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有机化学(上册)(第5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级规划教材
作 者:李景宁 主编,东北师范大学 等编
出 版 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6-1
ISBN:9787040324648
版 次:5
页 数:388
字 数:620000
印刷时间:2011-11-1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3
包 装:平装
定价:35.30元
编辑推荐
李景宁主编的《有机化学(上第5版)》从1979年版的面世至2011年第五版的出版经历了32年,每一次的修订都体现了知识的更新,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有机化学教学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上都有了新的变化。为了适应这种形势的需要,新修订的第五版既涵盖了有机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反应机理,又反映了时代特色和学科发展方向。它沉淀了编者们多年的教学经验,成为更加适合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好教材。
内容推荐
李景宁主编的《有机化学(上第5版)》是在第四版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进行修订的,与第四版比较,全书基本框架未作大的变动,仅作一些调整。全书分上、下两册,仍按官能团体系分三部分叙述:部分为烃类;第二部分为烃的衍生物;第三部分为专论,主要叙述天然和生物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学(上第5版)》删减了部分内容,个别章节进行了精简、调整和合并,增加了新的反应、学科的新成就和环保知识;增加了“知识拓展”部分,扩大了知识面;突出基础学科教学和师范教学的特点,重新编写并核实了习题,以方便教与学。本书附学习光盘,其内容丰富,包括了电子教案、主要有机物的结构模型、原子的振动模式、反应机理及光谱图、化学家小传和ChemOffice使用教程。本书可供高等师范院校化学专业作教材使用,也可供其他各类院校相关专业选用。
目录
章 绪论
第二章 烷烃
第三章 单烯烃
第四章 炔烃和二烯烃
第五章 脂环烃
第六章 对映异构
第七章 芳烃
第八章 现代物理实验方法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第九章 卤代烃
第十章 醇、酚、醚
第十一章 醛和酮
书名:有机化学 第5版下册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级规划教材
作者:李景宁
ISBN:9787040338911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6-01
版次: 5
开本:16开
装帧: 平装
字数:
印刷时间:2011-06-01
定价: 38.00元
编辑推荐
李景宁等编著的《有机化学(第五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级规划教材之一。本书为下册,内容包括羧酸、羧酸衍生物、含氮有机化合物、含硫、含磷和含硅有机化合物、过渡金属π配合物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周环反应、杂环化合物等。本书可供高等师范院校化学专业作教材使用,也可供其他各类院校相关专业选用。
内容简介
李景宁等编著的《有机化学(第五版)》是在第四版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进行修订的,与第四版比较,《有机化学(第五版)》基本框架未作大的变动,仅作一些调整。全书分上、下两册,仍按官能团体系分三部分叙述,部分为烃类;第二部分为烃的衍生物;第三部分为专论,主要叙述天然和生物有机化合物。
第五版删减了部分内容,个别章节进行了精简、调整和合并,增加了新的反应、学科的新成就和环保知识;增加了“知识拓展”部分,扩大了知识面;突出基础学科教学和师范教学的特点,重新编写并核实了习题,以方便教与学。木书附学习光盘,其内容丰富,包括了电子教案、主要有机物的结构模型、原子的振动模式、反应机理及光谱图、化学家小传和chemoffice使刷教程。
《有机化学(第五版)》可供高等师范院校化学专业作教材使用,也可供其他各类院校相关专业选用。
目录
第十二章 羧酸
节 羧酸的分类和命名
第二节 饱和一元羧酸的物理性质和光谱性质
一、羧酸的物理性质
二、羧酸的光谱性质
第三节 羧酸的化学性质
有机化学学习指导(第2版)
作 者:东北师范大学五校合编 李景宁 主编
出 版 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8月
