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孩子,把你的手给我》Ⅱ(与十几岁孩子实现真正有效沟通的方法)
:21.00元
作者:(美)吉诺特 ,张雪兰
出版社:京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1-01
ISBN:9787550200272
字数:136000
页码:15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241kg
编辑推荐
畅销300多万册的教子经典!《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连续上榜25周!以31种语言畅销全球!彻底改变父母与十几岁孩子的沟通方式!
内容提要
十几岁是一个骚动而混乱、充满压力和风暴的时期,孩子注定会反抗和习俗父母的帮助会被怨恨,指导会被拒绝,关注会被当作攻击。海姆G吉诺特博士就如何对十几岁的孩子提供帮助、指导、与孩子沟通提供了详细、有效、具体、可行的方法。
目录
引言
第1章 他们和我们
我们的关心与他们的需要
我们的担心与他们的感受
有可能和平共处吗?
第2章 反叛和回应
骚动的青春期
对于生命的追问
寻找自己的身份
帮助指南
第3章 首要原则是不伤害孩子
承认孩子的感受
和平政治:语言和情感
人与方法
第4章 愈合孩子伤口的对话
作为辩护人的父母
情感急救
造成麻烦的七种方式
不带评判的回应
共情与真诚
第5章 批评:一种新的方法
有益的批评
无益的批评
批评和自我形象
当出现问题时
事情是怎么出错的
分寸感
主要的教训
第6章 可以生气,不能辱骂
愤怒的声音
对待愤怒的态度
接受愤怒
怎样发怒
突然的愤怒
不带侮辱地表达愤怒
改变的过程
第7章 赞扬:一种新的方法
对赞扬的反应
赞扬和内疚
称赞和激励
赞扬:建设性的和破坏性的
滥用的称赞
描述,不要评价
第8章 在孩子们的眼里
逻辑的局限
第9章 社会交往:自由和限制
不刻意追求受人欢迎
反对过早约会
初中时期:切合实际的活动与时间表
高中时期:自主和指导
我们的责任:标准和限制
第10章 十几岁孩子的性和人类价值观
对性的一次讨论:六位母亲,六种观点
价值观的冲突
一个公开的悖论
坍塌的禁忌
为什么要进行性教育
知识和价值观
手淫
同性恋
父母与避孕药
成熟的爱
第11章 开车,喝酒,毒品
十几岁孩子开车与父母的担忧
喝酒
吸毒的梦魇
第12章 学习,成长,改变
后记
作者介绍
海姆 G 吉诺特(Haim G. Ginott),心理学博士、临床心理学家、儿童心理学家、儿科医生;纽约大学研究生院兼职心理学教授、艾德尔菲大学博士后指导教授。
吉诺特博士的一生并不长,他将其短短的一生致力于儿童心理的研究以及对父母和教师的教育。
他依靠他的聪明才智,做了很多开创性的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他在他的书中、演讲中、专栏中倡导的如何跟孩子沟通的创新思想,不仅在美国,甚至在全世界都获得了巨大反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一直觉得自己和青春期的孩子沟通起来就像在对牛弹琴,总觉得我们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里。每次想深入聊聊,气氛总是很快就变得尴尬或者充满火药味。这本书提供的那种“非暴力沟通”的视角,真的让我豁然开朗。它不是那种空洞的说教,而是用了很多非常贴近生活的小故事,让我看到原来我平时那些“关心”的话语,在孩子听来可能完全是另一种解读。比如,我过去总是习惯性地用“你应该……”来开启对话,现在我学会了先描述事实,再表达感受,最后提出具体的请求。这个转变过程虽然不容易,但每次成功地进行了一次深层次的交流后,我都能感觉到孩子对我信任度的提升。特别是关于如何处理他们那些看似“无理取闹”的情绪时,书里教的方法非常实用,它教会我如何先接纳情绪本身,而不是急着去评判对错。这本书对我的帮助,已经远远超出了“育儿指南”的范畴,它更像是一本教我如何成为一个更成熟、更具同理心的人的指南。我已经开始推荐给所有我认识的、正在为孩子青春期而头疼的父母朋友们了。
