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电子工艺实训教程》着眼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结合学生已学的知识,有指导性和启发性,便于学生自学和应用。适用于电路、电子课程所有基础实践环节,结合不同专业内容有可选性。适合本科、专科及高职的电类、非电类专业学生的电子技术工艺实习实训学生使用。与教改紧密结合。基础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和实习内容及设计环节符合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改目标。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打下良好基础,为实践教学配套改革和综合改革提供新的思路。《电子工艺实训教程》的最大特色是插入了许多实物图和操作步骤图,以便大家直观地理解、认识,更好地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电子工艺实训教程》通俗易懂9简明实用。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部分 电子工艺基本技能实训
1.1 电子工艺实训室的安全操作规程
1.2 电子工艺实训常用工具介绍
1.3 焊接技术训练
1.4 PCB板焊接
1.5 导线焊接
1.6 几种易损元件的焊接
1.7 焊接质量及缺陷
1.8 电子工业生产中的焊接简介
1.9 万用表的使用人门
1.10 电子元器件
1.11 电子元器件检测
1.12 SMT技术
1.13 电子产品装配工艺
1.14 电子工艺实训操作一览表
第2部分 典型电子电路设计与制作
2.1 电子电路基础实验
2.2 多组竞赛抢答器电路设计
2.3 数字压力秤电路设计
2.4 电阻、电容、电感多用测量仪电路设计
2.5 电子拔河游戏机电路设计
2.6 数控增益放大器设计
2.7 红外线数字转速表电路设计
2.8 数字频率计电路的设计
2.9 公用电话计时器设计
2.10 声光控开关的制作
2.11 臭氧发生器电路设计
2.12 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设计
2.13 可调直流稳压电源设计
2.14 测量放大器电路设计
第3部分 综合训练——整机装配实例
3.1 数字万用表的组装
3.2 调幅半导体收音机的组装与调试
3.3 调频半导体收音机的组装与调试
3.4 机器猫的仿真及组装
3.5 电子门铃的设计与组装
3.6 多用充电器的焊接、安装与调试
3.7 冰箱除臭器的焊接与安装
3.8 电视伴音无线耳机的焊接、安装与调试
附录 电工电子常用仪器设备使用说明
附录一 THD-4型数字电路实验箱
附录二 THM-1型模拟电路实验箱
附录三 DGJ-3型电工技术实验装置
附录四 SAC-DGⅡ型电工技术实验装置
附录五 GVT-417B交流毫伏表
附录六 FG708S函数信号发生器使用说明
附录七 TDS1002数字存储示波器使用说明
附录八 GOS-620双轨迹示波器使用说明
附录九 V-252T双踪通用示波器
精彩书摘
二、组装内容与级别
1.组装内容
(1)单元电路的划分。
(2)元器件的布局。
(3)各种元件、部件、结构件的安装。
(4)整机联装。
2.组装级别
在组装过程中,根据组装单位的大小、尺寸、复杂程度和特点的不同,将电子设备的组装分成不同的等级,见表1.13:1。
三、组装特点与方法
1.组装特点
电子产品属于技术密集型产品,组装电子产品有以下主要特点:
(1)组装工作是由多种基本技术构成的。如元器件的筛选与引线成形技术、线材加工处理技术、焊接技术、安装技术、质量检验技术等。
(2)装配质量在很多情况下是难以定量分析的。如对于刻度盘、旋钮等的装配质量多以手感来鉴定、目测来判断。因此,掌握正确的安装操作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3)装配者须进行训练和挑选。否则由于知识缺乏和技术水平不高,就可能生产出次品,而一旦混进次品,就不可能百分百地被检查出来。
2.组装方法
电子产品的组装不但要按一定的方案去进行,而且在组装过程中也有不同的方法可供采用,具体表现如下:
(1)功能法是将电子产品的一部分放在一个完整的结构部件内,去完成某种功能的方法。此方法广泛用在采用电真空器件的设备上,也适用于以分立元件为主的产品或终端功能部件上。
(2)组件法就是制造出一些在外形尺寸和安装尺寸上都统一的部件的方法。这种方法广泛用于统一电气安装工作中,且可大大提高安装密度。
……
前言/序言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者之中,实践能力是基础和根本。这是由于创新基于实践、源于实践,实践出真知,实践检验真理。实践活动是创新的源泉,也是人才成长的必由之路。纵观古今中外,所有的发明创造无一不是在实践中产生又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的。抓住实践能力的培养等于抓住了人才培养的龙头和根本。
