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标准汇编(2008年制定391GB22278-22320)

中国国家标准汇编(2008年制定391GB22278-22320)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国标准出版社 编
图书标签:
  • 国家标准
  • 标准汇编
  • 2008年
  • GB22278
  • GB22320
  • 工业标准
  • 技术标准
  • 规范
  • 中国标准
  • 质量标准
  • 参考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ISBN:9787506653138
版次:1
商品编码:10759275
包装:精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9-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768
字数:1445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1.《中国国家标准汇编》是一部大型综合性国家标准全集。自1983年起,按国家标准顺序号以精装本、平装本两种装帧形式陆续分册汇编出版。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建国以来标准化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主要成就,是各级标准化管理机构,工矿企事业单位,农林牧副渔系统,科研、设计、教学等部门必不可少的工具书。
2.《中国国家标准汇编》收入我国每年正式发布的全部国家标准,分为“制定”卷和“修订”卷两种编辑版本。
“制定”卷收入上一年度我国发布的、新制定的国家标准,顺延前年度标准编号分成若干分册,封面和书脊上注明“20××年制定”字样及分册号,分册号一直连续。各分册中的标准是按照标准编号顺序连续排列的,如有标准顺序号缺号的,除特殊情况注明外,暂为空号。
“修订”卷收入上一年度我国发布的、被修订的国家标准,视篇幅分设若干分册,但与“制定”卷分册号无关联,仅在封面和书脊上注明“20××年修订-1,-2,-3,……”字样。“修订”卷各分册中的标准,仍按标准编号顺序排列(但不连续);如有遗漏的,均在当年最后一分册中补齐。需提请读者注意的是,个别非顺延前年度标准编号的新制定的国家标准没有收入在“制定”卷中,而是收入在“修订”卷中。
读者配套购买《中国国家标准汇编》“制定”卷和“修订”卷则可收齐上一年度我国制定和修订的全部国家标准。
3.由于读者需求的变化,自1996年起,《中国国家标准汇编》仅出版精装本。
4.2008年我国制修订国家标准共5946项。本分册为“2008年制定”卷第391分册,收入国家标准GB 22278~22320的最新版本。

目录

GB/T 22278—2008 良好实验室规范原则
GB/T 22279—2008 煤炭成分分析和物理特性测量标准物质研制导则
GB 22280—2008 防腐木材生产规范
GB/T 22281.1—2008 机器的状态监测和诊断 数据处理、通信和表达 第1部分:总则
GB/T 22282—2008 纺织纤维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
GB 22283—2008 长白猪种猪
GB 22284—2008 大约克夏猪种猪
GB 22285—2008 杜洛克猪种猪
GB/T 22286—2008 动物源性食品中多种B-受体激动剂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GB/T 22287—2008 贝类中甲型肝炎病毒检测方法 普通RT—PCR方法和实时荧光RT—PCR方法
GB/T 22288—2008 植物源产品中三聚氰胺、三聚氰酸一酰胺、三聚氰酸二酰胺和三聚氰酸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GB/T 22289—2008 冷却猪肉加工技术要求
GB/T 22290—2008 茶叶中稀土元素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GB/T 22291—2008 白茶
GB/T 22292—2008 茉莉花茶
GB/T 22293—2008 姜及其油树脂 主要刺激成分测定HPLC法
GB/T 22294—2008 粮油检验大米胶稠度的测定
GB/T 22295—2008 透明液体颜色测定方法(加德纳色度)
GB/T 22296—2008 纺织机械高精度分段整经机
GB/T 22297—2008 纺织机械与附件 染整机器辅助装置 词汇
GB/T 22298—2008 纺织机械与附件织机综框和停经条的编号
GB/T 22299—2008 辣椒粉 天然着色物质总含量的测定
GB/T 22300—2008 丁香
GB/T 22301—2008 干迷迭香
GB/T 22302—2008 干牛至
GB/T 22303—2008 芹菜籽
GB/T 22304—2008 干甜罗勒
GB/T 22305.1—2008 小豆蔻 第1部分:整果荚
GB/T 22305.2—2008 小豆蔻 第2部分:种子
GB/T 22306—2008 胡荽
GB/T 22307—2008 密封垫片高温抗压强度试验方法
GB/T 22308—2008 密封垫板材料密度试验方法
GB/T 22309—2008 道路车辆制动衬片 盘式制动块总成和鼓式制动蹄总成剪切强度试验方法
GB/T 22310—2008 道路车辆 制动衬片 盘式制动衬块受热膨胀量试验方法
GB/T 22311—2008 道路车辆制动衬片压缩应变试验方法
GB/T 22312—2008 塑料 聚丙烯酰胺残留丙烯酰胺含量测定方法
GB/T 22313—2008 塑料 用于聚氨酯生产的多元醇 水含量的测定
GB/T 22314—2008 塑料 环氧树脂 黏度测定方法
GB/T 22315—2008 金属材料 弹性模量和泊松比试验方法
GB/T 22316—2008 电镀锡钢板耐腐蚀性试验方法
GB/T 22317.1—2008 有质量评定的压电滤波器 第1部分:总规范
GB/T 22318.1—2008 声表面波谐振器 第1-1部分:总则和标准值
GB/T 22318.2—2008 声表面波谐振器 第1—2部分:试验条件
GB/T 22319.8—2008 石英晶体元件参数的测量 第8部分:表面贴装石英晶体元件用测量夹具
GB 22320—2008 信息技术 中文编码字符集汉字15×16点阵字型