评分我是一个比较理性的人,习惯于寻找明确的解决方案和步骤,所以一开始我对这种强调“情感连接”的书籍有些抗拒。然而,这本书的优秀之处在于,它成功地将抽象的“情感交流”转化为了可以操作的、可量化的沟通步骤。它非常擅长用对比的方式来展示效果——“当你这样说时,孩子反应是A;如果你换成B种说法,孩子反应就会变成C”。这种即时反馈的预期,大大增强了我的实践动力。我试着在最近一次家庭会议上运用了书中提到的一种“共同解决问题”的模式,而不是我单方面宣布决定。结果非常出乎意料,孩子们不仅接受了决定,还因为被纳入决策过程而表现出更高的责任感。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实用的工具箱,里面装的都是经过时间检验的、能立刻在日常生活中派上用场的工具,而不是一堆空泛的理论口号。对于务实的家长来说,这本书的“有效性”是它最大的亮点。
评分老实说,当我拿起这本书的时候,内心是带着一丝怀疑的,因为市面上的育儿书实在太多了,大多都是换汤不换药的陈词滥调。但这本书的深度和细腻程度,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它没有给我一套僵硬的“标准流程”,反而像一位经验丰富、充满智慧的长者,在旁边轻声引导我。最让我触动的是它对于“倾听的艺术”的阐述。过去我总以为自己在听,但实际上我只是在等待孩子说完,然后准备反驳或给出建议。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真正的倾听,是需要全身心投入的,是去感受话语背后的需求和恐惧。书中那些关于如何识别孩子隐藏信息的章节,简直是侦探小说般引人入胜。我开始留意孩子不再关注的眼神、不经意间叹息的频率,这些细节过去都被我忽略了。通过应用书中的技巧,我发现孩子开始愿意告诉我更多事情,即便是那些原本他们认为“不值一提”的小秘密,现在也愿意分享了。这不仅仅是沟通技巧的提升,更是我们亲子关系基础的重新构建,是基于尊重和理解的深层连接。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最大震撼,在于它彻底颠覆了我对“冲突”的认知。我过去总认为,家庭里的争吵和分歧是负面的,是关系不睦的信号,所以总想极力避免。但这本书却把“冲突”塑造成了一个宝贵的“沟通机会”。它清晰地论证了,青春期的孩子正是通过挑战界限和表达不同意见来建立自我认同的,而我们的任务不是压制这种“冲突”,而是学习如何安全、建设性地“管理”它。书中对于“如何优雅地撤退”以及“如何为争吵设置暂停键”的技巧,我简直是如获至宝。这些技巧让我不再害怕那些潜在的爆发点,反而能够以一种更从容的心态去面对孩子成长的必然阵痛。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被孩子青春期推着走的“被动应对者”,而是一个能够掌控对话节奏、引导积极发展的“主动参与者”。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自信和掌控感,让我对未来的亲子关系充满了期待。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行文风格非常独特,它没有那种冷冰冰的学术腔调,反而有一种温暖的、娓娓道来的叙事感,让人在阅读时感觉非常放松,不像是在学习一门课程,更像是在参加一场高质量的座谈会。我尤其欣赏作者在书中对“边界感”的强调。我们总想做孩子最好的朋友,但这本书提醒我们,健康的亲子关系首先需要清晰的个体边界。如何既保持亲密,又不至于过度干预他们的独立思考和私人空间,这中间的微妙平衡,书中给出了非常多建设性的意见。我记得有一章专门讨论了如何处理孩子与电子设备的冲突,它没有简单地提倡“禁止”,而是引导我们去探讨使用背后的动机和需求,这种深入挖掘根源的做法,比单纯的“堵”要有效得多。这种对复杂人性的洞察力,让这本书的含金量大大提升,它不仅仅是教你怎么“管教”,更是教你怎么“引导”和“陪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