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2免1】 禪門語錄三百篇(2):雨滴的聲音

【滿2免1】 禪門語錄三百篇(2):雨滴的聲音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禪宗
  • 語錄
  • 佛教
  • 智慧
  • 人生
  • 修心
  • 頓悟
  • 正念
  • 心靈成長
  • 經典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淘書網圖書專賣店
齣版社: 九州齣版社
ISBN:978751081683305
商品編碼:10706233869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稱:雨滴的聲音(禪門語錄三百篇2)
  • 作者:廖閱鵬
  • 定價:29.8
  • 齣版社:九州
  • ISBN號:9787510816833

其他參考信息(以實物為準)

  • 齣版時間:2012-11-01
  • 印刷時間:2012-11-01
  • 版次:1
  • 印次:1
  • 開本:16開
  • 包裝:平裝
  • 頁數:273
  • 字數:150韆字

編輯推薦語

《禪門語錄三百篇2:雨滴的聲音》是颱灣心理催眠大師廖閱鵬二十年禪修心得之大成,是禪學入門的*佳讀本,是禪修進階的理想指南。 書中,精心選擇的禪學經典,畫龍點睛的白話翻譯,慧眼**的現代詮釋,方便易查的源流圖解,三百篇敲擊心坎的語錄,三百次傳心會意的著述,使之成為學禪之人必讀的經典力作。 颱灣**散文作傢林清玄,北大教授、學者張頤武,心理谘詢專傢陶思璿傾力推薦。

內容提要

廖閱鵬編寫的這本《禪門語錄三百篇2:雨滴的聲音》收錄瞭三百篇禪 者的語錄,每一篇都是從浩瀚的禪門典籍中精挑喜歡齣來的精華。
     打開《禪門語錄三百篇2:雨滴的聲音》這本書,就像走進繁花似錦的 靈性花園,你可以從容散步,看看禪師對弟子的開示,看看禪師與人的對話 ,看看禪師如何迴答難以迴答的問題,聽聽禪者濃縮畢生智慧體驗的臨終遺 言,聽聽禪者被真理敲擊心坎時精美莫名的感嘆辭章……

目錄

150 一半肯定,一半不肯定/1
151 齣傢未悟*苦/3
152 無寒暑處/5
153 體驗與注解/6
154 尊貴的父母所生口/7
155 盡大地人提不起一束柴/10
156 萬裏無寸草/12
157 遇緣則有師/14
158 好事不齣門/16
159 大悟不存師/18
160 求生不得,求死不得/20
161 死貓兒頭*貴/22
162 寶劍一切總殺/23
163 不得沾著一滴水/25
164 宛如佛陀的蛆兒/26
165 空手去,空手迴/28
166 超渡達摩/29
167 一片白雲橫榖口/31
168 烹佛烹祖/33
169 既是大商,何求小利/35
170 喜歡受騙的人/36
171 賊入空室/38
172 天垂雨露,不揀榮枯/40
173 主人公!惺惺否/41
174 不要在白天尿床/43
175 太陽從西邊齣來/44
176 大悲說法/45
177 芭蕉拄杖/47
178 盲聾啞的人/49
179 日用而不知/51
180 再復人身/53
181 燕子說法/54
182 我若盡法,直恐無民/55
183 雨滴的聲音/57
184 我輸給你瞭/59
185 兩難局麵/61
186 嘴巴用來吃飯*好/62
187 人在解脫中/63
188 我不患耳聾/65
189 給我一塊錢/67
190 目前無異路/69
191 未曾道著一字/71
192 在頭上撒尿/72
193 火焰為諸佛說法/74
194 釋迦老子來也/76
195 結果就是原因/77
196 愛問不愛答/78
197 拄杖化龍/80
198 維摩詰小混混/81
199 打死佛陀喂狗吃/83
200 日日是好日/84
201 體露金風/86
202 我在你肚子裏/87
203 一字關/88
204 好事不如無/90
205 佛是乾屎橛/92
206 沒有迴答的迴答/94
207 一齊掃卻/96
208 哪裏沒有佛/98
209 鷓鴣啼處百花香/100
210 問在答處/102
211 巴陵三句/104
212 一句變兩句/106
213 堅固法身/107
214 隨流始得妙/109
215 四十年方打成一片/110
216 沒有閑功夫/112
217 閑著也是閑著/113
218 直入韆峰萬峰去/115
219 快禮三拜/117
220 彆人打鍾,自己心痛/118
221 看死病僧/120
222 鈎子與錐子/122
223 佛法拖吊車/124
224 三世諸佛一時證明/126
225 解鈴還需係鈴人/128
226 佛與賤人/130
227 靈利的人/132
228 烏龜神功/134
229 佛法遍天下/136
230 恰值庵主不在/138
231 菜園對話/140
232 既來之,則安之/142
233 求人不如求己/144
234 念彼觀音力/146
235 佛與糞/148
236 陌生人是佛/150
237 不可不說法/151
238 超佛越祖的道理/152
239 早已指示你瞭/154
240 時空幻相/155
241 如來者無所從來/157
242 老僧隻管看/159
243 易悟難迷/160
244 丈夫自有衝天誌/162
245 好笑的拈花微笑/163
246 **把戲/165
247 不知雲從何處起/167
248 殺人放火有何難/168
249 無處不在的道/170
250 造化無盡藏/172
251 墨黑紙黃/173
252 隻是要你自見自肯/175
253 奇特中的奇特/177
254 我狂已息,汝狂方熾/179
255 老僧入拔舌地獄去也/181
256 從緣得者,永無退失/182
257 見山隻是山/184
258 禪多瞭一些/186
259 看腳下/188
260 木偶/190
261 法演四戒/192
262 同坑無異土/194
263 啞子吃蜜/196
264 彌勒在豬肉案頭/198
265 騎驢不肯下/200
266 諸法平等,無有高下/202
267 一切總不得/204
268 無心的真諦/206
269 莫愁末/208
270 *佳拍檔/210
271 殺人刀與活人劍/212
272 真正的自由/214
273 過在有個見處/216
274 萬年如一日/218
275 菩提戰士/219
276 無門關/221
277 心傳之學/223
278 不是,不是!/225
279 參話頭的技巧/227
280 示徒三戒/229
281 本無禪定煩惱/231
282 皇帝的玻璃心/233
283 如何參念佛是誰/235
284 何喜之有/237
285 都不太妙/239
286 老鼠講華嚴經/241
287 隻守一則公案/243
288 莫生妄想/245
289 大神通/247
290 一切人都已自在/249
291 不是知音莫亂言/251
292 我說你不見/253
293 舌動是非生/255
294 修行是現在就開始/257
295 想黃金就齣現黃金/260
296 魔王與菩薩/263
297 水嚮石邊流齣冷/265
298 遮語與錶語/267
299 照天照地**月/269
300 大疑大悟/271

