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孩子,把你的手給我》Ⅱ(與十幾歲孩子實現真正有效溝通的方法)
:21.00元
作者:(美)吉諾特 ,張雪蘭
齣版社:京華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0-11-01
ISBN:9787550200272
字數:136000
頁碼:158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241kg
編輯推薦
暢銷300多萬冊的教子經典!《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連續上榜25周!以31種語言暢銷全球!徹底改變父母與十幾歲孩子的溝通方式!
內容提要
十幾歲是一個騷動而混亂、充滿壓力和風暴的時期,孩子注定會反抗和習俗父母的幫助會被怨恨,指導會被拒絕,關注會被當作攻擊。海姆G吉諾特博士就如何對十幾歲的孩子提供幫助、指導、與孩子溝通提供瞭詳細、有效、具體、可行的方法。
目錄
引言
第1章 他們和我們
我們的關心與他們的需要
我們的擔心與他們的感受
有可能和平共處嗎?
第2章 反叛和迴應
騷動的青春期
對於生命的追問
尋找自己的身份
幫助指南
第3章 首要原則是不傷害孩子
承認孩子的感受
和平政治:語言和情感
人與方法
第4章 愈閤孩子傷口的對話
作為辯護人的父母
情感急救
造成麻煩的七種方式
不帶評判的迴應
共情與真誠
第5章 批評:一種新的方法
有益的批評
無益的批評
批評和自我形象
當齣現問題時
事情是怎麼齣錯的
分寸感
主要的教訓
第6章 可以生氣,不能辱罵
憤怒的聲音
對待憤怒的態度
接受憤怒
怎樣發怒
突然的憤怒
不帶侮辱地錶達憤怒
改變的過程
第7章 贊揚:一種新的方法
對贊揚的反應
贊揚和內疚
稱贊和激勵
贊揚:建設性的和破壞性的
濫用的稱贊
描述,不要評價
第8章 在孩子們的眼裏
邏輯的局限
第9章 社會交往:自由和限製
不刻意追求受人歡迎
反對過早約會
初中時期:切閤實際的活動與時間錶
高中時期:自主和指導
我們的責任:標準和限製
第10章 十幾歲孩子的性和人類價值觀
對性的一次討論:六位母親,六種觀點
價值觀的衝突
一個公開的悖論
坍塌的禁忌
為什麼要進行性教育
知識和價值觀
手淫
同性戀
父母與避孕藥
成熟的愛
第11章 開車,喝酒,毒品
十幾歲孩子開車與父母的擔憂
喝酒
吸毒的夢魘
第12章 學習,成長,改變
後記
作者介紹
海姆 G 吉諾特(Haim G. Ginott),心理學博士、臨床心理學傢、兒童心理學傢、兒科醫生;紐約大學研究生院兼職心理學教授、艾德爾菲大學博士後指導教授。
吉諾特博士的一生並不長,他將其短短的一生緻力於兒童心理的研究以及對父母和教師的教育。
他依靠他的聰明纔智,做瞭很多開創性的工作,取得瞭巨大成就。他在他的書中、演講中、專欄中倡導的如何跟孩子溝通的創新思想,不僅在美國,甚至在全世界都獲得瞭巨大反響。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排版和行文風格非常獨特,它沒有那種冷冰冰的學術腔調,反而有一種溫暖的、娓娓道來的敘事感,讓人在閱讀時感覺非常放鬆,不像是在學習一門課程,更像是在參加一場高質量的座談會。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書中對“邊界感”的強調。我們總想做孩子最好的朋友,但這本書提醒我們,健康的親子關係首先需要清晰的個體邊界。如何既保持親密,又不至於過度乾預他們的獨立思考和私人空間,這中間的微妙平衡,書中給齣瞭非常多建設性的意見。我記得有一章專門討論瞭如何處理孩子與電子設備的衝突,它沒有簡單地提倡“禁止”,而是引導我們去探討使用背後的動機和需求,這種深入挖掘根源的做法,比單純的“堵”要有效得多。這種對復雜人性的洞察力,讓這本書的含金量大大提升,它不僅僅是教你怎麼“管教”,更是教你怎麼“引導”和“陪伴”。
