)
裴文中(1904-1982)
葛庭燧(1913-)
曹天欽(1920-1995)
謝傢麟(1920-)
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
烈士
教職工
學生

前言/序言







好的,這裏有一份為您的圖書《燕京大學人物誌:第一輯》量身定製的、不包含該書內容的詳細圖書簡介。 --- 《民國學術群英譜:清華與西南聯大時期知識分子群像》 作者: 史學研究組 著 齣版社: 現代文庫齣版社 裝幀: 精裝 / 函套版 定價: 398.00 元 ISBN: 978-7-80876-921-3 【圖書簡介】 本書並非一部簡單的學術人物傳記匯編,它是一部深入挖掘特定曆史斷層中,一群傑齣知識分子如何在國傢命運與個人學術抱負之間艱難抉擇、最終塑造瞭中國現代高等教育基石的宏大敘事。我們聚焦於1930年代至1940年代的中國學術高地——清華園及其後撤遷至西南聯大的那段特殊歲月。 時代的迴響與知識分子的抉擇 1930年代,中國學術界正值蓬勃發展之際,然而,日益嚴峻的外部威脅和內部動蕩,迫使知識分子必須在堅守象牙塔與投身民族危亡之間做齣痛苦的抉擇。《民國學術群英譜》選取瞭這一時期,在清華、北大、南開等頂尖學府任教、並在西南聯大時期堅守崗位的數十位關鍵性學者。他們不僅是各自領域的奠基人,更是那個時代精神風貌的縮影。 本書的敘事結構采用“主題群像”與“個體深度剖析”相結閤的方式,避免瞭傳統傳記的流水賬式記錄,力求展現人物在特定曆史情境下的思想轉變與學術路徑選擇。 核心群體與領域聚焦 本書的敘述重心圍繞以下幾個核心知識群體展開: 一、科學救國與工程精神的堅守者: 詳細剖析瞭如吳有訓、葉企孫等物理學傢,如何在資源極度匱乏的條件下,不僅維持瞭基礎物理教學的運轉,更緻力於將科學知識轉化為服務抗戰的實際能力。書中著重描寫瞭他們在極端睏境中對科學真理的執著,以及對培養下一代工程技術人纔的焦慮與投入。例如,對他們如何在物資匱乏中,憑藉智慧與毅力堅持進行精密儀器維修與自製過程的記述,展現瞭中國科學界在逆境中堅韌不拔的品格。 二、人文社科的薪火相傳與意識形態的張力: 本書細緻描繪瞭在動蕩年代,文史哲教授們如何處理“經世緻用”與“純粹學術”之間的矛盾。重點人物包括在文學領域堅守傳統典籍研究,同時又以犀利筆觸介入時局評論的硃自清(著重於其散文創作的轉型期);以及在哲學思辨領域,努力調和中西思想,試圖為民族精神構建新框架的學者。我們考察瞭他們在聯大時期,如何平衡不同學術流派的碰撞,維護瞭學術討論的開放性與多元化。 三、教育理念的革新與大學精神的維係: 一個重要的篇幅專門用於探討以梅貽琦校長為代錶的行政領導者,如何在戰爭的硝煙中,以“寡人之疾”的信念,維持瞭聯大“兼容並包”的教育傳統。書中通過大量檔案材料和迴憶錄,還原瞭聯大師生在顛沛流離中,堅持開設完整課程、維護課堂紀律的場景。這部分內容旨在揭示,在物質條件極度惡劣的情況下,大學精神的真正內核——即對學術自由和人格尊嚴的維護——是如何被一群有識之士以身作則地傳承下來的。 獨傢史料與深度挖掘 為確保資料的可靠性與細節的豐富性,本研究團隊查閱瞭清華大學曆史檔案(抗戰時期部分)、中央研究院相關文獻,以及多位重要人物的私人信劄和日記。我們特彆關注瞭那些在戰爭期間為掩護珍貴典籍和實驗器材而做齣的個人犧牲,以及學者們在艱苦環境下,依然保持的對學術前沿的關注和探討。 超越錶麵的群像描摹 本書的價值不在於對成功人士的簡單贊頌,而在於呈現這些偉大人物在麵臨巨大壓力時所展現齣的復雜人性:他們的猶豫、他們的爭論、他們的妥協,以及最終爆發齣的巨大能量。通過對他們學術思想形成過程的剖析,我們得以理解,正是那一代知識分子以其堅韌的意誌和卓越的智慧,在風雨飄搖中為現代中國的思想與科技發展播下瞭關鍵的種子。 讀者對象: 本書適閤對中國近現代史、高等教育史、民國知識分子群體研究,以及關心學術傳統與民族精神傳承的讀者閱讀。它不僅是史學研究的參考力作,也是激發後人對教育與責任進行深刻反思的優秀讀物。 ---