原文書目/273
禪師傳承錶/274



【滿2免1】 禪門語錄三百篇(2):雨滴的聲音 一部禪宗智慧的滌蕩,一次心靈的靜謐之旅 本書為《禪門語錄三百篇》係列的第二捲,延續瞭第一捲對禪宗核心思想的深度挖掘,並以“雨滴的聲音”為主題,巧妙地將禪宗的公案、偈語、語錄與自然意象相結閤,引領讀者在細微處體悟大道,於尋常生活中尋找解脫。 內容精煉,意蘊深遠 “雨滴的聲音”,這看似平凡的自然之聲,在禪宗的語境下卻蘊含著無盡的哲理。它象徵著事物的本然狀態,是無聲無息的,卻又無處不在;它提醒著我們,每一個細微的瞬間都蘊含著生命的真諦,每一個微小的聲音都可能揭示宇宙的奧秘。本書便是圍繞這一核心意象,精選瞭三百篇極具代錶性的禪宗語錄、公案和偈語,通過對這些經典的解讀,展現瞭禪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修行法門,以及“平常心是道”的處世智慧。 精選語錄,字字珠璣 本捲收錄的語錄,涵蓋瞭禪宗發展史上的諸多重要人物和關鍵時期。從初唐的禪宗祖師,如六祖慧能的頓悟法門,到宋元的臨濟、曹洞等宗派的特色思想,再到明清時期的續燈者,每一篇語錄都經過精挑細琢磨,力求展現其最純粹、最本真的力量。 關於“空”與“有”的辯證: 許多公案深刻地揭示瞭“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的般若智慧。例如,某個禪師問徒弟:“牆壁上畫的是什麼?”徒弟答:“不是什麼。”禪師說:“不是什麼,又是‘什麼’?”這看似繞口的問答,實則在探討現象世界的虛幻性與本質的不可得。雨滴的齣現與消失,如同世間萬象,看似真實,終究歸於虛無,但“虛無”並非斷滅,而是生命循環的另一種形態。 關於“無念”與“當下”的修行: 禪宗強調“無念為宗”,並非指思想的停止,而是指心境的清淨,不為妄想所縛。雨滴的落下,是當下的一種自然發生,不帶預設,不留痕跡。本書中的語錄,許多都指嚮如何安住當下,不執著於過去,不期盼於未來,將全部生命力投注於此刻的體驗。一個禪師在雨中靜坐,問:“雨在落下,你聽到瞭嗎?”徒弟答:“聽到瞭。”禪師:“雨落下的聲音,與你聽到的聲音,是同一個嗎?”這看似簡單的問題,卻在引導弟子體悟主觀與客觀的界限,以及心念在感知中的作用。 關於“平常心”的落實: “平常心是道”,這句話在書中得到瞭最生動的詮釋。許多公案中的對話,都發生在日常生活的場景中:挑柴、掃地、吃飯、喝水。一個禪師看到僧人挑水,問:“水是空的嗎?”僧人答:“水不是空的。”禪師:“既然不是空的,為何能滅火?”這不僅僅是關於水的物理特性,更是關於事物相互關聯,以及“空”性在不同情境下的顯現。雨滴落在水麵,激起漣漪,漣漪擴散,最終歸於平靜,這正是“無常”與“永恒”的辯證統一。 關於“參禪”的路徑: 書中不乏引導性的公案,如“什麼是你的本來麵目?”“如何纔能不生不滅?”這些問題並非尋求一個固定答案,而是激發參者的內省與覺察。雨滴的落下,是自然而然的,無需刻意,無需勉強。參禪亦是如此,並非刻意去“達到”某種境界,而是在當下,在每一次呼吸,每一次起心動念中,去體悟生命的真相。 “雨滴的聲音”:意象的象徵與解讀 “雨滴的聲音”作為本書的核心意象,貫穿始終,具有多重象徵意義: 1. 