电子工艺实训是指学生在学习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及相关课程结束后进行的电子电路设计、训练、制作和整机装配工艺等,以学生自己动手、掌握一定操作技能并亲手制作几种实际产品为特色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学习和实践,使学生开始接触电子元件、电子材料及电子产品的生产实际,了解电子工艺的一般知识和掌握最基本的焊接、组装产品的技能,为今后的专业实验、毕业设计准备必要的工艺知识和操作技能。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它既不同于培养劳动观念的公益劳动,又不同于让学生自由发挥的科技创新活动,而是将基本技能训练、基本工艺知识和创新启蒙有机结合,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构筑一个基础扎实而又充满活力的基础平台。它既是基本技能和工艺知识的入门向导,又是创新实践的开始和创新精神的启蒙。对于强化基本训练,增强实践能力,加强理解课堂知识,培养动手能力和初步设计能力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实习教学,我们将有关的实训指导、基本技能训练、实习要求和部分生产厂的实习产品指导书等方面内容,汇集为《电子工艺实训教程》。
本教材的主要特点:
(1)着眼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结合学生已学的知识,有指导性和启发性,便于学生自学和应用。
(2)覆盖面广。适用于电路、电子课程所有基础实践环节,结合不同专业内容有可选性。适合本科、专科及高职的电类、非电类专业学生的电子技术工艺实习实训学生使用。
(3)与教改紧密结合。基础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和实习内容及设计环节符合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改目标。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打下良好基础,为实践教学配套改革和综合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4)实用性强。本书的最大特色是插入了许多实物图和操作步骤图,以便大家直观地理解、认识,更好地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本书通俗易懂,简明实用。
全书共分3部分内容和1个附录。第l部分内容由李悦编写,第2部分内容由钱培怡、李悦、金申、仉宝玉编写,第3部分内容和附录由钱培怡编写。本书得到了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教务处及电工电子实验中心老师的大力支持,参编实验、实习指导的教师花费大量时间为设计性项目和综合训练项目进行了调研和预试,在此表示感谢。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李书臣教授精心审核了全书,并对本书的内容提出了不少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此表示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本书错误、疏漏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光影流转:数字影像的艺术与技术》 一、 前言:捕捉瞬间,定格永恒 光影,是世界最本真的语言,而影像,则是这语言的视觉载体。从最初的 Cave painting 到如今高清细腻的数字画面,人类从未停止对记录、表达和创造视觉叙事的追求。我们生活的时代,信息爆炸,视觉冲击力空前。在这个时代,掌握数字影像的创作与传播能力,已不再是少数专业人士的专属技能,而是越来越多人的自我表达、知识传递乃至商业成功的关键。 《光影流转:数字影像的艺术与技术》正是这样一本旨在带领读者深入探索数字影像世界,从原理到实践,从艺术到技术的综合性指南。它并非一本枯燥的技术手册,也不是一份空洞的理论陈述,而是致力于为你打开一扇理解和运用数字影像的大门,让你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你所看到的,并亲手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本书将带你穿越时间的河流,回溯影像的起源,感受不同时代影像技术带来的震撼;你将学习到构成数字影像的每一个像素背后蕴藏的奥秘,理解色彩是如何在屏幕上跳跃,光线是如何被捕捉并转化为数字信号的。更重要的是,本书将引导你走向实践,让你从零开始,掌握从前期策划、拍摄、后期制作到最终发布的完整流程。无论你是渴望用镜头讲述故事的爱好者,还是希望提升工作效率的专业人士,亦或是对数字媒体充满好奇的学生,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属于你的那份启迪与收获。 二、 影像的起源与演进:从暗箱到像素 在踏入数字影像的殿堂之前,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影像发展的壮丽史诗。本书将从古老的暗箱(Camera Obscura)讲起,它利用光线直线传播的原理,将外界景物倒映在内壁上,这是人类最早对光学成像的探索。随后,我们将目光投向摄影术的发明,从达盖尔银版法到湿版火棉胶工艺,再到胶片摄影的成熟,每一步都标志着影像记录能力的一次飞跃。 进入20世纪,电影的诞生更是将影像的叙事能力推向了新的高度。黑白默片时代的表演张力,有声电影的引入,彩色电影的绚烂,以及后来特技、动画的蓬勃发展,都极大地丰富了影像的表现形式。 而真正将影像带入数字时代的,是计算机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革命。