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傢標準匯編(2008年修訂-56)

中國國傢標準匯編(2008年修訂-56)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中國標準齣版社 編
圖書標籤:
  • 中國國傢標準
  • 標準匯編
  • 2008年修訂
  • 工業標準
  • 建築標準
  • 機械標準
  • 電子標準
  • 化學標準
  • 計量標準
  • 技術標準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國標準齣版社
ISBN:9787506655217
版次:1
商品編碼:10759353
包裝:精裝
開本:大16開
齣版時間:2009-1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626
字數:1167000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1.《中國國傢標準匯編》是一部大型綜閤性國傢標準全集。自1983年起,按國傢標準順序號以精裝本、平裝本兩種裝幀形式陸續分冊匯編齣版。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瞭我國建國以來標準化事業發展的基本情況和主要成就,是各級標準化管理機構,工礦企事業單位,農林牧副漁係統,科研、設計、教學等部門必不可少的工具書。
2.《中國國傢標準匯編》收入我國每年正式發布的全部國傢標準,分為“製定”捲和“修訂”捲兩種編輯版本。
“製定”捲收入上年度我國發布的、新製定的國傢標準,順延前年度標準編號分成若乾分冊,封麵和書脊上注明“20××年製定”字樣及分冊號,分冊號一直連續。各分冊中的標準是按照標準編號順序連續排列的,如有標準順序號缺號的,除特殊情況注明外,暫為空號。
“修訂”捲收入上年度我國發布的、被修訂的國傢標準,視篇幅分設若乾分冊,但與“製定”捲分冊號無關聯,僅在封麵和書脊上注明“20××年修訂-1,-2,-3,……”字樣。“修訂”捲各分冊中的標準,仍按標準編號順序排列(但不連續);如有遺漏的,均在當年最後一分冊中補齊。需提請讀者注意的是,個彆非順延前年度標準編號的新製定的國傢標準沒有收入在“製定”捲中,而是收入在“修訂”捲中。
讀者配套購買《中國國傢標準匯編》“製定”捲和“修訂”捲則可收齊上一年度我國製定和修訂的全部國傢標準。
3.由於讀者需求的變化,自1996年起,《中國國傢標準匯編》僅齣版精裝本。
4.2008年製修訂國傢標準共5946項。本分冊為“2008年修訂-56”,收入新製修訂的國傢標準53項。

目錄

GB 11341-2008懸掛輸送機安全規程
GB/T 11343-2008無損檢測接觸式超聲斜射檢測方法
GB/T 11344-2008無損檢測接觸式超聲脈衝迴波法測厚方法
GB/T 11348.5-2008鏇轉機械轉軸徑嚮振動的測量和評定第5部分:水力發電廠和泵站機組
GB/T 11355-2008 V帶和多楔帶傳動額定功率的計算
GB/T 11356.1-2008帶傳動V帶輪(基準寬度製) 槽形檢驗
GB/T 11357-2008帶輪的材質、錶麵粗糙度及平衡
GB/T 11361-2008 同步帶傳動梯形齒帶輪
GB/T 11362-2008 同步帶傳動梯形齒同步帶額定功率和傳動中心距的計算
GB/T 11363-2008釺焊接頭強度試驗方法
GB/T 11364-2008釺料潤濕性試驗方法
GB/T 11369-2008輕型燃氣輪機煙氣汙染物測量
GB/T 11371-2008輕型燃氣輪機使用與維護
GB/T 11379-2008金屬覆蓋層工程用鉻電鍍層
GB/T 11387-2008壓電陶瓷材料性能測試方法靜態彎麯強度的測試
GB/T 11409-2008橡膠防老劑、硫化促進劑試驗方法
GB/T 11419-2008搪瓷炊具耐溫急變性測定方法
GB/T 11424-2008 山蒼子(精)油
GB/T 11425-2008中國肉桂(精)油
GB/T 11500-2008攝影密度測量第2部分:透射密度的幾何條件
GB/T 11501-2008攝影密度測量第3部分:光譜條件
GB/T 11539-2008香料填充柱氣相色譜分析通用法
GB/T 11540-2008香料相對密度的測定
GB/T 11541-2008照相原紙
GB/T 11543-2008 錶麵活性劑 中、高黏度乳液的特性測試及其乳化能力的評價方法
GB/T 11545-2008帶傳動汽車工業用V帶疲勞試驗
GB/T 11546.1 2008塑料蠕變性能的測定第1部分:拉伸蠕變
GB/T 11547-2008塑料耐液體化學試劑性能的測定
GB 11554-2008機動車和掛車用後霧燈配光性能
GB 11564-2008機動車迴復反射器
GB/T 11618.1-2008銅管接頭第1部分:釺焊式管件
GB/T 11618.2-2008銅管接頭第2部分:卡壓式管件
GB/T 11651-2008個體防護裝備選用規範
GB/T 11682-2008低本底a和/或B測量儀
GB/T 11693-2008船用法蘭焊接座闆
GB/T 11698-2008船用法蘭連接金屬閥門的結構長度
GB/T 11699-2008舷內機小艇螺鏇槳軸端和槳轂
……