評分我是一個比較理性的人,習慣於尋找明確的解決方案和步驟,所以一開始我對這種強調“情感連接”的書籍有些抗拒。然而,這本書的優秀之處在於,它成功地將抽象的“情感交流”轉化為瞭可以操作的、可量化的溝通步驟。它非常擅長用對比的方式來展示效果——“當你這樣說時,孩子反應是A;如果你換成B種說法,孩子反應就會變成C”。這種即時反饋的預期,大大增強瞭我的實踐動力。我試著在最近一次傢庭會議上運用瞭書中提到的一種“共同解決問題”的模式,而不是我單方麵宣布決定。結果非常齣乎意料,孩子們不僅接受瞭決定,還因為被納入決策過程而錶現齣更高的責任感。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個實用的工具箱,裏麵裝的都是經過時間檢驗的、能立刻在日常生活中派上用場的工具,而不是一堆空泛的理論口號。對於務實的傢長來說,這本書的“有效性”是它最大的亮點。
評分這本書給我的最大震撼,在於它徹底顛覆瞭我對“衝突”的認知。我過去總認為,傢庭裏的爭吵和分歧是負麵的,是關係不睦的信號,所以總想極力避免。但這本書卻把“衝突”塑造成瞭一個寶貴的“溝通機會”。它清晰地論證瞭,青春期的孩子正是通過挑戰界限和錶達不同意見來建立自我認同的,而我們的任務不是壓製這種“衝突”,而是學習如何安全、建設性地“管理”它。書中對於“如何優雅地撤退”以及“如何為爭吵設置暫停鍵”的技巧,我簡直是如獲至寶。這些技巧讓我不再害怕那些潛在的爆發點,反而能夠以一種更從容的心態去麵對孩子成長的必然陣痛。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不再是一個被孩子青春期推著走的“被動應對者”,而是一個能夠掌控對話節奏、引導積極發展的“主動參與者”。這是一種前所未有的自信和掌控感,讓我對未來的親子關係充滿瞭期待。
評分這本書簡直是為我量身定做的!我一直覺得自己和青春期的孩子溝通起來就像在對牛彈琴,總覺得我們活在兩個不同的世界裏。每次想深入聊聊,氣氛總是很快就變得尷尬或者充滿火藥味。這本書提供的那種“非暴力溝通”的視角,真的讓我豁然開朗。它不是那種空洞的說教,而是用瞭很多非常貼近生活的小故事,讓我看到原來我平時那些“關心”的話語,在孩子聽來可能完全是另一種解讀。比如,我過去總是習慣性地用“你應該……”來開啓對話,現在我學會瞭先描述事實,再錶達感受,最後提齣具體的請求。這個轉變過程雖然不容易,但每次成功地進行瞭一次深層次的交流後,我都能感覺到孩子對我信任度的提升。特彆是關於如何處理他們那些看似“無理取鬧”的情緒時,書裏教的方法非常實用,它教會我如何先接納情緒本身,而不是急著去評判對錯。這本書對我的幫助,已經遠遠超齣瞭“育兒指南”的範疇,它更像是一本教我如何成為一個更成熟、更具同理心的人的指南。我已經開始推薦給所有我認識的、正在為孩子青春期而頭疼的父母朋友們瞭。
評分老實說,當我拿起這本書的時候,內心是帶著一絲懷疑的,因為市麵上的育兒書實在太多瞭,大多都是換湯不換藥的陳詞濫調。但這本書的深度和細膩程度,完全超齣瞭我的預期。它沒有給我一套僵硬的“標準流程”,反而像一位經驗豐富、充滿智慧的長者,在旁邊輕聲引導我。最讓我觸動的是它對於“傾聽的藝術”的闡述。過去我總以為自己在聽,但實際上我隻是在等待孩子說完,然後準備反駁或給齣建議。這本書讓我意識到,真正的傾聽,是需要全身心投入的,是去感受話語背後的需求和恐懼。書中那些關於如何識彆孩子隱藏信息的章節,簡直是偵探小說般引人入勝。我開始留意孩子不再關注的眼神、不經意間嘆息的頻率,這些細節過去都被我忽略瞭。通過應用書中的技巧,我發現孩子開始願意告訴我更多事情,即便是那些原本他們認為“不值一提”的小秘密,現在也願意分享瞭。這不僅僅是溝通技巧的提升,更是我們親子關係基礎的重新構建,是基於尊重和理解的深層連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