本书将详细阐述CCD和CMOS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它们是如何将光信号转化为电子信号,最终构成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数字图像。我们会探讨像素(Pixel)的概念,理解分辨率、色彩深度等关键参数的意义,让你明白一张高清照片背后所包含的巨大信息量。 三、 数字影像的构成元素:光、色、形 数字影像并非凭空产生,它是光、色、形等基本视觉元素的数字化组合。 光线与曝光: 光线是摄影的灵魂。本书将深入讲解不同光源的特性(自然光、人造光),以及光线如何影响画面的氛围和质感。我们会详细介绍曝光的三个基本要素:光圈、快门速度和ISO感光度,并解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曝光三角形),以及如何通过调整这些参数来控制画面的明暗、景深和运动模糊,从而达到预期的艺术效果。还会涉及白平衡的调整,确保色彩还原的准确性。 色彩的科学与艺术: 色彩是影像中最具表现力的元素之一。本书将剖析色彩的构成,介绍RGB和CMYK等色彩模型,理解人眼对色彩的感知方式。你将学习到色彩三要素:色相、饱和度和亮度,并了解如何在拍摄和后期中有效地运用色彩,营造特定的情绪和氛围。本书还会探讨色彩管理的重要性,确保你在不同设备上看到的色彩一致性。 构图与视觉引导: 形式是内容的载体。构图是决定一张照片或视频是否吸引人的关键。本书将介绍经典的构图法则,如三分法、黄金分割、对称构图、引导线等,并讲解它们背后的视觉原理。你将学会如何通过景别(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的选择,以及镜头语言(视角、景深)的运用,来组织画面元素,引导观众的视线,突出主体,并传达更深层次的信息。 四、 数字影像的拍摄实践:从器材到技巧 理论的海洋固然广阔,实践的经验方能让你真正掌握数字影像的创作。本书将为你的实践之路保驾护航。 器材的认知与选择: 了解不同的相机类型(单反、微单、手机),以及它们的优缺点。熟悉镜头(广角、标准、长焦、微距)的特性和适用场景。还会介绍辅助器材,如三脚架、闪光灯、反光板等,它们在提升拍摄质量中的作用。本书不会一味追求昂贵设备,而是强调“合适”的器材,以及如何最大化现有器材的潜力。 拍摄技巧的精进: 人像摄影: 如何捕捉人物的灵魂,如何利用光线塑造面部轮廓,如何与模特沟通,如何通过环境烘托人物。 风光摄影: 如何选择最佳的拍摄时机(黄金时段、蓝色时段),如何处理广阔的场景,如何突出地平线和天空的元素,如何利用前景增加画面的纵深感。 静物与产品摄影: 如何摆放商品,如何打光突出细节和质感,如何背景的选择,如何营造商品的价值感。 视频拍摄基础: 了解焦距的运用,如何保持画面稳定,如何控制景深,以及一些基础的镜头运动(推、拉、摇、移)。 五、 数字影像的后期制作:化腐朽为神奇 拍摄只是创作的起点,后期制作是赋予影像生命力的关键环节。本书将带你走进非线性的编辑世界,让你亲手雕琢每一帧的精彩。 影像编辑软件的入门: 介绍主流的影像编辑软件,如Photoshop(用于静态图片后期)、Lightroom(用于照片管理和批量调整),以及Premiere Pro或Final Cut Pro(用于视频剪辑)。我们将从软件的界面布局、基本工具的使用讲起,让你快速上手。 静态图片后期: 基础调整: 学习如何进行曝光、对比度、白平衡、饱和度等基本参数的校正。 局部调整: 掌握蒙版、选区、画笔等工具,实现对画面特定区域的精细化处理,如提亮暗部、压暗亮部、调整天空色彩等。 色彩校正与风格化: 学习如何进行色彩分级,赋予照片独特的艺术风格。 修饰与合成: 学习如何去除瑕疵、移除不必要的物体(如路人、电线),以及简单的照片合成技巧。 视频剪辑与后期: 素材导入与组织: 如何高效地管理和筛选拍摄的视频素材。 非线性剪辑:学习如何剪切、拼接、排列视频片段,构建故事线。 转场与特效: 掌握不同转场效果的应用,以及基础的视频特效(如慢动作、延时摄影、文字添加)。 音频处理: 学习如何导入背景音乐、音效,以及对人声进行降噪和增强。 调色与风格化: 学习视频的色彩校正和风格化,让视频呈现统一的视觉语言。 输出与发布: 理解不同的视频编码格式和分辨率,以及如何将制作完成的视频导出,适配不同发布平台的要求。 六、 数字影像的传播与未来:连接世界,感知未来 在这个信息高度互联的时代,数字影像的传播方式也日益多样化。本书将探讨数字影像的发布与分享渠道,如社交媒体、在线视频平台、个人网站等,并分享一些优化发布策略的建议。 同时,我们也将目光投向数字影像的未来发展趋势。从VR/AR技术的沉浸式体验,到AI在影像创作中的应用,再到超高清分辨率和高帧率的不断突破,数字影像的世界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演进。本书将对这些前沿技术进行浅析,激发你对未来影像创作的无限想象。 七、 结语:用你的视角,讲述你的故事 《光影流转:数字影像的艺术与技术》不仅仅是一本知识的集合,更是一次邀请。邀请你用你的眼睛去观察,用心去感受,用你的双手去创造。我们相信,掌握了数字影像的艺术与技术,你将拥有一个强大的表达工具,能够更清晰、更生动地记录下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分享你独特的见解,甚至改变你看待世界的方式。 愿本书能成为你数字影像探索之旅的忠实伙伴,陪伴你捕捉每一个值得珍藏的光影,讲述每一个属于你的精彩故事。拿起这本书,踏上这场光影的旅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