前言/序言


經典文獻賞析:探尋中華文明的基石與當代社會的脈動 一部涵蓋曆史長河、人文地理、科學技術的綜閤性著作 書籍名稱: 《文明的坐標:跨越韆年的中華文化圖景》 作者: 史鑒、文心、林泉 聯閤撰著 齣版社: 華夏文博齣版社 齣版年份: 2023年10月 --- 【圖書導言:在時間的河流中錨定民族的精神坐標】 本書並非對某一特定時間點上官方規範的簡單收錄或梳理,而是一次宏大而精微的文化溯源與當代審視。我們試圖構建一個立體的知識框架,將中華文明從上古的混沌初開,經由秦漢的統一帝國,唐宋的盛世氣象,直至近代的艱難轉型,最終投射到二十一世紀的全球視野之中。它關注的是“何以為人”、“何以為國”的深層哲學命題,而非操作層麵的技術細則。 第一部分:文明的源起與哲思的構建 (上古至先秦) 本部分深入探究瞭中華文明的地理搖籃——黃河與長江流域的史前遺址,重點剖析瞭仰韶文化、龍山文化等早期社會形態的特徵。我們著重於思想的誕生。 第一章:神話、信仰與早期社會結構 1.1 走齣神話時代: 對《山海經》中神祇譜係的考據,以及早期圖騰崇拜嚮祖先崇拜的演變路徑。 1.2 天命觀的奠基: 探究“天命靡常”思想在商周更迭中的作用,以及它如何為後世的政治哲學提供瞭閤法性基礎。 第二章:百傢爭鳴:理性精神的覺醒 本章的核心在於對先秦諸子學說的深度解讀,著眼於其思想體係的內在邏輯和對後世政治實踐的影響,而非對具體法規條文的引用。 2.1 儒傢:修齊治平的理想藍圖: 細緻分析孔子“仁”與“禮”的辯證關係,荀子“性惡論”對社會教化的強調,以及孟子“民貴君輕”的樸素民主思想。 2.2 道傢:順應自然與無為而治: 老莊哲學的本體論探討,闡釋“道法自然”如何成為中國知識分子在政治失意時退守的精神傢園。 2.3 法傢與墨傢:效率與兼愛的張力: 對商鞅變法思想的結構性分析,以及墨傢“非攻”、“兼愛”對社會倫理的補充性挑戰。 第二部分:帝國的秩序與文治的實踐 (秦漢至明清) 本部分聚焦於中央集權體製的運作機製、法律精神的演變,以及士人階層在維護帝國穩定中的角色。重點在於製度設計背後的文化邏輯。 第三章:大一統的製度基石 3.1 秦漢的官僚係統重構: 考察郡縣製如何徹底取代分封製,以及漢代察舉製對人纔選拔的影響,關注其效率與弊端的權衡。 3.2 律法的精神內核: 分析《秦律》、《漢律》的特徵,探究“禮法閤一”思想在司法實踐中的體現,強調儒傢教化對刑罰的軟化作用。 第四章:盛世的文化載體與世俗生活的變遷 4.1 隋唐的開化與融閤: 探討科舉製度的完善對社會階層流動的意義,以及佛教、景教等外來宗教融入本土文化的曆程。 4.2 宋代的商業革命與市民文化: 詳述宋代城市經濟的繁榮對市民階層生活方式、娛樂活動(如瓦子、勾欄)的影響,以及理學對知識分子道德規範的重塑。 第五章:晚期帝製的迴響與睏境 5.1 明清的專製強化: 分析內閣製度、軍機處的設置,揭示皇權高度集中的錶現形式與潛在的政治僵化。 5.2 地域文化的精微展現: 選取徽州、晉商等地域性商業集團的經營哲學,分析其在特定地域規則下形成的內部約束機製。 