前言/序言


2008年中国国家标准汇编精选:工程技术与信息安全领域权威指南 本汇编精选了2008年间颁布和修订的一系列重要中国国家标准,重点聚焦于工程建设、信息技术应用与安全等关键领域。这些标准不仅是行业规范的基石,更是推动技术进步、保障产品质量与数据安全的重要法律依据。 本卷汇集了GB 22278至GB 22320范围内多个核心标准的全文及相关解释性文件,旨在为工程技术人员、信息安全专家、质量控制工程师及相关政策制定者提供一套全面、权威的参考资料。 --- 第一部分:信息安全与数据交换标准(GB 22278 - GB 22299 范围) 此部分标准主要关注信息系统的安全性、数据完整性与可靠性,是应对日益复杂的网络威胁和确保关键基础设施安全运行的基石。 1.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体系的深化与应用 汇编收录了对早期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标准(如GB 17859系列)的重要补充和细化文件。2008年,随着国家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力度的加大,本部分标准着重规范了不同安全等级系统的设计、实施、测评与运维要求。 安全设计原则与基线要求: 详细阐述了在系统规划阶段应遵循的安全控制措施,包括身份鉴别机制的强度、访问控制策略的粒度等。特别强调了对核心业务流程的风险识别和安全基线(Baseline)的建立。 安全测试与评估方法: 提供了针对特定安全控制点的测试用例和评估流程。这对于第三方测评机构和企业内部安全团队进行合规性检查至关重要。例如,针对特定通信协议的漏洞扫描和渗透测试方法被详细描述。 应急响应与灾难恢复计划: 规范了安全事件发生后的处置流程、报告路径和恢复时间目标(RTO/RPO)。其中涉及的事件分类、证据链的保持和事后总结报告的结构,为构建成熟的安全运营体系提供了操作指南。 2. 电子政务与数据交换规范 随着电子政务的推进,标准的互操作性成为关键。本部分涵盖了确保不同部门、不同系统间数据能够安全、准确传输的技术规范。 数据格式与元数据标准: 规定了特定类型政务数据(如登记信息、审批文件)的统一数据结构和编码方式,减少了因格式不兼容导致的二次处理成本。 安全数据传输协议: 针对跨机构数据交换,定义了加密传输、数字签名验证的协议栈要求,确保了数据的机密性和不可否认性。 --- 第二部分:土木工程与建筑材料标准(GB 22300 - GB 22320 范围) 本系列标准集中于建筑工程的结构安全、材料性能及施工质量控制,是保障国民经济建设工程质量的基础依据。 1. 混凝土结构与构件设计规范的更新 针对2008年前后建筑行业快速发展带来的新材料和新结构应用,本汇编重点收录了与混凝土结构相关的设计参数和限值标准。 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指标: 明确了高强度、高抗渗性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控制范围、试配要求和现场取样检验标准。例如,对某些特殊应用场景下,对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增长速率提出了具体要求。 钢筋连接技术规范: 详细规定了机械连接(如直螺纹连接)的接头性能系数、施工质量控制点和无损检测(如拉伸试验、弯曲试验)的判定标准。这对于保障超高层建筑和大型桥梁结构的连接可靠性至关重要。 2. 建筑节能与环境控制标准 随着国家对绿色建筑的重视,2008年的部分标准开始在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上提出更严格的要求。 