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51-2009)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51-2009)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编
图书标签:
  • 公路工程
  • 无机结合料
  • 稳定材料
  • 试验规程
  • JTG E51-2009
  • 路基
  • 路面
  • 材料试验
  • 公路建设
  • 土工材料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交通出版社
ISBN:9787114080463
版次:1
商品编码:10670565
包装:平装
开本:大16开
出版时间:2009-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60
字数:220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 057—1994)(以下简称原规程)自发布实施以来,对指导我国公路路面基层材料的试验和施工现场基层质量检测,保证路面质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随着公路建设水平的进步,半刚性基层的原材料要求和施工工艺水平全面提高,相关试验方法随之改进,原规程需作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为此,交通部于2006年下达了原规程的修订任务,委托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具体负责修订工作。
修订组开展了全面的调研和相关试验工作,在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规范及其他技术资料并广泛征求有关单位意见的基础上,经过反复修改,完成了修订工作。
修订后的规程由5章(35个试验方法)、2个附录构成,主要修订内容有:
1.本规程统一采用方孔筛;明确了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粗、中、细粒土的分界。
2.为保证试验结果的可靠性,提高了相关试验的精度要求。
3.修订了含水量试验方法、水泥或石灰稳定材料中水泥或石灰剂量测定方法(EDTA滴定法)及石灰稳定材料中石灰剂量测定方法(直读式测钙仪法)3个试验方法。
4.增加了石灰细度、石灰未消化残渣含量测定等22个试验方法。

目录

1 总则
2 术语、符号
2.1 术语
2.2 符号
3 原材料试验
T 0801—2009 含水量试验方法(烘干法)
T 0802—1994 含水量试验方法(砂浴法)
T 0803—1994 含水量试验方法(酒精法)
T 0809—2009 水泥或石灰稳定材料中水泥或石灰剂量测定方法(EDTA滴定法)
T 0810—2009 石灰稳定材料中石灰剂量测定方法(直读式测钙仪法)
T 0811一l994 石灰有效氧化钙测定方法
T 0812—1994 石灰氧化镁测定方法
T 0813—1994 石灰有效氧化钙和氧化镁简易测定方法
T 0814—2009 石灰细度试验方法
T 0815—2009 石灰未消化残渣含量测定方法
T 0816—2009 粉煤灰二氧化硅、氧化铁和氧化铝含量测定方法
T 0817—2009 粉煤灰烧失量测定方法
T 0818—2009 粉煤灰细度试验方法
T 0819—2009 石灰、粉煤灰密度测定方法
T 0820—2009 粉煤灰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

4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取样、成型和养生试验
T 0841—009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取样方法
T 0804—1994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击实试验方法_
T 0842—2009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振动压实试验方法
T 0843—2009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件制作方法(圆柱形)
T 0844—2009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件制作方法(梁式)
T 0845—2009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养生试验方法
5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物理、力学试验
T 0805—1994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方法
……
附录

前言/序言


建筑结构工程基础与应用 作者: 王力 教授,张明 博士 出版社: 科学技术出版社 页数: 850页 开本: 16开 定价: 188.00元 ---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建筑工程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编写的系统性教材,同时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注册结构工程师考试准备人员的参考用书。全书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建筑结构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分析方法、设计规范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内容涵盖了从材料力学基础到复杂结构抗震设计的完整知识体系,旨在培养读者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独立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第一部分:结构工程基础理论 本书的开篇聚焦于结构工程学的基石——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 第一章:材料的力学性能与本构关系 详细介绍了结构工程中常用的结构材料,包括钢材、混凝土、砌体及新型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宏观力学性能(强度、刚度、韧性、稳定性)。重点阐述了材料在不同应力状态下的本构关系,如线弹性、弹塑性模型,并引入了粘弹性与蠕变等时间依赖性效应的初步概念。特别讨论了钢筋和混凝土在受力下的相互作用机制,为后续的结构设计打下基础。 第二章:结构受力分析的基本原理 系统梳理了静力平衡、位移法、力法等经典结构分析方法。详细讲解了结构内力(轴力、剪力、弯矩、扭矩)的计算,并引入了结构位移计算的能量法(虚功原理、单位力法)。对于超静定结构,着重讲解了如何通过引入多余约束的变形协调条件进行求解,并初步涉及了矩阵刚度法的基本思想。 第三章:结构稳定性理论 阐述了结构失稳的基本概念,包括欧拉临界荷载理论、第二乐次弯矩理论以及实际构件的稳定性设计方法。重点分析了柱的侧向扭转屈曲和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性,强调了偏心受压和刚度突变对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第二部分:结构设计原理与规范应用 本部分将理论知识与现行的国家设计规范相结合,重点介绍梁、板、框架等基本结构单元的设计。 第四章: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 这是全书的核心章节之一。详细讲解了钢筋混凝土受弯、受压、受拉构件的极限状态设计理论,包括强度极限状态和使用极限状态的校核。内容涵盖了不同配筋方式(适筋、超筋、少筋)的力学行为,剪力与扭转承载力的设计,以及裂缝控制和刚度验算。同时,对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设计原理进行了介绍,突出了预应力的优势与应用条件。 第五章:钢结构设计 深入探讨了钢结构的设计理论。内容包括钢材的连接设计(焊缝和螺栓连接的强度与稳定性)、梁、柱等受弯、受压构件的局部和整体稳定性设计。特别关注了钢结构的疲劳强度问题和抗震设计中的塑性铰概念。 第六章:砌体与木结构设计基础 简要介绍砖石结构和木结构的材料特性、受力特点及基本承载力计算方法,适用于多层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局部构件设计。 第三部分:先进结构分析与抗震设计 面向现代工程挑战,本书提升至更复杂的结构体系分析与特殊环境下的设计。 第七章:结构动力学基础 引入结构动力学分析的基本概念,包括自由振动、强迫振动、阻尼理论。通过单自由度体系的分析,推导出多自由度体系的振型和自振周期计算方法,为地震反应分析奠定基础。 第八章:结构抗震设计原理 基于结构动力学,详细阐述了抗震设计的“强柱弱梁”、“控制层间位移”等基本原则。介绍了反应谱法、时程分析法等在结构抗震分析中的应用,并重点讲解了如何通过设置耗能元件和加强构件延性来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第九章:现浇结构施工模拟与施工控制 探讨了施工过程对结构最终性能的影响,如混凝土的收缩、温度应力、施工荷载的影响。介绍了后张法预应力构件的张拉与锚固技术规范。 第十章:现代结构分析方法导论 简要介绍了有限元方法的理论基础及其在结构分析中的应用,包括单元选择、网格划分和边界条件设置,为读者理解高级结构分析软件(如SAP2000, ABAQUS等)的工作原理提供理论支撑。 本书特色 1. 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每章节后附有丰富的例题和习题,这些习题均取材于实际工程案例,帮助读者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解题能力。 2. 规范前沿性: 讲解内容紧密围绕现行的国家工程结构设计规范,确保所授知识体系的实用性和指导性。 3. 逻辑清晰,层次分明: 从材料到构件,从静力到动力,知识体系层层递进,非常适合作为系统学习结构工程的教材。 本书的编写力求严谨、准确,旨在培养未来能够独立承担复杂建筑结构设计、分析与施工管理任务的优秀工程师。 --- 目标读者群体: 土木工程、结构工程、桥梁工程(侧重结构部分)等相关专业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以及从事建筑结构设计、施工与研究的工程技术人员。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在寻找那种能够帮助我建立起完整知识体系的书籍。很多技术手册都是零散的,讲A的时候不提B,讲B的时候又跳过了C,导致我学完一个部分后,仍然无法构建起一个宏观的、相互关联的知识网络。我期待的这本书,能够以一种逻辑严谨的框架结构来组织内容,从基础概念的界定开始,逐步深入到复杂的技术环节,每一步的衔接都应当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这样,不仅仅是学会了操作某一个步骤,更重要的是理解了为什么需要这样做,背后的力学原理和材料科学基础是什么。这种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编写风格,对于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