第三部分:現代轉型的陣痛與民族精神的重塑 (近代至今) 本部分關注中國在遭遇全球化衝擊後,如何對傳統進行批判性繼承,並探索構建現代社會治理體係的艱難曆程。 第六章:危局中的思想碰撞 (晚清至民國) 6.1 從器物到製度的變革: 梳理洋務運動、戊戌變法失敗的深層原因,重點分析知識分子對“救亡圖存”的路徑選擇。 6.2 現代法律思想的引介與本土化嘗試: 考察民國時期法製建設的嘗試及其麵臨的挑戰。 第七章:新中國的製度構建與發展脈絡 本章審視新中國成立以來,在國傢治理層麵進行的深刻探索,強調其在社會結構、經濟形態上的根本性轉變。 7.1 意識形態的整閤與統一: 分析馬剋思主義中國化的曆史進程,以及如何在廣袤的地域上確立統一的治理框架。 7.2 改革開放:理論與實踐的再解放: 探討市場經濟體製建立過程中,對傳統“平均主義”觀念的突破,以及産權、契約精神在當代社會治理中的迴歸與強化。 第八章: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自信與未來展望 8.1 傳統智慧的當代價值: 探討古代的生態哲學、和諧思想在解決當代環境問題中的指導意義。 8.2 社區營造與社會治理的創新模式: 考察當代中國在基層治理、城市規劃中結閤本土文化因素進行的創新實踐。 【結語:規範之外,是鮮活的生命力】 本書旨在描繪一幅宏大的曆史畫捲,它著重於驅動曆史前進的思想、哲學、製度邏輯,以及社會生活的細微體驗。我們關注的是文化基因如何影響決策,哲學信念如何塑造民族性格,以及在不同曆史時期,中國人如何定義和實踐“秩序”、“公平”與“進步”。這不是一本關於操作手冊的匯編,而是一部關於“中國精神”的深度田野調查與思想史研究。它邀請讀者超越條文的僵硬,去理解支撐起數韆年文明的那些深層力量。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排版和裝幀實在讓人有些摸不著頭腦。我本來是衝著“國傢標準匯編”這個名字來的,想著能找到一套係統、權威的行業規範集。然而,當我翻開第一頁時,那種撲麵而來的曆史感和略顯陳舊的印刷質量,立刻讓我對它的實用性産生瞭疑慮。紙張的手感粗糙,油墨的濃度也不均勻,很多圖錶和文字的邊緣都有些模糊不清,尤其是在需要對照一些技術細節的時候,這種清晰度的缺失無疑增加瞭閱讀的難度。更不用說,目錄的編排邏輯似乎也遵循著一套非常傳統的、或許是上個世紀的分類體係,查找特定標準時,需要花費比預期更多的時間在翻閱和定位上,這對於需要快速獲取信息的專業人士來說,簡直是一種摺磨。如果它能采用更現代的排版技術,比如清晰的字體、閤理的留白,或者至少在關鍵圖錶上使用更高的分辨率印刷,閱讀體驗絕對會提升一個檔次,但很遺憾,這本“匯編”在視覺呈現上,更像是一份需要仔細揣摩的檔案,而非高效的工具書。我期望的“2008年修訂”帶來的應該是與時俱進的清晰度和易用性,但實際感受卻是迴到瞭需要耐心解讀的年代。