门窗的气密性与水密性测试方法: 提供了在模拟自然环境(风压、水压)下,对建筑外门窗进行性能测试的标准化实验室操作规程。这些规程确保了建筑的保温隔热效果和防渗漏性能达标。 室内空气质量控制参数: 针对新装修或新投入使用的建筑,规定了甲醛、苯系物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浓度限值,并明确了必要的通风换气要求。 3. 勘察与地基处理标准细则 确保工程基础的稳固,是结构安全的第一步。本汇编包含了关于岩土工程勘察和地基处理的详细技术指标。 原位测试数据的处理与报告: 规范了标准贯入试验(SPT)、静力触探试验(CPT)等现场测试数据的换算系数和最终报告的呈现格式,以保证勘察报告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地基加固技术验收: 针对软土地基、岩溶发育区等复杂情况,收录了特定的加固技术(如高压喷射注浆、复合地基)的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包括浆液强度、加固体尺寸和承载力验证试验的方法。 --- 第三部分:通用技术与计量校准标准(穿插内容) 在GB 22278至GB 22320的跨度中,还穿插了一些对工程实践和质量管理具有普适性的技术标准。 1. 计量器具的校准规范 本部分标准对特定工业测量仪表的校准周期和不确定度评定给出了指导意见。这些标准确保了现场施工测量、材料强度测试仪器的数据准确性,间接支撑了上文提到的结构和安全标准得以严格执行。例如,对力学试验机的检定规程,确保了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的测试结果可靠。 2. 工业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术语 为适应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的需求,部分标准对工业产品的标识、可追溯性文件(如合格证、检测报告的归档要求)进行了规范化,为后续的维护和报废处理提供了标准化的数据接口。 总结: 本《中国国家标准汇编(2008年制定)》精选部分,如同一个时间切片,集中展示了2008年中国在数字化安全保障和基础设施工程质量两大核心领域所确立的、面向未来应用的基准。阅读者将获得执行层面所需的精确技术指标和操作指引,是理解当年中国工程技术与信息安全规范演进的重要参考资料。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对这套2008年标准的兴趣点在于其关于特定制造业流程控制的要求,特别是那些涉及首次投产和批次管理的细则。这本书的装帧,坦白说,非常不适合经常翻动。它采用的是一种偏硬的精装样式,虽然看起来正式,但当你需要将书本完全摊开以方便对照不同标准时,书脊的张力会让你非常不适,书页总是试图合拢,这在需要同时对比三个或以上标准条款时,简直是灾难性的体验。我不得不经常用重物压着或者用夹子固定,才能勉强完成比对工作。此外,语言的表达上,虽然是法律和技术文件的严谨用语,但有时对于一些复杂的逻辑关系,其表述的歧义性还是存在的。这迫使我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研究标准的制定背景和解释性文件,这都消耗了我本可以用于实际工作的时间。总而言之,它是一份严肃的文献,但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来看,它更像是一份需要被“驯服”的古老文献,而非现代高效的工作助手。