ISBN:9787040401585
版 次:2
页 数:437
字 数:680 000
印刷时间:2014年8月
开 本:16开
纸 张:
印 次:1
包 装:平装
定价:37.40元
编辑推荐
《有机化学学习指导》(第二版)可作为高等师范学校化学专业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辅助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选用和学习有机化学人员参考。
内容简介
李景宁主编的《有机化学学习指导》(第二版)是李景宁主编、五所高等师范学校合编的《有机化学》(第5版)的辅助教材。章节安排与主教材同步,内容包括教学基本要求、本章内容提要、例题分析、教材中问题解答与参考答案,其中习题部分比主教材内容丰富,增加了部分习题,更方便教学。书后附有部分考研试卷。
部分 基本要求 内容提要 题析
章 绪论
第二章 烷烃
第三章 单烯烃
第四章 炔烃和二烯烃
第五章 脂环烃
第六章 对映异构
第七章 芳烃
第八章 现代物理实验方法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第九章 卤代烃
第十章 醇、酚、醚
第十一章 醛和酮
第十二章 羧酸
第十三章 羧酸衍生物
第十四章 合氮有机化合物
第十五章 含硫、含磷和含硅有机化合物
第十六章 过渡金属π配合物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第十七章 周环反应
第十八章 杂环化合物
第十九章 糖类化合物
第二十章 蛋白质和核酸
第二十一章 萜类和甾族化合物
第二部分 测试题选编
一、本科生水平测试题选
[学期测试题选]
[第二学期测试题选]
二、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题选
我必须强调,这套书对于那些真正想要理解有机化学,而非仅仅应付考试的学生来说,绝对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教材部分,李景宁教授的第五版,内容更新及时,对理论知识的阐述非常透彻,而且语言风格也相对学术化,能够引导读者进行深度思考。我尤其欣赏的是,书中在讲解一些重要的反应机理时,会提供多角度的解释,并且辅以精妙的示意图,这极大地帮助我理解了那些看似复杂的化学过程。它不是那种“填鸭式”的教学,而是鼓励读者去探索和发现化学的奥秘。而《有机化学学习指导》,对我而言,更是锦上添花。它提供的不仅仅是大量的练习题,更是一种学习方法论的指导。里面的题目设计非常用心,能够有效地检验读者对教材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且能够暴露学习中的薄弱环节。我最喜欢的是,学习指导中对每一个解题步骤的详细分析,它能够帮助我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不是简单地记住“怎么”做。这种深入的解析,对于培养我的独立思考能力至关重要。另外,我注意到这本书还融入了“五校合编”的教程内容,这让我觉得这本书的编撰团队非常强大,能够集结多方优势,为读者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学习资源。对于我这样一个希望在有机化学领域有所建树的学生来说,这套书提供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学术探索的引领。
评分当初买这套书,纯粹是因为看到“现货包邮”四个字,感觉很方便,也没做太多功课。拿到手之后,我才发现这套书的“分量”远超我的想象。教材部分,李景宁的版本,确实名不虚传,内容详实,结构严谨。不过,对于我这种在本科阶段对有机化学接触不多的学生来说,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有时候真的让我有些招架不住。书里的很多概念和反应,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消化和理解,有时候看一页书,需要查阅大量的其他资料才能完全明白。我承认,我对它的某些部分可能还没完全吃透,但不得不说,它确实是一本非常扎实的教材,为想要深入学习有机化学的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而那本《有机化学学习指导》,对我来说,简直就是“黑暗中的一束光”。里面的例题和解析,是我最宝贵的研究对象。我通常会先尝试自己做题,遇到困难的时候,就去看解析。解析的详细程度,真的是我见过的非常优秀的。它不仅提供了解题步骤,还分析了为什么选择这个方法,以及如何避免类似的错误。这对于我这种需要“手把手”教学的学习者来说,真的太重要了。而且,学习指导里还整合了一些“五校合编”的内容,这让我觉得这本书的知识点更加全面,覆盖面也更广,能够帮助我避免一些“单一路线”的学习。我目前还在努力消化教材中的各个部分,尤其是那些复杂的立体化学和机理推导,但我相信,通过这套书的辅助,我一定能够逐步掌握有机化学的精髓。
