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與虛無
圖書價:68.00元
作者:(法)薩特 著,陳宣良 等譯,杜小真 校
齣版社:生活.讀書.xin知三聯書店
齣版時間:2014年9月
ISBN:9787108050984 版 次:1頁 數:762字 數:印刷時間:2014-9-1
開 本:32開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 包 裝:jing裝
編輯tuijian
本書的前三部分是要解決現象學本體論的基本觀點問題:薩特確定瞭存在的範疇,確定瞭自為的存在的結構與特性及其存在規律。在這個基礎上,後麵兩部分主要探討自為的存在與其他的自為的存在、與自在即與處境的具體關係,從而論證瞭人的自由,並且*終以現象學的“存在jing神分析”的方法描述瞭自由的倫理意義,這也是“現象學本體論”的落腳點。
本書齣版於1943年,此書的齣版宣告瞭作為哲學傢的薩特的誕生,他開始運用自己du立的思想觀點和哲學詞語述說他對shijie的理解。Q書分四個部分:**部分論述虛無問題;第二部分論述自為的存在;第三部分論述為他人;第四部分論述擁有、作為和存在。
這部著作的確具有du特價值,它是自黑格爾以來xin的jing神現象學。薩特終於找到瞭解決自己根本難題的哲學,那不是任何*種現成的哲學思想,而是他自己經過十年探索得齣來的。
他的哲學主要思想來源,從傳統來講,*個是鬍塞爾的現象學,*個是笛卡爾的理性哲學。而更多的是他自己對生活的體驗,特彆是關於自由和偶然性的思想,也關涉到他同女人的關係、愛情、性欲、肉體、……他把這*切都揉和在*起,以*種哲學體係的形式錶現齣來。
試讀部分章節第*捲虛無的問題
第*章否定的起源
*、考問
前麵的探索把我們引到瞭存在的內部。但是這些探索也已走投無路瞭,因為我們沒有能夠建立起已發現的兩個存在領域之間的聯係。也許是因為我們沒有選好*個閤適的途徑來指導這些探索。當笛卡爾不得不緻力於研究身心關係問題的時候,他麵臨著類似的問題。當時他主張在思想實體和廣延實體的統*業已發生的基礎上來尋求解決這個問題,也就是憑藉想象。這種主張是有價值的:當然我們與笛卡爾關注的東西並不相同,我們對想象的看法也與他不同。但是值得考慮的是:不應當X把兩個關係項分開,隨後再把它們結閤起來:關係即是綜閤。因此分析造成的結果不可能與這個綜閤的諸環節㊣好相閤。拉波爾特(M.Laporte)說,當人們以*種孤立狀態來設想並不孤立的存在的狀態時,就已是在進行抽象。與此相反,具體物是能夠單du依靠自身存在的整體。鬍塞爾也是這樣認為的;在他看來,紅顔色是*種抽象物,因為顔色不可能沒有形狀而存在。相反,時空“事物”連同它的所有規定,是*具體物。根據這個觀點,意識是*種抽象物,因為其中隱含著趨嚮自在的本體論起源,反之亦然,現象也是*種抽象物,因為它bi須對意識“顯現”。具體物隻能是*個綜閤整體,意識和現象都隻構成其環節。……
內容tuijian
《存在與虛無(修訂譯本)》(作者薩特)*書是根據Gallimard書店法文1981年版翻譯的。薩特在法國是*位比較特彆的哲學傢,他的哲學受到德國哲學深刻的影響,比*般法國哲學傢的哲學著作要艱澀得多。因此,《存在與虛無》在法國人看來也是*本相當難讀的書。
目錄
導言 對存在的探索
*、現象的觀念
二、存在的現象和現象的存在
三、反思前的我思和感知的存在
四、被感知物的存在
五、本體論證明
六 自在的存在
第*捲 虛無的問題
第*章 否定的起源
*、考問
二、否定
三、虛無的辯證法概念
四、虛無的現象學概念
五、虛無的起源
第二章 自欺
*、自欺和說謊
二、自欺的行為
三、自欺的“相信’
第二捲 自為的存在
第*章 自為的直接結構
*、麵對自我的在場
二、自為的人為性
三、自為和價值的存在
四、自為和可能的存在
五、自我和自我性的圈子
第二章 時間性
*、三維時間的現象學
二、時間性的本體論
三、原始的時間性和心理的時間性:反思
第三章 超越性
*、作為自為與自在關係類型的認識
二、作為否定的規定
四、shijie的時間
五、認識
第三捲 為他
第*章 他人的存在
*、難題
二、唯我論的障礙
三、鬍塞爾,黑格爾,海德格爾
四、注視
第二章 身體
*、作為自為的存在的身體:人為性
二、為他的身體
三、身體的本體論第三維
第三章 與他人的具體關係
*、對待他人的第*種態度:愛、語言、受虐色情狂
二、對待他人的第二種態度:冷漠、情欲、憎恨、性
虐待狂
三、“共在”(mitsein)和“我們’
第四捲 擁有、作為和存在
第*章 存在與作為:自由
*、行動的S要條件便是自由
二、自由和人為性:處境
三、自由與責任
第二章 作為和擁有
*、存在的jing神分析法
二、作為和擁有:占有
三、論揭示瞭存在的性質
結論
*、自在和自為:形而上學概要
二、道德的前景
附錄:譯後記
修訂版說明
薩特生平、著作年錶
主要術語譯名對照錶(法―漢)
作者簡介
讓·保羅·薩特(Jean Paul Sartre,1905*1980)。1905年6月21日生於巴黎,法國作傢、社會活動傢、哲學傢。19歲入巴黎G等師範學院攻讀哲學,後任中學哲學教師。1933年在柏林法蘭西學院哲學係學習。二戰爆發被應徵入伍。1940年被德軍俘虜,次年獲釋,後參加法國地下抵抗運動。
法國20世紀zui重要的哲學傢之*,法國無神論存在主義的主要代錶人物。他也是you秀的文學傢。戲劇傢、評論傢和社會活動傢。
薩特是法國戰後存在主義哲學思想的代錶人物。主要哲學著作有《想象》、《存在與虛無》、《辯證理性批判》和《方法論若乾問題》。這些著作已成為二十世紀資産階級哲學思想發展變化的重要思想資料。
薩特把深刻的哲理帶進瞭小說和戲劇創作,他的中篇《惡心》,早已被承認為法國當代文學名著。他的戲劇創作成就G於小說,*生創作9個劇本,其中《蒼蠅》、《間隔》等。《恭順的妓女》是*部政治劇,揭露美國種族主義者對黑人的迫害,並對反種族歧視的普通人民的覺醒寄予深切的期待。此劇體現瞭他主張的存在主義是*種人道主義的思想。
1955年,薩特和終身伴侶女作傢西濛娜-德-波伏瓦訪問中國。1964年,乳墊文學院決定授予薩特諾貝爾文學奬金,被薩特謝jue,理由是他不接受*切官方給予的榮譽。1980年4月15日在巴黎逝世。小說《惡心》和劇本《蒼蠅》、《問隔》、《恭順的妓女》等已有中文譯本。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