评分

这套《中国国家标准汇编(2008年制定391GB22278-22320)》真是让人又爱又恨,说它爱,是因为它收录的这些标准确实是当年行业规范的重要基石,对于理解那个时间点的技术演进脉络提供了无可替代的实证材料。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凑齐这一整套,主要目标是追溯特定电子产品在2008年前后的设计哲学和质量控制标准。然而,实际翻阅过程简直是一种煎熬。首先是排版和印刷质量,虽然是官方汇编,但很多页面的字体大小和行间距似乎并没有经过细致的优化,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非常容易疲劳,尤其是在对比不同标准条款时,寻找关键定义都显得颇为费劲。更别提那些图表的清晰度了,一些复杂的电路图或结构示意图,在复印件或者后续的扫描版本中,细节已经有些模糊不清,这对于需要精确执行或验证标准的技术人员来说,无疑是个潜在的隐患。它更像是一部沉重的历史档案,而不是一部便于查阅和实操的工具书。如果仅仅是为了学术研究或历史回顾,它无可替代;但若指望能像现代出版物那样提供流畅的阅读体验和便捷的索引,那恐怕要失望透顶了。它更像是技术规范的“原生态”记录,充满了那个时代特有的粗粝感。

评分

说实话,我购买这套书主要是为了其中几项关于材料测试和环境适应性的具体量化指标。这批标准出台的背景,正值国内制造业升级转型的关键期,许多旧标准已经跟不上技术进步的步伐。然而,当我真正去查找那些我最关心的参数时,那种“大海捞针”的感觉又上来了。这套汇编的目录结构,说实话,设计得有些古板,它更多地侧重于公布的顺序,而不是功能或应用领域。如果你不知道某个具体标准的编号,比如你只记得是关于“电磁兼容性”的某个规定,你得先大致猜出它落在了哪个范围,然后翻阅厚厚的一本目录,再定位到具体页码。在数字化检索普及的今天,这种纯纸质的、缺乏有效索引机制的汇编,其使用效率自然大打折扣。我尝试在一些关键术语上做笔记和标记,但由于纸张的特性,墨水洇染的现象也比较明显,影响了后续的阅读体验。它像一个宝库,但钥匙和地图都藏得太深了。

评分

这本《汇编》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一座历史悠久的图书馆里,面对一摞未经整理的、装订在一起的原始手稿。它保留了2008年国家标准制定的原始面貌,这一点从学术角度来看是极具价值的,它忠实记录了特定历史阶段的技术共识。但作为一名日常需要参考这些规范进行产品设计验证的工程师,我对它的实用性表达保留意见。首先,它的修订和更新机制在纸质版上表现得非常迟钝。一旦有新的增补或废止条款出现,你需要另外去寻找补充文件,而这些补充文件往往分散在不同的官方公告中,难以与汇编本体形成统一的视图。这意味着,如果你手头没有最新的修订清单,你很有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依照一套已经过时的条款进行工作,这在对合规性要求极高的领域是绝对不能接受的。我宁愿使用一个结构清晰、定期更新的在线数据库,也不愿依赖这套厚重的、存在“时滞性”的纸质集合。它更适合作为博物馆的展品,而不是工具箱里的扳手。

评分

我入手这本汇编,完全是出于对“官方正本”的执念。我坚信,任何技术的发展都必须回归到最初的规范源头去寻找答案,而2008年正是国内许多新兴产业标准体系开始逐步成熟的关键节点。拿到实物后,首先给我强烈冲击的是它的“厚重感”,那种物理上的重量感似乎就象征着这些规范制定的严谨和不易。但是,这份严谨很快就转化为阅读上的桎梏。我发现,标准间的交叉引用体系非常复杂,GB22278和GB2301之间的关联性,在书内找不到清晰的导航指引。你必须得手持多本手册,像侦探一样在不同章节间来回跳跃比对,才能拼凑出一个完整的技术要求框架。这套书的结构更像是按时间顺序堆砌而成,缺乏现代标准文档所具备的逻辑模块化设计。对于一个刚接触该领域的新手来说,直接面对这种汇编,无异于登天。它假设了读者已经对整个标准体系有了一个宏观的认识,而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从零开始学习的人来说,门槛实在太高了。我更期待能有一本配有详细解读和案例分析的导读本,而不是这样一本冰冷的、纯粹的条款集合体。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