生命的脆弱與無常: 雨滴從雲端落下,注定要融入大地,生命的短暫與易逝,如同雨滴的命運。禪宗教導我們,認識到生命的無常,纔能更加珍惜當下,不為外境所迷惑。 2. 煩惱的消解與淨化: 在一些禪宗故事中,雨水被用來洗滌汙垢,淨化心靈。雨滴的落下,可以洗去塵埃,也可以洗去內心的煩惱與執著,讓心重歸清淨。 3. 覺悟的契機: 細微之處,往往隱藏著大智慧。雨滴落下的微小聲音,卻能喚醒沉睡的心靈,引發深刻的思考。本書中的許多公案,正是通過對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的捕捉,揭示瞭宏大的真理。 4. 宇宙的和諧與統一: 每一滴雨,都遵循著自然的法則,從宏觀的宇宙規律到微觀的分子運動,都體現著一種內在的和諧。禪宗所追求的,正是與這種宇宙和諧的契閤,達到“天人閤一”的境界。 結構清晰,易於理解 本書的編排,力求將深奧的禪理以一種清晰易懂的方式呈現給讀者。每篇語錄之後,都配有簡要的解釋和導讀,幫助讀者理解其背景、含義以及對當今生活的啓示。語言上,力求樸實無華,避免艱澀的術語,讓每一個對生命有探索之心的人,都能從中受益。 閱讀本書,你將獲得: 一次心靈的洗禮: 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本書提供瞭一個寜靜的港灣,讓你暫時放下外界的喧囂,專注於內心的聲音。 一種全新的視角: 通過禪宗的智慧,你將學會以更超然、更豁達的態度看待生活中的種種睏境與挑戰。 一次深刻的自我認知: 那些看似玄奧的語錄,實則直指人心,幫助你洞察自己內心的真實需求與迷茫。 一種平和的力量: 禪宗的智慧,並非讓你變得消極,而是讓你獲得一種內在的、不動搖的力量,從容麵對生命的起伏。 《禪門語錄三百篇(2):雨滴的聲音》,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一場與自我的對話,一次與古老智慧的連接。它邀請你靜下心來,聆聽那滴落的雨聲,並在那細微的聲響中,發現屬於你的生命之道。無論你是初次接觸禪宗,還是已有一定的修學基礎,本書都將為你帶來獨特的啓發與感悟。 (本捲包含三百篇精選語錄,旨在以“雨滴的聲音”這一意象,引導讀者體會禪宗“無常”、“空性”、“當下”等核心思想,並將其應用於日常生活中,最終達到內心的平靜與覺悟。)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目錄結構設計得非常巧妙,它不是按照傳統的時間順序或者主題的嚴格劃分,而是似乎有一種內在的、更具韻律感的組織方式。我注意到某些章節的銜接處,雖然主題可能看似跳躍,但細想之下,卻能在其中找到一種微妙的共鳴點,仿佛是兩顆遙遠的星辰,在特定的時間點上發生瞭引力交匯。這種非綫性的編排方式,反而更貼閤我們日常思維的發散性,更容易引發讀者的主動聯想和思考,而不是被動地接受既定的邏輯鏈條。我個人非常喜歡這種“留白”的藝術,它給予瞭讀者極大的解讀空間,讓每一位閱讀者都能從中構建齣屬於自己的理解體係和感悟路徑。這比那種“填鴨式”的講解要高明得多,它鼓勵我們去‘參與’到思想的構建過程中,而不是僅僅成為一個旁觀者。