用戶評價

評分

天呐,拿到這本《燕京大學人物誌:第一輯》,簡直就像打開瞭一個塵封的寶藏,瞬間把我拉迴那個風雲激蕩的時代。我一直對民國時期的教育和知識分子充滿好奇,而燕京大學,作為那個時代的一顆璀璨明珠,其間的風雲人物更是我一直想深入瞭解的對象。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就很有質感,拿到手裏沉甸甸的,扉頁上的燙金字體透著一種曆史的厚重感。雖然我還沒來得及細細品讀,但光是翻閱目錄,就已經讓我心潮澎湃。那些耳熟能詳的名字,如……(此處省略具體人名,因為書本內容未提供),他們的生平事跡,他們的思想碰撞,他們的愛國情懷,都仿佛躍然紙上,等待著我去一一挖掘。我尤其期待書中能有對他們學術成就、教育理念以及在社會變革中所扮演角色的深入剖析,我想知道,在那個風雨飄搖的年代,他們是如何堅守學術淨土,如何培養瞭一代又一代棟梁之纔。這本書無疑將是我近期閱讀計劃的重中之重,我迫不及待地想沉浸其中,感受那個時代知識分子的風骨與精神。

評分

作為一名對高等教育曆史有著濃厚興趣的讀者,我一直以來都對燕京大學懷有特殊的敬意。它不僅僅是一所大學,更像是那個時代思想碰撞與文化融閤的熔爐。《燕京大學人物誌:第一輯》這個書名,如同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那個黃金時代的大門。我特彆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詳實且鮮活的人物資料,讓我得以近距離地接觸那些塑造瞭燕京大學輝煌曆程的風雲人物。我希望書中能夠不僅僅停留在羅列事實,而是能夠深入挖掘這些人物的教育理念、學術思想,以及他們在時代洪流中的人生選擇和價值取嚮。我尤其看重那些能夠體現人物個性、展現其內心世界的內容,因為正是這些細節,纔讓曆史人物變得有血有肉,可親可感。如果這本書能夠讓我感受到燕京大學獨特的精神氣質,以及它在培養中國現代知識分子方麵所做齣的卓越貢獻,那麼它將是我今年最滿意的購書體驗之一。

評分

這本書的到來,簡直像是一場及時雨。我最近在研究民國時期的高等教育發展,特彆是那些具有標誌性意義的大學,而燕京大學無疑是其中繞不開的一環。我一直覺得,一所大學的靈魂,在於它的師生,在於那些曾經在這裏留下足跡的人物。《燕京大學人物誌:第一輯》這個名字,立刻抓住瞭我的眼球,它似乎預示著我將能通過書中人物的視角,去窺探燕京大學的過去,去理解它為何能在那個時代熠熠生輝。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簡單的人物傳記匯編,更能體現齣人物之間的聯係,以及他們如何共同塑造瞭燕京大學的精神氣質。比如,我想看看不同學科的學者之間是如何交流思想的?不同時代的校友又是如何傳承燕京的精神的?甚至,那些在書中齣現的人物,他們的經曆是否也摺射齣當時中國社會和教育的變遷?我非常看重書中是否能提供一些鮮為人知的史料或者獨到的解讀,這樣纔能讓這段曆史更加生動和立體,也更能幫助我完成我的學術研究。

評分

說實話,我對民國史的興趣,很大程度上是源於那些風華絕代的知識分子。他們身上有一種特質,是現代人很難復製的——那種傢國情懷,那種對真理的執著追求,那種在亂世中依然保持的清醒與擔當。《燕京大學人物誌:第一輯》這個書名,如同一個信號彈,瞬間點燃瞭我對它的期待。我希望這本書能給我帶來一場關於“精神史”的盛宴。我想看到,在那個動蕩不安的年代,燕京大學的師生們是如何在學術的道路上砥礪前行,是如何在民族危難之際挺身而齣。我更想瞭解,他們是如何在東西方文化交融的背景下,形成自己獨特的思想體係,又如何將這種思想傳承下去。如果書中能夠展現齣這些人物之間的思想交流、學術爭鳴,甚至是一些關於教育理念的辯論,那將是多麼精彩的一幅畫捲!我渴望通過這本書,去感受那個時代知識分子的風骨,去體會燕京大學作為一座思想殿堂的獨特魅力。

評分

這本《燕京大學人物誌:第一輯》簡直是為我量身定做的!我一直是個對曆史人物傳記情有獨鍾的讀者,尤其是那些在特定曆史時期留下深刻印記的人物。燕京大學,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名字,它匯聚瞭太多的精英,他們的故事本身就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我拿到書後,第一感覺就是它的齣版意義非凡。我非常希望這本書能通過生動詳實的敘述,讓我對這些人物有更立體、更深入的認識。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展現他們鮮活的一麵,不僅僅是他們在學術上的成就,更包括他們的生活態度、人生選擇,甚至是一些不為人知的趣事。畢竟,偉人也是人,瞭解他們平凡的一麵,更能體會到他們的偉大之處。這本書如果能讓我感受到那些人物身上所散發齣的智慧、勇氣和堅韌,那將是一次非常愉快的閱讀體驗。我希望它能給我帶來一些啓發,讓我對人生、對社會有新的思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