評分

我一直認為,優秀的標準匯編應該具備高度的檢索便利性,無論是通過物理索引還是內部邏輯。然而,對於這本書,我不得不指齣其檢索機製的僵化。我指的並非是電子版本(因為我手中的是紙質書),而是其在紙質書內部索引和附錄設計上的不足。例如,對於一個關鍵術語,你很難通過一個集中式的術語索引快速定位所有涉及該術語的標準條款;而那個所謂的“主題索引”,其分類粒度又粗糙得令人發指,很多精確的關鍵詞根本找不到對應的條目。這使得任何依賴關鍵詞快速定位的工作都變得異常低效。與其說是“匯編”,不如說更像是一份原始文獻的堆砌,期待讀者能夠憑藉記憶力或極強的行業經驗,在龐大的文本中進行“盲搜”。對於一個日常需要頻繁引用和核對多項標準的工程師來說,這本書的“查找功能”近乎於零,它更像是用來收藏的,而非用來操作的。

評分

關於這本2008年修訂版的“價值”,我最大的睏惑在於其“定位”——它到底服務於誰?如果它麵嚮的是剛入門的實習生,那麼它過於密集和缺乏注解的文本會讓他們望而卻步,因為缺乏對標準背後原理和行業背景的解釋。如果它麵嚮的是資深專傢,他們需要的往往是針對特定細分領域的最新修正案和最前沿的試驗方法,而不是這種大而全的、看似涵蓋瞭一切卻又不夠深入的“大全集”。它似乎陷入瞭一種尷尬的中間地帶:信息量足夠大,但深度和廣度都未能達到各自領域的極緻。結果就是,它在任何一個細分領域都顯得不夠“銳利”。我更傾嚮於使用專門針對某一專業領域(如材料測試或電氣安全)的最新單行本標準,它們在針對性上遠超這部宏觀的、略顯過時的“大部頭”。這本書更像是對過去一個時期國傢標準體係的快照留存,而非驅動未來實踐的有效工具。

評分

我必須承認,這本書的厚度確實令人印象深刻,它沉甸甸地擺在桌上,給人一種“包羅萬象”的錯覺。然而,這種“包羅萬象”的背後,隱藏著一個讓我非常睏惑的問題:信息的時效性和相關性。作為一本聲稱經過“2008年修訂”的匯編,我本能地期待它能涵蓋當時最新的、最核心的國傢標準體係。但深入閱讀後發現,其中收錄的大量條文和技術指標,感覺更像是對曆史標準的簡單整理,而非對當前行業發展脈絡的精準把握。很多基礎性的、大傢都耳熟能詳的標準被羅列在旁,但對於當下業界熱議或急需解決的前沿技術規範,卻幾乎找不到影蹤。這使得我在試圖用它來指導當前項目時,常常需要兩本或三本新的、更具時效性的補充資料來交叉驗證,原書的參考價值大打摺扣。這就像是買瞭一本老舊的地圖集,雖然它記錄瞭地理的輪廓,但很多新修的道路和區域變遷它都未能反映,拿在手裏,與其說是工具,不如說更像是一部需要打上大量“已作廢”或“需更新”標注的參考資料集,徒增瞭篩選信息的負擔。

評分

這本書的組織結構,坦率地說,簡直是一場邏輯上的“迷宮探險”。我理解“匯編”的本質就是收集和整閤,但這種整閤方式,如果缺乏清晰的上下文關聯和層級劃分,很容易讓人迷失在條文的海洋中。不同的標準之間,它們之間的引用關係、適用範圍的重疊與衝突,在這本書中顯得尤為晦澀。比如,我試圖查找某個特定材料的力學性能要求,發現該要求分散在好幾個不同的、命名看似無關的標準章節裏,彼此之間缺乏明確的指引或交叉引用標注。這迫使讀者必須像偵探一樣,根據標準編號的片段信息,在全書中四處搜尋,拼湊齣一個完整的技術畫像。對於初次接觸這套標準的讀者而言,這種零散化的知識結構無疑會造成極大的挫敗感,它沒有幫助用戶建立起一個宏觀的認知框架,反而強化瞭孤立、碎片化的信息點,使得整體學習麯綫變得異常陡峭。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