評分

我最近對一些側重於內心探索和哲思的書籍特彆感興趣,這本書的文字風格,雖然我還沒有深入研讀,但從一些零散的篇章標題和序言的寥寥數語中,我能感受到一種極其深邃而又平易近民的錶達方式。它不像某些晦澀的哲學著作,需要反復查閱注釋纔能理解一句話的真正含義,而是傾嚮於用那種如同清泉流過鵝卵石般清澈流暢的語言,將那些看似宏大的概念,用極其生活化的場景和比喻來呈現。我尤其欣賞那種“大巧若拙”的文字魅力,仿佛作者是一位經驗豐富的智者,他不是在“教導”你什麼,而是在和你分享他人生旅途中的某一個頓悟瞬間。這種非說教式的引導,是真正能觸及人心底深處的關鍵。我期待著在接下來的閱讀中,能遇到更多這樣富含生活智慧的語句,能夠在疲憊的工作日晚上,像一杯溫熱的清茶,滌蕩掉心中的塵埃與焦慮,帶來片刻的寜靜與清晰。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著實讓人眼前一亮,那種沉靜的、帶著歲月痕跡的質感,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目光。拿到手裏的時候,能感覺到紙張的厚度和觸感都非常講究,絕不是那種廉價印刷品的粗糙感。尤其是封麵那幾個字體的排版,疏密有緻,透露齣一種古典韻味,讓人在翻開之前就已經對內部的內容有瞭一種肅穆的期待。我常常在想,閱讀體驗的開啓往往是從視覺和觸覺開始的,這本設計團隊顯然深諳此道。光是放在書架上,它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品,那種低調的、內斂的美感,和那些花裏鬍哨的書籍完全拉開瞭差距。我特彆喜歡它使用的那種微微泛黃的書頁底色,讀起來眼睛非常舒服,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有那種強烈的刺目感,這對於一個經常熬夜讀書的‘老書蟲’來說,簡直是福音。而且,書脊的鎖綫裝訂做得非常紮實,翻開來可以平攤得很服帖,這一點對於需要仔細研讀的文本來說至關重要,不用費力去按住書頁,讓人可以完全沉浸在文字的世界裏,體會那種一氣嗬成的流暢感。這種對細節的執著,讓我對作者或編者在內容上的用心程度,也憑添瞭幾分信賴。

評分

這本書的字號和行距的排版比例,簡直是為我這種需要戴老花鏡的‘中年讀者’量身定做的。它不是那種為瞭省紙張而把字印得密密麻麻的“小傢子氣”排版,而是給予瞭每個漢字足夠的呼吸空間。這讓閱讀過程變得異常輕鬆和愉悅,眼睛不需要緊盯著去看每一個字,而是讓視綫自然地在文字間流動。這種舒適感,極大地降低瞭閱讀的心理負擔,使得原本可能顯得嚴肅的文本內容,也變得更容易被心智所接納。我常常覺得,好的書籍設計,其終極目標就是‘隱形’,讓你忘記瞭正在閱讀一本‘書’,而是完全沉浸在瞭文字所構建的世界裏。這本書在硬件層麵上,非常成功地實現瞭這一點,它用一種近乎體貼的方式,邀請你進入一個平靜的閱讀空間。

評分

作為一名長期關注傳統文化領域的朋友,我深知將古代智慧以現代人易於接受的方式呈現齣來,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工作。這本書顯然在這方麵下瞭苦功。我翻閱時發現,它在保留原文的精髓和古韻的同時,對一些容易産生時代隔閡的詞匯或概念,似乎做瞭適度的點撥或注釋,但這些輔助性的內容處理得非常得體,它們的存在感很低,絕不會喧賓奪主,打斷閱讀的沉浸感。這種平衡的拿捏,顯示齣編撰者的深厚功力和極高的專業素養。很多時候,我們怕的就是那些生硬的、現代化的解讀,它們往往會削弱原著的靈性。但從目前初步的感受來看,這本書做到瞭最大程度上的尊重與傳承,既能讓熟悉傳統典籍的讀者感到親切,也能讓初涉此道的讀者感到親近,這是一個非常瞭不起的成就。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