评分这本书真是让我又爱又恨!作为一名苦苦挣扎在有机化学海洋中的研究生,我当初抱着“既然标榜有货包邮,那质量应该差不到哪去”的心态买下了这套组合。拿到手的时候,厚实的上下册和一本学习指导,确实给人一种“武装到牙齿”的感觉。教材部分,李景宁的版本我一直有所耳闻,第五版据说更新了不少内容,也更贴近考试要求。刚开始翻阅的时候,那些精美的分子结构图和详实的理论讲解,一度让我信心爆棚,觉得自己离掌握有机化学的精髓指日可待。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当我深入学习,尤其是遇到那些复杂的反应机理和晦涩难懂的命名时,就感觉自己像个无助的学童,被甩在了老师身后。这本书的理论讲解非常扎实,这无疑是它的优点,但也意味着它对读者的基础有一定要求。我承认,我的基础确实不牢固,很多时候,我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理解一个概念,而书中的解释虽然严谨,但对于我这种“小白”来说,有时候反而显得有些过于“精英化”了。学习指导部分,我寄予厚望,希望能从中找到解脱的钥匙。确实,里面有不少例题和解析,但有些例题的难度梯度设置,让我觉得它更像是为已经具备一定基础的同学准备的“进阶手册”,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入门指引”。我常常在解题时卡壳,然后去看解析,发现解析中的思路跳跃性太强,很多中间步骤被省略了,让我看得云里雾里。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一套非常有价值的学习资料,但它更适合那些本身有机化学基础比较扎实,或者有老师在旁指导的同学。对于我这样需要从头开始,并且希望获得更具指导性和易理解的学习体验的人来说,它更像是一个挑战,而非简单的“通关秘籍”。我还在努力,希望通过反复研读和大量的练习,最终能够征服它。
评分我真是太需要这本书了!我是一名跨专业考研的学生,对有机化学几乎是零基础。在选择考研教材的时候,我听了很多学长学姐的推荐,最终锁定了李景宁的这套。刚拿到手,那种厚重感和完整性就让我觉得踏实。上下册教材内容非常全面,从基础的结构、命名、立体化学,到各种重要的官能团反应,再到最后的大分子和药物化学,几乎涵盖了所有考研会涉及到的知识点。我最喜欢的是教材里大量的插图和表格,对于理解复杂的分子结构和反应路径非常有帮助。而且,书中的文字描述也比较清晰,虽然有些地方还是需要反复琢磨,但整体来说,语言风格还是比较容易接受的。学习指导部分更是我的救星!里面的例题种类繁多,涵盖了教材中的各个章节,而且每一道题都配有详细的解答过程。我常常是看完教材的某个章节,然后就去学习指导里找对应的练习题来巩固。很多时候,我会在解题过程中遇到困难,但是通过仔细研究学习指导的解析,我能够一步步地理解解题思路,找到自己的薄弱环节。有些题目还会提供多种解题方法,这让我认识到,解决有机化学问题不仅仅是死记硬背,更需要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我尤其看重的是,学习指导里有一些“考研真题解析”的部分,这让我能够提前了解考试的风格和侧重点,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我目前的复习进度有点慢,但有了这套书,我感觉自己找到了一个清晰的学习路径,不再像之前那样盲目。我每天都会花几个小时跟着书本学习,感觉自己正在一点点进步,对有机化学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入。
评分我必须说,这套书对我的学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考研复习的后期。在我对有机化学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认识之后,我发现这套书能够帮助我系统性地梳理知识,并且提升解题能力。教材的第五版在内容更新上做得不错,一些新的研究进展和考点都有所体现,这对于考研来说非常重要,可以避免落伍。李景宁教授的叙述风格,我个人觉得比较严谨,但又不失逻辑性,能够引导读者一步步地深入理解。书中的内容安排合理,循序渐进,从基础概念到复杂的反应类型,都讲解得比较透彻。但是,我更看重的是这套书的“学习指导”部分。它不仅仅是教材的附录,而是一个独立的、非常有价值的学习工具。里面的题目设计非常巧妙,既有基础性的概念巩固题,也有大量考察综合运用能力的难题。很多题目都非常贴近考研的实际题型,能够帮助我提前熟悉考试的节奏和难度。我尤其喜欢的是,学习指导里很多题目的解析都非常详细,不仅给出了答案,还解释了思考过程和解题技巧,有时候还会给出一些“陷阱”提示,让我能够避开常见的错误。这对于提高我的解题准确率和效率非常有帮助。此外,我还注意到,这本书还引入了一些“五校合编”的教程风格,这可能意味着它吸取了不同高校的教学经验,内容更加多元和全面。对于我这样需要进行高强度考研复习的学生来说,这套书提供的不仅是知识,更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心。我正在积极地利用这本书进行最后的冲刺,相信它能够助我一臂之力,取得理想的成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