评分

我最近在研究几种新型的沥青改性剂在寒冷地区的应用效果,手头上的资料很多,但总感觉缺少一个系统性的、能够提供详细操作流程的参考指南。我希望能找到一本涵盖从试验设计、取样要求到具体试验步骤、数据处理和结果判读的完整流程的书籍。理想中的教材应该能提供非常细致的步骤分解,最好还能附带一些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案的提示,这样我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偏差时,能够快速找到调整的方向。毕竟,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之间总有一段距离,而一本好的规程,就是要努力弥合这段差距的桥梁。我期望它能成为我手中那本“疑难杂症”的快速诊断手册,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

评分

说实话,作为一名常年与各种规范打交道的工程师,我最看重的就是资料的时效性和权威性。一本好的行业标准或规程,必须紧跟最新的技术发展和国家政策导向。我希望这本读物能够及时吸收和反映最新的科研成果,确保其中包含的方法论和技术指标都是当前行业内最前沿、最被认可的“黄金标准”。如果内容过于陈旧,那么它存在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因为我们工作的目标就是追求更高质量、更长寿命的工程结构。因此,我更倾向于选择那些经过了权威机构严格审核,并且在实际工程中得到过广泛验证和应用的版本,这样才能在项目汇报和技术论证时站得住脚。

评分

这套书的排版设计真是没得说,每一页的留白都恰到好处,让人在阅读时感到十分舒适,不会有那种拥挤压迫的感觉。而且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摸上去光滑细腻,即便是长时间翻阅也不会觉得刺眼。特别是那些图表的绘制,线条清晰、标注明确,即便是复杂的数据也能一目了然,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经常对照图示进行实际操作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书本的装帧也显得非常扎实可靠,感觉即便是经常携带出门进行现场勘查,也不会轻易出现破损或散页的情况,这对于一本工具书来说,耐用性是非常重要的考量。我非常欣赏出版社在细节上的用心,比如章节标题的字体选择,既醒目又不会过于跳脱,整体风格沉稳大气,与内容本身的专业性非常匹配。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对我来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考量因素。我希望它能用一种精确、简洁但又不失清晰度的文字来表达复杂的工程概念。避免那些过于晦涩难懂的学术术语堆砌,那种读起来像在啃“天书”一样的文字,会极大地削弱学习的积极性。相反,如果能用那种“工程师的语言”来阐述问题,即专业术语使用准确到位,同时解释性文字又足够直白有力,那将是最理想的状态。阅读体验上,我希望它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在旁边指导,既指出关键点,又不会过度干涉,让读者在清晰的指引下完成学习和理解的过程。

评分

比超市便宜,还方便!

评分

脏,都是手印

评分

书不错

评分

很好用,一直在这里买。

评分

不错。非常喜欢。质量不错。快递非常给力。

评分

不错。非常喜欢。质量不错。快递非常给力。

评分

挺好的 ,很专业, 对工作帮助很大

评分

正规,不错

评分

盗版的,里面还有错的地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